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8103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生态学重点详细资料Word下载.docx

适应于在弱光地区生活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

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7.休眠(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指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是抵御不利环境的一种有效生理机制。

有效积温:

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规律就是有效积温。

8.土壤(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

它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和无机环境部分相互作用的产物。

9.浮水植物:

漂浮于水中生长或根固定在水底、叶浮在水面的水生高等植物

沉水植物:

由根、根须或叶状体固着在水下基质上其叶片也在水面下生长的大型植物

挺水植物:

根长在底泥中而茎叶伸出水面并在大气中开花的植物。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第三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生物种

生物种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相互识别系统等)联系起来的个体

的集合。

2.种群

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单体生物、构件生物→(分析种群密度)

单体生物(概念,名词解释):

各个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形态结构,它们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

构件生物:

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组成的个体。

(有不同数量的树枝的树)

高等植物是构件生物,大多数动物是单体生物

4.种群统计的基本参数:

出生:

出生率的高低决定于下列几个特点:

1)成熟期的速度;

2)每次繁殖子代的数目;

3)每年繁殖的次数。

最大出生率(Maximumnatality):

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的∽。

实际出生率(Realizednatality):

指在有限制因子的特定条件下,种群的∽。

(遗传瓶颈:

由于小样本效应而引起的基因频率变化同样会在种群大小经历一次锐减后再恢复时出现,这种现象称为∽。

死亡:

死亡率(Mortality)

最低死亡率(Minimummortality):

生物活到了生理寿命才死亡。

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mortality):

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各个个体的平均实际寿命。

年龄分布:

种群的年龄锥体: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性比:

孤雌生殖;

同一种群中性比有可能随环境变化;

一些动物有性转变的特点。

5.生命表的编制

种群统计的核心是建立反映种群全生活史的各年龄组或生活态级出生率、死亡率,甚至包括迁移率在内的信息综合表。

6.存活曲线(斜率表死亡率)

I型(曲线凸型:

人)表示在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

Ⅱ型(曲线呈对角线型:

麻雀)表示各年龄死亡率相等

Ⅲ型(曲线凹型:

海龟)表示幼年期死亡率很高

7.种群的增长模型

J形(与密度无关,资源无条件下,“无限”环境)

Malthus方程(世代重叠)

S型(与密度有关,资源有限条件下;

两个特点:

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逻辑斯谛方程

种群的动态增长模型

8.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

种群在环境容纳量周围波动的原因:

1)环境的随机变化

2)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

3)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

9.种群爆发

具不规则或周期性波动的生物都可能出现种群的爆发。

蝗灾、赤潮;

如害虫、害鼠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的爆发。

10.生态入侵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气息和繁衍的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发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11.种群的空间格局

均匀性型(最罕见):

种群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距离。

当有机体能够占有的空间比其所需要的为大时,则在其分布上所受到的阻碍较小,这样就使种群中的个体常呈均匀分布。

在自然情况下,均匀分布最为罕见。

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

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

随机型:

随机分布(Randomdispersion)指个体分布完全和机率相符合。

每个个体的出现都有同等的机会。

这种分布在自然界中不常见。

成群型(最常见):

种群内个体分布不均匀,形成许多密集的团块状。

在自然情况下,大多数植物种群常呈成群分布。

12.种群调节

气候学派:

中区参数受天气影响

生物学派:

种间关系的影响

自动调节学说:

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遗传调节

第四章种群生活史

1.生活史

生物从其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生活史的关键组分——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寿命。

生态对策: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

也称为生活史对策。

生活史对策类型:

1)能量分配与权衡

2)体型效应:

物种个体体型大小与其寿命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并与内禀增长率有同样强的负相关关系。

3)生殖对策:

不同植物种的个体寿命(τ)和生境中有利于该种一个世代生存繁殖的时间长度(H)之比,可表示生境持续稳定性。

r-选择与k-选择

记住热带雨林与多灾害地区的例子

r-选择:

快速发育,小型成体,数量多而个体小的后代,高的繁殖能量分配和短的世代周期

(有利于发展壮大)——老鼠

k-选择:

慢速发育,大型成体,数量少但体型大的后代,低繁殖能量分配和长的世代周期(有利于增加竞争力)——大象

 

r-选择

k-选择

气候

多变

稳定

死亡

具灾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约

较规律、密度制约

存活数量

幼体存活率低

时间上变动大(凹型)

幼体存活率高

时间上稳定(凸型)

种内、种间竞争

低于环境承载力

多变,通常不紧张

临近K值

紧张

选择倾向

发育快、增长力高、提前生育、一次繁殖、体型小

发育慢、竞争力高、延迟生育、多次繁殖、体型大

寿命

短,<

1年

长,>

最终结果

高繁殖能力

高存活力

第五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1.密度效应(种内竞争)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Y=×

d=Ki

(表示植物个体平均重量;

d为密度;

