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8047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者大师说观音玄义标点校正版Word下载.docx

良由观音之人.观于实相普门之法。

达于非人非法实相之理。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

故华严云。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此理圆足无有缺减。

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

既观是己即起慈悲誓拔苦与乐。

是故明慈悲也。

复次若就言说为便。

初慈后悲。

亦是就菩萨本怀欲大慈与乐。

既不得乐次大悲拔苦。

故初慈后悲。

若从用次第者。

初以大悲拔苦。

后方以大慈与乐。

又就行者先脱苦后蒙乐。

故先悲后慈。

今从前义次第也。

三福慧者。

初则人法相成.此据其信。

次则慈悲与拔者.此明其愿。

欲满此愿.必须修行。

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

互相资导.以行顺愿.事理圆足。

若智慧增明则大悲誓满拔苦义成。

若福德深厚则大慈誓满与乐义成。

故福慧居三也。

复次言说为便。

先福后慧。

若化他本意先欲实慧利益。

如其不堪方示福德。

又资故先福导故先慧。

四真应者。

若智慧转明则契于法性。

法性即实相名。

为法身。

法身既显.能从真起应。

真显应起只由福慧开发。

故次第四也。

又若就方便化物。

先用应后用真。

今从前义为次第也。

五明药珠。

二身者。

先明真应。

直语证得未涉利人。

今明两身俱能益物。

真身破取相.谕如药。

应身对万机类于珠。

就两字明次第者。

与慈悲相似也。

六明冥显者。

前明二身道理即能显益。

今辩被缘得冥益或得显益。

故次二身后明也。

七明权实者。

前缘得益何意不同。

良由权巧无方赴机允当。

不失其宜二智之力。

故以此为次也。

先权后实者。

此就浅深为次也。

若依文者先以实益次以权度。

此随物为次。

若就佛本意。

先只为一大事因缘。

先显实益。

众生未堪后用权度。

八明本迹者。

虽复益物权实之巧。

而巧有优降必是上中下智本迹之殊。

权实略而且横。

今欲细判高下以明次位。

若其本高所作权实之迹则妙。

是故次总略之后辩其细妙之能也。

非本无以垂迹故先明本。

非迹无以显本应先迹也。

九明了因.缘因者。

上来行人发心修行从因克果。

化他利物深浅不同。

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

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

此乃顺论未是却讨根本。

今原其性德种子。

若观智之人悲心誓愿。

智慧庄严显出真身。

皆是了因为种子。

若是普门之法慈心誓愿。

福德庄严显出应身者。

皆是缘因为种子。

故次第九也。

十明智.断者。

前明缘了是却讨因源。

今明智断是顺论究竟。

始则起自了因终则菩提大智。

始则起自缘因终则涅槃断德。

若入涅槃众行休息。

故居第十也。

二约诸教明次第者。

又为通别。

通义可解。

别今当说。

如华严顿教.教名大方广佛华严。

依题初明人法。

此人秉法必具慈悲。

菩萨修因居然福慧。

既入地位必证真应。

既能利物则辩药珠。

物得其益有冥有显。

而未得别论权实.本迹.缘了.智断者。

通义则有.别意则无。

佛一期化物明于顿渐。

顿教虽说.渐教未彰。

故不明四意也。

所以不明者。

彼经明.小隔于大.如聋如哑。

覆于此权未显其实。

故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

故言无权实也。

言无本迹者。

彼经未发王宫生身之迹。

寂灭道场法身之迹。

未弹指謦欬发久远所得生法二身之本。

故言无本迹。

言无缘.了.智断者。

不明小乘根性及有心之者.本自有常住之因。

当克智断菩提本果。

故言无也。

次约三藏教。

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义。

无真应等七种。

二乘教中但明灰身灭智。

那得从真起应。

既无真应将何益物。

私难。

通论备十别语但三。

此三若约真谛则随通义乃具十意。

何止但三。

若言是别。

别应约中道。

既得有中道人法三种。

何意无七。

私答。

通论十意此约三乘。

别语三科的据菩萨。

三藏菩萨得有慈悲福慧伏惑之义。

既伏而不断故无真应七法。

师云。

齐教止三。

若约方等教对小明大。

得有中道大乘人法至冥显两益等六意。

然犹带方便调熟众生。

故不得说权实等四意。

若明般若教。

虽未会小乘之人。

已会小法皆是摩诃衍。

但明人法等六意。

亦带方便.未明权实等也。

若约法华教则会小乘之人。

汝实我子.我实汝父。

