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3343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云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 做实共同性课程做精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Word格式.docx

从人员设置上,精简了管理层人员,体现了低耗高能的管理目标,同时也能确保两部课程实施管理的一致和同步。

2010学年,全园教工总数为78人,其中在编44人。

持有教师职称的人员为39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1人,中级以上职称占比30.8%。

33位专职教师平均年龄为28.2,其中持本科学历的25人,占75.7%,其余均为大专学历或本科在读。

按照一班一保的人员配置标准,我园现有18名保育员,均持有保育员专业证书,其中高级8人,中级8人。

两部合计营养员7名,其中3名为中级厨师。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和合理化的人员配置,为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3、家长与社区特点

由于我园地处松江城区最东面的城乡结合部,幼儿家庭大多是乡镇向城区搬迁户。

从家长问卷中可以发现本园家长群体有以下特点:

1)家长的学历以初高中居多;

2)职业种类并不丰富,以外资企业工人、小商业主为主;

3)负责幼儿日常生活照顾的基本是祖辈家长;

4)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还是较高的,但基本以智力开发和知识学习为重。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针对不同层面的家长,开展了家长自主听课、家长品尝日、家园QQ群、热心家长评选、亲子创意制作大赛、双休日亲子活动、家教小故事征集等多种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园沟通,满足了家长全方位了解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需求,为实现家园教育的同步和一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十一五”发展规划调查问卷中,家长满意率为87.37%,较满意率为11.58%,合计为98.95%。

本园小班部所处的白云小区是80年代的老式小区,目前居住人员以老年人和外省市为主。

但该小区是上海市文明小区,所以日常管理相对比较规范和严格,为小班部幼儿的安全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同时,该小区创建了戏曲沙龙的“一居一品”的小区特色文化项目,为我园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中大班所处的乐莫苑是新建小区,房型多样、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小区内设施齐全,周边有影城、大商场等现代商业,较好的体现现代型居民区的特点。

整体上来说,处在两个不同性质的小区,让幼儿全方位的感受到了松江城市建筑的变迁。

(二)优势

1、课程管理重规范,成果较丰硕。

前期,我们以“白云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方案”为蓝本,使教师明确课程实施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实施措施,保证了课程实施的方向性、计划性和目的性。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保障课程实施的系列制度:

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园本教研制度、课程资源库建设制度、课程实践过程管理制度等。

以显性的方案和制度,突现了我园课程管理的规范和有序,切实帮助教师提高课程实施过程中自我管理的效度。

在课程实践中,我们以幼儿主题活动为线索,将共同型课程的实施为基础,以生活化美术教育为特色,运用生活化的多元美术表现手段,通过幼儿作品展示、墙面环境、走廊垂吊等形式,全面展示共同性课程与特色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实施轨迹。

同时,我们注重了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积累了课程实践园本教参、区域性运动素材库、生活化美术精彩活动、课程评价案例等实践成果,全面反映了我园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日常研究求切实,研讨有聚焦。

我们以前一轮课程实施方案为引领,依据保教工作计划的具体安排,以教研组、项目组、沙龙等形式,结合幼儿园总课题以及不同层面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以课堂教学、学科领域、特色项目等为聚焦点的日常研究与实践活动。

尤其在教研组的日常研究过程中,我们强化了研究成效的提升。

通过教研活动组际展示、专家讲座、实例分析、活动实践、专题论坛等形式,使各个教研组组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体现,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推进保教活动质量的有效提高。

3、教师发展扬特色,项目亮品牌。

围绕本园生活化美术教育的特色研究,在教师发展项目的推进中,我们也逐渐形成了云幼品牌。

2008年全区开展首届校本研修特色项目评选,我园的“美术教师技能培训”被评定为区特色项目,并作为区级非专业教师培训基地,负责全区幼儿教师美术技能的培训。

2010年“美术创想工作室”的项目再次被评为第二届区校本研修特色项目,“美术教育关键事件”的实践研究被评为区校本研修发展性项目。

4、幼儿发展体现全面。

“以幼儿发展为本”是我们实施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促进幼儿均衡发展为原则,依据本园幼儿的实际水平有序推进课程的实施。

各年龄段幼儿的活动类型多样、活动载体丰富,确保幼儿在生活自理、运动水平、学习能力、游戏兴趣、审美情趣、心理品质等方面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不足

1、课程管理的精细化仍显不足。

在课程管理中,我们以各种操作手册的制定、校本研修项目的开展,推进了课程实施规范性的建设。

但是在课程实施中,管理者对过程中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及时、有效调控的管理措施略显粗放,不够精细。

我们较多的关注于课程的显性成果,虽能发现各个层面教师在课程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对于产生问题的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后续跟进的指导和服务也是以宏观的专题培训为主,跟踪式的个案指导较少。

2、开展选择性课程实践研究的意识不够积极。

我园目前的课程结构是共同性课程与特色项目的融合实施,对进一步深化生活化美术教育特色项目的实践研究,以推进项目向选择性课程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不足。

分析原因:

一则是管理者缺乏应有的底气和自信;

二则是因为现有的师资力量尚不能保证选择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因此,始终以特色项目的完善和优化为目标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相关的实践研究。

