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5154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战国以前,除平原地区的农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外,其余广大地区都还被森林和丛划所覆盖,植被情况十分良好。

遭到最早的破坏是在战国以后,平原地区的森林大体上已被砍伐殆尽,很少有成片的林木存在。

这个破坏过程,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西周到战国:

黄河中游地区林木维持良好。

秦汉到北朝:

平原地区的森林基本被砍伐殆尽,已无成片的林木存在。

唐宋时代:

由采伐范围的不断扩大,山地的森林已受到严重破坏。

明清以来:

这一时期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时期。

这种破坏从明代中叶开始,是大规模垦荒的结果。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森林: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比较晚,历史上在很长时期内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无论是山地,丘陵,还是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情况十分良好。

这一地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是在明清时期,主要原因是人口猛增、荒土日辟,森林面积迅速缩小。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大势:

4000多年中,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

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

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原因:

自然因素:

温度、水分、日照光照、有害物种的入侵。

人为因素:

大兴土木、军事行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刀耕火种。

各历史时期变迁的主要原因亦有所不同。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

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

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一、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

(一)变迁概况:

1、新石器时代:

森林茂盛,植被完好,有大量森林存在。

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有经碳14测定的木头、木炭等遗址;

还有树种,甚至当时的实物。

原始人利用这些森林来维持生计和维持生产。

2、先秦时期:

中游地区森林茂密,下游地区(河南、山东)在商代草木茂盛禽兽逼人。

3、秦汉时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比较丰富。

4、两晋南北朝时期:

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北方战乱不已,经济破坏严重,许多垦殖区变为牧区,农牧分界线南移;

且气候转寒,森林植被难以恢复到战国中后期的状况。

5、唐北宋时期:

森林的采伐规模在增加,黄河中上游的森林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原始平原遭到严重的的破坏绝大地区无森林可言,但在山地有一些森林。

黄河流域仍为中国文明的中心,但经济开发强加大,许多林地变为农田,森林过度砍伐。

6、明清时期:

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南迁,但黄河流域的经济开发强度很大,森林和草原植被受到损失,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更低了。

明代于长城以外地区,每年进行烧荒,植被几乎破坏殆尽,以至沙地不断扩大。

(二)黄河流域森林资源丧失的原因:

1、气候日趋干寒。

森林的生存、保护和再植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越来越单一,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

2、人类活动的影响。

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耕地需求也增大;

传统中国社会里,缺乏产业选择与资源的最佳配置的意识。

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处于完全无节制的状态。

(三)森林变迁与黄河流域文明推移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文明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黄河流域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但黄河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反过来森林资源的破坏又会影响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的速度,因此可以说森林的变迁与黄河文明的兴衰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四、近现代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的损耗:

(一)近150年以来至1949年前森林资源损耗的原因:

1、人口的大量增长,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向山要粮成为普遍现象。

近现代人口膨胀的原因探析:

清朝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影响,使清朝的人口快速繁殖,也使人口的隐瞒现象减少。

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

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影响。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人口增长与森林资源减少的对比分析。

总的趋势是中国人口与森林资源成负相关关系。

中国人口在近现代时期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损耗压力加大。

中国人口城乡比例差距大,农业人口对森林资源依赖性大。

2、人口膨胀造成燃料、器用之才的采伐量剧增。

3、清政府将东北森林开禁,原始森林受到极大破坏。

4、帝国主义列强的大肆掠夺。

如日本在我国东北,海南,台湾等地大量砍伐森林,然后运至其国内。

5、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源急剧减少。

鸦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

6、工矿业的飞速发展,耗损了大量木材。

发达的陶瓷业、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木材,使远方森林资源受到摧残。

江西陶瓷业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森林资源: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最低.:

1.现代生态意识不强2.经济发展水平低致使换代过程缓慢3.50年代的大炼钢铁。

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

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国力的发展,现代生态意识的强化,森林资源有所恢复。

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属亚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

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三北防护林:

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变迁一、.陆上丝绸之路简介: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以运销丝绸闻名于世。

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经中亚而达地中海东岸。

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4000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多。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今地中海沿岸)。

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与条件:

1.国家的强盛与文化的发达2.张骞出使西域为中西交通沟通起了决定性作用3.统治者的重视与保护。

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

1、从陆上沟通了了中西交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2、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陆上丝绸之路的演变:

1.汉代丝路的南北道2.隋、唐时期的三道天山北道:

长安经敦煌-伊吾(今哈密市西)-车师交河城(今吐鲁番西)-且弥(今乌鲁木齐)-惠远古城(伊宁)-乌孙(今巴尔喀什湖以南)—大宛、大月氏、康居-中亚。

天山南道北路:

长安经敦煌-玉门关(今小方盘城)-尉犁(今库尔勒)-焉耆(今焉耆)-轮台到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中亚。

天山南道南路:

长安经阳关(今敦煌古董滩)-鄯善(今若羌县米兰古城)-且末(今且末)-精绝(今民丰北尼雅废址)-捍弥(今于田北喀拉墩遗址)-于阗(今和田)-莎车(今莎车)到疏勒。

3.元代丝绸之路的西段:

唐宋之后,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经济地位下降,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枢作用日渐消失。

十三世纪初,蒙古汗国从东方崛起,建立从中亚到西亚的四大汗国。

于是东起蒙古高原西至黑海沿岸的横贯欧、亚草原之路均置于其控制下,中西陆路交通又极盛一时。

4、十五、六世纪后丝路衰落:

西北丝绸之路的衰落以绿洲农业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强为特征。

三.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自然因素影响:

气候变迁导致沙漠化推移人为因素影响:

对绿洲的超强度开发和绿洲农业脆弱性中原王朝的盛衰和少数民族入侵统治者的政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它因素影响:

海上丝绸之路的勃兴世界贸易通道的拓展。

四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启示:

干旱生态系统中脆弱的平衡要求适应其自然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

重视对自然界的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关注和研究,建立对应的保护机制。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振西部。

当今世界,强国需拥有对外交流的主动权。

第三节沙漠变迁与荒漠化问题一、荒漠和沙漠的概念;

:

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

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

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地球上以风成沙物质和沙丘覆盖地表的特定区域,即只分布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的荒漠领域。

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其最终结果大多变成沙漠,因此,也叫“沙漠化”。

草原沙漠化指、过渡放牧、开荒种田、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不能正常生长、更新、繁殖,引起土地沙化,形成戈壁,最后形成沙漠,叫草原荒漠化。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沙漠化,主要是移民屯垦造成的。

二、我国沙漠的变迁及荒漠化

(一)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表现:

它们各具演变特点,但大致上可分为两类情况:

1.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因植被减少、过度开垦、气候等原因而逐渐沙漠化。

如:

毛乌素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

2.原来的沙漠地区不断扩大而导致周边地区也沙漠化。

如:

塔克拉玛干沙漠。

历史变迁例证:

在历史时期,因塔里木河等河流不断改道的沙漠侵袭,使得原来沿河东西走向的交通大道为流沙所淹,终至沙漠连片,黄沙千里。

楼兰古国的灭亡就是一个明证。

历史变迁例证:

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降雨量低,蒸发量高、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太平洋的水蒸气无法到达。

特点:

1.沙丘高大2.形态复杂3.流动沙丘为主历史变迁例证:

毛乌素沙漠。

(二)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原因。

沙漠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

沙漠形成的自然因素之一:

气候。

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干燥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

从整个地球来看,干燥气候区域(干旱区)的形成,主要与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

世界上多数大沙漠都分布在南北纬15~35°

之间,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

因此,有“回归沙漠带”之称。

思考:

中国沙漠为什么不在“回归沙漠带”上?

沙源。

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内陆高原上,特别是巨大的内陆盆地里,分布有深厚疏松的、沙质的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沉积物,有十分丰富的沙漠沙的物质来源,在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容易被风吹扬,给沙漠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而形成了中国浩瀚无垠的沙漠。

人为因素沙漠形成的人为因素:

不合理利用资源:

(1)滥垦。

滥垦是指在不具备垦殖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进行的农业种植活动。

2)滥牧。

滥牧是指超过天然草地承载能力的放牧活动。

(3)滥樵。

沙漠化地区燃料缺乏,由于生活贫困、交通不便,煤炭难以购进,农牧民主要以天然植物和畜粪为燃料。

(4)滥采。

滥采是指农牧民为了增加副业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掏挖药材、发菜等资源植物。

(5)滥用水资源。

沙漠化地区滥用水资源的表现是,地表用水缺少上、中、下游统筹安排;

过度开采地下水;

用水浪费。

(6)滥开矿。

由于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矿开发及道路、城镇等基本建设常常导致沙漠化的发生。

(三)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的趋势和影响):

趋势:

移动方向向南和向东推移,受影响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东南农业文明构成威胁。

沙尘暴甚至已影响到江南地区。

影响:

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原因导致的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使西北绿洲文明衰退,另一方面,沙漠化推进,使农耕区退缩,农牧业分界线随之南北推移,生态环境愈加脆弱。

目前,我国沙漠化危害严重,据估算,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而间接经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2~8倍,甚至达到10倍以上。

