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区域地理功在平时第二讲世界地理分区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好区域地理功在平时第二讲世界地理分区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好区域地理功在平时第二讲世界地理分区教学教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沿海平原
居民
华人和华侨众多
主要农产品
水稻
热带经济作物
主要矿产
锡矿
石油
经济特征
以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
2.数字记忆南亚地理相关知识
三个地形
北:
喜马拉雅山地;
中:
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
南:
德干高原
三大河流
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注入孟加拉湾)
三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热带沙漠气候、高山气候
三类国家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临海国(印、孟、巴)、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三大宗教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
三大工业
钢铁工业、棉纺织工业、麻纺织工业
三大粮食作物
小麦、水稻、谷子
三大经济作物
棉花、黄麻、茶叶
三大矿产
煤、铁、锰
三个亿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读图析图
(二) 中亚和西亚
1.读图,写出图中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天山山脉 B帕米尔高原 C哈萨克丘陵 D图兰平原 E里海沿岸低地
F卡拉库姆沙漠①里海②咸海③巴尔喀什湖④阿姆河
⑤锡尔河⑥额尔齐斯河
2.中亚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成因是什么?
提示:
特点:
除额尔齐斯河是外流河外,其他全部为内流河、内流湖。
原因: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湖水量少,不易外泄。
3.大量引用④和⑤两河的水进行灌溉,对②湖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种变化对周围气候有什么影响?
会使咸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由于咸海水面逐渐缩小,削弱了其调节气候的功能,咸海一带的气候越来越恶劣,夏季更热,冬季更冷,风力变大,滩地上空盐粒被风扬起。
A哈萨克丘陵 B阿斯塔纳(城市) C巴尔喀什湖 D里海 E咸海 F伏尔加河
G乌拉尔河H阿姆河I图兰平原J锡尔河K巴尔喀什湖L伊犁河
M阿拉木图(城市)N里海O乌拉尔河
5.读图,写出图中代码代表的地理事物。
(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国家的名称:
①土耳其 ②伊朗
③阿富汗④沙特阿拉伯
⑤巴基斯坦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水域名称:
⑥里海⑦黑海
⑧地中海⑨红海
⑩阿拉伯海⑪波斯湾
(3)写出海峡、河流的名称:
a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是亚欧两洲分界线;
b霍尔木兹海峡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c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亚非两洲分界线;
e底格里斯河;
f幼发拉底河。
其中,e、f河流流经的平原叫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g曼德海峡,沟通红海和阿拉伯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6.读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伊朗高原 B霍尔木兹海峡 C阿曼湾 D阿拉伯半岛 E黑海 F小亚细亚半岛
G地中海H土耳其海峡I里海J德黑兰(城市)K波斯湾L死海
1.西亚干旱地区农业
2.三条重要石油输出航线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苏伊士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
西欧、美国
好望角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马六甲航线
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
日本
读图析图(三) 非洲(埃及)
1.读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阿特拉斯山脉 B德拉肯斯山脉
C乞力马扎罗山D南非高原
E东非高原F埃塞俄比亚高原
G刚果盆地H撒哈拉沙漠
①尼罗河②尼日尔河
③刚果河④赞比西河
⑤维多利亚湖⑥坦噶尼喀湖
⑦马拉维湖I地中海
J大西洋K几内亚湾
L印度洋M亚丁湾
N红海O苏伊士运河
P曼德海峡Q直布罗陀海峡
R莫桑比克海峡S好望角
⑧马达加斯加岛⑨索马里半岛
⑩西奈半岛
2.读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马达加斯加岛 B莫桑比克海峡 C维多利亚湖 D印度洋
E乞力马扎罗山 F尼日尔河
G几内亚湾H地中海I尼罗河J开罗(城市)K苏伊士运河L刚果河
M大西洋N坦噶尼喀湖
3.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地中海 B红海
C尼罗河D纳赛尔水库
E苏伊士运河F西奈半岛
(2)纳赛尔水库及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对埃及产生怎样的影响?
