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符小学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合符小学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符小学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首先呈现情境图,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接着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摆不成三角形。
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的呈现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二、说学情
知识基础: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
(二)中能准确辨认出三角形,直观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之后对其它平面图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学习,而本单元前两课时又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和稳定性,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为更好的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打下知识基础。
经验基础:
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淀了很多相关的感性经验。
但对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还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抽象成图形,还有一定的难度。
年龄特点:
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有较强的活动和观察兴趣,小组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猜想验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性质中“任意两边”的含义及其应用。
三、说模式
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实验、去发现。
从而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基于此本节课我采用“五步教学法”,
即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
(二)独立操作大胆猜测;
•(三)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五)达标测试课堂小结;
不仅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而且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并将质疑——猜测——验证——再质疑——再猜测——再验证的思路贯穿其中。
使教师、教材、学生、教法和谐统一,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说设计
课前三分钟,我为学生准备了定点凝视和闪式训练,不仅集中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为数学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3分钟)
教师出示问题情境。
(这是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请大家仔细观察。
)
提出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
”“哪条路最近?
”“这是什么原因?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分辨出近路,但原因的描述模糊。
为了更加明确本节课的目标,使生活实践和几何图形更好的结合,我将图形简单化。
(请同学们在观察这幅图,他跟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有关呢?
【设计意图:
这样进一步的提问,转变学生思维模式,激发出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从而很自然的引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课题: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
板书课题: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二)独立操作、大胆猜测(7分钟)
质疑一:
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
学生猜想:
能或不能。
接着进行验证,学生独自按要求将红色吸管任意剪成三段,拼一拼,看能否围成三角形。
教师概括学生汇报的图形类型。
特别注意这两种图形:
再让学生小组讨论:
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接着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边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
并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得出结论:
当两边和小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两边和等于第三边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出示板书)
质疑二:
教师提问:
那怎样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根据以上结论,大胆猜测:
当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为下一步实验做准备。
对新知识的学习我打破了常规,采用了质疑——猜测——验证——再质疑——再猜测——再验证的方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实践探索的基本方法。
(三)合作探究、教师点拨(13分钟)
我将这一环节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师演示并引导:
将蓝色吸管剪成两段,一段长6厘米,一段长10厘米,把较长的一段看成是三角形两条边的和,然后任意以整厘米数弯曲较长的一段,试问都可以和较短的一段拼成三角形吗?
学生合作实验探究,完成列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表。
第一边
第二边
第三边
是否
构成
任意两边和
与第三边关系
(1)
6cm
(2)
(3)
(4)
(5)
得出:
当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
总结归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并出示板书,让学生体会任意的含义。
波利亚曾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让自己去发现。
我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
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活动中,经历探索、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归纳的过程,合作交流,全方位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
(四)变式练习、拓展提高(10分钟)
题型一
我将教材活用,注重了方法的优化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选择两条较短的边相加再与第三个边比较,这是围成三角形的一个简洁的方法。
题型二
是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理念,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题型三
是一道开放性的题,有助于知识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
三类题型的设计照顾了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课堂小结,达标测试(7分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
达标测试出示三道题,与上一环节相呼应,让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加牢固。
提问式总结,让学生再次回顾全课内容,把握重点和难点。
五、说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力求直观大方,突出重点和难点,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说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数学学习的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在主体上遵循多元化原则,主要采取
自评:
在课堂小结中让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
小组互评:
在第三环节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第组
学习内容
分工合作
姓名
动手操作
思考交流
常规表现
促进学生相互学习,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师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反应作出评价,如“你真棒,真聪明”对学生表示积极肯定,击掌“加油”表示鼓励,抚摸头表示希望集中注意力等,让学生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在评价方式上呈现多样化,主要有口头语言,体态语言。
当堂检测:
最后环节达标测试,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成长记录:
采用学生评价与学校立人星卡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将课堂观察贯穿始终。
七、说资源开发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
活用文本资源:
我首先将例题明确化,并在实验环节让学生将吸管任意剪三段,自由发挥,之后折吸管,进一步体会任意的含义。
信息技术资源:
整个教学过程对多媒体课件的利用使抽像的东西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生活资源:
在操作过程中选择了学生常用的吸管,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蕴含数学信息,处处有学习资源。
学科拓展性资源:
题型三,从考虑问题要全面,引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突破常规,从学生第一次剪吸管拼三角形的随意性到第二次折吸管围三角形感受“任意两边”的严密性,从学生的猜测到探究再到验证,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学科特点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身在数学的海洋,犹如欢畅的鱼儿在水里,犹如轻快的鸟儿翱翔在蓝天下。
谁能说数学不是生活,谁能说生活中没有数学?
就让美好的生活变成动力,一起努力,实现我们心中美丽的数学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