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7984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随着膀胱压力的增加,出现膀胱逼尿肌代偿性肥厚,逼尿肌不稳定并引起相关储尿期症状。

如梗阻长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则失去代偿能力。

继发于BPH的上尿路改变,如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膀胱高压所致尿潴留以及输尿管返流。

六、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BPH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有膀胱刺激症状、梗阻症状及相关合并症。

各种症状可先后出现或在整个病程中进行性发展。

其诊断需要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尤其是直肠指诊、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及内窥镜检查等综合判断。

BPH的治疗主要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微创治疗及手术治疗四大类。

治疗目的是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保护肾功能。

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结合各项辅助检查、当地医疗条件及患者的依从性等综合考虑。

第三篇 

BPH的临床进展性

多项研究证实BPH为一种缓慢进展的前列腺良性疾病[1-3],其症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并出现相应的并发症。

一、BPH临床进展性的定义

不同的研究中,临床进展性的定义有所不同。

一些研究者以单个指标如前列腺体积增大、尿流率的下降、症状评分增加、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的升高和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等作为进展性的定义[4-5]。

另一些研究者则以复合指标进行定义[6]。

尽管不同研究的临床进展定义不同,目前较为公认的显示BPH发生临床进展的内容包括:

下尿路症状加重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最大尿流率进行性下降、急性尿潴留、反复血尿、复发性尿路感染以及肾功能损害等[7-8],BPH患者接受外科治疗是疾病进展的最终表现形式。

二、临床进展性的评价指标

1.LUTS症状加重主要通过IPSS评分的方法来评价

研究表明[9-11]:

BPH患者的I-PSS评分逐年增加,年平均增幅为0.29~2分不等。

2.最大尿流率进行性下降

尿流率是评判BPH临床进展性的客观指标之一,但其对膀胱颈部出口梗阻的诊断缺乏特异性。

在Olmstedcounty研究中,对患者随访6年,40岁年龄段最大尿流率每年下降1.3%;

70岁以上年龄段每年下降值达到6.5%[13];

所有年龄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呈持续下降,平均每年下降达2%。

3.BPH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尿潴留、反复血尿、复发性尿路感染、结石产生以及肾功能损害等为BPH进展的表现,其中急性尿潴留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指标。

MTOPS的实验研究结果提示[1]:

在BPH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肾功能不全、反复尿路感染、尿结石和尿失禁中,急性尿潴留发生率最高。

急性尿潴留的发生是膀胱功能失代偿的主要表现,为BPH进展的一个重要事件。

多项研究表明急性尿潴留累计发生风险为6.8‰/年—12.3‰/年。

BPH的临床进展与慢性肾功能不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项研究显示BPH患者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9%[14]。

4.BPH手术治疗几率上升

手术治疗风险的加大、手术几率的升高是BPH的临床进展性的标志。

PLESS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2,15]:

随访4年的安慰剂组中,7%的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10%的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急性尿潴留为进行手术治疗的首要原因。

三、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前支持BPH具有临床进展性最为有力的研究是OlmstedCounty[1]、PLESS[2]及MTOPS研究[3]。

众多的研究资料表明年龄、血清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volume)、最大尿流率(maximumflowrate,Qmax)、残余尿量(postvoidresidualurine)及I-PSS评分等因素与BPH临床进展性相关[1-7]。

1.年龄:

年龄是BPH临床进展的一个高危因素。

研究表明:

BPH患者AUR及需要手术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1,3,6,8]。

OlmstedCounty研究发现70-79岁年龄段AUR的发生率比40-49岁年龄段高7.9倍[6],>

70岁年龄者需要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为10.9/1000人年,而40-49岁年龄段则仅有0.3/1000人年[1]。

MTOPS研究发现:

安慰剂组中,年龄>

62岁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2.血清PSA:

血清PSA是BPHI临床进展的风险预测因素之一,国内外研究发现其可预测前列腺体积的增加[9-11]、最大尿流率的改变[12]以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4,13-16]。

高血清PSA患者的PV增长更快[9-11];

PLESS研究显示:

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手术需要随着血清PSA升高而增加,4年后累计发生率从最低PSA水平(0.2-1.3ng/m1)的7.8%上升至最高PSA水平(3.3-12.0ng/m1)的19.9%[4]。

