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41360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副本 3.docx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复习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副本3

第四单元热爱祖国

复习目标:

能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回答课后习题,背诵重点段落和古诗诵读,能掌握本单元中的生字词。

知道通过时间反映人物品质的写作方式。

复习过程:

一、背诵第16课。

1、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

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全诗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从空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讴歌自古以来长江的功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从时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讴歌在新的时代长江的功绩。

课文运用了人格化的语言,句式整齐,结构基本依次对应,节奏鲜明流畅。

配上旋律,成为一首主题鲜明、曲调高昂的优秀歌曲。

2、复习课后词语表,会用重点词语说句子。

3、对句子的理解。

①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②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长江像母亲一样哺育着各族儿女,并从西到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联系在一起,所以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③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在赞美了长江雄浑壮美的巨人般气概、长江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建树的不朽功绩之后的情感抒发,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等融为一体,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4、习题设计

1.背诵课文。

2.填上合适的词语(按课文)。

()的乳汁()的源泉()的清流()的情怀()的臂膀()的力量

3.扩词。

赞()()()概()()()育()()()健()()()

4.理解词语:

荡涤、磅礴。

5.写出反义词:

赞美()无穷()

6.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赞美长江。

(反问句)

7.了解长江。

二、朗读第17课。

1、会写文中生字词。

2、了解文章结构,知道一般写景文的结构特点。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全文根据登泰山和观日出分为两部分,首先以时间、地点的变化介绍了登泰山时在中天门、对松亭、南天门、日观峰的所见所感,接着介绍日出的壮观景象。

全文脉络清晰,重点突出。

在课文描述过程中,作者采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以清晰的思路将美景的特点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最后直抒胸臆,将登高观日出的感受表达出来。

4、学习各种描写的方法。

5、习题设计

1.理解字词,读通课文。

2.辨字组词。

陡()徒()观()砚()撕()嘶()淹()掩()

3.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群山()的云雾()的天边()的峰峦()的光

()的游览胜地()的绸带()的浪花()的棉絮

4.按要求积累语句。

描写泰山日出的语句。

描写泰山山路险峻的语句。

描写泰山云雾的语句。

5.写出近义词。

偶尔()扩展()

6.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

()

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

我的眼睛被着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

()

三、复习第18课

1、背诵全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是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

课文描述了作者离开祖国时的所见所闻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感情。

作者郑振铎,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时间较远。

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

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为避开国民党政府的压迫,出国去西欧。

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感人肺腑的一组文章——《离别》,共有3个章节组成,《别了,我爱的中国》是其中的第一篇。

课文的重点句子“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出现了三次,但表现的情感却有所不同。

课文的重点是深入体会三次出现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的思想感情,理解“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的含义。

3、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这句话中用小孩来比喻浪涛,形象地写出了浪涛翻滚起伏的样子。

这句话描写的是“我”在船上见到的优美景色。

但是“我”描写景色不是为了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是为了谴责帝国主义列强,因为当时的中国正遭受他们的侵略,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

②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这句话用反复的手法在文章中重复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出现这句话,是“我”和亲友告别;第二次出现这句话,是“我”和祖国告别;第三次出现这句话,是“我”和在各方面战斗着的勇士告别,更是表达了“我”学成归来和勇士们一起赶走帝国主义的勇气和决心。

作者情感的表达层层推进,不断深入,不断强化。

③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不负责任”是针对那些正在用自己的血和汗建造新的中国的人而言。

“我”没有“不负责任”,是因为“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

说自己是“一个罪人”,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更表达了自己将以更勇猛的力量投身新的中国的建设工作的决心。

4、习题设计

1.照样子写象声词。

例:

劈劈啪啪

例:

哗啦啦

2.写出近义词。

倚()悬()跳()顽皮()

3.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感动()的军舰()的力量()的船栏()的海水()的小孩

四、复习第19课。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读出紧张的气氛。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小故事。

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是盟军的一个情报中转点。

一天晚上,围绕藏着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了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课文一二节简单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并对故事的具体展开埋下伏笔作了铺垫。

第三到七节具体描写“一天晚上”围绕“半截蜡烛”展开的故事。

课文语言精炼,情节紧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充满戏剧冲突。

半截蜡烛是串起全文的一根线索,它的“点燃——吹熄——再点燃——熄灭”,关系到藏在蜡烛中的情报的暴露,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更关系到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

因此,教学时,重点围绕这根主干逐步展开。

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3、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时间的过去,意味着危险的临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危险也一分一秒地临近……

②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这里的“它”指的是那半截蜡烛。

因为蜡烛一旦熄灭,里面藏有情报的秘密就要暴露,一家人的生命就要面临危险,因而“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③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

其中,或许有命运之神垂怜保佑的因素,有德国军官麻痹大意的因素,有德国军官残存的一点人性因素……但最最重要的是小女儿的临危不惧、急中生智,是小女儿适时的提议,稳重、从容的行为所致。

4、习题设计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的东西()的孩子()的心情()的主意

()的小姑娘()的桌子()的儿女()的光一()蜡烛

一()妇女一()主意一()油灯一()眼睛一()楼梯

2.照样子写词语。

例:

恶狠狠热()()笑()()金()()白()()暖()()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她手中的蜡烛()熄灭了。

()蜡烛烧到金属管处,()会自动熄灭。

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想了许多办法,()始终放心不下。

4.按要求改写句子。

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改为“被”字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

(改为陈述句)

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缩句)

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

“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

”(改为间接叙述形式)

5.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保护绝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及结果。

伯诺德夫人:

()结果()

大儿子杰克:

()结果()

小女儿杰奎琳:

()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