3、幼儿发展的差异性评价需要加强。

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能注重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以既定的评价标准实施统一的评价。

对不同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差异性表现的评价不够关注,究其原因还是源于教师解读幼儿发展水平的能力尚待加强。

4、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待强化。

教师是幼儿园推进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和优质化,均需要教师的实践与探索。

同时,新课程最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现有课程内容的贯彻落实,它更需要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园的教师群体,她们有积极实践新课程的热情,但是在创新实施课程方面的专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5、资源积累与有效运用的关系待优化

在先进的办公设备和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支持下,我园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运用基本实现现代化。

但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源内容单薄:

以教案、方案,或者简单的PPT、图片为主。

二资源零散缺乏系统性:

一般都以某个活动创建一个文件夹。

教师如果想寻找需要的资源,往往要逐个打开,大海捞针式的查找资料,耗时耗力。

二、课程基础与依据

在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幼儿园的二期课改使教育实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最重要的是体现了课程实施的优质化,而这一内涵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新课程园本化建设的探索和创新的过程。

(一)以“园本化”为目标,确立课程实施的准则

我们要按照国家《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以上海市《指南》作为原则性依据,将新的课程理念转换为园本化的教育工作指导方针和具体的保教工作操作实践;

将教师开发、使用的课程经验(经典、优质)“成品化”,形成全体教师共同分享的课程实施教参。

以具体教育活动实施形式、载体、途径等的创新设计或二度创造,实现共同性课程的园本化实施。

(二)以“为了每一位幼儿的终身发展”为追求,明确课程实施的基点

我园的办园理念是“在七彩生活中体验快乐,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发展”,这既贯彻了指南中提出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对《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思想的落实。

因此,我们的课程实施将始终以关注和引导每一位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做为教育出发点,把握幼儿生长规律,全面贯彻医教结合、保教结合等教育原则,有效满足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优势需要,引导每一位幼儿为后继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以“调整、补充、替换”为手段,体现课程实施的切实性

课程园本化实施的过程体现了全体教师对《指南》(含《新教材》)理解与“再设计”的过程,但不是简单地按照《指南》或《新教材》照本操作。

“再设计”是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实际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在现实的情境下进行富有创意的开发课程,设计新的活动样式,物化环境,并通过一系列的设计与再设计,科学地实现预设与生成的连续转换,使《指南》在落实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中不断增值、丰富、完善,也使教师在园本化过程中不断实现从教育观念到教育实践的专业化发展。

“再设计”不仅包括具体课程实施的目标、环境、材料等创设,还包括教师自身的角色、行为、指导技术以及教育评价等等。

(四)拓宽资源观,丰富课程实施的可利用资源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挖掘、拓展、整合、运用多种课程资源的过程,体现“从幼儿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出发,多样化地服务于幼儿需要发展”的观念,注重活动与环境对幼儿发展整体性及后继性的影响,要求教师拓展课程实施的时间、空间、环境资源,从家庭社区的互动中挖掘活动资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生成资源。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创造性地研发学习材料,物化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借助于资源将活动引向深入,依据资源有效地实现整合教育、优化目标的课程理想。

三、课程理念与目标

(一)课程理念

我园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

我们的课程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为每位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

课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课程实施中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为指导,确立了本园的实施宗旨,即“在七彩生活中体验快乐,在多元互动中实现发展”。

“七彩生活”蕴含着两种含义,一是指幼儿的童年时代应该是最美丽、最缤纷的;

二是指我园的教育特色——生活化美术教育也是一种以七彩颜色绘就的艺术。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

学前教育的定位是——为儿童健康、幸福成长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

在“体验快乐”中健康、幸福成长是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将始终追求教育与幼儿生活的紧密结合,开展切合幼儿实际经验的多种活动,让幼儿在七彩的生活中感受快乐,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获得美的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

“多元互动”所体现的是二期课改的精神和内涵。

现代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应全面考虑幼儿园自身的特点以及幼儿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园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所进行的课程选择、课程生成、课程重组的相关研究与管理。

教师、幼儿、课程、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各个因素间要进行多元化的互动,从而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质量。

我们要加强对教师、幼儿、课程、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间互动的形式、内容、载体以及互动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从而使幼儿的多种能力、教师的综合素养、幼儿园的整体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对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的园本化实施以及生活化美术特色教育的创新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乐于创作、有初步责任感和审美情趣的儿童。

具体目标如下

1.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体验并认识人与人相互关爱与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2.初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独立自信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责任感。

3.积极活动,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4.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和自主的创新意识。

5.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发现、感受和初步创造生活中的美,萌发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

6.积极地尝试运用语言及其它非语言方式表达和表现生活,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四、课程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结构

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

“学前教育要为所有儿童幸福和发展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的重要指示,落实“指南”中“构建以整和、开放为特点的课程内容”的课程理念。

我们在课程实施园本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课程,既要确保为幼儿提供其终身发展所需的基本经验和机会的快乐启蒙教育,也要适应个体幼儿的特殊需要。

