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40506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管理信息平台不仅提供了大量详细的数据,还能进行复杂的数据查询,特别是进一步的后台数据应用开发还能帮助搞清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总体和局部上显示出要素的权重,十分有助于对重大的项目布局、重要人事的安排和宏观形势的把握。

1、有助于科学合理安排重大项目。

一般每年都会组织安排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布局,既要考虑地域、气候、土质、灌溉、交通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局部区域的经济基础、辐射或带动区域状况、农产品深加工配套等方面的因素,细致一点还要考虑党员、群众的基础情况。

因此安排这类项目通常是组织相关部门开会讨论几轮后最终定板。

而借助数据平台,则可方便了解各方面因素和做出准确判断,做到项目科学布局。

2、有助于合理安排干部工作岗位。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是我党干部任用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既要掌握人的特点,又要了解岗位要求,在这两方面数量不大的情况下,以一人之力完全可以做到,但是如果数量较大,则非人力所能为。

以三台县为例:

全县有63个乡镇、74个部门,副科级及以上干部的岗位就有500个以上,而在职的实职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加上后备干部,人数至少在700人以上,要将这些人和这些岗位科学合理对应,同时还要兼顾一些实际的用人原则如年龄、任职年限、工作表现、岗位轮换、任职经历等,只有充分利用平台,建立详细的干部个人档案,针对岗位的具体需求,按照相应规则进行查询,才能比较合理的做到“将最合适的人放到最合适的地方”。

3、有助于对农村县域宏观形势的把握。

农村县域宏观情况主要是靠通过了解生产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稳定等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具体业务数据来实现的,对灾区农村,还有灾后重建等相关工作内容。

例如,从全县粮油的种植情况可以了解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从生猪、家禽等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情况可以了解到老百姓的增收问题,从经济作物的栽培、养殖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反馈可以了解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从各个乡镇的类似经济数据上分析,可以了解区域发展的平衡性问题…。

纵向到底的数据为宏观形势的把握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有利于在各级政府根据形势制定计划,有的放矢得开展工作。

(二)加快农村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有利于政府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

当前,农村社会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对基层政权提出了新的考验,转变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是大势所趋。

如何做到这些?

建立并有效利用农村管理信息平台,可有助于此。

1、充分利用平台的数据共享功能,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要掌握失地农民的详细情况,一般来说社会服务部门仅能提供名单,详细的资料基本没有。

通常的做法是按图索骥,逐户调查。

但利用平台数据,相关信息则可从其他的业务部门获得: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基本是100%的参合,可从这个数据中获得失地农民的年龄、性别和所在村社;

从五保、低保等民政数据中就可了解到特别困难的群体;

从组织部门的党员数据中就可掌握失地农民中党员情况,从计生部门数据中就可了解到超生、育龄妇女情况;

从维稳数据中就可了解哪些失地农民是稳定的重点对象;

从农民工培训、劳动力转移的数据中可以了解其就业情况;

而从不同数据表中寻求交集,这正是平台强大功能的具体体现。

掌握了这些情况,解决他们的问题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2、充分利用平台的数据适时更新功能,可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灾后重建是灾区各县的重点工作,为加快重建,一些地方要求每天上报重建进度。

以三台县为例,即使63个乡镇每天准时通过邮件或者电话上报重建进度上来,也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汇总和分析。

而如果各乡镇直接从数据平台中录入相关信息,则数据就能即刻汇总,就有足够时间对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准确分析。

3、充分利用平台的数据管理功能,可永久保存和方便查询。

平台海量的数据存储功能力能容纳农村各个方面的记录;

同时强大的查询功能能保证在需要相关信息时,高效、准确、方便查到。

“5.12”地震造成了灾区农村一部分数据流失,在这个时候建立和完善数据平台,正是亡羊补牢之举。

(三)加快农村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不可否认,当前农村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现状,对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的影响:

一方面公务员年龄老化严重,更新观念难度大;

另一方面,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与当前农村形势的要求还有差距。

大多数公务员没有利用工具主动更新自我的主动性,不愿意接受行政业务技能培训,认为学会了以后类似的工作就会落到自己头上;

遇到问题也不愿意利用工具去认识、分析,采取老办法“和稀泥”。

但是,加快农村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因噎废食:

首先,农村基层的工作实际,客观上要求公务员成为多面手。

群众都会把下村干部当“百事通”,有困难、有问题,不管他们是否分管或者负责,都要求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者建议。

要做到“出门一把抓,进门才分家”,只有利用好信息平台,让每一位干部相互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进度,才能给群众一个准确的答复。

其次,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创造环境潜移默化。

当外部工作环境要求公务员具备相应能力时,特别是应用农村管理信息平台熟练开展自身业务工作成为工作的基本要求,那么基层公务员就只能面临两种选择,要么转变观念适应工作环境,要么调整工作岗位。

第三,公务员队伍能力、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转化。

尽管当前基层公务员队伍的中年和青年比例不高,但他们是基层工作的主力军,有较强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客观上有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需求,特别是每年充实到基层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很好地起到推动作用。

最后,农村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也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由于农村管理信息平台包含党务、政务、农村、经济、社会、生产、发展等方方面面的数据,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而且在建立过程中,所涉的相关业务数据,需要大量公务员共同参与。