Y为单位面积产量;

Ki是一常数)

自然稀疏的原因

密度因素(种内竞争的结果)如果播种密度进一步提高和随着高密度播种下植株的继续生长,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进而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

在高密度的样方中,有些植株死亡了,于是种群开始出现“自疏现象”。

2.生态位

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和角色

(书:

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位与种群结构有密切联系,群落结构越复杂,生态位多样性越高。

(第六章)

3.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

1)是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2)种间竞争的能力取决于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度等。

他感作用:

1)概念:

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是生存竞争的一种特殊形式)

2)生态学意义:

他感作用的歇地现象:

在农业上,有些农作物不宜连作,连作则影响作物长势,降低产量,成为歇地现象。

(例:

早稻,红三叶草)

他感作用和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

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

黑核桃树)

他感作用与植物群落的演替:

测定演替的指标,是以种群依次更替的方向、速度和种群的特征变化为标度。

捕食作用:

一种生物摄取其它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直接对抗关系。

1)捕食者对猎物的种群数量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2)捕食者具有利用其猎物的适应性;

3)猎物具有逃避其捕食者的适应性。

草食作用:

草食作用是广义捕食的一种类型。

其特点是植物不能逃避被食,而动物对植物的

危害只是使部分机体受损害,留下的部分能够再生。

当今世界大部分的植物没有被动物吃尽的原因:

1)草食动物在进化中反战了自我调节机制,防止作为其食物的植物被毁灭掉;

2)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防卫机制。

植物和草食动物的协同进化:

在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寄生与共生:

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

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寄主养分)获取营养而生存。

寄生者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对寄主无利)。

1)寄生者和寄主常常是协同进化的。

2)偏利共生:

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力,另一方无害,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

(例:

地衣、苔藓等)

3)互利共生:

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之间或者存在营养方面相互依存,或者存在防卫性的相互照应。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生物群落的定义

在相同的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种物种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与群落的区别:

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态群落

组成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表现面积越大。

群落的形成条件:

迁移、定居、竞争(第七章)

2.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外貌

2)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3)具有一定的结构

4)形成群落环境:

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

5)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8)具有边界特征(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群落之间都存在过渡带,被称为群落交错区,并导致明显的边缘效应。

9)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3.优势种和建群种

优势种:

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通常是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强,即优势度大的种)

建群种:

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如果群落中的建群种只有一个,则称为“单优种群落”;

如果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就称为“共优种群落”或“共建种群落”。

4.群落的结构要素:

层片,生态位(见第五章)

层片划分为三级:

第一级层片是同种个体的组合(种群),第二级层片是同一生活型的不同植物的组合,第三级层片是不同生活型的不同种类植物的组合(植物群落)。

层片的特征:

1)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个生活型类别(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

2)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具有一定的小环境,不同层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3)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而且层片的时空变化形成了植物群落不同的结构特征。

5.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

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

森林和草原之间有一森林草原交错地带)

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在这里,群落中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群密度比相邻群落大。

边缘效应:

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

(例如:

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分布的林缘草甸)

6.中度干扰假说

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高多样性(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如果要保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就不要简单的排除干扰,因为中度干扰能增加多样性。

第七章生物群落的动态

生物群落的动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群落的内部动态(包括季节变化与年际间变化)、群落的演替和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

1.群落的演替与波动

演替:

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

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演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

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

波动:

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

(短期的可逆的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代替。

2.旱生演替系列(地衣-苔藓-草本-低矮灌木-乔木)

3.群落演替的类型

1)按延续时间分:

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2)按起始条件分:

原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芜地(完全没有植被并且也没有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的群落演替。

次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

3)按基质的性质分:

水生演替:

演替开始于水生环境,但一般都发展到陆地群落。

旱生演替:

演替从干旱缺水的基质上开始。

如裸露岩石表面生物群落的形成过程:

地衣→苔藓→草本→灌木→乔木

4)按主导因素分:

内因性演替(竞争结果,是群落演替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形式)、外因性演替(环境变化结果)

5)按代谢特征分:

自养性演替:

光合作用所固定的生物量积累越来越多,促进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如:

裸岩→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

异养性演替:

异养性演替如出现在有机污染的水体,由于细菌和真菌分解作用特强,有机物质是随演替而减少的。

鱼的洄游,导致另一群落变化)

4.原生裸地、次生裸地

原生裸地:

火山爆发后)完全无植被且无任何植物繁殖体存在的裸露地段

次生裸地:

