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3415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1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④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7.开元时(713-741年),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舶深六七丈”。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广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B.唐朝时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C.唐代的手工业很发达D.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8.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成都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明代苏州地区D.清代的洛阳地区

9.下列古代出现的商业现象,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②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③实行“工商食官”政策④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

10.《全球通史》中记载:

葡萄牙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确信地球比哥伦布认为的还要大,因而拒绝资助哥伦布……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

数千名冒险家前往西印度群岛,令人扫兴的是只找到少量黄金。

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的确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哥伦布航海因未获得黄金而失败B.冒险家的狂热情绪因此而消失

C.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竞争激烈D.西班牙王室没有因此获得好处

11.斯特恩斯在《全球文明史》中指出:

15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意义变得极其巨大,各主要社会按照它们对崛起的世界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控制能力的大小而建立起不同的关系。

下列历史现象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原产美洲的玉米改变了世界各地粮食供应状况

②非洲的黑人奴隶为欧洲手工业生产提供劳动力

③特权贸易公司是欧洲对外贸易的主要组织形式

④西班牙白银因换取中国的茶叶、丝绸大量流入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18世纪,英国棉花产业生产力爆发,极大地降低了棉花价格,从而使穷人在历史上首次能够穿上漂亮迷人的棉制衣服。

”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穷人财富收人的大幅增长B.英国海外贸易的急剧扩大

C.棉纺业中机器的广泛使用D.英国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13.右面示意图是1861〜1874年间中国北方某港口平均年进口洋布数量的变化情况。

下列对图中变化产生的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加快

B.传统社会经济加速瓦解

C.传统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D.近代棉纺织工业的兴起

14.据统计:

1931年欧美在华投资中,有42.8%集中于上海,1937年上海则集中了欧美在华投资的79.2%,不久上海还一度成了欧美在华投资的唯一中心。

导致欧美列强对上海投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红军战略转移完成,占领了广大农村地区

B.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挤压了列强投资空间

C.苏伊士运河开通,欧美与上海的距离缩短

D.列强在上海成立了共同的殖民机构,投资力度加大

15、太平天国在《待百姓条例》中规定:

“店铺买卖本例,皆天王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

”其由天国设立的买卖机构经营。

1854年春夏间允许居民申请开店“赴圣库领本,货利悉有限制,”后恐市中人多聚众生事,令“各店俱歇”.在废除南京城内商业同时,在城垣外设立由天国官员管理的买卖街,将城与市在空间上严格区分开。

太平天国城市商业政策变化表明

A、城与市分离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设想不符合资本主义经济时代

C、农民阶级革命斗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D、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16.“鸿章当功名鼎盛之时,自恃过高……以为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制度,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炮、轮船、铁路、机器。

故练兵不知有兵之本,筹饷不知有饷之源,支支节节,终无所成,皆由所取。

“(孟世杰《中国近百年史》)作者批评洋务派

A.骄傲自大,为个人捞取私利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C.无勇气突破保守势力的阻碍D.军事为重点,忽视民用工业

17、某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

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

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该观点强调的是:

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B、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

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

18.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张之洞在③创办了汉阳铁厂

C.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19、《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

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

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

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B、近代民族工业布局不合理

C、官僚资本外国资本对民族资本的压榨D、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

20.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

对城市化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

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B.中共重视“三农问题”

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D.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21.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

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

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

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

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科学技术的发展

报刊

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

《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

《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

《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绝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

《不容开历史倒车》

22.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

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

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2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

“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

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

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

”这说明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24.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教育近代化起步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25.据记载,19世纪中期,在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份额超过五分之一。

以下是1854—1856

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这表明

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对外贸易顺差

D.英国实行自由贸易

26.最早的自行车产生于1790年,是木制的。

此后,自行车先后出现铁制车轮、钢辐条、链条、无缝钢管用于自行车生产、橡胶充气轮胎的不断改进,至1898年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由此可见,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A.只利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只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利用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D.终结于工业革命的蓬勃进行时期

27.意大利经济学家阿锐基在《漫长的20世纪》中写道:

“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

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市场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保留下来,买卖的过程也应该一如既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

”作者阐释的是

A.英、荷的重商主义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28.重商主义也称“商业本位”,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

早期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少买”以防止贵金属流出;

