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9965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级音乐学论文孟东丽Word文件下载.docx

本文将从《玫瑰三愿》的创作风格、背景以及演唱技巧等方面来论述,使更多的声乐学者了解艺术歌曲,并做到对所唱歌曲心中有数,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上的追求发声技巧、音色,而要使学生真正了解如何才能唱好一首艺术歌曲。

一、黄自及其艺术作品风格的介绍

(一)黄自的简介

黄自(1904一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人,生于1904年3月23日,1938年5月9日卒于上海,年仅34岁。

黄自出身于书香门弟,父亲黄洪培曾任江苏省川沙县参议员,母亲陆梅先是川沙开群女校的创办人。

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黄自,自幼便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的他更是对唱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916年,十二岁的黄自小学毕业,入北京清华学校读书,在那里开始接触西方音乐,参加学校乐队、合唱队,17岁时学习钢琴,18岁开始学习和声。

在清华学习的8年,是他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期,对西方音乐的接触和学习,令黄自大开眼界,也是在那时,他年轻的心中便选定音乐作为他得终生职志了。

1926黄自年在欧柏林音乐学院学习开始,到1937年完成他的最后一首作品《热血》,前后十二年中,共创作了各种体裁的作品92首,数量虽不多,但其中包括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玫瑰三愿》、《思乡》、管弦乐《怀旧》、钢琴曲、室内乐等丰富内容。

这无不得益于他在欧柏林勤奋刻苦的学习。

其中最重要而且数量最多的是声乐作品。

1938年5月9日,黄自因患伤寒病逝于上海红十字医院。

临终前,他对夫人汪颐年女士说:

“你快去请医生,我不能就此死去,还有半部音乐史没有写完呢!

”然而天年不遂,一代宗师溘然谢世。

他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却越来越为世人所推崇。

(二)黄自艺术歌曲的风格

黄自写作曲调一般说来是句法工整、层次清楚、段落分明,音调展开的逻辑性十分显著,对于歌词音韵的安排,意境的描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它的特点是比较顺畅而精炼的,每首歌曲都有比较鲜明的形象性,这种曲调写作技巧的优点是易于理解,易于歌唱,就是在抒情小作品中也具有这个特点。

如《花非花》、《下江陵》、《西方的话》等。

创作中力求通俗易唱,但在情趣上仍不失其“雅”与“尚”,这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

在这个特点上,他的歌曲具有欧洲古典歌曲简洁的优点,如莫扎特或舒伯特的歌曲所具有的那样。

同时在基本保持传统音乐形式的前提下,部分吸取西方音乐的表现方法,对民族形式进行加工和创新,并采用中西合璧的表演形式,融汇使用中西音乐的表现方法,根据不同的音乐内容进行新的艺术创作,但音乐风格仍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二、《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词曲意境及曲式分析

(一)《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

黄自写在《玫瑰三愿》手稿上的创作日期是1932年6月2日,当时著名词作家龙沐勋先生正在国立音专讲授文学,“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他到学校上课,见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全非,便写了《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感慨。

随即由黄自作曲,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

歌词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玫瑰的不幸和愿望,含蓄、曲折的表达了当时知识分子对国破家亡的忧伤之情。

歌曲借玫瑰花“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爱我的游客莫攀摘”、“红颜常好不凋谢,好叫我留住芳华”的三个愿望,表露了玫瑰花的内心独白与觉悟,也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维护。

歌词深邃、清纯动人,音乐充满了激情、委婉、温柔、典雅的风格特征。

(二)《玫瑰三愿》的词曲意境

《玫瑰三愿》词幽,曲雅,颇为抒情,表达了玫瑰对青春幸福的渴望,以及被无情摧残的哀怨。

第一乐段八小节: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

玫瑰花,玫瑰花,烂开在碧栏杆下”。

这段曲调平稳、安详、像温柔典雅的玫瑰悄悄舒展,第二乐段句幅一下拉宽,情绪由静变动。

波浪式的排比句,一浪接一浪推出玫瑰的三个愿望——第一愿激动难抑: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仿佛被推在即;

第二愿柔肠百转:

“我愿那爱我的游客莫攀摘”,字字无奈;

第三愿急切悲怆:

“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情达顶点;

音至旋律最高处,“不凋谢”三字减弱渐慢直跌低音区,脱出委婉不尽的恳求:

“好叫我留住芳华”。

至此一个以凄美开篇、隽永结尾的人生咏叹,渐行渐远,飘然而去。

(三)作品《玫瑰三愿》的曲式结构分析

1、曲式结构图

引子A(aa´

)B(bb´

b"