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开权显实.发本显迹。

了义决定.不相疑难。

故知法华得明中道人法至本迹八意。

前诸教所不明法华方说。

故云未曾向人说如此事。

今所说者即是今当为汝说最实事也。

三世诸佛调熟众生。

大事因缘究竟圆满备在法华。

故二万灯明但说法华息化入灭。

迦葉如来亦复如是。

若约涅槃。

即有二种所谓利钝。

如身子之流皆于法华悟入。

八义具足不待涅槃。

若钝根弟子于法华未悟者。

更为此人却讨源由。

广说缘.了.明三佛性。

若论性德了因种子。

修德即成般若。

究竟即成智德菩提。

性德缘因种子。

修德成解脱断德涅槃。

若性德非缘非了即是正因。

若修德成就。

则是不纵不横三点法身。

故知涅槃所明。

却说八法之始终.成智断。

十义具足。

此历五味论十法次第。

约四教则可解。

故知十法.收束观教.结撮始终。

商略大意。

何观而不摄.何教而不收。

意气宏远.义味深邃。

前后有次第.粗细不相违。

以释生起意也。

问。

法华前教同有六意.云何为异。

答。

华严六意。

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乳。

三藏中三意。

于利人密去.于钝人成酪。

方等六意。

于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生酥。

般若六意。

约利人成醍醐.于钝人成熟酥。

若法华八意。

于钝人成醍醐。

第三解释者。

人即假名所成之人也。

法即五阴能成之法。

此之人法通于凡圣。

若色受想行识是凡鄙法。

揽此法能成生死之人。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是出世法。

揽此成出世圣人。

众生无上者佛是。

法无上者涅槃是。

虽通凡圣不无差别。

上中下恶即成三途之人法。

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

故有六趣阶差。

若更细论百千万品。

圣人人法亦复不同。

若三藏有门。

观众生我人如龟毛兔角毕竟不可得。

但有五阴之法。

此即人空法不空。

观此法无常生灭不住。

发生暖顶等位。

即是揽方便之法成似道贤人。

若发真成圣生方便有余土。

揽法性色识等成彼土行人。

若空门明有实法之体。

揽此实法得有假名之人。

观三假浮虚会入空平。

暖顶即揽方便法成似道贤人。

若发真成无学生方便土。

揽法性五阴成彼土行人。

余两门人法例此可知。

摩诃衍中明人法者。

亦不言人空法不空。

亦不言体有假用。

但观假名阴入等性本自空。

故大品云。

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

始从初心终于后心。

常观人法俱空。

菩萨常观涅槃行道。

以观人空即是了因种子者。

论云。

佛者即觉。

觉是智慧。

始觉人空终觉法空。

故知观人空是了因种也。

观法空是缘因种者。

大论云。

以生死阴断涅槃阴兴。

大经云。

因灭是色.获得常色。

乃至识亦如是。

大品云。

菩萨行般若时得无等等色.无等等受想行识。

当知涅槃是无上法也。

揽此法成无上之众生。

号之为佛。

故知观法空是缘因种也。

以观人法空即识三种佛性。

故大经云。

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

不即者。

此明正因佛性非阴非我。

非阴故非法。

非我故非人。

非人故非了。

非阴故非缘。

故言不即六法也。

不离六法者。

不离众生空而有了因。

不离阴空而有缘因。

故言不离六法也。

佛从初发心观人法空。

修三佛性。

历六即位.成六即人法。

今观世音未是究竟之人法。

即是分证之人法。

前一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之人称观世音。

后一番问答分释.揽无上之法故称普门。

当知人法因缘故。

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二释慈悲者。

悲名愍伤.慈名爱念。

愍故拔苦.念故与乐。

菩萨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

故须发弘誓.加持使坚。

譬如工匠造物节廨.虽复相应.若无胶漆则有零落。

誓愿如胶亦复如是。

悲心愍伤。

拔于世间苦集因果.兴两誓愿。

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量誓愿断。

此两誓愿从大悲心起。

以慈爱故。

欲与道灭出世因果之乐.兴两誓愿。

所谓法门无边誓愿知。

无上佛道誓愿成。

此两誓愿从大慈心起。

但前明人法凡圣不同。

今辩慈悲大小亦异。

若三藏行人观分段生老病死八苦即起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若观分段颠倒结业而起誓愿。

