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窖考察报告范文word版 1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龙门石窖考察报告范文word版 1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石窖考察报告范文word版 12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
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
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
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
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
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
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
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2]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史载:
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
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
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
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2]、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
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1X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
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紧密相连。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
次日得知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
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
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
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
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
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所以白马寺又被尊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
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
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天子驾六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中心的东周王城广场,东周王城遗址区的东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辅展以东周王城概况、近年来王陵考古的新发现及部分东周时期珍贵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专题博物馆。
,“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
陈列展览辅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
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
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
最令世人瞩目的是唯一一辆“驾六”的发现,以直观清晰的形式印证了古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原址展示的“天子驾六”。
洛阳博物馆新馆建成于201X年3月,位于隋唐城遗址公园北侧,整个建筑由主楼和附楼两部分组成,长230米、宽140米。
展馆设计突出人性化,专门设计了公众互动区、公众休闲区以及文物收藏、研究等。
其功能设施包括1个基本陈列和7个专题陈列,常设展品约1.5万件,内部设计有完善的公众互动区和休闲区以及文物收藏、研究及修复区等。
201X年4月1日,洛阳博物馆新馆开馆并对外试开放。
基本陈列陈展主题为《河洛文明》,通过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北宋时期5大篇章,全方
位、多角度展示了河洛文化的形成与演进轨迹,展出文物201X多件;
专题展览分为《洛阳珍宝馆》《汉唐陶俑馆》《唐三彩馆》《宫廷文物馆》《古代石刻馆》和《书画馆》6大专题。
主楼一层、二层还设有壁画展临时展览和多种类型的机动展览。
河洛文明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展示功能主要分基本陈展、专题展和临时展览三部分,位于一楼的基本陈展厅名为“河洛文明”,展厅将通过文物、图片、文字、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展示手段,让您充分领略洛阳十三朝历史的辉煌。
篇二:
考察报告.doc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外出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
洛阳龙门石窟,华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唐芙蓉园,钟鼓楼广场、回民小吃一条街、仿古一条街,法门寺文化旅游风景区,曲江池遗址公园、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大雁塔北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清明上河园。
二、考察时间:
201X年4月14日—201X年4月18日
三、考察形式:
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1X年4月14日早上五点半我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三个班的同学,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坐上旅行社的长途大巴踏上了考察的路途,虽然一路颠簸,却是无比的兴奋!
2.考察基本情况
14日,到达洛阳已是下午一点钟,用过午餐后,我们去了第一站——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的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
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早在1961年既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X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X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1X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石窟售票处离公交车站还有一段距离,要经过一条购物(旅游纪念品)步行街。
龙门石窟的门票120元,括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个景点。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延
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X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
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古称“伊阙”,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将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而皇帝又以真龙天子自居,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
因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
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
参观完龙门石窟我们乘车前往住宿的宾馆,那一宾馆正位于华山附近。
尽管我们并没有买门票去专门游览华山,在大巴上向外望去,华山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跃入眼帘,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15日上午,我们来到西安考察。
上午我们去的一站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也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被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
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1X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
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
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
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
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
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
“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
不看金字塔,不能算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
”确实,兵马俑有多雄伟,只有你亲身体验后,才能真正的感受!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
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
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
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
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
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
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
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
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
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
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
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
15日下午我们去到了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投资13亿元,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也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它包括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
大唐芙蓉园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创下了多项纪录:
有全球最大的水景表演,是首个“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主题公园,它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户外香化工程,是全国最
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集中国园林及建筑艺术之大成。
大唐芙蓉园特色显著。
首先公园里充满了唐文化色彩,里面的雕塑、诗词都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还有唐时期文物的复制品,都体现了“唐”的特点;
其次是近8万平方米的仿唐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仿唐建筑群落,全部依照原建筑进行修复,而且集中了唐时期的所有建筑形式,简直就是一本完整的唐代建筑教科书;
再有就是投资6000万的湖面喷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幕电影;
最后就是环湖广场演出——《梦回大唐》了,这个作品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作曲,是集歌舞、音乐、诗歌、朗诵于一体的艺术精华。
游完大唐芙蓉园后,我们自由参观游玩了钟鼓楼广场、回民小吃一条街和仿古一条街,无不体现了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特征!