)尾奏

2、曲式分析

《玫瑰三愿》是一首由小提琴助奏,钢琴伴奏的抒情独唱曲,这首乐曲在E大调上展开,分为两段:

第一段是叙事性的段落,音乐明朗安静。

短短的四小节引子以后是由两句歌词相同,旋律不同的乐句组成4+4的方整型乐段。

这个乐段是用动机模进的手法变化扩展而来。

它的第一个乐句旋律比较朴素,第二乐句的“烂开在碧栏杆下”比第一乐句装饰的更精彩、娇艳。

第二乐段是玫瑰的“三愿”,由三个乐句组成,后面的两句是第一句的模进。

第一段没有接触到内心世界,音乐形象平静而优雅。

第二段说出玫瑰的愿望,音乐就表现出热情来,在这个乐段中,后面两乐句虽是第一乐句的模进,性质却有区别:

一愿,旋律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e,低音是小字一组的升g情绪比较激动;

二愿,旋律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升d,最低音是小字一组的升f,情绪比较温柔;

三愿,旋律的最高音是小字二组的升g,最低音是小字一组的升g,情绪富于热情,形成全曲的高潮。

这三个愿望的音区和力度是迂回而上的,即力度是:

mf一p一f,音程跳进一次比一次大,音区不断向两端延伸。

“红颜常好比凋谢”的末尾延长是在以减七和弦构成的阻碍终止上,有无限感慨之意。

歌声结束后,两小节的尾奏,向高音区扩展,加深了感叹的气氛,言虽止,意犹未尽,令人回味无穷。

在音调与和声上,两个段落的结尾是互相呼应的,两者的歌词内容也是互相呼应的——留住“芳华”,“就是要留住烂开在碧栏杆下”的英姿。

三、《玫瑰三愿》的演唱技巧

(一)情感处理:

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在歌唱艺术中,“情”是对演唱者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要求,是对演唱者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有“情”的歌声才具有艺术感染力;

有“情”的歌声唱出来才会感人肺腑打动人心,无“情”的歌声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有情曲则活,无情歌则滞”就是这个道理。

唱歌的重点是如何获得歌中之情,我认为首先演唱者要深刻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体验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情境,这样“情”自然就会有的放矢。

在《玫瑰三愿》中,第一段旋律平缓,是对玫瑰花现状的描述,演唱者在演唱这段时内心要平静而优雅,同时用诉说、叙述性的口吻表现出对玫瑰花的爱怜。

第二段中“三愿”则是此曲情感所在,拟人化的表现出玫瑰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而感慨万千的三个愿望。

我在演唱这段时,就是在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玫瑰花”,用歌声倾诉出“玫瑰花”的三个愿望。

一愿“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在演唱时,情绪要激动些,把拟人化的玫瑰花当作自己为不想被外界干扰的小小愿望而祈祷。

二愿“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内心要诚恳、温柔的演唱。

三愿“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好教我留住芳华”在演唱时内心要充满热情和渴望。

歌唱是用人声来表现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它以唱情为主,但要想唱情,必须借助于“声”,没有声之功,也难以达到传情的目的。

正如一句话所说:

“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的运用技巧的能力”。

总之:

歌唱艺术的魅力是蕴涵于“声”与“情”之中。

唯有技术与情感结合,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二)气息的支持与运用

人们常说,气息要深。

但实际上,气息并不是吸的越深越好,气息的深度并不和声音的优劣成正比。

歌唱的气息应吸送到一个恰到好处的部位,也就是肺的底部。

在歌唱这首歌时要注意气息的正确使用。

第一句在出声前引子结尾处要柔和地、慢而深的吸气,好像“腰带周围都充满了气”,但不可吸得硬邦邦的过分满。

一刹那的“控制”之后,徐徐地呼出,气息要通、稳、匀。

第二段:

“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气要沉、稳,气流的流速略加快流量稍增大,上下贯通的感觉要明显。

3一i六度大跳,发音前腰部“推挤腰带”的动作稍快而有力,刚柔结合地略微加大呼气压力,使声波在头腔内产生共振。

“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2一7六度大跳,又是柔和的弱声,气息的运用更要柔和,用腰部徐徐向下,“渗”的感觉使呼气平稳、均匀。

第三个愿望是推向全曲的高潮,在唱这句中的八度大跳前先做好气息的准备,后腰两侧向下“坐”住,高音3的“红”字,柔和地起音气息要像脚底下有一股强力牢牢拉住,不可浮起。

因此在演唱大跳音程时,要提前做好呼吸下沉的准备,以便吸入充足适量的气息量,并在音程上升的同时将喉头打开,气息下沉,便可获得柔和统一的声音效果。

要唱好那些频繁出现的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记号,非容易之事,它对演唱者的气息控制提出较高的要求。