晚期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追求“多卖”,实现贸易上的顺差。

材料强调“少买”“多卖”实际上是

A.对外贸易的不同方式B.贸易保护主义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自由放任原则

29.福利制度是国家或政府在立法或政策范围内为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的生活水平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重要方式之一。

这一政策主要体现出

A.对社会生产的调节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企业“经营者革命”D.分配领域的社会化

30.观察下图,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

 

A.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B.表现为生产、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

C.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D.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从8世纪帝国的鼎盛时期至13世纪整个中国最终为蒙古人征服这段时间中国的政治史表明国家的军事力量逐步衰落,但这仍是制度和文化有重要发展的时期。

隐藏在这一发展后面的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者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这一迅速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其总体水平最高时不仅远迈汉唐,而且为后来的元明两代所不及,大有一枝独秀之势。

……宋代的社会经济关系是比较自由的,因而出现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形势,但这种自由终究是有限度的,所以又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

——田昌五、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在两宋300年间,……商业资本不仅勒索压榨小农、小工和小商,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同封建国家争夺更多的商业利润。

可是,在宋代,商业资本不但继续发挥其懋(通“贸”)迁百物、畅通货币的作用,而且它更直接进入生产领域。

对产品的包买和预付定钱,显然是有利于生产的。

这种商品货币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一定能萌生出来。

历史的发展毕竟是曲折的。

一方面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商业资本在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货币转化为土地;

另一方面,封建国家垄断性专利制度,也是商业资本推进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严重阻力,所以商业资本在宋代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积极作用也就非常有限了。

——邓广铭、漆侠《宋史专题课》

座号

(1)简要归纳三则材料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论性看法。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宋代出现“商业革命”的表现。

材料二、三对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有什么共同之处?

(10分)

(3)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宋代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看法的认识。

(4分)

32.(12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组成图表

(1)看图表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表中ADE代表的经济成分及AD之间的相互关系,

(2)并分析图表中D所示的划线段a~b处经济状况的影响。

(1)(6分)

(2)(6分)

33.(23分)

材料一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

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

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

……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通货膨胀,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

它对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8分)

材料二

表1:

每工作小时创造的GDP的年均增长率(%)

年份

1913-1950

1950-1973

1973-1990

1990-1998

美国

2.48

2.77

1.41

1.74

法国

1.92

5.03

2.94

1.70

日本

1.80

7.74

2.97

2.13

表2:

商品出口平均增长率(%)

1973-1998

2.2

6.3

6.0

1.1

8.2

4.7

2.0

15.4

5.3

上述表格根据安格斯·

麦迪逊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美、法、日三国的资料整理而成。

提取上述两表中的1913-1998年间美法日三国对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5

分)

参考答案

1-5BDACC6-10CBCDC11-15CCBBB16-20BBBDD

21-25DCADB26-30CCBDB

31.(20分)

(1)结论性看法:

材料一:

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材料二:

相对自由的经济关系促进宋代经济发展到很高水准,但未能实现突破。

材料三:

宋代商业资本发达,但积极作用是有限的。

(6分)

(2)具体表现:

城市经济繁荣,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限制被打破;

出现交子;

海外贸易、边境贸易、民族贸易兴盛;

商业税收成为国家很重要的经济来源。

共同之处:

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但受封建专制统治、官营工商业政策的限制,无法进一步发展。

(2分)

(3)认识:

宋代虽然生产力水平和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可能也出现了雇佣关系,但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不能对商品经济发展估计过高;

评价历史应客观,实事求是。

32.(12分)

(1)A代表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D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E代表官僚资本主义企业(3分)

关系:

自然经济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瓦解自然经济。

(3分)

(2)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思潮维,新运动兴起(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思潮.,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化探索由器物层面转向制度层面(6分)

33、答案(23分)

(1)因素:

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

加。

影响:

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

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共15分)示例一:

20世纪上半期,三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国际贸易增长较慢。

说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影响。

示例二:

战后,三国增长率显著提高,进入黄金时代,国际贸易显著增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了凯恩斯主义等经济思想和政策的影响。

示例三: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快于美国和欧洲国家,

日本受到美国经济援助和外向型经济政策的显著影响。

(说明:

每一示例信息2分,说明3分,共5分。

其它结论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