血清PSA≥1.6ng/ml的BPH病人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3.前列腺体积:

前列腺体积是BPHI临床进展的另一风险预测因素,前列腺体积可预测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和需要手术的可能性[3,4,6,13,15]。

PLESS研究发现BPH患者急性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和手术需要随着前列腺体积的增大而增加,4年后累积发生率从最小前列腺体积组(14-41m1)的8.9%上升至最大前列腺体积组(58-150m1)的22%[4]。

OlmstedCounty研究发现前列腺体积≥30ml的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可能性是前列腺体积<

30ml的3倍[6]。

MTOPS研究证实前列腺体积≥3lml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4.最大尿流率:

最大尿流率可预测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及临床进展的可能性[3,6,17-18]。

MTOPS研究发现最大尿流率<

10.6ml/s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另一研究表明:

最大尿流率≤12ml/s的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是最大尿流率>

12ml/s者的4倍[6]。

国内学者也发现手术与非手术BPH患者的最大尿流率存在明显差异[18]。

5.残余尿量:

残余尿量可预测BPH的临床进展[3,17-18]。

MTOPS研究发现残余尿量≥39ml的BPH患者发生临床进展的可能性更大[3]。

国内学者发现BPH患者出现肾积水的发生率随着残余尿量的增加而明显上升[18]。

6.症状评分:

症状评分在预测BPHI临床进展也有一定的价值[6,15,17],I-PSS>

7分的BPH患者发生急性尿潴留的风险是I-PSS<

7分者的4倍[6]。

对于无急性尿潴留病史的BPH患者,储尿期症状评分及总的症状评分均有助于预测BPH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风险[15]。

此外,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19]、前列腺移行带体积及移行带指数[20-21]也可能与BPH的临床进展有关。

尽管研究表明有多种因素可以预测BPH的临床进展,但目前得到多数研究支持、预测BPH临床进展的指标是年龄、PSA及前列腺体积等。

随着对BPH临床进展性的危险因素研究的日益完善,将使筛选出具有临床进展风险的BPH患者成为可能,以便适时进行临床干预。

第四篇 

BPH的诊断

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BPH的可能。

为明确诊断,需作以下临床评估。

一、初始评估

l、病史询问(推荐)

(1) 

下尿路症状的特点、持续时间及其伴随症状

(2) 

手术史、外伤史,尤其是盆腔手术或外伤史

(3) 

既往史和性传播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

(4) 

药物史,可了解患者目前或近期是否服用了影响膀胱出口功能的药物

(5) 

患者的一般状况

(6)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LPSS)

I-PSS评分标准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判断BPH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最佳手段。

I-PSS评分是BPH患者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的主观反映,它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前列腺体积无明显相关性[1-2]。

I-PSS评分患者分类如下:

(总分0-35分)

轻度症状 

0-7分

中度症状 

8-19分

重度症状 

20—35分

(7) 

生活质量评分(QOL)

QOL评分(0-6分)是了解患者对其目前下尿路症状水平伴随其一生的主观感受,其主要关心的是BPH患者受下尿路症状困扰的程度及是否能够忍受,因此又收困扰评分(botherofscore)。

以上两种评分尽管不能完全概括下尿路症状对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但是它们提供了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平台,能够使医生很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3]。

 

2、体格检查(推荐)

(1)直肠指诊(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

下尿路症状患者行直肠指诊非常重要,需在膀胱排空后进行。

可以了解是否存在前列腺癌:

国外学者临床研究证实,直肠指诊怀疑有异常的患者最后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有26-34%[4]。

而且其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可以了解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中央沟是否变浅或消失以及肛门括约肌张力情况。

直肠指诊对前列腺体积的判断不够精确,目前经腹超声或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更精确描述前列腺的形态和体积[5]。

局部神经系统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

3、尿常规(推荐)

尿常规可以确定下尿路症状患者是否有血尿、蛋白尿、脓尿及尿糖等。

4、血清PSA(推荐)

前列腺癌、BPH、前列腺炎都可能使血清PSA升高。

因此,血清PSA不是前列腺癌特有的。

另外,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穿刺、急性尿潴留、留置导尿、直肠指诊及前列腺按摩也可以影响血清PSA值。