欲令众生观此因果无常生灭念念流动。

修于道品即起誓愿。

法门无量誓愿知。

若观真谛无为之理即起誓愿。

如此慈悲缘有作四谛所起也。

复次通教观老死八苦如幻如化。

众生颠倒谓为真实。

即起誓愿。

贪恚痴等如幻如化。

众生颠倒为之受恼。

观即色是空。

即识是空。

即贪痴等是空。

非色灭空.色性自空。

空亦不可得。

而众生不能即色是空。

又观涅槃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化。

而众生谓有佛道可求。

是约无生四谛起慈悲誓愿也。

别教观.假名之法森罗万象。

应须分别.导利众生。

那得沈空取证。

观此苦果非止一种即起誓愿。

无量之苦.由无量集。

集既无量.治亦无量。

灭亦无量。

如此誓愿。

缘界内外.苦集因果.无量四谛而起誓愿也。

圆教观法界圆融。

本非违非顺.非明非闇。

无明闇故则违。

违之则有苦集因果。

智慧明故则顺。

顺之则有道灭因果。

缘此违顺因果而起慈悲。

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运吸铁。

今此慈悲不作众生及以法想。

任运拔苦与乐。

故名无缘慈悲也。

菩萨从初发心.修无缘慈悲.历六即位。

今此观音是分证慈悲。

若前一番问答明无缘大悲拔苦。

一心称名即得解脱。

后一番问答从无缘大慈普门与乐。

皆令得度。

故知以大慈大悲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三释福慧者。

亦名定慧。

定名静爱.慧名观策。

定爱慧策。

寂照之智无幽不朗。

如明镜高堂。

福德禅定纯厚资发。

如明灯净油。

亦称为.目足备.得入清凉池。

池即涅槃。

涅槃称为二种庄严.庄严法身。

释此定慧自有多种。

三藏以无常观理为慧。

以事中诸禅定为福。

以定资慧.发真无漏天然之理。

名为法身。

若通教但以体法异于析法尔。

若别教以缘修智慧与诸禅定。

助开中道法身也。

圆教以实相观为慧。

实相寂定为福。

共显非定非慧之理。

名实相法身。

今圆教菩萨。

从初发心修此不二定慧.历于六即。

观音所以用智光照苦者。

苦是颠倒迷惑所致。

智慧是破惑之法。

故智慧能拔苦。

华严云。

又放光明名智慧。

又放光明名无恼。

思益亦然。

请观音云。

普放净光明.灭除痴闇瞑。

故知前问答应机拔苦。

是从慧庄严以得名。

后问答住首楞严普现色身。

不起灭定现此威仪。

安禅千偈赞诸法王。

故知普门示现从福德受名。

良以福慧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四释真应者。

真名不伪不动。

应名称适根缘。

集藏名身。

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

即能称机而应。

譬如揽镜像对即形。

此之真应不得相离。

苦外道作意修通虽能变化。

譬如瓦石光影不现。

岂可以此为应。

尚未破四住显偏真理。

那忽有中道真应。

若二乘变化修通所得此亦非应。

譬如图画.作意乃成.了不相似。

大乘不尔。

得实相真譬得明镜。

不须作意法界色像.即对即应。

如镜写像与真不殊。

是时乃名真寂身应。

菩萨从初发心历于六即。

今经前问答明于真寂而不动法界大益。

观音从真身得名。

后问答明随机广利出没多端。

普门是从应身得名。

良以真应因缘故。

名观世音普门也。

五释药树王身.如意珠王身者。

药王疗治苦患。

出柰女经。

珠是如意之宝。

广历诸教.明治病得宝。

今约圆教明者。

如华严云。

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

根茎枝叶皆能愈病。

闻香触身无不得益。

菩萨亦如是。

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

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宝随意而不穷不尽。

菩萨大慈熏身.与众生乐.名如意珠王。

身此亦约六即判位。

就前问答遍救幽厄苦难。

此从药王身以得名。

从后问答称适所求。

雨实相雨.得涅槃乐。

此从如意珠王身以得名。

故知二身因缘名观世音普门也。

六释冥显两益者。

冥是冥密.显是彰露。

大圣恒以二益利安一切。

而众生及以下地日用不知。

譬如日月照世。

盲虽不见实荷深恩。

故药草喻云。

而诸草木不觉不知只同是一地。

下品不知上品冥显两益。

如文殊不知妙音神力所作。

以不知故名为冥益。

此亦约六即判位。

若就前问答。

不见形声密荷深祐。

名为冥益。

圣人之益虽不可知。

圣欲使知昆虫能知。

如后问答亲睹色身得闻说法。

视听彰灼法利显然。

故知观音从冥益得名。

普门从显益得名。

以冥显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也。

七释权实者。

权是暂用.实非暂用。

略言权实则有三种。

