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主义的核心:
个人主义
1、“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
(1)拉丁文socialis:
同伙、同伴
(2)拉丁文socius:
社会的、集体的、共同的
(3)音译
(4)
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提出了“社会主义”一词
1832年圣西门主义者在法国的《地球报》上首先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在工人当中使用了communis(公共)一词,后来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通用
在中国,梁启超在1902年出版的《新民丛报》中,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
2、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及代表人物
(1)16和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
社会主义思想大约产生于16世纪中叶的欧洲
1516年,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所著《乌托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从16世纪初期到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前,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
即16和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①莫尔及其《乌托邦》
②康帕内拉及其《太阳城》
③[德]闵采尔主张建立“千载太平天国”
(2)18世纪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
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不但为18世纪末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而且促进了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意识的发展,导致以
摩莱里(1720—1780)[《自然法典》]
马布里(1709—1785)[《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巴贝夫(1760--1797)—《平民宣言》
(3)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
19世纪初期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以往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
第一,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毫无例外地把自己的批判锋芒指向了资本主义。
第二,他们在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积极主张。
第三,他们提出了比前辈丰富得多的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因素的深刻见解。
①圣西门及其主要思想
克劳德*昂利*圣西门(1760—1825)
生于法国的一个封建贵族家庭。
他从1802年开始,先后发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论实业体系》、《论文学、哲学和实业》、《新基督教》等一系列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决心致力于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
是一位具有远大眼光的思想家。
②傅立叶及其主要思想
沙利*傅利叶(1772—1837)
1772年出生于法国的一个富商家庭,早年丧父,中学毕业后从事商业。
他发表的重要论著有《全世界和谐》、《四种运动论》、《论家务—农业协作社》(亦称《宇宙统一论》)、《新世界》、《论商业》
为了实现人类幸福的崇高理想,傅立叶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研究和著述。
1832年,他还在法国进行了建立未来社会组织“法郎吉”的实验,于次年宣告失败。
③欧文及其主要思想
《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致工业和劳动贫民救济协会委员会报告书》、《致拉纳克郡报告》、《新道德世界书》、《罗伯特*欧文论婚姻、宗教和私有财产》、《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家。
出生于蒙哥马利郡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因家境贫寒,念完初小就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
1820年,欧文发表了《致拉纳克郡报告》,阐述了他的以公社制度为基础建立理想社会的计划,标志着欧文从慈善家到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转变。
1824年带着四个儿子和一批朋友去了美国,因为他幻想着开放的美国能够实现他的乌托邦理想。
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新哈莫尼(NewHarmony),欧文买了三万英亩土地,开始建立他的“新和谐社会”。
在新哈莫尼,实行财产共有,共同劳动,按需分配,孩子归大家共同抚养,并通过了新哈莫尼的村社宪法和精神独立宣言,确定了反私有制、反宗教、反资本主义婚姻制度等理念。
很快,新哈莫尼的2000英亩农地、18英亩果园开始种植,面粉厂、纺织厂、工具厂、医院和商店陆续开业,还建立了学校、幼儿园,似乎一个理想社会即将出现。
但好景不长,由于新哈莫尼向外界全面开放,来去自由,那些看中了这里“吃饭不要钱”和“各取所需”的游手好闲之徒越来越多。
到1827年,新哈莫尼出现了分裂,1828年彻底失败。
欧文带着遗憾回到了英国。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欧文并没有死心。
后来,他又在英格兰汉普郡的昆马德指导建立了另一个新和谐社会的实验区,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
一直到年近花甲,家财耗尽,一贫如洗。
但他意志愈坚,并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中又进行了30年的社会主义活动,直到87岁临终前不久,他还发表演讲,宣传共产主义理论。
1858年,他在故乡逝世。
3、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历史局限
历史功绩:
(1)深刻而有力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2)无情地揭露和嘲讽了资本主义的思想和道德
(3)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天才的设想
A:
在经济制度方面:
提出了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思想(这一有价值的思想被马克思直接继承)
B:
主张理想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机器大生产
C:
主张加强思想和道德建设,培养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继承后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
消灭三大差别,实现社会平等
三大差别:
城乡差别、脑体差别、工农差别
英国:
城市人口90.2%农村9.8%1个农民养活100人
美国:
2个农民养活100人
农业:
机械化、化肥化、优良品种化、电脑化
新三大差别:
沿海与内地、高收入与低收入、先富与后富
先富——共富
效率——公平
历史局限:
(1)没有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2)同情无产阶级却看不到其力量,脱离工人运动,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可靠的力量源泉
(3)反对无产阶级革命,主张以和平示范来建立社会主义
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条件
(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条件——无产阶级的成熟和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独立的政治运动时期。
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大工人运动: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的丝织工人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和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思想条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思想体系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条件下产生的。
然而经济政治条件本身并不能自发地产生任何思想学说,人们的先进思想还必须不断地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后人是在前人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前进的。
没有继承就不可能有发展,更不能有创新。
这是社会意识形态本身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也符合这个规律。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吸收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劳动价值论)
英、法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5、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弗里得里希*恩格斯(1820,11,28——1895)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必须具备许多条件,从理论上说,最重要的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解释不了的三大难题,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问题;
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问题;
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式形成
科学社会主义的涵义:
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
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内涵:
(1)从意识形态上说:
它属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具有阶级性;
(2)从社会制度上看,它属于理想的社会制度,具有科学性;
(3)从社会实践上说,它属于共产主义运动,具有实践性;
(4)从发展阶段上说,它既包括社会主义阶段也包括共产主义阶段,具有阶段性
6、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
前者的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后者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2)依靠的力量不同:
前者主张英雄史观和天才论,后者主张群众史观;
(3)选择的道路不同:
前者主张和平过渡,后者主张暴力革命
(毛泽东论革命: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第二次飞跃)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创立社会主义的思想
①马克思的“共同胜利论”
主要发达国家:
英、美、法、德
主要落后国家:
埃及、阿尔及利亚、俄国、印度
东方国家(东立暴君制):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欧洲的庄园经济是不一样的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根据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单独在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欧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
直至1893年恩格斯仍认为:
“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或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
②列宁(1870——1924)的“一国胜利论”
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条件已在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成熟,但社会主义革命不一定首先在那些资本主义最发达、无产阶级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发生和胜利,而往往在经济不很发达,但矛盾尖锐、又具备了一定主观条件的国家首先爆发并取得胜利。
这些条件是:
(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各国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以军事冲突和战争的方式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内部冲突加深,造成其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2)帝国主义战争使一些不发达国家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广大人民除革命外别无出路。
(3)不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得不充分,封建势力的存在,造成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通过领导民族民主革命将国家引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4)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并且有农民做同盟军,有经过长期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这些条件汇合在一起,就可以造成一种直接的革命形势,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胜利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成立。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伟大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它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
它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和总结,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蒙古1924——波兰1944、7捷克1945、5南斯拉夫1945、11
阿尔巴尼亚1946、1保加利亚1946、9罗马尼亚1947、12
匈牙利1946、2东德1950、10
亚洲:
越南1945朝鲜1945、9
中国1949、10老挝1975、12
美洲:
古巴1961、5
占世界1/4土地,1/3人口
目前还有5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朝、越、古、老
第二讲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第三次飞跃)
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1、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未来社会主义将在哪里突破时,曾经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但他们从未把自己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当作终极真理来束缚自己的手脚。
1881年,马克思在与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的通信中阐明了落后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著名论断,这段话是:
“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给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
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
所谓“卡夫丁峡谷”,指的是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一个部落)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打败了罗马军队,并强迫他们负着“牛轭”通过峡谷。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大的羞辱。
后来卡夫丁峡谷成为“耻辱之谷”的代名词。
(关羽之走麦城、拿破仑之兵败滑铁卢)
马克思借用这个典故说明,俄国等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即避开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苦难,同时又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和巨大成就,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国,俄国都是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典型。
理解:
①经济落后国家可以跨越或缩短资本主义阶段的行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②应当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来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③经济落后国家在政治上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但是生产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的现代化是不能跨越的。
这就批驳了“早产儿论”和“补课论”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第一,直接过渡方式,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春)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只获得了短暂的和平喘息的机会。
从1918年春起,苏维埃政权又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国内战争时期。
在此期间,苏维埃被迫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主要内容有:
A.实行所有企业全部国有化
B.由国家垄断贸易
C.对产品和原料实行统一调拨和分配
D.实行余粮收集制
E.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然在一定时期对于集中人力、物力,保证击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赢得国内战争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它忽视了俄国低下的生产力状况,过早地否定了商品货币关系,试图直接过渡到马、恩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事实证明,它给苏维埃俄国带来的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困境。
针对这种情况,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果断转变战略,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第二,迂回过渡方式:
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1924)
主要内容:
A.对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以自由买卖
B.对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原则,充分利用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
C.对国营企业实行物质利益原则,扩大经营自主权
D.对私营企业,把中小企业发还给租借来的企业主,同时吸引外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抓大放小:
①租让制(租赁)②租借制(承包)③合营制④合作制
⑤代购代销制
国家资本主义:
不是一种社会制度,而是一种管理方式,即现在的“三资”企业
先利用资本主义,再消灭资本主义
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
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农业生产状况迅速好转;
②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恢复了被毁坏的工业基础。