因此,我们以课程的功能为纬度,分为共同性课程、特色项目。

1.共同性课程

共同性课程是指面向本园全体幼儿,体现促进幼儿基本发展的课程。

它着眼于最基本的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发展。

共同性课程主要指向幼儿直接接触到的经验范围,它以二期课改进程中推出的系列教参为课程素材,主要分为共同生活、探索世界、表达与表现三块内容,以切合于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活动为实施载体,以游戏、生活、运动、学习为组织形式。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预设”和“生成”两种方式形成课程内容,并予以恰当的处理,使各类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

2.特色项目(详见附件二:

生活化美术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特色项目是指我园在经历了长期的美术教育实践研究后,发挥教师群体力量进行反思、总结、调整而形成的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项目——生活化美术教育。

“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内涵是指,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以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推进为背景,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注重幼儿周边生活中各种资源的开发,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幼儿的生活,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引导幼儿在进行探究、发现的过程中,运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表现表达,形成初步的审美情趣。

我们有机的将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共同性课程的实施过程,并在相关领域凸现本园的特色和创意。

推出美术特色日活动、涂鸦节、亲子创意周等特色活动,开展以幼儿自然感受、自主表现、自由创作为前提的美术实践活动,帮助幼儿积累运用多种素材和美术手段进行表达与表现的经验。

(二)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与比例

课程设置

课程活动项目

课程比例

备注

共同性课程

生活

90%

每日进行

运动

游戏

学习

特色项目

专门性美术活动

集体美术活动

10%

每周1次

美术区角活动

每日进行,渗透区角

美术特色日

每周一次(中大班)

综合性美术活动

涂鸦节

每年1次

亲子创意制作周

五、课程安排

(一)课程实施框架图

(二)各年龄段幼儿一日作息时间表

Ø

大班幼儿一日作息

时间

形态内容

课程组织形式

7:

50—8:

00

生活与游戏(来园活动、自由活动)

生成为主

个别

8:

00——9:

20

运动、生活与游戏(运动活动40分钟,自由活动和自助点心融合开展)

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集体、小组、个别

9:

20—9:

50

学习活动

50—10:

10

游戏活动(自由活动)

10:

10—11:

学习或游戏与生活

(个别化学习30分钟、角色游戏、整理、自由活动)

小组、个别

11:

10—14:

30

生活、游戏(餐前活动、盥洗、午餐、散步、午睡、整理)

14:

30—15:

运动(户外活动)

15:

10—15:

40

生活与游戏(点心、自由活动)

40—16:

游戏或学习(个别化学习30分钟)

16:

10~~

生活与游戏(离园整理、自由活动)

大班幼小衔接阶段作息(6月份)

40—8:

生活与游戏

(来园活动、自由活动)

00—9:

运动、生活与游戏(运动活动40分钟、自由活动和自助点心融合开展)

游戏活动(课间休息即自由活动)

学习或游戏

(个别化学习、角色游戏、整理、自由活动)

生活与游戏(餐前活动、盥洗、午餐、散步、午睡、整理)

20—14:

预设和生成结合

50—15:

生活与游戏(含点心、课间休息即自由活动)

20—15:

学习或游戏(集体学习30分钟)

集体、小组

50—16:

生活与游戏(如厕、自由活动)

00—16:

15

谈话活动(自评与他评)

集体

15~~

(离园整理、自由活动)

中班幼儿一日作息

50——8:

游戏与生活(角色游戏,自助点心与游戏融合开展)

00—10:

运动、生活与游戏(运动活动35分钟、自由活动)

预设和生成相结合

学习与游戏(学习活动25分钟、自由活动)

生活与游戏(餐前活动、盥洗、午餐、散步、午睡、整理、点心、自由活动等)

00—15:

运动活动

(户外活动)

生成与预设相结合

30—16:

游戏或学习(学习活动25分钟)

00~~

小班幼儿一日作息

游戏与生活(区角游戏,自助点心与游戏融合开展)

学习与游戏、生活(学习活动20分钟、自由活动20分钟)

运动与生活(运动活动30分钟)

生活与游戏(餐前活动、盥洗、午餐、散步、午睡、起床整理、点心、自由活动等)

游戏活动

(三)各年龄段课程周安排表

年龄段

课程内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小班

全天

每周一次正规性生活教育活动,其它有机渗透于一日活动各个环节

上午

集体运动

区域性运动

下午

分散运动

玩沙玩水

运动游戏

区角活动

集体学习

各类游戏

个别化学习

(专用活动室)

1、专用活动室安排与频率:

快乐小世界:

上午区角活动时间,每班一周一次。

聪明屋:

下午“游戏与学习”时间,每班一周一次。

涂鸦室:

健身房:

上午和下午的运动时间,每班一周一次。

2、游戏:

上午以班级区角活动为主,下午以其他各类游戏为辅,保证一周内结构、表演、益智等各类游戏的平衡。

中班

/

结构游戏

角色游戏

专用活动室

下午“学习或游戏”时间,每班一周一次。

图书室:

美劳室:

学习活动时间,每班一周一次。

以班级角色活动为主,其他各类游戏为辅,保证两周内结构、表演、益智等各类游戏的平衡。

大班

上午“个别化学习”时间,每班一周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