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6124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考试大纲Word格式.docx

庠、序、学、瞽宗。

学和瞽宗为商代独创的新学校。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

西周的社会特点主要是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制。

学校教育制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

学校的教师的特点是“官师合一”。

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

第四节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一)斯巴达的教育

(二)雅典的教育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第五节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一)共和政体时期的教育。

罗马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小学、大学和高等教育。

(二)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三、考核要求

(一)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

1.识记:

非形式化教育;

生物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2.领会:

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特点。

(二)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

识记:

文士学校;

古儒学校

(三)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

六艺;

官师合一;

瞽宗

西周的学校教育的具体内容。

(四)古希腊时期的教育

四艺;

弦琴学校;

体操学校

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和特点;

雅典教育的目的和主要特点。

3.应用:

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特点的比较。

(五)古罗马时期的教育

修辞学校

古罗马帝国时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化。

第二章 

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知道古代中西方主要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理解各位思想家教育的特色,明确主要的教育家教育理论的历史影响及地位。

第一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二)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

(三)教育的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四)教育的内容。

孔子的教育的内容包括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和道德教育。

(五)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教育的原则为:

注重修养;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学、思、行结合。

第二节孟子的教育思想

(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

(二)理想人格。

孟子培养的人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

(三)道德教育的内容。

(四)道德教育的方法。

道德教育的方法有:

存心寡欲;

尚志养气;

反求诸己;

磨练一致。

第三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性恶论与外烁说。

(二)教育的内容。

(三)学习方法。

荀子提出的学习方法有:

防邪近正;

积学积善;

虚壹而静;

学思行一致。

(四)论教师。

第四节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

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

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包括:

古代文化知识教育,科学技术教育;

逻辑学知识的传授

(二)法家“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

绝对的“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

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五节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美德由教育而来

(二)“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

第六节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

柏拉图把教育分为学前教育,7岁至17、18岁,18至20岁,20至30岁四个阶段,并实施相应的教育内容。

第七节亚理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一)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

亚理士多德把教育划分为出生到7岁,7岁到14岁,14岁到21岁三个阶段。

(二)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

和谐教育是一种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智育、美育和德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在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理性灵魂的发展。

(三)“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

亚理士多德把课程分为两类:

实用的课程(为日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和“文雅”课程(陶冶人的性情,供闲暇时享受之用)。

第八节《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

教育的作用、目的及地位。

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

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教学相长;

预时孙摩;

长善救失;

藏息相辅。

教学方法有回答、讲解等。

(二)《雄辩术原理》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为昆体良。

教育的目的。

对演说家的要求和培养。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六书;

因材施教

孔子论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孔子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3.简单应用:

评价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历史地位。

(二)孟子的教育思想

大丈夫;

孟子论德育的方法

孟子“性善论”与教育的作用之间的关系。

(三)荀况的教育思想

荀子论学习的方法

“性恶论”与教育的作用之间的关系;

荀子的关于教师的观点。

(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

墨家的教育目的;

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法家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产婆术。

(六)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

柏拉图论教育的目的

(七)亚理士多德的教育主张

和谐教育

亚理士多德对教育的年龄分期;

亚理士多德对课程的划分。

(八)《学记》与《雄辩术原理》

(1)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

(2)《雄辩术原理》是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最高成就。

《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

第三章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学习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和私学发展的轨迹,西欧中世纪的教育形式,明确中西方封建教育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一)汉代官学制度的建立。

汉初的和汉武帝时期文教政策。

汉代的官学教育制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学校。

(二)唐宋时期的官学体系的完善

唐宋时期的文教政策。

唐宋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三)明清官学制度的僵化。

明清的官学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的沿革。

科举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

(一)先秦时期的私学。

私学兴起的原因。

先秦私学的特点。

(二)汉代私学的恢复与发展。

汉代私学的种类。

汉代私学的特点。

(三)唐宋时期私学的兴盛。

蒙学的出现。

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大学教育:

书院的起源与发展。

(四)元明清时期私学的兴盛。

蒙学的兴盛。

书院的发展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一)基督教对学校教育的控制。

基督教概述。

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教育。

(二)封建领主的骑士教育。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骑士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礼文教育和侍从教育三个阶段。

(三)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市民阶层的教育

三、考核要求

(一)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教育制度的演变

鸿都门学;

唐朝的各类专科学校;

社学

2.领会

(1)汉、唐和宋朝的文教政策

(2)宋代官学制度的新特点。

(3)宋代地方官学的特色

(4)科举制度的沿革

3.应用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

(二)中国封建社会私学的发展轨迹

1.识记

(1)私学

(2)蒙学

(3)书院

(1)太学教学的特点

(2)先秦时期私学兴起的原因。

(3)先秦时期私学的特点。

(4)汉代私学的类别和特点。

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教学特点。

(三)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教育

僧院学校;

骑士教育;

中世纪大学;

城市学校

(1)基督教控制下的学校类别和各自的特点。

(2)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古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峰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理学教育理论的主要教育主张,理解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注意教育思潮的基本教育主张,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掌握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理学教育理论

(一)理学教育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和思想渊源与学术背景。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

以本体论为教育思想构建的基础,以道德修养为教育的惟一目的,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

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是“明天理,灭人欲”。

教育的阶段分为“小学”和“大学”。

朱熹的读书法。

(四)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致良知”与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道德教育观为“知行合一”。

儿童教育的观点。

第二节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

(一)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教育主张。

启蒙思想家主要的教育主张为:

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

提倡“实学”;

注重“践行”的教育方法。

(二)颜元的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是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倡导实学、实用的教育内容。

“习动”“习行”的教育方法。

第三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一)人文主义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主要观点为:

注重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

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及学习兴趣;

注重教学中思想情感的陶冶。

第四节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二)新教的教育主张与实施

新教的教育主张:

重视面向广大民众的初等教育;

重视“4R”以及人文学科的学习;

以儿童自然发展为根基变革教学方法。

第五节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泛爱主义的教育主张。

(二)泛智主义的课程理论

(三)自然适应性原则。

儿童“自然”生长的年龄分期与学校教育。

教与学必须遵循的“彻底性原则”。

(一)理学教育理论

(1)理学

(2)朱熹的读书法

(1)理学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特征

(2)朱熹关于“小学”和“大学”的教育观点

(二)明清之际启蒙教育思潮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教育主张

(2)颜元的教育目标

颜元的儿童教育观点。

(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1)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2)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四)基督教新教的教育思想

(1)新教的教育主张。

(2)斯徒谟对中学的改革

(五)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大教学论

(2)泛智

(1)泛智主义的课程理论

(2)夸美纽斯对儿童“自然生长”的年龄分期与学校地位。

3.简单应用

夸美纽斯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从形式化教育向制度化教育的转变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欧洲、美国、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欧洲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英国的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演进。

(二)法国的教育制度

法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演进。

(三)德国的教育制度

德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发展、初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的演进。

第三节美日近代教育制度建立和发展

(一)美国的教育制度

独立战争后、南北战争后美国的教育制度特点。

(二)日本的教育制度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教育。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第四节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近代新式学堂的建立

新式学堂主要有方言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二)近代学制的建立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三)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一)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与教育的发展

近代资本主义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的教育的发展变化。

(二)欧洲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1870年《初等教育法》

(2)星期日学校

(3)导生制学校

(4)公学

(5)幼儿学校

(6)法国近代教育领导体制的特点

(7)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

(8)实科中学

(1)近代英国国家直接开办和管理教育的措施。

(2)产业革命后英国教育发生的变化。

(3)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4)德国中等教育的演进。

(三)美日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文实中学

(2)昆西教学法

(3)公立学校运动

(4)1872《学制令》

(5)1886《学校令》

(1)独立后美国教育的特点。

(2)日本近代的教育领导体制。

(1)南北战争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变化。

(2)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

(四)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京师同文馆

(2)福建船政学堂

(3)壬寅学制

(4)癸卯学制

(5)壬子癸丑学制

(1)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2)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内容。

癸卯学制的特点及评价。

第六章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理论

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西方近代主要的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中国近代的主要的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掌握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

第一节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

(一)“白板说”与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白板说指人的观念出现之前,人心只是一块“白板”,知识由经验而生,也随经验而长。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教育目的是培养“绅士”。

(二)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绅士教育包括身体的养护,道德的发展和智育。

第二节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一)“自然教育”的目的论。

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二)“自然教育”的儿童观

“自然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儿童观:

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的人格;

以儿童为中心,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促进儿童主动发展。

(三)“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

“自然适应性”是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

卢梭把儿童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

第三节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理论

(一)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天赋的能力和力量。

(二)和谐教育的内容

和谐的教育内容包括体育、劳动教育、德育和智育。

第四节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目的。

伦理学是赫尔巴特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教育目的包括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二)论管理。

管理的的作用和原因。

管理的方法。

(三)论教学。

教育性教学思想。

教学心理化。

(四)教学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把教学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第五节斯宾塞的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

教育的任务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

(二)实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实科教育内容是以科学教育为中心的实科课程体系。

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法、发现法。

第六节乌申斯基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一)教育的民族性思想。

(二)关于教学的理论。

教学的任务。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原则包括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连贯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

第七节中国近代主要教育思潮

(一)洋务教育思潮

洋务教育思潮出现的原因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

洋务教育的主要观点为:

中体西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新学。

(二)维新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的改良思想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维新派教育思潮的主要教育主张及评价

第八节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

(一)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主张。

完全人格包括个性和群性的发展,需要通过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来实施。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涵义及确立的原因。

对该办学方针的评价。

(三)民主管理的思想

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学校管理的组织形式、师资管理、学生管理。

三、考核要点

(一)洛克的绅士教育主张

(1)代表作1693年的《教育漫话》

(2)白板说

绅士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洛克体育教育的观点。

(二)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1)1762年发表《爱弥尔——论教育》

(2)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的儿童观

“自然教育”的基本原则

(三)裴斯泰洛齐的和谐教育理论

(1)代表作《林哈德与葛杜德》

(2)要素教育

(1)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目的

(2)和谐教育的内容

(四)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

(1)1806年的《普通教育学》;

(2)管理的方法;

(3)教育性教学

(4)教学心理化

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

(五)斯宾塞的教育理论

(1)教育的目的是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

(2)课程体系以科学教育为中心。

斯宾塞的实证性的教学方法

(六)乌申斯基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1.识记:

教育的民族性;

2.领会:

乌申斯基提出的教学原则

(七)中国近代主要教育思潮

(1)中体西用;

(2)改良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

维新派的主要教育主张及历史影响。

洋务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及历史影响。

(八)蔡元培的民主教育思想

(1)完全人格

(2)军国民教育

(3)实利主义教育

(4)世界观教育;

蔡元培的民主管理的思想。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内涵及评价

第七章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