有利方面:
①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②为工农业提供电力资源;
③防止旱涝灾害;
④改善尼罗河的航运条件;
⑤发展湖水养鱼业。
不利方面:
①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原有水利设施作用减弱;
②地下水位抬升,次生盐渍化日趋严重;
③尼罗河的泥沙被拦,失去宝贵的肥源;
④下游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
读图析图(四) 欧洲西部
1.读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B比利牛斯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
D勃朗山峰E亚平宁山脉F西欧平原
G波德平原H东欧平原I冰岛
J爱尔兰岛K大不列颠岛L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M伊比利亚半岛N亚平宁半岛O巴尔干半岛
P小亚细亚半岛Q波罗的海R北海
S比斯开湾T地中海U英吉利海峡
V直布罗陀海峡①多瑙河②莱茵河
2.读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北海 B波罗的海
①北德平原②中德山地
③多瑙河④莱茵河
⑤柏林(城市)⑥汉堡(城市)
⑦埃森(城市)⑧法兰克福(城市)
⑨慕尼黑(城市)⑩斯图加特(城市)
a鲁尔工业区3.读图,写出不同图例所代表的气候类型。
[归纳识记]
欧洲西部气候特征
1.以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欧洲西部气候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南欧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西欧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势低平,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暖湿空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欧距大西洋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弱,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带具有典型经度地带性特征的成因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
~60°
之间,属温带气候
海陆分布
西临大西洋,受冰川作用影响,大陆轮廓破碎。
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较近,使影响深入内陆
中部为平原,阿尔卑斯山走向利于海洋气候深入内陆
洋流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湿度和温度的作用
3.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西欧地势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且西低东高。
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暖湿空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同时北大西洋暖流又加强了海洋对西欧的影响,使西欧形成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4.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的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地中海周围地区位于北纬35°
~45°
,正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而交替控制的地带。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的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南移的控制。
读图析图(五) 俄罗斯
A乌拉尔山 B大高加索山 C东欧平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E中西伯利亚高原
F东西伯利亚山地G勒拿河H叶尼塞河I鄂毕河J伏尔加河
K乌拉尔河L顿河M里海N贝加尔湖O阿穆尔河
a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b新西伯利亚(城市)c车里雅宾斯克(城市)d叶卡捷琳堡(城市)e莫斯科(城市)
f圣彼得堡(城市)g库尔斯克(矿产地)h第二巴库(矿产地)i秋明油田(矿产地)j库兹巴斯(矿产地)
①日本海②鄂霍次克海③萨哈林岛④堪察加半岛⑤楚科奇半岛
⑥白令海峡⑦北冰洋⑧巴伦支海⑨白海⑩波罗的海
⑪黑海⑫瑞典(国家)⑬芬兰(国家)⑭白俄罗斯(国家)⑮乌克兰(国家)
⑯格鲁吉亚(国家)⑰阿塞拜疆(国家)⑱哈萨克斯坦(国家)⑲蒙古(国家)⑳中国(国家)
A萨哈林(库页)岛 B鄂霍次克海 C贝加尔湖
D伊尔库茨克(城市) E勒拿河
F中西伯利亚高原G东西伯利亚山地
读图析图(六) 北美地区(美国)
A下加利福尼亚半岛 B佛罗里达半岛
C拉布拉多半岛D阿拉斯加半岛
E纽芬兰岛F格陵兰岛
①白令海峡②白令海
③阿拉斯加湾④加利福尼亚湾
⑤墨西哥湾⑥大西洋
⑦丹麦海峡⑧北冰洋
A落基山脉 B海岸山脉
C内华达山脉D阿巴拉契亚山脉
E拉布拉多高原F大盆地
G科罗拉多高原H密西西比平原
I大西洋沿岸平原J大平原
①密西西比河②科罗拉多河
③圣劳伦斯河④苏必利尔湖
⑤密歇根湖⑥休伦湖
⑦伊利湖⑧安大略湖
3.写出下列符号代表的农业带(区)名称。
①乳畜带 ②混合农业区
③棉花带④亚热带作物区
⑤玉米带⑥小麦区
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⑧小麦和林牧业区
⑨水果、蔬菜、灌溉农业区
[归纳识记]
美国工农业发展概况
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有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提供水源,灌溉便利;
土层深厚、肥沃;
地广人稀,交通便利,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
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五大湖提供丰富的水源;
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有便利的交通运输;
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美国东北部工业高度发达的原因
矿产资源丰富;
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交通便利;
五大湖水运便利;
农业基础好;
拥有广阔的市场;
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美国“硅谷”迅速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
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便捷的交通(航空、高速公路);
军事订货
读图析图(七) 拉丁美洲
A安第斯山脉 B圭亚那高原
C亚马孙平原D巴西高原
E拉普拉塔平原F巴塔哥尼亚高原
G墨西哥高原H亚马孙河
I巴拉那河J的的喀喀湖
K马拉开波湖①太平洋
②墨西哥湾③巴拿马运河
④加勒比海⑤大西洋
⑥火地岛⑦麦哲伦海峡
⑧加勒比海⑨古巴岛
海地岛⑪德雷克海峡
A大西洋 B火地岛
C太平洋D亚马孙河
E亚马孙平原F大西洋
3.读巴西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亚马孙平原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河D巴拉那河
E圣保罗(城市)F里约热内卢(城市)
G巴西利亚(城市)H伊泰普水电站
1.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分布
2.巴西的区域差异
读图析图(八) 大洋洲
1.读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新几内亚岛 B塔斯马尼亚岛
C新西兰北岛D新西兰南岛
E美拉尼西亚群岛F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G波利尼西亚群岛H夏威夷群岛
①珊瑚海
②印度洋
③太平洋
2.读图,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大分水岭山脉 B大自流盆地
C中部平原D西部高原
E维多利亚大沙漠
①达令河②墨累河
③北艾尔湖④悉尼(城市)
⑤堪培拉(城市)⑥墨尔本(城市)
⑦珀斯(城市)3.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例代表的气候类型。
(2)由图分析看出,澳大利亚的降水量分布特征是由__北__、__东__、__南__三面沿海向__西__部和__中__部递减;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濒临印度洋,但降水稀少,主要原因是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了降温减湿作用。
澳大利亚降水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
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地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
成因见下表:
气候类型
东北沿海:
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
