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50302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中学设计说明a文档格式.docx

彭贤迪(建筑师)

霍子益(建筑师)

夏恩荣(建筑师)

黄琰超(建筑师)

朱志(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工程师)

周莉(高级工程师)

孙浩(工程师)

龙家涛(工程师)

丁洁(工程师)

龚海(工程师)

      王勇(工程师)

崔俊霞(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设计依据………………………………………………………03

二、工程基本情况…………………………………………………03

三、总平面设计……………………………………………………03

四、建筑平面及立面设计…………………………………………04

五、建筑防火………………………………………………………05

六、人防设计………………………………………………………06

七、卫生及环境保护………………………………………………06

八、室内环境及装修………………………………………………06

九、绿化设计………………………………………………………07

十、无障碍设计……………………………………………………07

十一、建筑节能设计………………………………………………08

十二、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10

十三、技术经济指标………………………………………………11

十四、结构设计……………………………………………………12

十五、给排水设计…………………………………………………14

十六、暖通设计……………………………………………………16

十七、电气设计……………………………………………………18

一、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认可的方案;

建设单位提供的青岩贵璜中学新校区地形图;

青岩贵璜中学规划总平面图;

2、当地规划部门批准通过的报建图;

3、建设单位有关意见及要求;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9、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规定等技术标准文件。

10、《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二、工程基本情况

青岩贵璜中学现位于青岩赵状元府和古镇北门,部分校舍属于古建筑,由于学校的使用,致使目前青岩赵状元府和古镇北门只能开发极少一部分,对整个古镇的发展也造成极大的制约。

根据《花溪区青岩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中央、省、市、区对青岩古镇的开发和保护,青岩贵璜中学已大大制约了古镇的发展。

对发展青岩古镇的旅游、古镇的开发等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青岩贵璜中学的部分校舍属于古建筑,由于古建筑的修建时间久远无法满足现在学校校舍的抗震等需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学生越来越多,而青岩贵璜中学由于位于古镇古建筑群内不能进行扩建或原址重建,造成学校生均占地校舍面积、校舍面积严重不足,学校设施落后,对学校的发展也造成严重制约。

综上所述,为解决青岩贵璜中学发展问题,古镇建设和规划、旅游等问题,在青岩歪脚村规划选址迁建青岩贵璜中学十分必要和急切。

改善办学条件,满足36个班,1800学生就学需要,这是当前青岩贵璜中学的发展迫切需求。

青岩贵璜中学迁建项目,包括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师周转房、学生食堂、公共卫生间等。

综合教学楼位于青岩贵璜中学校园内西北部,建筑层数五层,属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总建筑面积12614.94m2,占地面积2792m2。

学生宿舍位于青岩贵璜中学校园内西南部,分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

学生宿舍建筑层数五层,属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总建筑面积5699.20m2,占地面积1139m2。

教师周转房位于青岩贵璜中学校园内西南部,建筑层数四层,属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总建筑面积1698.40m2,占地面积420m2。

学生食堂位于青岩贵璜中学校园内西南部,建筑层数二层,属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总建筑面积1465.28m2,占地面积820m2。

公共卫生间位于青岩贵璜中学校园内东南部,建筑层数一层,属多层民用建筑,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总建筑面积96m2,占地面积103.24m2。

三、总平面设计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认可的方案;

(2)、当地规划部门批准通过的报建图;

(3)、建设单位有关意见及要求;

(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该地块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道路红线及建筑控制线根据规划提供的地形及红线图确定、建筑限高24m、容积率小于等于1.0、密度小于等于25%、绿地率大于等于35%、日照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生均面积大于等于8.8㎡/生。

2、场地概述

青岩贵璜中学位于青岩镇歪脚村杨沟村民组。

场地内地势有一定起伏,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032至1039之间,高差不大。

建设用地以南向坡为主,西向坡及东向坡次之。

根据校园教学的功能需求,设计将校园分为综合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及教工生活区四大功能区域。

其中综合教学区位于校园西北,运动场以西。

综合教学楼选址综合教学区的地势较平坦的位置,基地为规则的转折条形场地,沿校园干道约130米。

场地内北端为规划道路,南端为学生生活区。

由于是地势较平坦的地带,场地除西北端地势稍高外,其余地势较规整平坦。

教工生活区的地势较平坦的位置,基地相对平坦,位于校园最南端。

场地内东面为规划道路,北端为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

学生生活区的地势较平坦的位置,基地为两侧高中间低,沿校园干道约40米。

场地内北端为规划道路,北端为综合教学区。

学生食堂位于男生宿舍和教师周转房之间,基地相对平坦,沿校园干道约30米。

属于生活区中心位置,便于老师和学生吃、住、休息

公共卫生间位于体育运动区东南部。

3、总平面布置原则

(1)以设计任务书确定的建设项目和规模为依据,结合地形、地貌进行总平面布置;

