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论教案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
《留侯论教案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侯论教案精选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孺子可教矣。
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良因怪之,跪曰:
“诺。
”五日平明,良往。
父已先在,怒曰:
“与老人期,后,何也?
”去,曰:
“后五日早会。
”五日鸡鸣,良往。
父又先在,复怒曰:
“后,何也?
“后五日复早来。
”五日,良夜未半往。
有顷,父亦来,喜曰:
“当如是。
”出一编书,曰: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后十年兴。
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
“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
”汉王欲攻之。
留侯曰:
“不如因而立之,使自为守。
”乃遣张良操印绶立韩信为齐王。
)
【重点词句】
一、注音。
1、卒(猝)cù
然临之 2、刀锯鼎镬huò
3、虽有贲bēn育4、倨jù
傲鲜xiǎn腆tiǎn
5、肉袒tǎn 6、圯yí
上老人
二、重点词翻译:
1、必有过人之节(节操)
2、卒然临之而不惊(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怎么)
4、所以微见(现)其意者(表现)
5、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互相)
6、其平居无罪夷灭者(杀戮)
7、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只是)
8、郑伯肉袒牵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谦逊的对待))
10、遂舍之(放弃,之,代词,攻打郑国)
11、三年而不倦(厌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由折辱而引申为削弱)(挫伤)
13、非有平生之素(旧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状貌(形体、容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志向气度)
三、词类活用:
1、臣妾于吴者(n—v 做奴仆)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动,认为……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动,使……受惊,使……发怒)
四、古今异义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抱负)
3、其身之可爱(可贵)
4、其君能下人(谦逊地对待别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为……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五、重点句翻译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临灾祸却不惊慌,无缘无故受到侮辱却不发怒。
2、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看他用来表现他的心意的话,都是圣人和贤人互相劝戒的道理。
3、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所为深惜者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子房凭出类拔萃的才能,没有谋划像伊尹、太公那样计谋,却偏偏实施像荆轲、聂政那样的冒险之举,妄图侥幸而求不死,这本来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处。
因此采用傲慢武力
4、非子房其谁全之
如过没有子房难道还有谁能保全他呢?
【课文分析】
1、读课文第一节,说说作者所谈论的中心是什么?
采用什么方法突出这一中心的?
(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现对比,表明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为能忍)
2、从第二段文字出发,分析圯上老人出现的用意是什么?
(抓重点句:
且其意不在书)
简说有关张良的传说,指出第二节为破典引事,从而证明作者的独辟蹊径。
3、读第三节,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一个人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
研讨重点语句“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之计谋,以侥幸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明确:
首先要有杰出的才能,其次要有过人的气度。
(突出了作者对“贤而能忍的重视”)
补充引导:
张良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补充说明,张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
从而得出一个观点,忍小忿而就大谋
4、分析课文第四、第五节:
问题:
A、疏通两个人物事例中的文字。
并用“活国/复国”加以概括
B、研讨:
结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中的“高祖、项羽”,说说论及这些人物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
(正衬和反衬,有力地证明了能忍则成大事,不忍则坏大事的道理)
5、研讨:
太史公的猜测之误,对表现张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张良名显天下,不是因为魁梧奇伟,而在于贤而能忍并成就了大业。
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理解文章内容】
1、读完文章,我们发现《留侯论》没有全面评论他的生平和功业,你能说出文中写了留侯的哪些经历吗?
寻人刺杀秦王 受书圯上老人 (辅佐高祖取胜) 说汉王忍韩信
2、纵观这三件事,我们看到了张良精神成长的过程,由此苏轼创造性概括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过人之节。
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的?
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论题“忍”字,然后作者先说黄石以“忍”教张良,次证以郑伯和勾践的“能忍”而胜,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证,反复申论,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
3、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
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
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
(2)“且其意不在书。
”“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
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
(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此子房教之也。
”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
小结:
文章通过对张良的评论,论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
以“忍”贯串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体会文章特色】
1、总冒开头,一字立骨
2、选材典型,翻出新意
3、对比衬托,烘云托月
4、结构严密,文笔曲折
【布置作业】
你同意作者评张良“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吗?
简要说说自己的看法。
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小忿”和“大谋”的理解。
一、熟悉文本,感知不同观点
《留侯论》是一篇史论,属于议论文。
本文集中论述了张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能忍”,“忍”字贯穿全篇。
但作者的立论,是建立在驳论的前提和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张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经有流行的看法——得益于圯上老人所授的奇书《太公兵法》。
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场围绕张良成功原因的对话——苏轼与前人的对话。
讨论:
本文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
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
二、比较阅读,了解治学精神
《留侯世家》里的相关文字: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常习诵读之。
(见“补充史实”第二段)
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
沛公拜良为厩将。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良为他人言,皆不省。
良曰:
“沛公殆天授。
”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
留侯死,并葬黄石。
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留侯世家》和《留侯论》二文,除了对于张良成功原因的说法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点?
圯上老人为谁?
前者认为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黄石,他能预见到张良“后十年兴”;
而后者认为是秦之世出而试之的隐君子。
老人来到圯上的用意是什么?
前者认为是为了授书,这样张良“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来“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而后者认为是为了“深折”少年张良,教他“能忍”。
归纳:
刚才讨论出来的两个不同点,加上前面观点的不同点,这三个不同点在苏轼的文章里都有体现。
古人说:
“尽信书,不如无书。
”本文是一篇史论,实际上也是一篇读书笔记。
作者认真读书,却并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于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三、梳理材料,归纳对比特点
1、提问:
刚才发生在张良身上的这件事,根据课本第2段开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字眼来概括它,这就是“受”,即受兵书。
那么,除此之外,本文还写了张良的几件事?