伐后、弃耕、火烧后)残留有许多植物器官如根茎、叶、种子

5.演替顶极学说

单元顶极论:

与气候条件协同,顶极后群落特种稳定

多元顶极论:

除气候外,土壤、地形,动物等也可以决定顶极形成

6.顶极群落的特征

1)群落中种群稳定

2)达到演替趋向的最大值

3)与环境的协同性高

4)不同干扰形式和不同干扰时间所导致的不同演替类型系列都向类似的顶级群落汇聚

5)在同一区域内具最大的中生性

6)占有发育最成熟的土壤

7)在一个气候区内最占优势

7.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

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5)人类的活动

第九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1.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大小没有严格的限制;

生态系统没有明确的边界,很多情况下都是认为界定的;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有输入,有输出(开放系统必须依赖外界的输入)

2.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生产者:

能以简单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消费者:

不能用无机物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的异养生物

分解者:

都是异养生物

3.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时间结构:

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动结构亦发生变化

营养结构

4.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概念:

生物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2)食物链的长度一般由4到5个环节构成,同一物种可以占几个营养级。

3)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大的波动甚至崩溃。

4)类型:

捕食食物链(以活的绿色植物为基础,从食草动物开始的食物链)

寄生食物链(以活的植物有机体为基础,从某些专门营寄生生活的动植物开始)碎屑食物链(以死的动植物残体为基础,从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开始的食物链,如:

动植物残体→蚯蚓→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土壤动物)

5.营养级:

1)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钟的总和成为营养级

2)一般3到5级,很少超过六级的

3)越靠近第一营养级的,受到捕食的压力越大,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殖能力越强

越远离第一营养级,越有可能捕食更多营养级的生物,数量越少,生物量越少,能量越少

4)能量单向递减,因为:

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倒流,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营养级,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6.营养级位内的生态效率

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吸收的日光能=被动物吸收的能量/动物的摄食量

组织生长效率=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n营养级的同化能量

生态生长效率=n营养级的净生产量/n营养级的摄入量

7.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

正反馈与负反馈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生态危机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平衡

第十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流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1)初级生产:

又称第一性生产,绿色植物和某些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把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的过程。

2)次级生产:

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

初级生产量只是一小部分转化为次级生产量原因是:

不可食;

不得食;

可利用而未被利用;

可食但未吃下;

不能消化;

呼吸消耗。

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分解作用:

将残株、尸体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有机物的逐步降解过程。

分解过程:

降解、碎化和溶解。

4.生态系统的能流模型P231

输入:

日光能输入,有机物输入

输出:

没有被固定的日光能、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呼吸,现在有机物质的流失

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

第十一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

指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各圈层,沿着特定的途径,在环境和生物体间不断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2.物质循环的特点

①物质不变,循环往复

②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③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

④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⑤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

⑥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3.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那些对有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用或被分解的过程

营养级越高,富集能力越强,积累量越大

4.生物富集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

6.水循环的过程

意义:

热量的传送;

物质的运输与再分布

如何提高雨水渗透:

1)增加土壤渗透性(室外铺渗透转);

2)增加地表径流时间。

第十二章陆地生态系统

1.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经度、纬度——水平、海拔——垂直)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2.陆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

经度、纬度、海拔每移动一个纬度,气温平均降低0.5-0.7摄氏度

第十三章水域生态系统

1.水域生态系统的类型

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2.湿地(地球的肾)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功能: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3.生产者和消费者

生产者:

即自养生物,主要指具有叶绿素等光和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初级生产力的各种生物植物,以及一些能利用光能和化学能的光合细菌和自养细菌

消费者:

即异养生物,指以其他生物或有机碎屑为食的生物

(洋流应该也要看一下)

第十五章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述题)·

重点

1.环境问题的实质

①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②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格局,包括生物的非生物的

2.全球变化及生态问题

1)全球变化的主要内容:

a)气候变化

b)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

c)大气组成的变化

d)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2)主要原因:

以森林为例,木材、药品、休闲娱乐、植物基因、教育、人类住区等都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

a)驱动力:

人口激增、科技进步

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三类:

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b)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生态系统自然发展的进程,并对人类生存产生了不利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影响

3)选择价值。

选择价值(OV)又称期权价值。

我们在利用环境资源的时候,并不希望它的功能很快消耗殆尽,也许会设想未来该资源的使用价值会更大。

3.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全球气候变化:

1)原因:

同上

2)内容:

a)

b)二、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和内容全球变暖,两极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的上升;

c)降水格局发生变化,总体趋势是,中纬度地区降水量增大,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的降水量下降,而南半球的降水量增大;

d)

e)C.可能造成较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全球云量分布的变化,自20世纪以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