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农民增收问题研究Word下载.docx
《洛阳市农民增收问题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农民增收问题研究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我市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硬环境建设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的目标由单一追求农产品产量转向追求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农业政策的立足点从迅速推进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向在推进“三化”的同时,力争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农民生活小康。
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洛阳市农民收入增速连年递减,甚至出现负增长,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整个国民经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找到有效促进洛阳市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就十分必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历来受到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视,早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
“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处理适当,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
”邓小平曾经有两个预言,其一是:
共产党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党内;
其二是:
中国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村。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速连年下降,我市(洛阳)的情况也是如此。
韩长赋、陈锡文、林毅夫等人已经把新阶段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核心归结为农民收入的增长问题。
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批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和学者,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并和国外学者合作、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各高等学校,以及各省的研究单位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从2004年至今,中央已连续发出五个一号文件,初步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新的农业和农村政策体系。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强调提高农村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从这些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对于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视。
当前,农民增收缓慢,是我市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存在,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化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结合了洛阳市农民增收缓慢这一热点问题,认真调查和分析原因,积极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是现实的客观需求。
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
我国人口目前分布于农村,农村社会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农村社会要稳定首先要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再生产投入的需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链条。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受益主体是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而决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投入水平的物质因素主要是农民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依赖程度,即实际受益程度。
“三农”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如果农民收入不能稳步增长,不能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只有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才会增加不竭的动力,农民才能不断扩大再生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一)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去考察与分析的一种方法,即从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部的联系性出发,对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要素构成以及最佳结合方式,使系统实现系统目标最优化。
本研究把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来研究,运用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多学科系统研究,分别从农业内部及其外部环境因素综合考察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2、比较分析法
在分析农民增收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时,围绕时空的变化,在不同的国家、地区、部门和历史阶段间加以比较,可有助于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本研究详细考察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区域农民增收模式选择,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典型省份对比分析其农民增收模式,得到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趋势,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法,通常是制定政策的基础。
本研究中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建立应用的规范分析法。
而实证分析是从基本逻辑和经验证据两方面进行检验,本研究中的实证分析章节中运用翔实的数据对相关论据进行了证明,并用典型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加以了有机结合,力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以上多种分析方法的应用,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以准确的把握各个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力,以便科学决策,使有关农民增收的投入经济、政策、制性收入中的农业收入,农民劳动报酬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具有较大的增收潜力,尤其是非农收入最终会超越农业收入,对农民增收起到决定性作用。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建立了以内部动力机制为主体,以合作经济组织和产业化经营组织等为载体,以政府宏观调控机制为导向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提出了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对策建议其中政府要为农户建立良好的软环境,提供政策、制度支持,完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农户则利用政府正确的宏观调控和发达的中介市场组织,通过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科技兴农等方式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
(一)农业资源禀赋-----耕地资源极度稀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
属于人均耕地资源极度稀缺的国家,根据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我国人口13亿,人均耕地1.2亩,且分布不均,三分之一省不足1亩,466县低于0.8亩警戒线。
实际上是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
受耕地面积的制约,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在技术水平没有明显突破的情况下已不可能很快提高。
因此,近期粮食产量增加的空间有限,其他非主流农产品可能会有较快的增长,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产品总量增长空间不大的现实。
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农业,粮食及农产品产量增长情况对纯收入影响很大。
从耕地资源看,洛阳市农产品总量增长已达到极限。
(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差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的劳动人口,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因素。
从数量上看,全国13亿人口,其中70%集中在农村,农村就业人口达到5.23亿,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耕地相结合,造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从质量上看,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其从业渠道因其自身素质低而受到限制,难以转入其他行业。
(三)农业要素投入
1、农业技术信息缺乏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在农村中传播信息存在诸多障碍,我国多数农业人口位于遥远地区和难以到达的地区,他们的“遥远性”与“难以接近性”直接影响技术信息的传播及传播成本。
较低的科技进步水平特别是较低的科技推广水平是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业资金缺乏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提高对农业的投入。