稳定和改善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地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可能。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列宁领导的一次重要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
它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在于: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长期探索过程;
第二,走迂回过渡道路,是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规律;
第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简单照搬革命的方法来搞建设;
第四,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2)列宁关于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列宁1924年去世)
列宁一直明确认为,社会主义必须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利的东西。
在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他明确提出利用租让制、合作制等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过步骤,他提出“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
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 =总和=社会主义”
“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社会主义”
①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应当大胆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
②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③不仅物质文明而且精神文明也要学习资本主义
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精神动力
教育科学文化——智力支持
④在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借鉴资本主义:
毛泽东1956年讲过,
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
江泽民:
三个代表
3、苏联模式的地位和影响
(1)苏联模式的涵义
1924年1月,列宁与世长辞。
斯大林(1879—1953)成为接班人。
他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基础,从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从巩固和维护苏联这个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出发,领导苏联人民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的全盘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
概括说来,苏联模式也即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采取的道路、方针和方法及以高度集中为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关系体制。
主要特征:
第一,所有制结构上,全国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第二,经济运行机制上,实得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第三,在工业化发展战略上,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剥夺农民,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作为积累资金的手段;
第四,在政治体制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和终身制;
第五,在文化体制上,采取中央集中控制和行政干预,文化教育处于封闭状态。
(2)成就:
①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1924年列宁逝世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在国际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下,在国内外经济异常困难和政治状况十分复杂的条件下,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用十多年的时间把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为一个比较先进的工业国,先后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全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的基础。
苏联从1928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仅用了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工业总产值就超过了英、法、德等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生产发展速度居世界之首,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普遍衰退形成了鲜明对比,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越性。
(3)弊端(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主观原因)
A.盲目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过早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
B.把公有制看成唯一的所有制形式,排斥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存在
C.在产业结构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高积累低消费
工农产品剪刀差
粗放型
D.经济发展战略上形成了计划经济模式
E.在思想领域大搞路线斗争和阶级斗争破坏了民主和法制
二、苏联东欧各国的改革
1.改革的成就
A.通过改革调整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通过改革突破了苏联模式,探索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C.由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成为战胜和制止帝国主义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的伟大力量。
冷战背景: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彻底破裂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北约: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美国通过北约组织实现了对西欧的军事政治控制,在欧洲大陆组成了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弧形包围圈,给苏联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剧了美苏在欧洲的“冷战”。
华约:
1955年5月11日至14日,苏联、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八个国家在华沙举行会议,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简称华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使两大阵营的对峙带有了明显的军事对抗的性质。
两大阵营的对抗全面展开。
同时也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改革的进程:
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三次高潮:
第一次以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开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匈事件以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到1957年苏联对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
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未能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第二次发生在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
这次改革仍然没有涉及体制构造本身的弊端。
由于苏联出兵侵捷而受到严重挫折。
第三次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
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完全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
二是各国改革是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上,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到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许多突破。
四种模式:
一是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
二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
三是实行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
四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A.早期:
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953年3月,斯大林病逝。
经过激烈的斗争,赫鲁晓夫(1894—1971)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苏联开始了发展的新时期,这是一个在国内探索改革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国际上加强了与美国竞争的新时期。
其目标就是要赶超美国,争夺优势。
为此,在国内,赫鲁晓夫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