一自行论权实。

自观中道为实.二观为权。

二就化他论权实。

他根性不同。

或说权为实.说实为权。

不可定判。

但约他意以明权实也。

三自行化他合明权实者。

若自观三谛有权有实。

皆名为实。

化他随缘亦有权有实。

皆名为权。

用此三义历四教。

复就自行权实.明六即判位。

寻此品意是明自行化他论权实。

前问答从自行化他之实智益物。

后问答从自行化他之权以益物。

故知权实因缘故。

八释本迹者。

本名实得.迹名应现。

若通途作本迹者。

世智凡夫本意难测。

乃至别教本迹。

若圆教无始发心。

初破无明所得法身者名之为本。

垂形百亿高下不定称之为迹。

若一往判真应。

多用上地为真为本。

下地为应为迹。

地地传作此判。

真本唯据于高.应迹唯指于下。

此义不可。

今细明本迹则与真应异。

本是实得。

始坐道场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

迹为上地之佛及作上地菩萨悉名为迹。

不可以上地高故称之为本。

始得初住目之为迹。

何以故。

实不得上地.上地非本。

实得下地.下地非迹。

故寿量云。

随自意随他意。

是本迹意也。

就本迹明六即。

就前问答不可说示。

但冥祐前人。

从本地得名。

后问答殊形异状应现度脱。

从迹地得名。

故知本迹因缘故。

九释了因.缘因者。

了是显发.缘是资助。

资助于了.显发法身。

了者即是般若观智。

亦名慧行正道.智慧庄严。

缘者即是解脱。

行行助道.福德庄严。

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

种喻于缘.耘喻于了。

通论教教皆具缘了义。

今正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

佛具二种庄严之果。

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缘了也。

此之性德本自有之.非适今也。

一切诸法本性自空。

亦用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

即了因种子本自有之。

又云。

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

思益云。

一切众生即灭尽定。

此即缘因种子本自有之。

以此二种方便修习渐渐增长。

起于毫末得成修得合抱大树。

摩诃般若首楞严定。

此一科不论六即。

但就根本性德义尔。

前问答从了种受名。

后问答从缘种受名。

故知了因.缘因。

十释智断者。

通途意。

智即有为功德满。

亦名圆净涅槃。

言有为功德者。

即是因时智慧。

有照用修成之义故称有为。

因虽无常而果是常。

将因来名果.故言有为功德满也。

断即无为功德满。

亦名解脱。

亦名方便净涅槃。

言无为者。

若小乘但取烦恼灭无为.断。

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此乃无体之断德也。

大乘是有体之断。

不取灭无为.断。

但取随所调伏众生之处。

恶不能染。

纵任自在无有累缚。

名为断德。

指此名无为功德。

故净名云。

不断痴爱起诸明脱。

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

爱见为侍。

亦名如来种。

乃至五无间皆生解脱。

无所染碍名为一切解脱。

即是断德无为也。

寂而常照即智德也。

小乘灰身灭智。

既其无身将何入生死。

而论调伏无碍无染。

灭智何所。

照寂如此.智断圆极.故法身显著。

即是三种佛性义圆也。

法身满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满。

故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

虽非是因而名为正因。

虽非是果而名为法身。

非因非果名佛性者。

即是此正因佛性也。

是因非果名为佛性者。

此据性德缘了皆名为因也。

是果非因名佛性者。

此据修德缘了皆满。

了转名般若.缘转名解脱。

亦名菩提果。

亦名大涅槃果。

果皆称为果也。

佛性通于因果.不纵不横。

性德时.三因不纵不横.果满时名三德。

故普贤观云。

大乘因者诸法实相。

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

智德既满湛然常照。

随机即应一时解脱。

断德处处调伏。

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

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

故知以智断因缘名观世音普门也。

此十义名字出余经。

那得用释此品。

  答。

大乘义通众经共用。

若不许此者。

佛性出涅槃。

五住二死出胜鬘。

诸师那得浪用通众经耶。

此品在文虽无十名。

