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9377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9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综合报告Word下载.docx

第五章哈尔滨大都市圈城镇体系协调发展规划51

一、大都市圈城镇体系的功能重构51

二、等级规模结构规划52

三、城镇体系空间重组规划54

四、主要城镇与重点产业园区的发展策略与布局57

五、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的综合协调60

六、哈尔滨大都市圈的生态工程65

第六章实施规划的关键措施与政策70

一、关键措施70

二、区域管制:

哈尔滨大都市圈的发展保证78

三、持续发展:

城市化的有序推进83

第七章近期规划建设要点与城镇重点发展项目库87

一、近期规划建设要点87

二、大都市圈建设与发展项目库89

第一章总论

为什么要规划建设哈尔滨大都市圈?

总的来说,是“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诊断全省社会经济系统的现状表明,目前黑龙江省社会经济系统仍处于资源开发与加工工业并行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进程并未完结。

必须把工业化进行下去。

而要实现工业化,不能就工业论工业,必须在现代化的总目标框架内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用城镇化反哺工业化和信息化,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省现代化。

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全省城镇化的优先选择是把哈尔滨市做大,做强,做新。

做新的涵义是: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有省、市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哈尔滨市建立面向全省、面向东北北部地区和东北亚地区的现代服务业。

我们不必要也不可能把全省所有新建工业都摆在哈尔滨,但却需要把全省最大、最全、最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最先建在哈尔滨。

●以创新思维为先导,建设新的载体系统——哈尔滨大都市圈。

“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是“省市共建”哈尔滨。

而省、市共建哈尔滨的基本任务就是建设好哈尔滨大都市圈。

建设大都市圈的关键举措是必须在体制和制度上有创新,打破行政区的藩篱,调整行政区划,该加强经济协作的加强经济协作,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哈尔滨大都市圈建设的必要性

(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大都市圈是后发地区加速发展的合理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味强调工业化,而忽视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现代化,没有意识到现代化是一个包括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生活以至于观念现代化的完整文明演化过程。

这一误区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工业化与现代化分割,工业化和城镇化不同步,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进入21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实现现代化;

特别是首先要把工业化进行下去,即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改造各传统产业;

同时又要以大都市圈为核心载体推进全省的城镇化,进而实现全省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欧洲工业化进程历经二百多年,使其各项产业和经济要素的转移和聚集在时间上比较从容。

中国是后发国家,黑龙江省是后发省份,我们面临体制转型、经济转轨、结构调整、社会保障等多重压力,时间紧迫。

只有在工业化进程中加速实施各产业和经济要素由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转移,加速实施各相关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的集聚才可能实现现代化目标。

因此,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哈尔滨作为后发省份的省会,围绕大城市建设大都市圈应是加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合理途径。

(二)建设大都市圈是全省现代化的优先选择

工业经济的本质是城市经济,建设大都市圈是完成我省工业化使命的要求。

这是因为发展现代工业有强烈的大城市区位指向。

以日本为例,在工业化阶段的196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大城市圈以占全国12%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70%的工业产值。

目前,我省近90%的工业产值、2/3的国内生产总值、1/2以上的农业产值是由31个城市实现的,而发展现代工业则要求有更高的科技水平、更高的劳动素养、更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完善的基础设施、周到及时的产前、产后服务,同时要求有产业的聚集和大而集中分布的消费群体。

这一切都要求依托大城市及其所形成的大都市圈。

哈尔滨市无疑是首选城市。

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生产效能取决于信息载体之间的接触程度和信息传递的速度,这是实现信息高速生产的关键。

信息资源的聚集程度越大,各类资源间相互接触的范围和频率就越大,资源的集成效能就越大,这就要求各种信息载体有更高的聚集程度。

信息化时代,信息产业和工业的复合,将使大城市的辐射功能更加彰显出来。

以日本为例,在工业化时代,工业向四大城市圈集中;

而在信息化的今天,日本的信息产业正在向东京大城市圈集中。

哈尔滨市同样将成为全省信息生产和传输的枢纽。

促进市域工业化,进而拉动全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从发展服务业看,服务产业也呼唤大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圈。