想声大一点,就多给点气儿,想声小一点就少给点气儿。

声音的力度由弱渐强,用吹的感觉,给的气就由多到少;

声音的力度由强渐弱时,用吸的感觉,给的气儿由多到少。

例如最后一句的“芳”是一个渐强又渐弱的延长音,运用上述的技巧控制流速流量,减弱音量,为了连贯和统一,在歌唱时要注意情感的运用。

(三)咬字、吐字

一个歌唱者身上即使集中了为取得高度艺术成就所必须的天资,但是他若没有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他仍然会感到自己无活动能力而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优美动人的旋律通过与自然、清晰的咬字、吐字相结合才能塑造出深刻、丰满的艺术形象。

歌唱时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玫瑰三愿》从其歌词来看它的辙韵属于“发花辙”,在课堂上演唱这首歌时,老师告诉我对这样的字,要注意横字竖吐,宽韵窄吐,在发声的时候,强调口咽腔以竖为主的发声原理,把“ua”这横趋向的因素在口腔中用上下垂直的方向、竖着打开的方法来吐字;

如:

“玫瑰花”(meiguihua)三字都是“横字”,要放在大牙尽头“竖咬”“软咬”。

尤其是“玫”字的头腹尾转换较慢,字音引长的应该是书写时省去的母音e,到终了时才收i,以防止字不正腔不圆。

同时对“a”这种口腔开度大,属于宽韵母的一类元音,应使口咽腔状态变窄一些、圆一些,声音的着力位置靠后一些,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加入“u”或“o”的感觉。

这样有利于将这些容易靠前、容易横的字与其它的字统一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音乐线条。

例如:

“花”字要先“合口”,从“hu”慢慢转“a"

切忌突然张大嘴唱,以免声音扁、横、散,音色不统一。

如何在高音曲发出较清晰的字音是演唱者常常关注的问题,在“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这一句中高音区发长音的“红颜”两字,我在演唱实践中做过这样的尝试:

在明确各个字间“头、腹、尾”发音规律的情况下,注意在高音到来前就保持好共鸣腔(尤其是口咽腔)良好的打开状态,尽量拉长“红hong”的字符“o”音,并使之张大成“a”的口形,同时加强鼻腔共鸣,为归韵做准备。

由于“ng”在归韵时的具体动作是:

舌根抬起和软愕相结合将口腔气路阻断,使气息穿鼻而过,而这个动作正好与“颜”的字头“y”发音部位的动作相同,在做到声带闭合向下挡气的瞬间完成字音间的转换。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的出掌握正确的咬字、吐字语言的基本功是歌唱者的素养之一。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论述和分析可以看出,一首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是多方面的,并不单单指发生或气息,而且情感的处理在演唱技巧里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把一首艺术歌曲处理好需要歌唱者全面、透彻地研究该作品。

结语

艺术歌曲的演唱,是专业声乐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领域之一,而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来说,要演唱好一首作品不仅需要做到字、音准确清晰,我们还必须把目光关注到作品背后的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包括作品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意图、作曲技法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些都和作品本身息息相关。

从以上对《玫瑰三愿》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演唱好一首作品必须做到:

1、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2、仔细推敲曲作者赋予作品的各种艺术手法;

3、提高对歌词文学性的认识,深层挖掘诗词的内涵和意境,合理规划乐句和气口;

4、加强语言音韵学的研究,仔细推敲每个字的发音规律,使之既能发出美好的声音,又能突出名族的语言特点,达到声情并茂的演效果。

参考文献

[1]罗依琪.黄自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

(2).

[2]郭轶清.黄自与玫瑰三愿[J].音乐天地,2004,(09).

[3]杨溢.黄自艺术歌曲创作披摭谈[J].中国音乐学,2000,(Sl).

[4]孙博.黄自声乐创作的写作风格与技巧[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02).

[5]钱仁康.黄自的生活与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

[6]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7]孔令华,让歌声更动人[M].山西人民出版社.

致谢:

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解晓瑞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解老师在论文选题、结构设计、初稿修改和定稿等各个环节均严格把关,多次给我细心指导,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他。

其次,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

你们传授给我的专业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

感谢临汾师院为我们创造的学习条件,感谢音乐系领导在论文写作中多次的指导关心。

最后我要感谢我最亲爱的父母。

你们数十年含辛茹苦、无私的关爱和奉献,让我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不感到孤单,让我在拼搏和奋斗的历程中不感到疲倦,你们是我永远的牵挂和眷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