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户由于经营规模小,收入薄,只能应付当年的生产费用补偿,很少有财力去投资。
同时有限的资金投入又很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和产生规模效益,致使农业的社会总投资规模小,效益低。
(四)农业产业的剩余性特点及对剩余产品的众数增进性分配影响农民增收
目前的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增长速度慢,主要是因为农业在利用工业和城市剩余的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剩余性的产业,进行剩余性经营,并且对剩余产品进行日益扩大的众数分割。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建国以后的城市化、工业化倾斜支持政策原因,以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商品粮供应制度,我国形成了差异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市场对其调节有滞后性,产品具有体积大、笨重、低价、易腐等特征,在市场竞争中呈现弱质性,因而不被其他经济主体选择而仍然被遗留给农民。
这使农民的收入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经常出现减收、低收问题。
(五)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降低了农村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制约农民收入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偏差明显。
在劳动力就业的总量构成中,主要是农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
在产业构成中,2005年统计的第一产业为14.5%,第二产业为51.7%,第三产业为33.7%,非农产业构成之和已达85.55。
但是,就业构成表现的结构问题却非常突出,2005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高达50%,其中,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就业比重仍达45.1%。
也就是说45%的劳动力仅创造了GDP的14.5%。
产业与就业结构表现的偏差高达29%以上。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之所以无法较大幅度增长,出现增幅明显下降态势,其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农民的数量不能随着农业产值占比重的下降而相应减少,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制度原因
历史上形成的“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民收入持续不前的重要原因。
二元社会结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把中国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城镇人持非农户口,农村人持农业户口,持农业户口的人不能随便向城镇迁移。
于是农民无权在城市及收入高的二、三产业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及时向城镇转移,一方面阻碍了农民阶层的分流和分化。
另一方面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低生产率,农民收入持续不前。
其次社会保障和医疗福利等方面的差别,使农民生存、生活成本高,风险大,发展机会少,难以持续性稳定增收。
农村人缺乏社会保障,不仅难以享受大城市所有的公共设施福利待遇,缺医少药,缺乏教育而且连最起码的交通通讯设施都不具备,生活消费支出和风险大,发展困难,获得收入的环境不良。
2、土地制度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内核的土地制度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曾经为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这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暴露出了相当的局限性。
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单家庭为其生产主体,生产势力单薄,不利于生产的集中和经营的规模化,因而无法取得农业经济的规模效益。
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造成的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主体,根本无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所需要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方式,因而导致生产效率的低下。
再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体—农户不仅投融资能力低下,而且获取信息的能力低下,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本无法承受农业现代化带来的高成本,而且还容易造成农业发展中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2、政策原因
国家对农业投入水平低首先是财政对农业投人数量过少,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000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左右。
其次财政对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生产发展后劲不足,制约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3、市场原因
农村产品市场的双重垄断,具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一卖方垄断和农产品销售市场的买方垄断。
农产品流通是农民实现收入增长的关键一环,也是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虽然进行了系列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农产品的自由流通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不畅,品牌营销观念淡薄,农民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这种滞后的农产品流通制度抑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全面发挥。
滞后的制度供给和不健全的市场机制形成一股“合力”,直接阻碍着农产品流通和价值的实现,以及农民收入的增长。
4、政府行为
政府管理不力致使农村组织结构涣散,农民利益受损。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组织和社会管理组织不断地在衰落和弱化。
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改制为村和村民组以后,全能型农村基层组织分化,其中具有生产型功能的经济合作组织名存实亡,农耕、水利、植保以及非农经济的活动慢慢地与基层政府脱钩。
自取消国家粮棉定购任务以来,农民受到来自政府的生产干预的影响己经消失,农民成为自由的“经济人”,这有力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是在大大推进农业生产提高的同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大大降低,造成农村一家一户分散劳作。
人心涣散,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以下不良后果。
第一节长效机制的构建
一、机制的基本概念
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指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互为因果的联结关系及运转方式。
本研究中的机制一词正是来源于此,全面理解机制一词的含义,就必须从如下几个要素入手:
1、构件
无论是生物体还是机械,其生长机理和运转原理首先与其构造的成分相关。
即如果暂时撇开其结构不论,则可说有什么样的的组成就有什么样的的功能。
机制的原理与此相同,一种机制必须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某些特定的构成要素会形成某种特定的机制,而另一些特定的构成要素则会形成另一些特定的机制。
2、结构
结构与物质或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已是人所尽知的,同样的要素如果有着不同的结构,就会形成不同的物质或者具备不同的功能。
同样的道理,一定的要素可以因为其特定的结构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机制,而同样的要素因为其不同的结构而形成另一种特定的机制。
3、与环境的交互关系
任何一个系统,不管它是自然的、机械的或者是社会的,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其周围环境发生交互关系,而且与环境的关系是否融洽,或者其适应环境的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各个系统的生存和发展,也决定了各个系统的功能性质及功能强弱。
所以,研究系统的生存与发展机制,必然要研究系统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及其作用原理。
二、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的构成及其应包含的内容
1、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含义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只是经济机制中的一种,其含义是,在各种农业内部以及经济、社会等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内部运转机理和外部作用原理。
简单的说,就是如何才能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问题。
2、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件
农民收入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关系,按照经济学的分类,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包含三大子系统,分别具有各自的结构和功能。
3、内部动力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成了生产经营的主体,各种机制的运行最终要表现为农户的经济行为特别是生产经营行为,并要以农户的行为作为运动的基础。
可
以说,农户行为是农户和农民增收的内生变量。
农户增收的内部动力机制对农户家庭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农户按照最优化原则来配置家庭资源,成为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微观基础,因此中观、宏观的机制,最终再通过作用农户内在的动力机制,才能发挥其作用。
4、中观组织机制
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形式,引导农户进入市场,降低了农户的交易成本,并通过灵活的利益机制,使农户分享到合作及产业化经营的收益,有效的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中观组织机制,完善了农户的主体地位,强化了农户的增收能力,在整个系统中是重要的加固力和支撑力,也是政府和农户互相作用的媒介。