总将二问答帖十义意。

宛然可解。

今已如前。

今更别点.句句来证十义者。

如文云。

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即是据人名也。

后文云普门示现即是明法也。

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即慈也。

愍诸四众即悲也。

欲知智在说。

十九说法即智慧也。

一时礼拜得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即福德也。

自在之业。

即法身也。

法身于一切得自在。

智慧契此故名为业。

寿量云。

慧光照无量.久修业所得。

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如是满足之名。

即是真身也。

普门示现神通力。

即应身也。

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即药树王身也。

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

即如意珠王身也。

福不唐捐即冥益也。

三十三身即显益也。

现佛身即实智也。

现余身即权智也。

观音身即本.余身即迹也。

又大威神力是本.方便力是迹。

闻是观世音。

菩萨名者若有闻是品者。

即证了因。

功德不少即缘因。

不肯受常舍行故。

及即时观其音声。

观即智。

皆得解脱种种调伏众生。

八万四千发心等。

是利益即断也。

第四料简者。

  问。

人对观音.法对普门者。

方等有。

普门法王子标于人名。

此义云何同。

此应作四句分别。

人非法.法非人。

人即法.法即人。

若约华严次第意地。

前生死行人未是实相之法。

此法亦非彼人。

若作不次第意者。

人即实相.实相即人。

人法不二也。

若三藏有门.明无假人但实法.此法非人。

若空门揽实法成假人。

人法两异。

若其不离人论法.不离法论人。

此乃是二谛意.非中道之人法也。

若方等对小明大.论人法者。

明小同三藏.明大同华严。

般若涅槃等例尔。

今方等中明普门者。

即大乘意。

今明普门是法。

何得有法无人。

彼明普门是人。

何得但人无法。

此则人法互举。

彼经标人.此处标法尔。

例如小乘明身子智慧第一。

余弟子各就余法门论第一。

本以智慧断惑发真无漏。

余人无慧那得入道。

既得道果果知有慧。

但各举其初门别称第一。

譬如刀刃断物必藉于背方有利用。

诸数如刀背.慧数如刀刃。

今普门义亦尔。

但以因缘之法当普门之名。

何得无了因之人耶。

若并从观音标名者。

此则通漫。

欲使世谛不乱互举别名。

如身具六根.但称为净眼净意。

岂得无余根耶。

料简慈悲者。

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乐。

大慈与乐乐至即是拔苦。

何意两分。

通论如此别则不然。

譬如拔罪于狱。

未施五尘身.虽免痛根.情未娱。

此但拔苦未名与乐。

又如施五尘于狱。

耳眼虽悦不名拔苦。

为从别义各显一边。

故别说尔。

此中何意不论喜舍。

四无量心名虽有四但是三义。

忧毕叉。

毕叉名舍。

舍者两舍也。

即是非慈非悲不二之意。

不二而二即是慈悲。

喜者。

从乐生喜初欲与乐。

众生苦重不能得乐则无所可喜。

若拔苦竟即能得乐。

还遂本怀故乐后加喜。

苦后无此故不开喜。

如阿输加王七日应死。

虽有五欲之乐忧苦切心。

又如一身少许痛恼能夺一身之乐。

故知苦重不得乐也。

禅支明喜在前乐支在后。

复云何。

禅支就从粗入细。

此中庆彼得乐故喜心在后也。

  复次外道修四无量自证禅定。

作想虚运彼无实益。

不能令他拔苦得乐。

虽自获定虚妄世法。

报尽还堕不免于苦。

自他俱无利益。

若二乘修四无量但自拔苦.于他无益.自拔分段.未免变易。

灰身灭智非究竟乐。

今菩萨不尔。

非凡夫行非贤圣行。

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禅乐。

非贤圣者不同自拔于苦。

不同自受乐故即与他乐。

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

亦是即拔苦是即与乐。

即与乐亦即是拔苦。

但分别说之誓愿相对。

前明拔苦后明与乐尔。

料简福慧者。

观音对智称之而拔苦。

普门对福见之而得乐何也。

智是光明正治闇惑。

惑是生死苦恼。

若治闇惑之苦。

岂不用智解之光。

故称智慧人名即拔苦也。

法是法门门名能通。

通至涅槃安乐之处。

初习此法是得乐因。

后证此法是得乐果。

故对此普门明其与乐也。

福慧相须本不相离。

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

譬如盲儿骑瞎马.必堕坑落堑而无疑也。

若慧而无定者此慧名狂慧。

譬如风中然灯摇扬。

摇扬照物不了。

故知福慧相资二轮平等堪能运载也。

