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8420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单科标准练Word格式.docx

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可用有机溶剂提取,如无水乙醇。

B对:

花青苷为水溶性,故可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

C对:

叶片细胞有原生质层、细胞壁和大液泡,可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来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错:

叶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染色体在细胞中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3.(2017·

成都市二模)如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

若5号和6号的子代是患病纯合子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B.3号个体和4号个体只能是纯合子

C.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2种可能

D.8号男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

D [1号个体和2号个体都正常,基因型是A_B_;

又5号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可以都是AaBb,也可以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等,A错误;

3号和4号是患者,而其子代6的基因型是AaBb,所以3号和4号可以是AAbb、aaBB,也可以是Aabb、aaBb等,B错误;

7号个体不患病基因型是A_B_,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C错误;

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种表现正常,有1+2+2+4=9份,8号患病,在剩余的16-9=7份中有5种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aaBB、aaBb、aabb,但纯合子只有3份,因此8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3/7,是杂合子的概率为4/7,D正确。

4.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

B.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膜外的Na+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膜内导致静息电位的形成

D.膜内的K+通过Na+K+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且递质作用后被灭活,故后膜不会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A错误;

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C错误;

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D错误。

5.超细大气颗粒物PM能引发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M被呼吸道上皮细胞吞噬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PM引发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图中溶酶体将物质水解后,产物可能被细胞再度利用

D.在PM引发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的过程中,PM作为抗原发挥作用

C [PM被呼吸道上皮细胞吞噬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错误;

PM引发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图中溶酶体将物质水解后,产物可能被细胞再度利用或被排出细胞外,C正确;

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图示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此在PM引发呼吸道上皮细胞自噬的过程中,PM不能作为抗原发挥作用,D错误。

6.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

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出生率/%

17.9

27.3

29.6

22.7

24.9

30.2

存活数/只

44

54

66

78

96

122

A.1988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4.5%

B.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麋鹿的遗传(基因)多样性

C.1987年到1992年麋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D.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

C [由于1988年出生率为27.3%,44×

127.3%≈56,死亡率为(56-54)/44×

100%≈4.5%,A正确;

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自然选择和种群内随机交配,从而有助于提高麋鹿种群的遗传(基因)多样性,B正确;

1986年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随着时间延长,种群不断繁衍,性别比例已经趋向于1∶1,C错误;

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D正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9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7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39分)

29.(8分)(2017·

日照市一模)油菜富含多种营养素,深受人们喜爱,选取若干生长状况相似的油菜幼苗,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遮阳网(网内光强为自然光强的1/3左右)进行处理,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两种环境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9时,遮阴组的净光合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此时遮阴组油菜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2)11时,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遮阴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间段内,遮阴组光合积累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9时,遮阴组的净光合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此时遮阴组油菜叶肉细胞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因此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2)在11:

00时对照组净光合速率低于遮阴组的原因是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叶片的气孔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净光合速率下降。

(3)净光合速率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O2的释放或有机物的积累来表示,遮阴组实验时间段内光合积累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遮阴使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较少,使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减弱。

【答案】 

(1)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2)气温过高,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减少 (3)遮阴使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和ATP的含量较少,使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减弱

30.(9分)下表所示为豌豆部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其中野生型均为纯合子)。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性状

野生型/突变性状

对应基因

所在染色体

种子形状

圆粒/皱粒

R/r

叶片颜色

绿色/(浅黄色)黄色

A/a

花青素

有/无

B/b

(1)已知黄色叶片豌豆(aa)在种子萌发后10天内枯萎死亡,若以浅黄色叶片豌豆(Aa)为亲本连续自交两代,则F2代成体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

(2)科学工作者偶然发现一株茎叶卷曲的突变豌豆植株,欲判断其显隐性,让其与野生型豌豆相互授粉,若F1代表现型为________,且F1自交得F2出现的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推知其为隐性突变。

(3)科学工作者初步确定,茎叶卷曲突变基因可能位于Ⅲ或Ⅵ号染色体上,请你利用上述表格中所提供的各种性状的个体进行如下实验:

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的个体与野生型有花青素杂交,得到的F1自交,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茎叶正常有花青素∶茎叶正常无花青素∶茎叶卷曲有花青素∶茎叶卷曲无花青素=9∶3∶3∶1,则卷曲突变基因是在________号染色体上。

(4)现有一茎叶卷曲突变体(基因型为dd),其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组成及基因分布如下图所示,此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

【解析】 

(1)Aa自交,F1中aa死亡,F1中

AA、

Aa。

F1

Aa分别自交F2中aa死亡,F2中

Aa,a的基因频率为20%。

(2)若茎叶卷曲为隐性,则dd×

DD→Dd,Dd

3D_∶1dd。

(3)F2表现型及比例为茎叶正常有花青素∶茎叶正常无花青素∶茎叶卷曲有花青素∶茎叶卷曲无花青素=9∶3∶3∶1,说明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卷曲突变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4)一条染色体的一部位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易位。

【答案】 

(1)20% 

(2)野生型 野生型∶茎叶卷曲=3∶1 (3)茎叶卷曲无花青素 Ⅲ (4)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

31.(10分)为了研究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

完整植株——雌、雄株各占一半。

实验二:

去部分根——雄株占多数。

实验三:

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雌株占多数。

实验四:

去部分叶——雌株占多数。

实验五:

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雄株占多数。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____的分子。

植物激素能够影响植物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植物激素能够影响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实验原则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分析实验一、二、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分析实验一、四、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该植物性别分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填“相互协同”或“相互对抗”)。