5、宏观调节机制
市场失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理论依据,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现实选择。
政府不仅要通过改变一系列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而且还直接调节农民收入。
政府在整个增收系统中,是通过宏观政策和手段对农民收入进行支持、保护和调节,是整个系统的推动力和引导力,决定系统运动方向。
减轻农民负担是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农村扶贫,除了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外,更重要的是,要增加农户的积累能力,而政府缩减收入差距政策,则是在保证“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实现“兼顾公平”。
农民增收的内部动力机制,中关组织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是农民增收总体运行机制的三大子系统,他们各自的结构功能和效率直接决定农民增收机制的总体运行效果。
但是,农民增收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根据系统论的原理,各子系统作用的发挥,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运行的效果,而且还取决于各个系统之间的藕合。
三、各构成系统之间的藕合
农户收入增长机制的总体运行,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必须根据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农业生产的特点来进行统筹安排。
当前,特别是要和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运行效果,真正为农户增收提供保证。
协调性原则在农户收入增长机制中,涉及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政府三类运行主体。
他们各自的利益目标是不一致的,农户最主要的目标是纯收入的最大化,合作经济组织,追求整体利益的最优化,而政府则是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和政治利益最大化。
利益机制的不同,其行为方式必然有不一致之处,这就要求协调三者的利益关系,加强机制创新,以期达到三者利益都得到最大满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应包含的内容
1、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软环境外部机制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软环境即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外部机制,主要包括制度、政策、市场、政府行为等影响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社会环境。
优化外部环境机制,改善农民增收的软环境,是确保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改革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终结户籍制度,改革农村的金融制度加大对农业的国内支持,免除农民的税费负担规范市场环境,放开粮食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改变宏观管理体制,合理规范政府行为。
外部机制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成上看,相当于宏观调控机制。
2、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硬环境内部机制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立的硬环境即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内部机制,主要包括农业内部影响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各种因素。
内部机制的建立是确保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农民为市民,促进农民非农化,提高其非农收入发展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挥比较优势,进行结构调整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内部机制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成上看,相当于微观发育机制和中观组织机制。
五、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建立的原则
1、整体增收原则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使任何地区不能拥有绝对的发展自主权,经济的发展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变动状态。
从系统学的观点出发,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局部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
只有将洛阳市发达地区农民与欠发达地区农民、城市与农村视为整体,促进洛阳市各个区、县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民收入的整体提高,通过整体的发展,才能确保洛阳市经济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
如果不遵循整体增收原则,势必导致“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局部增收。
2、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原则
所谓农民收入增长可持续原则,就是要在继续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篇文章要一起做,要确保经济增长在尽可能长时期内是可持续的。
坚持农民收入增长可持续原则,一方面要求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的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多样化、多模式的城镇化发展,调整农业产业和就业结构偏差,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在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工业、向城镇迁移和转移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
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民非农收入增长,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民农业收入增长。
3、城乡统筹兼顾发展的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观是一种全新理念。
它表明政府正视在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广泛存在的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和谐现象,要求用统筹的理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4、各子系统之间“利益互惠”原则
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包含三大子系统农户、企业和政府,各系统人员获利须公平合理,才能调动、激发人的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获取好效益。
如充分利用供销社现有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改革、改组,组建不同的龙头企业。
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当地资源条件,大力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让农民得到实惠,同农民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为了加快目前农村经济的发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迫切需要建立和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协调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5、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下,投入和产出是以商品形式体现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相应也主要体现人身平等与效率、机会均等与效率、结果平等与效率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多元性的。
在农民收入目标的实现中,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从多个途径,包括给农民政治和经济地位上的平等,提供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保障合理的农民收入分配的成果。
6、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目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受市场约束的新阶段,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再次大变革,其目标是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农村市场主体,提高农民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逐步减轻和弱化政府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作用。
7、以人为本的原则
经济增长无疑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要意义,但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手段。
因此,所谓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让更多的农民有参与发展的愿望,有参与发展的能力,有参与发展的机会,有参与发展的岗位。
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总之,必须尽快废除以为单一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指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政府职能要从经济增长目标向经济社会目标并重转变,维护和保护好农民的基本利益,为农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创造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发达国家及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经验借鉴
虽然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如今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