(2)做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交通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尽可能保护基地原有生态,结合地形设置建筑各部分位于不同标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校园环境及建筑空间,同时尽可能节约土石方开挖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

4、总平面布置及概述

总图规划中,建筑沿转折的校园主干道布置,成为三个紧密联系的部分。

综合实验楼±

0.000标高为1037.050。

由于校园干道高差较小,三部分沿道路走向分别在相同标高设置出入口,具体见建初总平面图。

由于建筑正面、侧面均临校园干道,使得建筑根据场地的变化,可以形成凹字型结构,保证学生教室南向采光充足的同时,有一定的内部活动空间。

综合教学的标高设置出入口相同,各部分间采用外廊、休息平台及架空层相互连接,使建筑整体既统一又独立,形成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教师周转房室内±

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034.350,与学生食堂间距13.7米,与女生宿舍间距21米。

各栋建筑满足宿舍防火间距及日照间距要求。

同时建筑两端均设有出入口,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男女生宿舍室内±

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034.350,与学生食堂间距12.7米,与教师周转房间距21米。

场地内设置化粪池,具体位置详水初。

学生食堂位于生活区中心,室内±

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为1034.350。

公共卫生间室内±

四、建筑平面及立面设计

1、平面设计

a.综合教学楼的主要功能为以普通教师、综合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为主的综合教室。

设计中,设计者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原则,充分做到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交通合理。

综合教学楼平面为内廊式的布置方式,共设三部封闭楼梯间,分布于三个部分的端头位置,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和疏散要求。

每层设三个卫生间,分别布置于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的内廊尽端,方便使用。

一层平面:

普通教室4间(每间使用面积73㎡)、教学辅助用房5间(每间使用面积102㎡)、教师办公室4间及配套总务仓库1间(每间使用面积58㎡)、合班教室1间(每间使用面积313㎡)、心理咨询室1间及卫生保健室2间(每间使用面积19㎡)。

二层平面:

普通教室8间(每间使用面积73㎡)、教学辅助用房2间(使用面积102㎡)、教师办公室10间(每间使用面积19㎡),图书阅览室2间(每间使用面积102㎡)、广播社团办公室2间(每间使用面积19㎡)。

三层平面:

普通教室8间(每间使用面积73㎡)、教学辅助用房6间(每间使用面积102㎡)、教师办公室12间(每间使用面积19㎡)及教研室1间(每间使用面积36㎡)。

四层平面:

五层平面:

普通教室8间(每间使用面积73㎡)、行政办公室10间(每间使用面积50㎡)、教师办公室12间(每间使用面积19㎡)及教研室1间(每间使用面积36㎡)、会议室1间(每间使用面积102㎡)。

b.教师周转房的主要功能是解决部分教师住宿问题,平面采用了外廊组织交通的布置方式。

教师周转房每层为三套套间,每个套间有4间居室(每间使用面积14㎡)和一间公共休息间(每间使用面积18㎡),一个独立卫生间(每间使用面积5.5㎡)和一个盥洗间(每间使用面积4.2㎡)。

c.男女生宿舍的主要功能是学生宿舍,平面采用了外廊组织交通的布置方式。

男生宿舍一层为普通6人间宿舍,1间无障碍宿舍及门厅、值班室和浴室,二、三、四、五层为6人间宿舍。

女生宿舍一层为普通6人间宿舍,1间无障碍居室,同时设置门厅、值班室及浴室,二、三、四、五层均为9人间宿舍。

宿舍轴线尺寸为3.9米X8.1米,每间宿舍不带卫生间及阳台,在各栋建筑端部设公共盥洗及卫生间。

利用休息平台和楼梯间进行空间分隔,减少对宿舍居住空间的影响,力求经济、实用、合理,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各栋建筑内设置两台楼梯满足交通联系的需要及疏散要求。

结合砌体结构型式的要求,在各层平面中将相同的功能用房布置于同一位置,利于管线布置,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性。

d.食堂设计中,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指导原则,充分做到分区明确,流线清晰,交通合理。

厨房设置单独出入口,与餐厅人流互不交叉。

食堂共设两部楼梯,位于就餐区两端,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和疏散要求。

一~二层平面:

由餐厅、厨房、辅助用房三部分组成。

公共卫生间左右两侧为男女卫生间,中间部分为无障碍卫生间和储藏间。

2、立面设计

综合教学楼在校园中的重要位置,建成后将成为学校的重点建筑之一。

转折型的平面、白色外墙漆与琉璃瓦屋面的结合,以及根据地形形成三个部分与屋顶天际线的高差起伏,使整个建筑造型给人以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

