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44290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b221化学能与热能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例2

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B.②③C.①④⑤D.②④

答案 D

⑤是放热反应,②④是吸热反应,液态水汽化、浓硫酸稀释都不是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化学反应的范畴,物理变化的热效应不属于反应热。

题型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

例3

对下列化学反应的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放热反应发生时不必加热 

②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 

③吸热反应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放热反应不加热就会发生 

④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多少有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知识的理解。

有很多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如燃烧反应大多需要点燃,不能从是否需要加热的角度来判断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不同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只要物质发生变化,能量就会变化,能量变化的多少与参加反应的物质多少成正比例。

                   

1.(09·

上海化学,5)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

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A正确;

化学反应过程中旧物质消失,同时有新物质生成,B正确;

从能量角度看,要么吸热,要么放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D正确;

化学反应不一定有物质状态的变化,C错误。

2.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装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为使水容易观察,预先染成红色)。

如图所示,结果U型管右边液面升高,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①NaOH固体 ②浓H2SO4 ③NH4NO3晶体 ④Na2O2 ⑤生石灰

A.①②④⑤B

.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⑤

答案 A

左侧气体体积增大,或因气体量多,或因温度升高膨胀,NaOH、浓H2SO4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而CaO与水反应为剧烈的放热反应。

3.

如下图,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看清图象的起止点,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

4.

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

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燃烧可看作是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

放出来

C.氮气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化学键,故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

失去1个电子后可以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式,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故A正确;

物质燃烧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正确;

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化学键,很难被破坏,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故C错误;

任何化学反应都经历了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都伴随

着能量的变化,但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不是由反应条件决定的,D正确。

5.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灼热的木碳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D.Ba(OH)2·

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答案 B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甲烷的燃烧反应均是放热反应,不合题意;

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是一个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合题意。

6.

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答案 

(1)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镁片逐渐溶解;

③烧杯中析出晶体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Mg+2H+=Mg2++H2↑

(4)小于

镁片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Mg和盐酸)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MgCl2和H2)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通过小试管传递给饱和石灰水溶液,使饱和石灰水的溶解度下降而析出Ca(OH)2晶体。

 

1.

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

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

C.1molH2跟1/2molO2反应生成1molH2O一定释放能量245kJ

D.2molH2(g)跟1molO2(g)反应生成2molH2O(g)释放能量490kJ

由图中信息可知,1molH2(g)的共价键断裂吸收能量436kJ,1/2molO2(g)的共价键断裂吸收能量249kJ,两项共吸收能量685kJ;

1molH2(g)与1/2molO2(g)形成1molH2O(g)的共价键释放能量930kJ。

在1molH2(g)跟1/2molO2(g)反应生成1molH2O(g)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多245kJ。

C项中缺少物质的状态,所以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是245kJ。

对放热反应:

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  )

A.EA>

EBB.EA>

EB+ECC.EA+EB>

EC+EDD.EA+EB<

EC+ED

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等形式释放出来。

根据能量守恒,A和B的能量之和等于C、D总能量与放出热量之和,即EA+EB=EC+ED+E放,故C项正确。

下图表示H2和Br2反应的历程,其中虚线表示的是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D.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由于使用催化剂和未使用催化剂,反应历程图中的起止点未发生变化,故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历程无关,即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历程而不能改变反应热。

炎热的夏季里,能喝上一口冰镇饮料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目前,一种人称“摇摇冰”的即冷即用饮料开始上市。

所谓“摇摇冰”,是指吸食前将饮料隔离层中的制冷物质和水混合摇动能使罐中饮料冷却。

若该制冷物质可以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它应该是(  )

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固体氢氧化钠

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强酸、强碱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强酸或中强酸对应的氧化物,如SO3、P2O5等与水反应时,也放出大量的热;

强碱或中强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a2O、CaO与水反应时,也放出大量的热;

而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

有专家指出,如果对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使之变成CH4、CH3OH、NH3等的构想(如图)能够实现,那么不仅可以消除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

A.化学能B.热能C.生物能D.电能

关键信息是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根据图示可知组合为可燃物,而可燃物转化为产物并放出热量,产物又结合太阳能转化为燃料,如此循环可知太阳能最终转化为热能。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发生。