城市规模越大,服务业的商机也越大。

大城市圈可以提供门类完整、功能齐备、分工协作的服务体系,加之地域联系紧密、网络完善,便于与国际接轨,将能比中小城市更好地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省是计划经济体制发育较早、较完善的省份,服务业基础薄弱。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依托大城市圈发展现代服务业既利于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壮大,又能促进省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成长。

上述情况表明,现代工业、信息业和现代服务业依托大城市及以其为核心的大都市圈是一种必然选择。

就我省省情而言,有两方面问题需要做出选择。

一是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城市的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区域范围之间是齐头并进,还是有选择的优先发展?

二是如果采用有选择的优先发展,应该优先选择谁?

经过全面权衡,优先选择哈尔滨便成为既科学合理又显而易见的结论。

(三)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程度不同地走向区域经济集团化。

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等,通过组建区域经济集团提高竞争力。

而区域经济集团的核心是城市,龙头是大城市。

因此,以若干城市为成员,以大城市为龙头的大都市圈将成为区域经济协作,进而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经济单元,组建大都市圈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

全省参与国际竞争,首先要看哈尔滨。

哈尔滨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一是要扩大开放,提高经济和整个城市的外向度;

同时要把自身做强做新,推进哈尔滨与全省城市,首先是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协调发展。

(四)组建大都市圈是体制创新的突破口

我省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重灾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们把体制创新摆在重要地位。

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是条条经济,其关键弊端在于条块分割,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城市与城市分割、产业与产业间的分割及产品与市场的分割等。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横向经济,是区域经济或块块经济。

发展区域经济成为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功。

而区域的中心是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为主导的区域,区域经济应是以城市经济为导向的经济。

因此,发展省、市域经济不能就区域论区域,必须突出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发展以城市经济为核心的区域经济。

这样,构筑以中心城市,特别是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都市圈,就成为新形势下体制创新的突破口。

通过制定并实施以哈尔滨为核心的都市圈发展战略及规划,对都市圈进行科学定位,确定都市圈的发展目标,聚集各类经济要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调整市区和市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哈尔滨市经济结构的高层化和空间结构的有序化,进而增强其整体功能。

对圈内较低层次的城镇,通过吸引、承接哈尔滨市的辐射,推进技术进步、要素重组、产业升级,既可以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又可以拉动圈内经济的整体升位,最终发挥都市圈的龙头作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表明,都市圈这一空间组织形式有利于协调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不同产业和经济部门之间及企业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不同结构、不同功能、不同等级和不同层次的地域经济单元,以更大的优势参与国际国内竞争。

(五)有利于协调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融合

行政区与经济区是两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区域概念。

行政区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地域单元,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工具;

经济区是反映经济活动地域分异与组合特征及规律的地域单元,两者分属于行政区域系统和经济区域系统。

但行政区与经济区又有着本质的联系,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行政区设置和调整的基础和前提。

一般情况下,行政区的设置、调整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

建国以来,我省历次行政区划的变动都程度不同地与经济发展有关。

对哈尔滨市而言,经过80年代中期实施市带县和90年代中期松花江地区的并入,市域范围由1660km2先后扩展到1864km2及53100km2,两次调整使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空间有了显著拓展,这两次调整都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来促进经济发展的,近期和今后一段时间,调整行政区划仍然是协调行政区与经济区关系的重要手段。

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可能是中国发展经济的途径之一。

但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尽可能在不弃用行政途径的前提下更多地采用区域经济协作的方法应不失为一大良策。

从现实和潜在的吸引范围看,除目前的市域范围之外,分别隶属于吉林省的扶余、榆树,大庆市的肇州、肇源及绥化市域各市县,其多种经济要素均处在哈尔滨市的吸引范围之内。

对上述区域我们的选择应该是:

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引导农民和企业发展经济,走向市场;

另一方面应该强化哈尔滨市的吸引和辐射功能,冲破现有行政架构的地区保护、分割市场、群龙无首、低水平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等负面效应的制约。