16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法门寺文化旅游风景区。
在20世纪中国现代考古发现中,法门寺地宫无疑是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1987年4月,201X多件大唐皇室重宝簇拥着举世无双的佛指舍利横空出世,法门寺在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里,我们可以瞻礼佛祖真身舍利,欣赏大唐皇室的奇珍异宝,追寻法门寺千年文化,领略古老文明的风采神韵。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至宝鸡市90公里。
北依歧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地势坦荡,风景秀美,正如古诗所天:
“面太白而千叠云屏,枕清渭而一条翠带。
”这里距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发掘的西周王室大型宫殿建筑遗址仅数公里。
另外,周边还有周公庙、五丈原、石鼓山、钓鱼台等诸多人文景观。
这里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3000年来物华天宝,人文荟萃。
雄伟壮观的法门寺真身宝塔就坐落在这块关中平原西部的周原大地上。
法门寺唐代地宫内供奉有4枚佛指舍利,其中一枚是释迎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又称灵骨,另3枚是唐代所做的复制品,又称影骨,4枚舍利在佛教徒心目中是同样的神圣。
它们的关系正如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说:
“影骨非一亦非异,了如一月映三江。
”出土时,4枚舍利被分别安置在地宫不同位置的不同器皿中。
第一枚舍利(影骨)为玉质,面世于1987年5月5日,为阴历四月初八,即佛祖释迹牟尼2552年的诞辰日。
是感应还是巧合?
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这枚舍利原供奉在唐懿宗供养的八重宝函内,安置在地宫北壁正中位置。
八重宝函是整
个地宫最重要的供奉物。
出土时,外用一个大红锦袋包裹着。
八重宝函层层相套,锁钥俱全。
宝函上文化内涵丰富,人物众多、纹饰华丽、工艺精湛。
其上整刻有丰富的密教坛场、造像等,庄严肃穆,是研究唐代佛教及密宗曼荼罗的重要资料。
这套宝函原置于地宫中室,用以供养第二枚佛指舍利,由外及里依次为汉白玉灵帐、需顶铁函、馏金双凤纹银棺。
第二枚佛指舍利的形状、大小、色泽与第一枚基本相似。
为玉质,外表是不规则的多面体,上有人为的三条纹理。
这枚舍利于1987年5月9日凌晨2时发现,原供养在这宝函内。
第三枚佛指舍利于1987年5月10日早8时发现。
其为骨质的管状物,外壁为不规则的六面体,上有自然裂纹,呈灰白色。
内壁有六道沟槽,呈暗黄色,高3.7厘米。
这枚舍利的形状与地宫内《志文碑》记载的:
“长一寸二分,上齐下折,高下不等,三面俱平?
?
上下俱通,两角有纹,纹并不彻”完全相符。
这枚舍利经专家鉴定和史料佐证是佛教徒苦苦寻找了201X余年的佛祖释逝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
它原供奉在五重宝函中,安放在地宫后室秘完内。
第四枚佛指舍利是1987年5月12日发现,为骨质的管状物,高3.7厘米,内孔方阔,外形为不规则六面体,灰褐色,其中三面各有一道人为的沟槽,这枚舍利原供奉在地宫前室的三重宝函内。
16日下午,我们参观了曲江遗址公园和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大雁塔北广场,再次领略到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独特魅力!
17日上午,我们来到了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
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
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分为七个部分:
史前;
周;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明、清,第一展馆包括第一单元《人猿揖别》,距今115万年前的先民遗存。
第二单元《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
第二展馆包括第四单元《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单元《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
篇三:
考察报告1
考察单位:
龙门石窟研究院
起止日期:
201X年4月16---5月1日
龙门概说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口,距市区十二公里。
春秋战国时期,龙门便有了“阙塞”之称。
龙门东西两山对峙,东为香山,西为龙门山,远望有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关塞,是为“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中的“三涂”之一。
《水经注》卷十五“伊水”条中云:
“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
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
”而伊阙在于国都之南,若天然的大门。
“龙”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故又叫做龙门。
