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4365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docx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北京市【最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表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银器用除锈剂除锈

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

古画水洗除尘

木器表面擦拭烫蜡

A.AB.BC.CD.D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HCl溶液B.NaOH溶液C.K2SO4溶液D.淀粉胶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铜B.蔗糖C.硝酸钾D.稀硫酸

4.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HB.LiC.NaD.K

5.下列各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的是

A.Na、MgB.N、OC.F、ClD.Al、Si

6.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葡萄糖B.油脂C.淀粉D.苯

7.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2SO4B.NaClC.MgCl2D.NaOH

8.连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中药,其有效成分中的连翘酚(C15H18O7)具有抗菌作用。

连翘酚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化合物

9.材料的研发应用使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

地铁列车以下部件的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钢化玻璃车窗

B.铝合金车体

C.酚醛树脂玻璃钢座椅

D.阻燃橡胶地板

 

A.AB.BC.CD.D

10.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气体B.难溶于水C.有刺激性气味D.密度比空气的小

11.汽车尾气系统中的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的CO、NO和NO2等向大气的排放。

在催化转化器的前半部发生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

一定条件下,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CO、NO、CO2、N2的浓度相等

C.CO、NO、CO2、N2在容器中共存D.CO、NO、CO2、N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12.下列金属中,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的是()

A.CuB.FeC.AlD.Ag

13.【最新】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其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符号为Og,中文名称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18B.中子数为176

C.核外电子数为118D.质量数为412

14.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同质量的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AB.BC.CD.D

15.下列方法能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

A.观察颜色B.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C.通入水中D.通入酸性KMnO4溶液

16.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B.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

C.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D.乙烯与溴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1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外电子数为18B.核外有3个电子层

C.属于带负电荷的粒子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8.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H:

HB.H+[:

Cl:

]-C.Na+[:

O:

H]-D.

19.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解释的是

A.氧化性:

Cl2>Br2B.稳定性:

HC1>H2S

C.酸性:

H2SO4>H2S03D.碱性:

NaOH>Mg(OH)2

20.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点燃CH4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

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低处去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1.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火山喷发、森林火灾会产生SO2

B.氢、氧两种元素没有参与硫的循环

C.工厂产生的烟气应经脱硫处理后再排放

D.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2gCO2物质的量为0.5mol

B.0.1mol・L-1NaOH溶液中含有0.1molNa+

C.1molCl2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约为6.02×1023

D.标准状况下,44.8LH2O的物质的量为2mol

2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

2Na+2H2O=2Na十+2OH一+H2↑

B.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

Cl一+Ag+=AgC1↓

C.稀盐酸与碳酸钙:

CaCO3+2H+=Ca2++CO2↑+H2O

D.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

H++SO42一+Ba2++OH一=H2O+BaSO4↓

24.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Ca(OH)2和NH4Cl制取NH3

B.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C.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

D.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A.AB.BC.CD.D

25.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氯水滴入KI-淀粉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

Cl2的氧化性强于I2

B.

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变热

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盐一定是Na2CO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A.AB.BC.CD.D

二、填空题

26.补齐连线。

从1-A或1-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A计分。

_____

27.选择装置,完成实验。

(1)分离苯和水,选用____(填序号,下同)。

(2)收集氯气,选用____。

(3)配制100mL0.1mol・L-1NaCl溶液,选用____。

三、计算题

28.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的钛合金用量达9.3%。

制备海绵钛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2MgCl2+Ti

(1)该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Ti元素的化合价__(填“升高”或“降低”)

(2)若反应中消耗了2molMg,则生成___molTi。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四、原理综合题

29.原电池是化学电源的雏形。

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1)如图连接好装置后,负极材料是__(填“Zn”或“Cu”),铜电极发生的现象:

_____。

(2)相应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

(3)下列化学反应可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__(填序号)

①2NaOH+H2SO4=Na2SO4+2H2O

②Cu+2Fe3+=Cu2++2Fe2+

③C2H5OH+3O22CO2+3H2O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

化学的魅力是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纵观化学发展史可知,青铜与铁是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创造的新材料,酿酒和发酵工艺是原始的食品化学工艺,药物的发现和提纯是早期药物化学。

近现代以来,合成化学在无机、有机、催化、高分子和超分子等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产物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医药、航空、航天及军事等领域。

化学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其核心技术就是通过对分子层面的操纵创造物质。

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1)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是化学的特征之一。

____

(2)铁的冶炼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____

(3)通过对分子层面的操纵可研发新药。

___

(4)化学合成的物质广泛应用在纳米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

___

31.针对下表中的9种元素,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a

b

c

3

d

e

f

(1)b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_

(2)a、d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物质是_______

(3)非金属性c大于e,用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得电子能力c大于e。

(4)下列对于f及其化合物的判断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f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②f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f的单质可与c的氢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五、实验题

32.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质。

请回答:

(1)实验室用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取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当观察到②中溶液颜色变浅时,①中的现象是_____。

(3)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

(4)①、②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3.为探究H2O2、SO2、Br2氧化性强弱,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浓硫酸

A中有气泡产生,B中红棕色溴水褪色,C中有白色沉淀

ⅱ.取C中沉淀加入盐酸

C中白色沉淀不溶解

ⅲ.打开B中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加H2O2

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甲同学通过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氧化性:

H2O2>SO2。

①乙同学认为不能得出此结论,认为在滴加浓硫酸之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

②丙同学认为还应该在B和C之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③将乙和丙同学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C中产生白色沉淀,得出结论:

氧化性H2O2>SO2。

(3)ⅲ中滴入少量H2O2没有明显变化。

提出假设:

观点1:

H2O2的量少不能氧化Br―

观点2:

B中有未反应的H2SO3

为验证观点2,应进行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

(4)通过上述全部实验,得出结论:

H2O2、SO2、Br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

六、工业流程题

34.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1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绿碱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回答:

(1)①一④所涉及的实验操作方法中,包含过滤的有____(写序号)。

(2)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

a.固体x为铁粉

b.溶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Fe2+、Fe3+、Al3+

c.从溶液C到绿矾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

(4)为测定烧渣中Fe2O3的含量,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烧渣的质量为ag,固体x的质量为bg,固体B的质量为cg。

乙同学认为仅利用以上数据不能计算出烧渣中Fe2O3的含量,其理由是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银器表面的锈蚀物大多数为氧化银、氯化银、硫化银等,除此外还常会有银合金里所含铜元素的腐蚀产物,对于锈层含较多铜元素锈蚀产物的,可以考虑使用甲酸溶液,甲酸能有效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