在都市圈内,按照全省产业和经济发展战略要求,推动产业结构高层化和布局合理化,在不同等级城镇间,实行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构筑参与国际竞争的区域经济单元,提升都市圈的经济竞争力。

因此,建设哈尔滨大都市圈,对于突破行政区界线的限制、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六)有助于构筑圈内高标准的城镇网络,促进全省城镇体系的发育

建设以哈尔滨为核心的大都市圈,其直接效应是加速圈内城镇体系的发育,并促进省域城镇体系(网络)的形成。

相应地,有助于圈内的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改善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实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密切哈尔滨市与圈内不同等级城镇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提高圈内城镇的承载能力。

进而为全省城镇体系的发育发挥核心作用。

(七)规划和建设哈尔滨大都市圈的紧迫性

建设哈尔滨大都市圈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

作为后发国家的后发省份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市面临沉重的外部压力;

就国内形势而言,也面临兄弟省市的多重竞争。

二是历史积累的问题和现实的发展问题迭加在一起,经济的、社会的、生态与环境的诸多矛盾与体制问题、机制问题、结构问题、布局问题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叉,增加了都市圈规划建设的难度和迫切感。

三是解决都市圈的发展与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的各种目标如何协调,也是一个多解性的问题,它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出主要问题,同时相应地疏解其它矛盾。

在本规划期内,在改革与开放不断加大力度的前提下处理好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追求稳定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应是哈尔滨大都市圈规划的根本目的。

我们期望的是在稳定的基础上的发展,在发展前提下的稳定。

二、规划建设哈尔滨大都市圈所面临的问题

(一)澄清认识,转变观念

跨入新世纪的时候,省委提出了全省“到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市委也提出到2015年哈尔滨市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毫无疑问,现代化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现代化的标志是工业化,现代化必然伴随着工业化,这就无形中使不少人把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

并且,忽视了城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城镇的承载、融合、聚集、辐射和主导等功能的培育,未能充分发挥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拉动效应,也相应地放松了现代化对观念更新、体制创新和机制转换等软件要素的要求。

其次,在城镇化战略上,要回答在一定时空背景下,黑龙江省到底应当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优先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大、中、小城市的地位到底怎么摆?

认识似乎既不透彻,也不统一。

特别是像哈尔滨这样一个后发省份的省会城市要不要做大做强。

优先发展?

思路不够清晰,态度也不鲜明。

大、中、小城市哪个也放不下,哪个也抓不起来。

从本质上讲,还没有形成一个符合黑龙江省实际的城镇化思路。

第三方面是省、市委提出了“省市共建”哈尔滨的战略举措之后,应该回答在多大范围内建?

建什么?

怎么建?

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形成一套落实省、市委新世纪发展战略的蓝图和方案。

我们认为,哈尔滨大都市圈规划的任务,就是为落实省、市委新世纪发展战略提供基本的方案和蓝图。

黑龙江省是一个资源型后发省份,工业化进程刚步入中期,现代化进程刚走出温饱、迈入小康阶段,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之中,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远比农村重要。

发展区域经济、外向型经济、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特色经济等等,归结到一点,都要求从城市突破,而且,首先从像哈尔滨这样的中心城市突破,哈尔滨作为全省经济中心,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通过中心城市一方面扩散传统要素,同时吸纳各种新经济要素,不断推动区域与城市互动,促进城市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层化和区域的城镇化,进而加快现代化进程。

这是一种抓城镇带农村,抓中心带区域,通过加快城乡互动促进全省整体发展的思路;

反之,如果我们就农村抓农村,就中小城镇抓中小城镇,则大城市、中心城市、“龙头”城市的发展就受到影响,“龙头”的竞争力上不去,全省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而小城镇也将失去大城市的支撑和带动,发展效果将十分有限。

显然,我省今后跨世纪发展重点在城市,突破口也在城市,而且必须优先发展哈尔滨这个省会城市、龙头城市。

只有把以哈尔滨为首的城镇经济作为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黑龙江的发展才大有希望。

相应地,就全省城镇化战略而言,要回答实施大城市带动战略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关系。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