但偶尔也有“凿龙”“禹门”之称。
自古以来“龙门山色”就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冠。
凡寓居洛中或游历至此的历代诗人,诸如李白、杜甫、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和欧阳修等,对洛阳第一胜境都留下了美好的诗篇。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居洛十八年,常住在香山寺里,并与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
他说: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
”(《修香山寺记》)他不仅自己自号“香山居士”,而且死葬香山,永远和龙门山水相伴,足见龙门山色感人之深。
峡谷两岸共有十口泉水,出露点一般高出伊河水面2----5米深,总流量每秒0。
229立方米,各泉温度无大的差别,一般为24度----25度,流量及水量年变化均不明显。
龙门地区气温最高达44度,最低为负20度,平均年降雨量525。
5毫米,年蒸发量为1760毫米,最大风速可达7级,冰冻期为154天。
(资料摘自:
苏良赫、纪思、王玉河、许以和《洛阳龙门石窟地质踏勘报告》)
历史上古代龙门石窟的人为破坏与维修
人为破坏是龙门石窟所遭受到的最大灾难。
唐武宗时代“会昌灭佛”和五代后周时期赵匡胤的诞生“天红三日,今曰火烧街。
当时人们跃龙门石佛成精,去打石佛,残去多数”(郭玉堂;
《洛阳古物记》手抄本)。
萨天锡《龙门记》说:
“诸石像旧有破衅既为人所击,或碎者、或捐躯,其鼻耳其手足或缺焉,或半缺全缺,金碧装饰悉剥落,悉有完者。
”又说:
“伊阙两岸,旧有八寺,无一存者。
但东崖巅有垒址两区,余不可辨,数十碑多仆,立者仅一二,所刻皆佛语,字剥落,不可续。
如此,则后魏迄于唐代诸寺,元时即已毁废矣。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五真宗景德四年:
“二月,已卯,上幸尤门,睹岩崖石佛甚多,经会昌毁废,皆已摧坏。
左右曰:
‘非官为茸治,不能成此圣迹。
’上曰:
‘军国用度,不欲以奉外教,恐劳费滋甚也。
’”用宗教迷信进行统治,是封建统治阶级必用的手段,宋真宗在公元1007年虽然拒绝了修复龙门佛像的建议,但是不到十年,几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还是进行了修复工作。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四云:
“西京龙门龛佛,岁久废坏,上命沙门栖演给修饰,凡一万七千三百三十九尊。
”众多的佛像,得到了整修。
解放前龙门石窟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帝国主义分子勾结一批民族败类大肆盗窃破坏龙门石窟的雕刻艺术品,使得这座艺术宝库中的石刻造像十之八九都残手断臂。
1965年,原龙门文物保管所所长马玉清将曾被胁迫盗凿龙门文物的偃师杨沟石匠王光喜,王水,王惠成三人邀请到龙门,座谈当时盗凿情况并到现场帮助寻找盗凿点。
据其回忆,盗凿时间约在民国十九至二十四年间(1930----1935年)。
由该村伪保长王梦林和王东立、王毛、王魁勾结洛阳东关古玩奸商马龙图(聋子),采用欺骗与强制手段,迫使石匠深更半夜摸进洞窟,借助于微弱的灯光,进行盗凿,还派土匪持枪站岗放哨。
怕惊动龙门、魏湾附近的老百姓来揍他们。
王光喜说:
“常去的有我们三个人,主要是盗凿宾阳中洞北边下面的身子(孝文帝礼佛图)。
当时有照片,打一回看一回照片,按打的多少付给钱。
照片在马龙图那里放着,主要是王魁两下接头,打碎的碎块由王魁转交给马龙图。
我也进城去送过一次,下边搁佛像,上边放上一些石灰,说是进城卖石灰的。
很不好打,打着直冒火,那石头是火硝石,光宾阳洞就打了两三年”。
其盗凿地点有古阳洞北壁第一层列龛东数第一龛右下角的飞天、第二层列龛下东数第三龛龛楣、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宾阳南洞南壁大龛下狮子、莲花洞北壁上层龛内的交脚弥勒、破窑南壁隋龛下狮子、万佛洞西壁莲花穿枝供养菩萨和窟顶飞天以及洞外两侧的狮子、东山看经寺南壁罗汉迦叶上身、二莲花洞北洞东壁两侧菩萨等。
据1965年初步统计,龙门石窟被盗凿痕迹达七百二十多处。
1971年由马玉清等六人分别到杨沟、郜庄、龙门街、魏湾、郭寨等村镇再次调查破坏龙门文物的损坏情况。
马玉清说:
“万佛洞的狮子是杨沟土匪王魁打的1953年北京法院来龙门时,把王魁弄来,叫他站在万佛洞被盗走的地方照过像。
”经解放后查明,马龙图、王梦林一伙与北京古玩奸商岳彬、美国人普爱伦是串通一气的。
自然因素对龙门石窟的破坏
一千四百多年来龙门石窟不仅受到人为的盗窃与破坏,目前自然风化的危害更是威胁着这一艺术宝库,岩石的风化崩塌,地下水,溶洞,为龙门石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由于石窟大部分开凿在寒武,奥陶纪石灰岩,虽有适于雕作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它的弊病。
岩层中裂隙极为发达,喀斯特溶洞较多,且地下水丰富、杂树丛生,这就造成多组裂隙切割岩体,造成大面积崩圮。
诸如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手部和腿脚,南壁天王、力士、以及石牛溪南面多层佛龛的自然崩圮,就是证明。
近些年来,在敬善寺前面伊水岸边,就发现有露出水面的雕刻有两层唐龛的巨大岩块,很可能就是从石牛溪南面崩圮后,经河水冲留下来的;
再者,由于喀斯特溶洞圮毁和渗水引起的岩石风化,水的流动不断溶蚀石灰岩中的碳酸钙,随着水带出表面,水分蒸发或沉淀,使洞窟中出现了大面积的石灰岩凝浆。
有的雕刻已面目不清,个别地方凝浆达两厘米厚,莲花洞由于长期漏水不干,还长了苔藓,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