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5533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8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和国风雨历程题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你认为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高频率的词汇是()

A.土地农民新解放区

B.志愿军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

C.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国歌

D.西藏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

4.(2011·

宁夏中考)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这封信的历史背景是()

A.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D.改革开放新时期

5.(2011·

营口学业考试)对土地改革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2011·

吉林学业考试)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建立。

下列与其相关的事件是()

A.实行土地改革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中共八大的召开

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954年9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2011·

徐州中考)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

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

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A.三大改造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9.(2011·

广州中考)1956年某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

C.“大跃进”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0.(2011·

温州中考)有人根据下图编了一首顺口溜:

“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

”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1.(2011·

宁夏中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①艰苦创业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同仇敌忾抗击侵略④国际人道主义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小说《悲欢世界》中写道:

童玛丽从北京给王汉发来一封电报,电文很简单:

“王、张、江、姚已入笼。

”“笼”就是监狱的意思,这是北京人自行创造的“暗语”。

这一“暗语”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二月抗争B.“四五”运动

C.粉碎“四人帮”D.一月革命

13.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

“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有差距,但不太大。

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D.文化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为什么毛泽东非常鲜明地强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请你给材料二的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历史事件?

(4)你能阐述一下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之间的关系吗?

15.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

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

材料二

(2)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重大挫折】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

说明理由。

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1949年9月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解析】选B。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解析】选B。

A项发生在1950~1952年;

B项发生在1950~1953年;

C项发生在1949年;

D项发生在1951年。

4.【解析】选B。

题干的中心意思是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5.【解析】选C。

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的私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6.【解析】选C。

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于一五计划期间。

7.【解析】选D。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解析】选A。

由题干中的“公私合营”可判断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内容之一。

9.【解析】选D。

上海是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解析】选C。

题干中的顺口溜反映了明显的“浮夸风”、放高产卫星等现象,由此可判断出现于大跃进时期。

11.【解析】选A。

图中人物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12.【解析】选C。

“王、张、江、姚已入笼”指的是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入狱,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13.【解析】选D。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差距拉得太大了”,即该事件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由此可判断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造成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的最重要原因。

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的出处,判断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有关。

材料二、三的图片均来自教材,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开国大典,材料三中两幅图片的主题分别是《土地改革法》得到农民的拥护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判断与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有关。

据以上分析,联系教材直接回答第

(1)、

(2)、(3)题。

第(4)题是综合性题目,具体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心,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其做好了准备,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中国。

答案:

(1)因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做了主人;

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主题:

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分别是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战争。

(4)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工作,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的成立,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新中国,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1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题依据材料一中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优先发展重工业”,可知建国初期,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局面,编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如“1952年”“1957年”“1958年”“1966~1968年”,链接每一时间段发生的重要事件分别是土地改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据此回答第

(2)、(3)题。

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1)状况:

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

途径:

发展重工业。

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土地改革的完成。

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不真实。

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

图二情况出现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超越生产力,不能盲目调整生产关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必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