反应开始时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

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对化学反应X+2Y=2Z的能量变化情况进行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Y时,看到U形管中液面甲下降,液面乙上升。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叙述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

③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X、Y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①

加Y后,甲液面下降,说明广口瓶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所致,故X与Y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

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白炽灯工作时,电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光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热能。

2008年12月1日晚,陕西省榆林市一中学因取暖发生12名女学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致使11名学生死亡。

一氧化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煤炉中发生了以下反应:

CO2+C

2CO,试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在O2充足时,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放热反应

B.煤燃烧时吹入的氧气越多炉火越旺

C.CO2+C

2CO这一反应属吸热反应

D.煤燃烧时,反应物自身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放出热量

氧气过多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故B项不正确。

7.

已知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用ΔH表示,其值为负,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其值为正,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如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OH-(aq)===H2O(l) ΔH=-57.

3kJ/mol

含义为: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每生成1mol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

分别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

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1>

ΔH2>

ΔH3

B.ΔH2>

ΔH3>

ΔH1

C.ΔH1=ΔH2=ΔH3D.ΔH1>

ΔH2

醋酸与NaOH中和时,由于醋酸电离产生H+会吸收热量,使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减少,故ΔH1>

ΔH;

浓H2SO4与NaOH中和,浓H2SO4稀释会放热,使体系放出的热量更多,ΔH2<

稀硝酸与NaOH溶液反应时,没有其他热效应,ΔH3=ΔH。

8.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

P—P:

198,P—O:

360,O=O:

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的反应热ΔH为(  )

A.-1638kJ/molB.+1638kJ/mol

C.-126kJ/molD.+126kJ/mol

由反应方程式知,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1molP4、3mol

O2断裂键吸收的能量和1molP4O6成键放出的能量。

由各物质的分子结构知1molP4含6molP—P键,3molO2含3molO=O键,1molP4O6含12molP—O键,故ΔH=(198kJ/mol×

6+498kJ/mol×

3)-360kJ/mol×

12=-1638kJ/mol。

9.

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们通常做下面的实验:

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Ba(OH)2·

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约10gNH4Cl晶体,根据实验步骤,填写下表,并回答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将晶体混合,立即快速搅拌

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________产生

用手摸烧杯下部

感觉烧杯变凉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反应

用手拿起烧杯

烧杯下面的带有几滴水的玻璃片粘到了烧杯底部

将粘有玻璃片的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

玻璃片脱离上面烧杯底部

反应后移走多孔塑料片观察反应物

混合物成糊状,证明有________生成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你认为是否有不妥之处?

若有,请指出并写出改进方法,若没有,此问不用作答

NH3 吸热 水

(1)BaCl2·

8H2O+2NH4Cl=BaCl2+2NH3·

H2O+8H2O

(2)使反应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应,使温度迅速下降

(3)反应过程中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应用浸有稀H2SO4的棉花覆盖在多孔塑料片上来吸收产生的NH3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反应充分进行,使体系温度快速降低,玻璃片上的水凝固。

该反应属固体之间的反应,且要求反应时间短,故一定将Ba(OH)2晶体研磨成粉末,便于与NH4Cl充分接触,另外,晶体混合后要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

在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NH3产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要

吸收NH3,但不能用挥发性酸吸收,故选用稀H2SO4。

10.

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2

Br2

I2

HCl

HBr

HI

H2

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B.Cl2C.Br2D.I2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ClB.HBrC.HI

(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__________。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

你的依据是什么?

(1)A 

(2)A 

(3)放热反应 

(4)Cl2

(5)能;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越易生成,放出的热量越多。

(1)、

(2)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大,则物质越稳定,所具有的能量越低。

(3)、(4)以氯元素为例计算断开1molCl—Cl键和H—H键需吸收能量:

243kJ+436kJ=679kJ,而形成2molHCl放出的能量为2×

432kJ=864kJ,所以在Cl2+H2=2HCl反应中放出864kJ-679kJ=185kJ的热量,同理可计算在Br2+H2=2HBr,I2+H2===2HI反应中分别放出103kJ、9kJ的热量。

(5)也可以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有关知识进行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