立面上更使用灰色墙面与褐色线条、条形高窗与教室大玻窗的对比,细部窗套及山墙面局部出梁头的处理,均使得立面更为丰富,使得标准层的平面在立面上有不同的变化,显出校园建筑的亲切感与现代感。

宿舍、食堂及公共卫生间在满足校园总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本工程立面设计追寻古朴、典雅、稳重、简洁、大方的仿古建筑风格,采用当地建筑符号加以装饰,着重强调立面线条、体块,强调白与灰的色彩对比,凸现学校建筑活泼向上的精神。

白色外墙漆墙面与琉璃瓦坡屋面的结合,增加了建筑自身的文化感,让学生宿舍融入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

3、竖向设计

  由于校园干道高差较大,综合教学楼、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及食堂三部分沿道路走向分别在不同标高设置出入口。

同时根据不同的平面功能,各栋层高不尽相同,具体见建初立、剖面图。

五、建筑防火

1、建筑类别为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建筑防火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有关要求。

3、综合教学楼建筑五层,单层建筑面积最大2791m2,防火分区分层设置。

教师周转房建筑四层,单层建筑面积最大420m2,防火分区分层设置。

男生宿舍建筑五层,单层建筑面积最大570m2,防火分区分层设置。

女生宿舍建筑五层,单层建筑面积最大570m2,防火分区分层设置。

学生食堂建筑二层,两层建筑面积最大1641m2,防火分区统一设置。

4、综合教学楼建筑按规范要求在内走道中部及端部设三部楼梯间,分布于三个部分的端头位置,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各个房间门至最近的疏散楼梯的距离均达到规范要求,同时也满足各层最大人流量的疏散要求。

楼梯间疏散总宽度为6.6米。

教师周转房建筑按规范要求设有两部楼梯,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各个房间门至最近的疏散楼梯的距离均达到规范要求,同时也满足各层最大人流量的疏散要求。

楼梯间疏散总宽度为3.0米。

男女生宿舍建筑按规范要求设有四部楼梯,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各个房间门至最近的疏散楼梯的距离均达到规范要求,同时也满足各层最大人流量的疏散要求。

楼梯间疏散总宽度为3.9米。

食堂建筑按规范要求设有两部楼梯,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和各个房间门至最近的疏散楼梯的距离均达到规范要求,同时也满足各层最大人流量的疏散要求。

5、设置室内外消火栓,满足规范要求

6、各专业的防火要求,详见各专业说明。

六、人防设计

人防部分以人防部门意见为准,暂考虑为异地建设。

由概算专业考虑此笔费用。

七、卫生及环境保护

雨污分流:

卫生间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校园污水系统。

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经雨水管排入校园排水管网系统。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污水排放详见给排水专业说明。

  实验室废气废水排放,分别详见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说明。

八、室内环境及装修

室内采光、通风、日照的设计满足相关规范规定,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室内装修,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室内外装修以适合学校建筑使用特性及投资水平为依据,详见装修表。

九、绿化设计

 由于建设用地靠山,绿化设计以校园环境绿化为主,建筑仅考虑周边作花池绿化,让建筑融于绿化中。

十、无障碍设计

本工程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作无障碍设计。

建筑在综合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一层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一层就近无障碍入口的卫生间内设置专用无障碍厕位。

十一、建筑节能

1、建筑节能设计依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

(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本工程位于兴义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房间采暖计算温度t=18℃。

3、本工程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如下:

综合教学楼窗墙面积比

东向

0.13

南向

0.32

西向

0.30

北向

0.23

综合教学楼体形系数

教师周转房窗墙面积比

0.29

0.14

教师周转房体形系数

0.33

男女生宿舍窗墙面积比

0.11

0.18

0.21

0.09

男女生宿舍体形系数

食堂窗墙面积比

0.19

0.31

0.24

食堂体形系数

经计算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屋面采用倒置式保温屋面,保温层按XPS挤塑聚苯板设计。

5、外墙由于砌体材料(200加气混凝土砌块)为当地取材,其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应满足规范要求,不得大于1.0W/(m2·

K)的。

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该建筑的外墙采用内保温节能设计。

架空楼板保温层贴于架空空间顶板底面,按XPS挤塑聚苯板设计。

6、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30%;

透明通窗具有可开启部分。

外窗玻璃各朝向均采用塑钢单框中空玻璃窗,窗气密性不低于4级。

7、建筑外门采取保温隔热措施或采用保温门。

8、室内采用高效节水型卫生洁具,蹲便器、小便器采用延时自闭冲洗阀,坐便器采用6L水箱坐便器,卫生间出水龙头采用节水型龙头。

9、教室、实验室等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的T5荧光灯,卫生间等采用节能灯;