若尔。

何意以智慧拔苦福德与乐耶。

自有福德是智慧.智慧是福德。

自有福德非智慧.智慧非福德。

大小乘皆备四句。

如六度菩萨修般若。

分阎浮提为七分。

此是世智不能断惑。

此犹属福德摄。

即名此福是智故。

此智是福不断惑故。

若声闻人智慧能断.若名智慧非福德。

如饿罗汉也。

若福德非世智亦非出世智者。

如白象也。

若大乘四句者。

别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

此慧不能破无明。

此慧还属福德摄。

不破无明故。

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

若地前皆名福德。

地上皆名智慧。

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

方等般若带小明大。

若带小福慧如前四句。

明大福慧如向四句。

今此普门名福慧者。

福即是慧。

慧即是福。

福慧不二。

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

此慧那得无定。

得首楞严定何曾无慧。

论云健相三昧能破强敌。

佛性者。

有五种名。

亦名般若亦名师子吼。

亦名首楞严亦名金刚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

非禅不慧。

非慧不禅。

禅慧不二。

不二而二。

分门别说作定慧二解。

故释论解般若明十八空。

解禅定明百八三昧。

此是二说.二即不二。

料简真应者。

亦有四句之殊。

非真非应。

应而非真。

真而非应。

亦真亦应。

若非真非应。

此就理可解。

又就凡夫。

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

此亦可解应而非真者。

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

通论亦得是应而不得名真。

真而非应者。

二乘人入真断结。

灰身灭智不能起应。

此亦是通论其真尔。

亦真亦应者。

此则别显中道为真。

即真而论.用为应.真应不二。

不二而二者.故言真应尔。

今依文互举一往言其真应。

前番问答明真身常益。

后番问答明应身间益。

常间不得相离二鸟俱游。

二往为论真身亦恒亦不恒。

应身亦间亦不间。

若小乘明义。

例如善吉石窟观空见佛法身。

莲华尼则不见。

此岂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义。

丈六之应亦有见不见。

此岂非应身有间有不间义。

大乘法身亦尔。

于理为恒益.于情为不恒益。

应身亦尔。

此缘灭彼缘兴.无有断绝是不间义。

同质异见是其间义。

而今分别。

一往前问答属恒益。

后问答属不恒益也。

料简药珠二身者。

药有差病拔苦之功。

亦有全身增命致宝之用。

故经云。

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也。

如意珠王非但雨宝亦能除病。

大施太子入海得珠还治父母眼。

若人眼痛.珠着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义。

若别据一边。

约除患以譬药.证乐以况珠尔。

料简冥显两益。

凡有三十六句。

料简权实二智者。

前问答实智照真而众生得脱。

权智照假而众生得度。

度为度权亦度于实。

脱为脱真亦脱于假。

答此亦具四句。

或因真智解脱于权。

七难消除二求愿满是也。

或因真智解脱于实。

三毒皆离是也。

或因权智得度于实。

三十三身得度是也。

或因权智得度于权。

于怖畏急难之中得无畏是也。

或二俱度脱。

或二俱不度不脱。

今依文判互出一边。

前文脱权后文度实。

料简本迹者。

通论本迹俱能拔苦与乐。

闻佛寿无量.得清净无漏无量之果报。

即是从本得乐。

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

此是从迹拔苦。

众生不达本源.后流转苦恼。

若识本理即于苦而得解脱也。

众生若不见迹中施化。

不能三业种福则无功德之因。

焉致乐果。

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

前问答是明迹本。

后问答是明本迹。

本迹与真应云何异。

真应就一世横辩。

如诸经所明。

本迹就三世竖论。

如寿量所说。

料简缘了者。

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具。

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

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

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