沙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甚至使许多人沦为“生态难民”。

(2)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

(3)破坏交通、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约经济腾飞。

(4)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5)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度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6)沙漠化灾害肆虐,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沙尘暴的预防:

一是以保护、恢复和重建植被为主的生态体系。

二是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培植和发展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

三是以健全管理、监测、监督和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的保障体系。

(四)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治理:

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寸土地;

调配好水资源的利用。

适度放牧,控制载畜量,建设人工牧场等。

从生态学角度,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加强“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并营建新的、更多的人工林,以增加植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从根本上扼制沙化的可能。

采取技术措施。

“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第三章黄河与长江的变迁第一节黄河的历史变迁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二、黄河下游的改道。

黄河,原名河水,是我国第二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黄河大改道黄河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宋代以后最为频繁。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最大的改道有6次,史称黄河六大徙。

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六大徙:

春秋及战国中叶黄河故道,于今天津及以南入渤海——禹河。

A、第一次改道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于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于今沧州南入渤海——西汉大河。

B、第二次改道发生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西南)疏浚,于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入海——东汉大河。

C、第三次改道发生在北宋中期庆历八年(1048年),一支于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大决口,河水经山东北部入卫河由今天津入海;

另一支1060年于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西)决口,循今马颊河入海——宋二股河。

D、第四次改道发生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于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后分二支,北支入北清河(今黄河)至利津入海(河水仅十之二三);

南支入南清河(今泗水)经淮河入海(河水十之七八)——金明昌二派河。

E、第五次改道发生在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于开封等地决口,分出汴、泗、涡、颖等多支均入淮河入海,后经治河,由汴入淮入海——明万历黄河。

F、第六次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于兰阳铜瓦厢决口分多支漫游20多年后归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今黄河。

改道原因黄河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的原因自然原因:

流域地貌条件、气候因素、水文条件等社会原因:

上游植被变化、战争的破坏和人为决口、科学技术落后防洪标准低、政治中心的转移等。

三、黄河现况及其治理:

(一)治理历史:

治理河段上的两大派:

全河派、下游派治理措施上的两大派:

大禹派、鲧派治理脉络上的两大派:

独流派、分流派治理对象上的两大派:

治水派、治沙派。

(二)现代黄河治理:

目标:

安全性、舒适性、可持续发展。

“悬河”形势加剧:

近几十年来,黄河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急剧降低,“悬河”形势加剧,防洪水位逐年抬高。

黄河的断流:

近十多年来,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

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气候变化2.植被破坏3.灌溉方式落后。

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五大威胁:

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二是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失衡。

三是土地沙化面积呈加剧之势四是草原退化严重。

五是水源涵养功能下降。

三江源:

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江河,历来为世人所熟知。

它们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难再找出三条同样的大河,它们的源头竟是如此之近,血脉相连。

恐怕这就是三江源头的神奇魅力。

治理黄河新理念——黄河治理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增水、减沙、调水调沙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根本途径。

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的症结,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在大力构建的“三条黄河”治河体系的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包括从外流域调水在内的九方面的问题:

一、积极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二、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增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四、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五、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六、确保使下游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水质不超标的水量补偿要求八、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游河道的反馈影响九、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

神秘的罗布泊:

罗布泊堪称新疆又一“火洲”,罕见的蒸发量和几乎为零的降水量,使这里成为真正的“死亡之海”,著名旅行家人称当代徐霞客的余纯顺、著名科学家彭家木都魂断罗布泊。

然而,岁月如烟云散去,万古沧桑却留遗痕,人们的共同感受是:

绝域罗布泊,依然充满荒凉恐怖、凶险神秘。

罗布泊干涸的原因:

1.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

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

在距今约2000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等几个方面。

2.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

在距今7到8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3.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

水源和树木是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

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

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第二节长江的历史变迁长江——举世闻名的黄金水道一、长江概况:

长江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三位;

年径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支流700多条。

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

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增加,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

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安康、丹江口(汉江)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名称: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

近代不少国家把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

长江各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30种。

一般常用的分段名称有:

从江源至当曲口(藏语“曲”即“河”),长358公里,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最新测量数据6211公里);

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813公里,称通天河;

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长2308公里,称金沙江;

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长2884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80公里,为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

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市,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俗称川江,长1030公里。

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矾,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

江苏省扬州、镇江附近及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

2、长江流域的范围:

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流域面积。

(一)湖沼的消涨:

云梦及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

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

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

洞庭湖:

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面积有3900平方千米,其南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空阔,因“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而著称于世。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

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

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

鄱阳湖: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

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

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

太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

她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古称"

震泽"

,又名"

笠泽"

,位于富饶的沪、宁、杭三角地中心,是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