血清PSA与年龄和种族有密切关系。

一般40岁以后血清PSA会升高,不同种族的人群PSA水平也不相同。

血清PSA值和前列腺体积相关,但血清PSA与BPH的相关性为0.30ng/ml,与前列腺癌为3.5ng/m1[6]。

血清PSA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指征。

一般临床将PSA≥4ng/m1作为分界点[7]。

血清PSA作为一项危险因素可以预测BPH的临床进展,从而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8]。

5、超声检查(推荐)

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前列腺形态、大小、有无异常回声、突入膀胱的程度,以及残余尿量。

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还可以精确测定前列腺体积(计算公式为0.52×

前后径×

左右径×

上下径)。

另外,经腹部超声检查可以了解泌尿系统(肾、输尿管)有无积水、扩张,结石或占位性病变[9]。

6、尿流率检查(推荐)

尿流率有两项主要指标(参数):

最大尿流率(Qmax)和平均尿流率(averageflowrate,Qave),其中最大尿流率更为重要。

但是最大尿流率减低不能区分梗阻和逼尿肌收缩力减低。

还需结合其他检查,必要时行尿动力学检查。

最大尿流率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容量依赖性,因此尿量在150-200ml时进行检查较为准确[10],必要时可重复检查。

二、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

1、排尿日记(可选择)

如以夜尿为主的下尿路症状患者排尿日记很有价值,记录24小时排尿日记有助于鉴别夜间多尿和饮水过量[1-2]。

2、血肌酐(可选择)

由于BPH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可以引起肾功能损害,血肌酐升高。

但是最近MTOPS的研究数据认为如果排空正常的情况下可以不必检测血肌酐,因为由于BPH所致的肾功能损害在达到血肌酐升高已经有许多其他的变化,如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返流等,而这些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得到明确的结果[11]。

仅在已经发生上述病变,怀疑肾功能不全时建议选择此检查。

3、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urography,IVU)检查(可选择)

如果下尿路症状患者同时伴有反复泌尿系感染、镜下或肉眼血尿、怀疑肾积水或者输尿管扩张返流、泌尿系结石应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

应该注意,当患者造影剂过敏或者肾功能不全时禁止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必要时利用同位素肾图代替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肾功能以及上尿路的引流情况。

4、尿道造影(可选择)

怀疑尿道狭窄时建议此项检查。

5、尿动力学检查(urodynamics)(可选择)

此项检查是通过压力—流率函数曲线图和A-G图来分析逼尿肌功能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

对引起膀胱出口梗阻的原因有疑问或需要对膀胱功能进行评估时建议行此项检查[12],结合其它相关检查以除外神经系统病变或糖尿病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能。

6、尿道膀胱镜(urethrocystoscopy)检查(可选择)

怀疑BPH患者合并尿道狭窄、膀胱内占位性病变时建议行此项检查。

通过尿道膀胱镜检查可了解以下情况:

(1)前列腺增大所致的尿道或膀胱颈梗阻特点;

(2)膀胱颈后唇抬高所致的梗阻;

(3)膀胱小梁及憩室的形成;

(4)膀胱结石;

(5)残余尿量测定;

(6)膀胱肿瘤;

(7)尿道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三、不推荐检查项目

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由于检查费用高,一般情况下不建议该项检查。

四、BPH患者初始评估小结

1、推荐检查项目

①病史及I-PSS、QOL评分

②体格检查(直肠指诊)

③尿常规

④血清PSA

⑤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量测定)

⑥尿流率

2、可选择性检查项目

①排尿日记

②尿动力学检查

③静脉尿路造影

④尿道造影

⑤尿道膀胱镜检查

3.不推荐检查项目

①计算机体层扫描

②磁共振成像

第五篇 

BPH的治疗

下尿路症状是BPH患者的切身感受,最为患者本人所重视。

由于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下尿路症状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

因此,下尿路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程度是治疗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

因充分了解患者的意愿,向患者交代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在内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副作用。

一. 