你能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吗?
明确:
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一击”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
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
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
2、提问:
这三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
都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
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正反对比,观点显得鲜明、有说服力。
3、提问:
本文还提到了哪些人物?
还提到伊尹、太公,荆轲、聂政,郑伯、勾践,项羽、刘邦。
4、提问:
他们又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伊尹、太公是从正面,荆轲、聂政是从反面,郑伯、勾践是从正面,项羽是从反面,刘邦既是从正面又是从反面(因为刘邦有能“忍”之时,也有不能“忍”之时,而需张良教之)。
由此可知,本文在论证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正反对比。
作品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
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
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
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
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
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
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嬴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
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
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
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
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
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
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
“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
庄王说:
“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
”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
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
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
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
为什么这样说呢?
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本是秦始皇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
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对对方疲敝。
这是张良教他的。
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
啊!
外柔内刚,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
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
作品赏析
该文系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
根据《史记·
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
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
“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张良圯上受兵书之事。
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以司马迁的才华慧识,以神怪入史且于篇末加以评注,常令后人对太史公秉笔直录产生怀疑。
其实,早在宋代就有苏轼写了一篇《留侯论》,对此作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和发挥。
苏轼在文中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
依苏轼之意,圯上老人并非司马迁之所谓鬼物,而是秦代有远见卓识的隐君子,他的出现其意也不在授书,而是有意试一试张良的隐忍度的。
张良曾在博浪沙行刺秦皇。
事败之后隐姓埋名逃至下邳,圯上老人对此深为惋惜,特意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地挫折他。
结果他能够忍耐,说明还是有可能成就大事的,所以圯上老人称他“孺子可教矣”。
经苏轼这么解释,此事就具有了可信性。
相比之下,司马迁对这段轶闻也是十分厚爱的,但他没有破除其封建迷信的神秘光环。
苏轼之高明,终于使这段佳话点石成金。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
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
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
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诗有诗眼,文也有文眼,尤其是立论文章,这篇文章开宗明义即亮出了“文眼”: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的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
苏轼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
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
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苏轼这篇论文还给读者一个启示,好的素材还要善于运用,即使是文学大家也不能等闲视之,也需要有一个深入分析反复提炼的过程。
相关链接
东坡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至其浑浩流转,曲折变化之妙,则无复可以名状,而尤长于陈述叙事。
留侯一论,其立论超卓如此。
(明)杨慎
此文若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操纵之妙。
(明)茅坤引王慎中评语
此文得意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起,掀翻尽变,如广陵秋涛之排空而起也。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四
【自学导航】
一、正字音
卒()然临之 圯()上老人 刀锯鼎镬()
贲()育 倨()傲鲜()腆()
彼其() 不称()其志气肉袒()
二、重点实虚词
实词:
(1)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2)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3)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4)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
(5)臣妾于吴者
(6)忍小忿而就大谋
(7)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
(8)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9)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虚词:
(1)匹夫见辱
(2)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4)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
(5)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6)句践之困于会稽
(7)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三、古今异义
⑴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⑵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⑶其身之可爱
⑷其君能下人
⑸必能信用其民矣
四、特殊句式
(1)此圯上之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3)勾践之困于会稽
(4)夫子房受书于圮上之老人也
(5)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6)而命以仆妾之役
五、
(1)苏轼的《留侯论》并没有全面论述或评价张良。
那么,这篇文章选取了他的哪些人生经历呢?
通过这几件事,苏轼认为张良能够最终获得成功的主观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忍”字贯串全篇,评述张良一生的?
【课后检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
通“猝”,突然。
B.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折:
教训
C.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
疲惫,衰败
D.非子房其谁全之 全:
齐全,完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油然而不怪者
B.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是以百战百胜
C.必有过人之节 且夫有报人之志
D.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其事甚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
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但却有着不能忍耐的脾气。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
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当淮阴破齐而欲白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自学导航】参考答案
1、cù
yí
huò
bēnjù
xiǎntiǎnjì
chè
ntǎn
2、实词:
见:
通“现”,表现,显露;
折:
使……受摧折,使动用法;
逆:
迎接;
下:
居于……之下,谦逊对待,名词活用为动词;
臣妾:
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
就:
成就,完成;
惊:
使……受惊,怒:
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
王:
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
全:
成全
见:
被;
卒:
通“猝”,突然;
安:
怎么;
方:
正;
特:
只;
之:
连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乃:
竟
3、
⑴人之常情 ⑵怀有的抱负
⑶值得爱惜
⑷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
⑸使……信服,为……所用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判断句(3)被动句(4)状语后置(5)状语后置(6)省略句、状语后置
5、
(1)
⑴寻人刺秦;
⑵圯上受书;
⑶辅汉建功。
在于有“能忍”的过人之节,“忍小忿而就大谋”。
(2)
⑴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
⑵第二段,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
⑶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
⑷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
⑸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
因一字之功文章旨意毕现,可谓“一字立骨”。
文章以“忍”字为中心,贯穿全篇,层层议论,逐步深化。
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又是张良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课后检测】参考答案
1.D(D中“全”应为成全,其他A、B、C项解释均符合文中语意,为正确项)
2.C(C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
A中两个“而”,前“而”是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就;
后“而”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
B中两个“以”,前“以”为介词,用;
后“以”为介词,因为。
D中两个“其”,前“其”为代词,代“天下有大勇者”;
后“其”为指示代词,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