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511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B.正常人耳能听到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到2×103Hz

C.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D.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15℃时约为340m/s

2.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分别是37.2℃、36.8℃、37.5℃,如果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了甲同学的体温后,忘记了甩,接着先后测乙和丙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7.5℃,36.8℃

B.37.2℃,37.5℃

C.37.5℃,37.5℃

D.37.2℃,36.8℃

3.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

A.蒸发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4.小王在一次家庭探究活动中,在作业本上做了如下5条记录:

①电饭煲铭牌上标有“220V,800W,50Hz”等字样;②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③电视机上安装的动圈式扬声器,其运作原理是电磁感应;④床头灯的开关是串联在电路上的;⑤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是35~42℃,分度值为1℃.你认为小王的记录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D.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6.寒假期间,我校九年级学生宋楠、吴栋到滨州缤彩蝶园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他俩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持续地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沉积的“白雪”和喷出“白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液化                        

B.凝华汽化                        

C.升华 汽化                        

D.熔化  液化

7.关于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

C.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垂直

8.有一首歌曲中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云朵

C.人

D.月亮

9.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烛泪的形成

B.雪花的形成

C.露珠的形成

D.雾的形成

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锅可以快速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低,因此水可以更快沸腾

B.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冰棍上出现白色颗粒,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

C.夏天炎热的南方,开着空调的车窗外侧出现的水雾,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D.冬天寒冷的北方,测量室外气温时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太低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有气体能传播声音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工业上可以利用超声波检测金属的内部情况

1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13.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砖上搁一只比盆小点的篮子,篮子里装上熟食,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针对这个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简易冰箱能制冷是因为水蒸发吸热

B.简易冰箱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一样,在工作时都有汽化和液化现象

C.将该装置放在通风的地方,制冷效果更好

D.篮子上罩着纱布袋是为了增大蒸发面积

三、填空题

14.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容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15.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______ 处减弱;在______ 处减弱;在______ 处减弱.

16.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将液态氮倒在制作冰激凌的常温原料上,液态氮会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冰激凌原料上的热量,从而制成“液氮冰激凌”。

17.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BC段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过程,需要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18.如图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长度为__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9.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_,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___m,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12cm,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四、实验题

20.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拄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悬挂着的乒乓球被弹起。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

(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

(3)如图内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

21.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的________振动引起的.

(2)吹__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敲击瓶子时,瓶子发声的音调也不同,敲击__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2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提出以下几种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用小锤轻轻敲打音叉使其发声,并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划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

E.用小锤使劲敲打音叉使其发出较大的声音,并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较高的水花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2)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就越大。

(3)A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写出一个你想探究的科学问题:

_____________.

24.小天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图甲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

(2)图乙是小天三次观察温度计读数时眼睛的位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选填填“1”、“2”或“3”)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

(3)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小天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变大,温度计示数保持不变,但需要酒精灯持续加热,这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天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中,请在坐标图中作出水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关系图象。

(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得出结论:

水的沸点为_____℃,由数据可知,烧杯内大气压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5.以下两幅是课本中小实验的插图,图甲中,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探究________;在乙图所示的实验中想要看见蜡烛的火焰必须________.

26.测量细铜丝直径时常采用“累积法”,如图所示的20铜丝的长度为__cm,铜丝的直径为____μm.如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7.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l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8.每天都会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都会冉冉升起,25000次零失误,堪称奇迹。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175N,升旗时(如图),国旗上升高度为30m,所用时间约120s,求:

(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

(2)将国旗沿竖直方向匀速升高30m,拉力对国旗做的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多选题

1、

2、

3、

三、填空题

1、

2、

3、

4、

5、

6、

四、实验题

1、

2、

3、

4、

5、

6、

7、

五、计算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