观察等待(watchfulwaiting)

观察等待是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措施,包括病人教育、生活方式指导、随访等。

因为BPH是前列腺组织学一种进行性的良性增生过程,其发展过程较难预测,经过长时间的随访,BPH患者中只有少数可能出现尿潴留、肾功能不全、膀胱结石等并发症[1-2]。

因此,对于大多数BPH患者来说,观察等待可以是一种合适的处理方式,特别是患者生活质量尚未受到下尿路症状明显影响的时候。

1.推荐意见

轻度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7)的患者,以及中度以上症状(I-PSS评分≥8)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

接受观察等待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初始评估的各项内容)以除外各种BPH相关合并症。

2.临床疗效

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在随访至1年时85%保持病情稳定,5年时65%无临床进展[3]。

一项研究将556名有中度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分为外科治疗和观察等待两组,随访到5年时观察等待组有36%的患者转入外科治疗组,64%保持稳定[4]。

3.观察等待的内容

①患者教育

应该向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提供BPH疾病相关知识,包括下尿路症状和BPH的临床进展,特别应该让患者了解观察等待的效果和预后。

同时还应该提供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

BPH患者通常更关注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研究结果显示有下尿路症状人群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与无症状的同龄人群无差别[5]。

②生活方式的指导:

适当限制饮水可以缓解尿频症状,例如夜间和出席公共社交场合时限水。

但每日水的摄入不应少于1500毫升。

酒精和咖啡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可以引起尿量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因此应适当限制酒精类和含咖啡因类饮料的摄入。

指导排空膀胱的技巧,如重复排尿等。

精神放松训练,把注意力从排尿的欲望中转移开。

膀胱训练,鼓励患者适当憋尿,以增加膀胱容量和排尿间歇时间。

合并用药的指导。

BPH患者常因为合并其它全身性疾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了解和评价患者这些合并用药的情况,必要时在其他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以减少合并用药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治疗同时存在的便秘。

4.随访

随访是接受观察等待BPH患者的重要临床过程。

观察等待开始后第6月进行第一次随访,以后每年进行一次随访。

随访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是否出现临床进展以及BPH相关合并症和/或绝对手术指征,并根据患者的愿望转为药物治疗或外科治疗。

随访内容为初始评估的各项内容。

二.药物治疗

BPH患者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在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同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是BPH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

1.α-受体阻滞剂

①α-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和尿路选择性

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

根据尿路选择性可将α-受体阻滞剂分为非选择性。

受体阻滞剂(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Doxazosin、阿呋唑嗪Alfuzosin、特拉唑嗪Terazosin)和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Tamsulosin-α1A>

α1D, 

萘哌地尔Naftopidil-α1D>

α1A)。

②推荐意见:

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

推荐坦索罗辛、多沙唑嗪、阿呋唑嗪和特拉唑嗪用于BPH的药物治疗。

可以选择萘哌地尔应用于BPH的治疗。

不推荐哌唑嗪(Prazosin)以及非选择性。

受体阻滞剂酚苄明治疗BPH。

③临床疗效:

α-受体阻滞剂临床用于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6]。

Djavan和Marberger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与安慰剂相比,各种α1-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使症状评分平均改善30-40%、最大尿流率提高16-25%[7]。

最初采用的酚苄明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因而难以被患者接受。

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48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改善,但采用I-PSS评估症状改善应在用药4-6周后进行。

连续使用α-受体阻滞剂1个月无明显症状改善则不应继续使用[8]。

一项关于坦索罗辛治疗BPH长达6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α-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能够维持稳定的疗效[9]。

同时MTOPS研究也证实了单独使用α-受体阻滞剂的长期疗效[10]。

BPH患者的基线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不影响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同时α-受体阻滞剂也不影响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BPH诊疗指南制定委员会采用特殊的Bayesian技术进行总结的结果显示,各种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相近,副作用有一定的不同。

如坦索罗辛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但是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高[11]。

④α-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尿潴留

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急性尿潴留BPH患者接受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成功拔除尿管的机会明显高于安慰剂治疗。

⑤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无力、困倦、体位性低血压、逆行射精等,体位性低血压更容易发生在老年及高血压患者中。

2.5-α还原酶抑制剂

①作用机制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的治疗目的。

目前在我国国内应用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Finasteride)和依立雄胺(Epristeride)。

②推荐意见

非那雄胺适用于治疗有前列腺体积增大伴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

对于具有BPHI临床进展高危性的患者,非那雄胺可用于防止BPH的临床进展,如发生尿潴留或接受手术治疗。

应该告知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出现BPHI临床进展的危险,同时也应充分考虑非那雄胺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较长的疗程。

多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证实了非那雄胺的效果,缩小前列腺体积达20%-30%,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约15%,提高尿流率约1.3-1.6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