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655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内容文档格式.docx

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上源在漆黑的石洞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3.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被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

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优美。

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这里溪水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水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锻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

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4.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解释

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③江花――江边的花。

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5.万年牢

我父亲是走街串巷(xià

ng)卖糖葫芦的。

他做的糖葫芦在天津(jīn)非常有名。

父亲的糖葫芦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

早晨起来,父亲去市上买来红果、海棠(tá

ng)、山药、红小豆等,先把这些东西洗干净。

红果、海棠去了把(bà

)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sǔn)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lià

ng)晒。

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

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

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

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mēn)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

串糖葫芦的竹签(qiān),由我一根根削(xiāo)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

父亲把糖煮开,等能拉出丝来,火候就算到家了。

父亲把锅端下来,放在备好的架子上,我在一边往父亲手里递串好的葫芦,父亲接过来在糖锅里滚蘸,蘸好了一手递给我,一手接过我递过去的没蘸的。

我的节奏掌握得正好,一点儿不耽(dān)误,父亲很高兴。

父亲教我在石板上甩(shuǎi)出“糖风”来,那是在糖葫芦尖上薄薄的一片糖。

过年的糖葫芦,要甩出长长的糖风。

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父亲说:

“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fù

)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后来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托人邀(yāo)请父亲去他们柜上做糖葫芦,每月有工钱,虽然不多,总比走街串巷强多了。

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一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zhuà

n)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

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

老板嫌(xiá

n)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儿、掺(chān)点儿假,他不听。

老板给他派的下手,他也不满意,嫌那个下手不熟练,动作太慢。

他常说:

“还不如我闺(guī)女呢,太慢了!

”干了不到一年,父亲就辞去了这份工作,仍然提篮叫卖。

自己吃苦不怕,他说,凭着良心做买卖才是正路,不能做亏心买卖。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

6.将心比心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

“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zhā)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

“不要紧,再来一次!

”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

“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7.自然之道

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

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在筑巢孵化小龟,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及它的百分之一。

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龟巢,却又欲出而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问向导:

“你得想想办法啊!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着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很快我们明白:

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

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

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

”我听见同伴说:

“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铿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摘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已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8.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可是一查黄河近2000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人们不禁要问:

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美。

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

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

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

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

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

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

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

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

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

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

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

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也就越来越频繁。

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

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

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

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9.蝙蝠和雷达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

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é

)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dāng)。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

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āi)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jiē)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à

i)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yí

ng)光屏上。

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0.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

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

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ng)。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

)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

o)帚(zh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ng)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chěng)凶啦。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

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

)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

其实蜻蜒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只蜻蜒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lü

è

)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jià

n)。

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

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船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

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jīng),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

这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而“流线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

后来工程师设计船体时模仿鲸的形体,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1.夜莺的歌声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土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

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

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喂,你来!

”军官叫那个孩子。

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裳里,抖了抖衣服上的木屑,走到军官跟前。

“呶(ná

o),让我看看!

”军官说。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艺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那是个白桦树皮做的口哨。

“挺巧!

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

”军官点了点头。

转眼间,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我自己学的。

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

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

”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

”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

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大家都喊:

‘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

”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

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

“怎么会不认识!

”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

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

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

”军官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

听懂了吗?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

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

)菇(gū)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树林深处,有几个游击队员埋伏在那里,树旁架着冲锋枪。

他们从树枝缝里往外望,能够看见曲折的小路。

他们不时说几句简单的话,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盯着远方。

“你们听见了吗?

”一个游击队员突然说。

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鸟的叫声,透过树叶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他侧着头,往叫声那边仔细听,“夜莺!

“没听错吗?

”另一个游击队员说。

他紧张起来,仔细听,可又什么也听不见了。

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放在眼前以防万一。

“这回你听见了没有?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那个最先听见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在那里似的。

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

“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

“32个鬼子……”那个人说。

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

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

“两挺机关枪。

”他又补充说。

“对付得了!

”一个满脸胡子的汉子端着冲锋枪说。

他理了理挂在腰间的子弹袋。

“应该对付得了!

”听鸟叫的那个人回答,“我和斯切潘叔叔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边加油。

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过了几分钟,德国兵在松树林后边出现了。

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德国兵走到林中空地上的时候,突然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像回声一样回答了孩子。

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

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

军官还没来得及抓起手枪,就滚到了路边的尘埃里。

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

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树林。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12.小英雄雨来

一游泳技术高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

河边有个小村庄。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

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

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

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

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

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糟了!

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

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

“往河沿跑!

往河沿跑!

”雨来听出了话里的意思,转身就朝河沿跑。

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

妈妈立在河沿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二上夜校念书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

“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

叫雨来上夜校吧。

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

房子很破。

教夜课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

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

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

雨来怕揉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三掩护李大叔

  有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