走道照明采用一灯一控;

楼梯间灯具要求带声光控组件。

10、暖通节能设计详见暖通专业设计说明。

11、节能专项设计待施工图设计时,根据国家规范及贵州省相关技术规定进行深入完善。

十二、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一)劳动安全卫生

按国家颁发的有关法令,条例和规定,结合学校建设的具体情况,采用先进、可靠、经济的建设措施,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1、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

(1)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主要是机械施工隐患,用电隐患,高空坠落物等隐患。

(2)工伤事故危险。

在生产作业时,由于操作人员登高、接触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均存在着高处坠落、电气伤害、机械伤害的危险。

2、安全设备及措施

(1)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对起重运输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检查,高空作业时,除配备无线电对讲机和设置足够照明外,白天施工必须用信号旗和叫笛指挥,夜间施工用信号灯指挥作业。

塔机必须安装避雷装置。

不准机械带病运转和在安全装置失灵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二)消防安全

综合教学楼、教师周转房、学生宿舍、食堂消防设计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严格遵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行业标准,采取各种有效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给水专业提供技术资料。

2、消防设施及措施

(1)根据规范在单体建筑内设设置灭火系统。

严格执行施工供电数频额调配,在保持施工用电量的情况下合理安全用电。

按施工组织安装正规施工供电线路和配电盘、配电箱。

做好机械保护接零接地工作。

施工建设过程中,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钢管搭设,满铺脚手板加盖手模板。

所有临设屋面满铺竹脚手架。

不允许上下重叠作业,不允许在操作层下逗留通行,上班必须戴安全帽,防止高空坠落物。

(2)综合教学楼、教师周转房、学生宿舍、食堂的布置,应按照相应级别的防火特点,严格遵守规模、标准进行设计,以满足防火距离的要求。

按照防火规范要求,设置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灯及消火栓等消防设施。

发生事故可及时报警,迅速处理。

(3)机器设备和工具要定期检修,如果损坏,应立即修理。

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

裸露的带电导体应该安装于碰不着的处所;

否则必须设置安全遮栏和显明的警告标志。

电气设备必须设有可熔保险器或者自动开关;

根据技术条件采取保护性接地或者接零的措施。

十三、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建筑高度

备注

综合教学楼

12614.94m2

2791m2

20.5m

教师周转房

1698.4m2

420m2

17.15m

男女生宿舍

5699.20m2

1139m2

23.55m

学生食堂

1465.28m2

820m2

12.55m

公共卫生间

103.24m2

96m2

14.85m

合计

21581.06m2

5266m2

十四、结构专业设计

1、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贵州省青岩市区。

(2)本工程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

为3~6层多层建筑,为学教学楼、宿舍楼及食堂;

总建筑面积为21581.06m2。

建筑檐口高度分别为中学教学楼18.0m,中学教师周转房11.7m,中学学生宿舍17.8m,中学食堂8.4m。

建筑物主要结构跨度为8.400m、6.600m、7.800m、7.200m等。

2、设计依据

(1)主要采用设计规范及标准

(a)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关于转发《关于学校医院等人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的复函》的通知》(黔建设通[2009]428号)

(b)《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c)《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d)《建筑抗震设防分实类标准》(GB50223-2008);

(e)《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f)《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g)《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h)《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i)《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j)《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k)《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s)其它现行有关结构设计的规程及规范;

(t)采用标准图集:

国标11G101-1。

(2)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基本风压为:

0.3KN/㎡、基本雪压为0.2KN/㎡

(3)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关于转发《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抗震设防的复函》的通知》(黔建设通[2009]428号),现按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要求加强抗震措施,按抗震设防烈度6度确定地震作用。

(4)建筑分类等级

(1)本工程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2)地基基础设计为丙级;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别;

(4)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5)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3、主要荷载取值

(1)设计采用的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a)卫生间、仪器室:

2.5KN/㎡;

(b)教室、实验室、阅览室、会议室、宿舍:

2.0KN/㎡;

(c)走廊、门厅(人流密集时):

3.5KN/㎡;

(d)食堂、餐厅:

(e)阶梯教室、微机教室:

3.0KN/㎡;

(f)楼梯(兼做消防疏散楼梯):

(g)上人屋面:

(h)不上人屋面:

0.5KN/㎡;

(2)楼屋面恒荷载标准值(含面层和顶篷做法,不含楼板自重)

(a)教室、实验室、阅览室、会议室、食堂、餐厅:

(b)宿舍:

1.5KN/㎡;

(c)卫生间:

5.0KN/㎡;

(d)顶层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