【解析】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

植物激素能够影响植物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植物激素能够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

(2)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实验原则有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等量性原则。

(3)由一、二、三组处理的结果比较可知,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由一、四、五组处理结果可知,叶产生的赤霉素,促进雄株形成;

细胞分裂素可促进雌株形成,赤霉素促进雄株形成,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该植物性别分化的作用是相互对抗。

【答案】 

(1)信息 基因的表达过程 

(2)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 (3)(根产生的)细胞分裂素可以促进雌株的形成 (叶产生的)赤霉素可以促进雄株的形成 相互对抗

32.(12分)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出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________。

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________之间。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该比例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

(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

演替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____________的竞争能力不同。

【解析】 

(1)根据图示0→b时段内,野兔种群数量在开始数量连续增长,说明野兔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原因是环境适合野兔的生长。

(2)从c点后种群数量上升速度减慢,说明环境阻力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c点天敌侵入,并且一段时间后在K2~K3附近波动。

呈现S型增长,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K2~K3之间。

(3)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导致抓到被标记的数目减少,根据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调查结果变大。

雌雄比例稍大于1,雌性个体多,有利于繁殖。

(4)原有的植被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这种演替方式属于次生演替。

植被对阳光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原有的植被优势种群会被替换。

【答案】 

(1)大于 种群数量较小,生存空间和食物相对宽裕,天敌数量较少等 

(2)c K2~K3 (3)偏高 有利 (4)次生演替 阳光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培养基乙

注:

“+”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内切酶(Cx酶)、外切酶(C1酶)和葡萄糖苷酶。

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分析表格可知,培养基甲中无琼脂,属于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培养基乙没有纤维素,因此也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 

(1)纤维二糖 葡萄糖 

(2)红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无琼脂(凝固剂) 不能 该培养基中无纤维素

38.[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基因疫苗即DNA疫苗,是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含真核表达系统的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通过产生免疫应答来预防疾病。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要获得编码抗原的基因,首先要提取出病原体的DNA或RNA,并将RNA__________,要大量获得表达特异抗原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_方法。

(2)将抗原基因插入质粒的过程,即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

通常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抗原基因(目的基因)外,还有______________。

(3)一般将重组质粒利用________的方法送入动物细胞并表达抗原蛋白;

要想检测导入的抗原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________法进行检测。

(4)基因疫苗不仅能在宿主体内较长时间存在,还可以诱导产生_______(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基因疫苗是在基因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基因治疗是把______________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解析】 

(1)RNA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逆转录成相应的DNA。

要大量获得表达特异抗原的基因,可采用PCR扩增方法,体外大量增殖。

(2)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通常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要想检测导入的抗原基因是否表达,在分子水平上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

(4)基因疫苗指的是DNA疫苗,导入人或动物体内,会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因此基因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答案】 

(1)逆转录成DNA PCR扩增 

(2)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3)显微注射 抗原-抗体杂交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5)正常基因

 

单科标准练

(二)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仁与DNA中基因的表达有关

B.线粒体与有氧呼吸过程中CO2和H2O的产生均有关

C.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

D.溶酶体中的各种水解酶与靶细胞的裂解、死亡有关

C [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翻译过程需要核糖体的参与,而核糖体RNA的合成与细胞核中核仁有关,A正确;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第三阶段产生H2O,两个阶段均在线粒体内完成,B正确;

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

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能促进靶细胞的裂解,是通过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释放水解酶来实现的,D正确。

2.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B [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如果标志物脱落,重捕时已经标记的个体数目偏少,计算结果偏大;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该统计方格内的酵母菌和相邻两边及其顶点的酵母菌,如果只统计方格内菌体,计算结果偏小;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如果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计算结果偏大;

调查某遗传病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如果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计算结果偏大。

石景山区期末)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

现选择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F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表现型是黄色

B.F2中AABB和aabb的表现型不一样

C.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

D.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

C [AABB和aabb两个品种进行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表现型是白色,A错误;

F2中AABB和aabb的表现型一样,都为白色,B错误;

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7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和aabb,C正确;

AABB和aabb杂交形成F1,F1植株自交获得F2:

A_B_(白花)∶A_bb(黄花)∶aaB_(白花)∶aabb(白花),所以F2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3∶13,D错误。

4.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B.甲处的某种激素可提高下丘脑神经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C.食物过咸可引起甲处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

D.下丘脑神经细胞、甲、乙三部分O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下丘脑神经细胞

C [分析题图:

甲、乙、丙分别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A正确;

提高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B正确;

食物过咸可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量,C错误;

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最终在细胞中被消耗,所以O2浓度大小为:

血浆>组织液>下丘脑神经细胞,D正确。

5.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B [该病为自身抗体对甲状腺攻击形成,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血液中激素A(甲状腺激素)反馈作用于垂体,抑制垂体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B错误;

图中所示抗体和甲状腺激素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相同受体,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C正确;

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甲产生该抗体,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D正确。

6.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2624097】

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

a2

B [图中的a7是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该能量并没有被第二营养级同化,因此仍然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因此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是a4+a7,A错误;

能量散失a3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该能量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B正确;

a3为散失的能量,最终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错误;

题干中看出,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即第一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而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a6,因此能量传递效率=a6÷

a1,D错误。

平度三模)为了研究2个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种(对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一致的叶片,在____________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________的释放量。

(2)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的_______上。

需先用__________(填溶剂名称)提取叶片中的色素,再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主要吸收的光为_______。

(3)由图可知,P1的叶片光合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