因此,建立信息平台的过程也是对公务员进行培训的过程。

二、三台县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总的来看,三台县信息化硬件环境总体较好,但各类信息化应用相对滞后,服务机构作用有限,人才十分匮乏。

(一)信息化硬件环境总体较好。

全县公共通信网络建设已成规模,建成了覆盖所有乡镇网络设施,部分地区网络延伸到村,截止2007年,电信公司移动用户数1.83万户,固定电话用户数11.41万户,小灵通用户数2.93万户,宽带用户数1.5万户。

移动公司移动用户12万户。

有线电视实现408个村通,达到了25.6万户。

利用ADSL或3G实现宽带上网用户13778人。

政务网基础设施较完备,内外网物理隔离,部分政府部门建有小规模数据机房。

(二)各类信息化应用相对滞后。

县级部门基本接入了以“十二金”为代表的政务系统,各个垂直管理部门的政务系统与省市直接挂接;

在乡镇一级,推广了电子政务外网应用系统,内部办公系统使用普遍。

在政府各部门普及应用了公文交换系统、资料交换、安全邮件等办公系统。

但是这些都普遍存在发布的信息时效性不强,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不多,带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信息较少,服务于农业、农村生产发展和市场方面的信息不多等不足。

内部的政务网方面,其作用仅停留于收发文件,以及少量的业务应用,数据孤岛现象比较突出,部门间基本没有建立数据的共享机制。

(三)服务机构作用有限,人才十分匮乏。

全县信息化的主管部门人员少,高素质人才十分匮乏,在指导、培训和服务全县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各职能部门内部的公务员仅有为数不多的干部能独立进行公文收发,进一步的应用还需加强培训。

基层信息员普遍身兼数职,缺乏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技能和经验,乡镇信息基础较薄弱,有限的应用系统大多数没有延伸到乡镇一级。

三、加快三台县农村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工作量十分巨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因此,十分有必要结合工作实际、人员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完善相关的软硬件条件,建立并完善农村、经济、党务、政务、地理信息、社会事务等方面的数据库,开展最迫切的信息化应用。

(一)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解决镇乡“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县级机关,办公网络和电脑基本都得到了普及,通过电信或者联通等网络接入商,很方便实现了政务网网上办公。

而在镇乡这一级,普遍存在着两大困难:

一方面硬件条件差;

多数镇乡电脑配备少,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办公局域网都尚未建立起来,少数通过共享方式接入政务网的镇乡又受制于带宽窄。

另一方面,镇乡接待群众是最多的,对各类信息的需求多,需求和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因此,对信息化环境相对落后的镇乡,首先是加大投入改善应用环境。

(二)建立并逐步完善经济、党务、政务、农村、地理信息、社会事务等方面的数据库

由于建库工作庞大,各个方面都包含了相当多的内容,因此只能采取突出重点、突出实用性的原则,优先从当前的重点工作着手、从涉及关系民生的重要事项入手,在对县级各部门和镇乡开展信息化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台帐为主。

从建库工作的进度安排上,应逐步着手建立基础性数据库、重点工作数据库和扩展数据库三类数据库,时间上应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三)开展最为迫切的信息化应用

新形势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信息化应用提出了千差万别的要求,要在短时间实现这些要求的应用,不现实也不切合实际,因此,宜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突出重点,适用广泛,实施迅速的原则,优先选择实施以下应用:

一是决策应用,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各类信息数据的汇集,从不同方面反映农村、农业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本质,得出综合的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图表和较为准确数据,为重大项目投资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共享应用,方便各部门更快捷、准确了解情况。

各县级部门在收集自身业务数据的同时,也为其他部门提供了信息参考和依据,有助于各部门在安排生产、实施救济、维护稳定、兑现政策等方面抓住关键、找准切入点。

三是查询应用,方便数据查询。

一方面实现业务部门审核、校验相应的业务数据;

另一方面,在接待群众来访时,方便快捷查询出他们关心的事情和有关内容。

四是电子档案管理应用。

方便镇乡及各部门对县级文件的查询和存档;

有助于镇乡及县级部门内部文件的归档管理。

(四)强化保障

信息管理平台建设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各建设项目均需要跨部门合作,需要充分协调各部门。

信息化建设客观上需要打破各部门的条块分割,从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向综合集中化管理过渡。

同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也是一项耗费较大资金的工程,只有强有力的领导力,才可以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必须强化以下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必须强化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领导地位,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按照分工,其他县级领导是具体方面的责任人;

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落实建设工作的组织承办人;

县信息办对跨部门协作的项目、基础项目、重点项目负责统一规划、考核。

二是强化机制保障。

建库工作量庞大,不仅需要各部门积极参与,还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考核,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部门和镇、乡的单项考核,逗硬奖惩。

三是强化经费保障。

由于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大,需要多方筹措资金,细安排、巧打算。

一方面根据国家和省上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不失时机争取国、省项目和资金;

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鼓励社会、企业和政府投入。

四是强化人员保障。

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信息化干部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广觅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人才,增添到信息化建设队伍中来。

同时,成立信息化建设的专家咨询组,保障信息化建设速度快、经费省、效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