第一,从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同步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和载体系统的城镇化等方面看,均应把强化哈尔滨市的功能放在全省各城镇的首位。

哈尔滨市要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必须有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必须有新一轮的要素集聚,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辐射功能,发挥好“龙头”的带动作用。

第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只有在大城市的带动下才能使发展效果综合化、最大化。

不同等级城镇既能在不同层次上发挥其功能,又能因地因时制宜,形成各自特色。

第三,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发展省域经济要有省域中心城市(一般即省会城市)的带动;

市域经济要有市域中心城市带动;

县域经济要有县域中心城市带动。

发展省会城市的经济,既可以带动全省各部门的发展,还为市县经济提供了一个发展核心,即增长极。

第四,对黑龙江省而言,大城市规模大,结构和功能比较完善,外向度较高,信息化水平高,对低层次城镇的带动作用也大,哈尔滨市作为省会城市的“龙头”作用也主要体现在上述方面。

在“龙头”的带动下,促进包括中小城市和建制镇在内的全省城镇体系的有序化,进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

(二)大力增强哈尔滨市的竞争力

按照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经贸城市的发展目标,哈尔滨市必须以建立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座名城作为发展的主要任务。

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前提下,完成该项任务的关键是强化城市的功能。

功能的核心问题是竞争力的强弱。

哈尔滨市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城市,200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7%,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末位;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也居末位,地方工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刚刚扭转连续九年亏损的局面;

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只占GDP的8%左右,医药、汽车、食品和机电成套设备四大优势行业和十一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能够打入国际市场并达到一定出口规模的产品很少,且经济外向度低,高科技产品的比重小。

总体上看,目前哈尔滨市的竞争力是不强的。

如何围绕提高城市竞争力,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诸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不同尺度空间布局的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城市投资环境的完善等等,即围绕城市转轨,以创新为主线,加速城市的状态转移,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应该成为本次规划的基本任务。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全市第三产业总量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到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86.0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5%。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四大行业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8.8%。

存在问题主要是结构层次偏低,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开放度低,利用外资规模小,管理体制和法规不尽完善。

从本质上说,区域与城市的现代化,是依靠市场经济体制和竞争机制支撑的,其运行的基本要素是由各类现代服务业构成的,现代服务业发育是否完善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

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其中心城区应该拥有高水平的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尤其是高功能、高效率的中心商务区;

中心城区的主导功能应该由工业向现代服务业转移。

作为全省的龙头城市,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信息、人才、金融、保险、中介、法律、商贸、旅游、房地产、科技、教育、医疗、社区服务等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无论从规模、水平、完备程度和覆盖面看,不但必要,而且也很紧迫。

(四)增强对城市整体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习惯于把市区或者城市中心区看作城市,而忽视市域,忽视由城乡结合部、城市郊区、城市外围各区、市、县及非行政隶属关系的周边市县所组成的城市的整体性。

习惯于就城市论城市,把城市同所在区域分割开来对待,使城市在相应区域中的核心作用和主导作用难以发挥,也使区域不能有效地支撑城市的发展。

哈尔滨与外围市县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有可能从全省、全市市域整体出发,统筹安排若干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大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力度;

但由于各周边市县隶属关系不同,发展目标不同,项目和用地安排不同,发展步调也不一致,加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使用状况与政策的差异,将会对一些整体性目标的实施产生负面效应。

本次大都市圈规划,就是要在对哈尔滨市进行清晰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在规划目标上强调整体性;

在规划内容上强调协调性;

在规划举措上强调可操作性。

使市区到市域不同层次地域在总体发展目标之下,能够互相衔接,互相补充,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整体。

(五)基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均衡的调整

在哈尔滨市的发展和建设中,在提高经济总量、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

但从实现现代化和满足大都市圈的高标准建设要求来看,还有很多差距。

特别是在退二进三,调整城市布局、改善城区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如何为城市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充足的水源、清新的空气、安全而健康的饮食、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如何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和城市形象等等都需要付出大量创造性劳动。

至于城市的管制与经营,市民素质的提高等城市软环境的建设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六)改变现行行政区划对哈尔滨市发展形成明显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人口与经济活动不断突破原有行政区界限,相应地导致中心城区和市域范围不断扩大。

1980年市区(中心城区)和市域面积分别为141.8km2和1660km2,实施市带县管理体制(1984年)后,1990年中心城区和市域面积分别扩大到157.8km2和18466km2,1996年松花江地区并入,2000年市区和市域面积增至170km2和53100km2。

尽管如此,目前的行政区划状况仍然对城市发展形成了几个方面的制约。

一是哈尔滨西面的肇东市,向为哈尔滨西部的门户,肇哈之间相距约80公里,已有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经济联系十分密切。

就其区位、交通条件和经济联系而言,无疑属哈尔滨市辐射范围之内,但其行政区划属绥化市。

实质上是行政区分割了经济区。

即是说,在哈尔滨城市经济区范围内构筑了一道人为的行政屏障,把距哈尔滨不足80公里的城市划归另外一个相距120公里开外的绥化管辖,这种分割显然制约了哈尔滨市,同时也制约了肇市本身的经济发展。

其次是呼兰、阿城和双城三个县级市,土地与哈尔滨市紧紧毗连,交通畅达,经济互补,早已是哈尔滨市强辐射区内的三个重要城市。

但由于目前仍维持二级市(市管市)体制,使得用地、用水等基础资源难以统一配置,基础设施项目也不能全盘考虑布设,产业和现代服务设施的统一布局和扩散也受到制约。

哈尔滨市作为到201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省会城市,如果不从更大的空间上调整现行的行政区划,则必将对其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空间格局的构建形成障碍。

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时距的大为缩短,区位关系的显著变化,地处松北平原中心位置的绥化市正由松花江北岸松嫩平原上的一个地区级城市向哈尔滨市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演变;

大庆、牡丹江、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市与哈尔滨的交通日益便捷,互补性显著增强;

甚至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吉林省的榆树、扶余等市县与哈尔滨的经济联系也十分密切。

但目前我们仍习惯于按行政渠道在城市行政区范围内用行政手段去管理经济。

面临哈尔滨大都市圈的发展趋势,调整若干行政区域,按经济区域规划和发展城市和区域经济,开展不同城市和区域间的协作与交流已是势在必行的了。

(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力

迄今为止,哈尔滨市从中心城区到市域外围各市县的基础设施都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应不同时期需要逐步沉淀下来的,很难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之间及城乡之间设施水平差异很大,难以形成高效统一的网络。

交通运输方面主要问题是路网密度低,路况差,客货站场设施不配套,包括水运在内的多数线路通过能力低。

邮电通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电话普及率低(行政村通话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加入WTO以后,在市场、人才方面的竞争加剧。

电力系统主要面临发电能力相对过剩而需求不足的矛盾,同时电价水平相对偏高,农村用电量增长受到抑制。

供水系统主要问题是各型水库蓄水普遍不足,市区日缺水量达30万立方米,全市有13片低压区,30多万人吃水难,用水高峰期有40多个小区供水紧张。

此外在城市排水、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环境保护、环卫设施建设、江河堤防建设、消防和抗震等抗灾设施建设、城市道路、绿地的布局和面积扩展等方面,都需要按照发展目标的要求,在都市圈规划中加以整合提高,以增强城市的承载力。

(八)重视生态安全,加强生态建设

哈尔滨都市圈所在区域是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尖锐、最突出的地区。

长期以来,经过人类的垦殖、开发,本区自然生态环境程度不同地遭到破坏,森林、草原、湿地、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农田等人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显著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都市圈地域内的生态安全。

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都市圈西部(呼兰、双城西部及绥化市域西部诸县)平原地区的草原和农田的三化问题;

宾县、阿城、尚志等市县丘陵山区的森林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问题,一江(松花江)四河(拉林河、阿什河、呼兰河、蚂蚁河)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和沿江护岸林的营造问题;

松花江沿岸的湿地保护问题;

方正、阿城、依兰等地矿山植被的恢复问题;

农田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