内陆和西北沿海:
热带沙漠气候
东部沿海: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部和西南沿海:
地中海气候
东南沿海:
温带海洋性气候
形成原因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
夏季(南半球)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为湿季;
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
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影响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终年受西风影响
读图析图(九) 两极地区
1.读南极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横贯南极山脉 B南极半岛
C文森峰D罗斯海
E威德尔海F德雷克海峡
①中山站②长城站
③大西洋④印度洋
⑤太平洋⑥南美洲
⑦非洲⑧马达加斯加岛
⑨澳大利亚大陆
(2)南极洲的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其成因叙述错误的是D。
A.终年在极地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
B.地处高纬,太阳辐射少
C.冰雪大陆,平均海拔高
D.世界上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A北美洲 B欧洲 C亚洲 D太平洋 E大西洋
F格陵兰岛屿G白令海峡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1)南极洲的严酷性可与西伯利亚的冬季相比,降水量与北非相当,因此,可概括出南极洲的气候有酷寒、干燥的特征;
联系其地表状况和气压状况可知,南极洲多大风。
(2)分析影响南极洲气候的因素。
①从纬度位置看:
纬度位置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的路线长,大气对其削弱作用强,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少,因此气候严寒,降水以降雪为主,日积月累,形成了今日的冰雪大陆。
②从海拔看:
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少,大气的保温效应差,气温低。
③从地表状况看:
南极洲被巨厚冰层覆盖,冰雪一方面可以反射掉大部分太阳辐射,同时使地势增高,又进一步使气温降低。
④从气压状况看:
南极大陆被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地表相对平坦,因此风速较大。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烧芭”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
长达数月的林火引发烟霾严重影响本国和邻国的空气质量。
图1示意印度尼西亚及其周边国家,图2为印度尼西亚烧芭新闻截图。
据此完成1~2题。
1.“印尼烧荒,‘呛伤’新加坡”、“印尼烧芭,霾锁南洋”这样的新闻头条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12月~次年2月 B.4~5月
C.6~7月D.10~11月
2.下列关于印度尼西亚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河流众多而短小
B.是世界上锋面雨最多的地区之一
C.主要经济作物为亚麻
D.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北半球
解析:
1.C 2.A 第1题,新加坡、南洋的国家位于印尼的东北方向,所以“印尼烧荒,‘呛伤’新加坡”、“印尼烧芭,霾锁南洋”这样的情况应是受西南风影响时期。
可能出现的月份是6~7月,C对。
12月~次年2月该地盛行东北风,A错。
4~5月、10~11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是无风带,B、D错。
第2题,印度尼西亚是群岛国家,岛屿面积较小,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所以该国河流众多而短小,A对。
是世界上对流雨最多的地区之一,B错。
主要经济作物为天然橡胶,亚麻是温带经济作物,C错。
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南半球,D错。
(2019·
石家庄联考)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被称为“金砖国家”。
印度政府明确提出:
到2020年,印度不仅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要成为信息技术大国、生物技术大国。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印度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从海陆位置看为内陆国家
C.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D.印度的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
4.关于印度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城市都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B.农业主要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C.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3.D 4.C 第3题,读图可知,印度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从海陆位置看印度为海陆兼备国家;
大部分位于低纬度;
印度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为山地(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平原(恒河平原),南部为高原(德干高原),故答案选D。
第4题,印度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农业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故答案选C。
下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5~7题。
5.图示地区中北部地势特点大致( )
A.西高东低B.中间低四周高
C.东高西低D.北高南低
6.影响①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位于河流附近,航运便利
B.地形平坦,农业发达
C.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
D.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
7.关于图中甲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宜多汁牧草生长而不适宜谷类作物生长
B.该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河流注入北海
C.该国是所在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出口国
D.南部国界线西南隔比利牛斯山与西班牙、葡萄牙相邻
5.C 6.C 7.C 第5题,根据河流流向,图示地区中北部河流大致向西流,或是由东南向西北流,地势特点大致东高西低,C对,A、B、D错。
第6题,根据轮廓判断,①城市是法国首都巴黎,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矿物能源丰富,工业发达,C不包括。
第7题,甲图为法国,该国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谷类作物生长,A错误。
该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河流注入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B错误。
该国是所在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出口国,C正确。
南部国界线西南隔比利牛斯山与西班牙相邻,没有葡萄牙,D错误。
读图,回答8~9题。
8.上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9.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8.C 9.A 第8题,仔细读图,从纬度位置、地形起伏状况及海域和城市名称标注判断,该剖面图经过南美洲东部地区,甲为大西洋水域,乙为亚马孙平原。
从纵坐标的海拔高度看,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
乙地所在国为巴西,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东南部地区,B错;
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C对;
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南部地区,D错。
答案选C。
第9题,甲地附近有巴西暖流流经,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地区有寒流流经,甲地附近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A对;
上升流往往出现在有离岸风分布的海域,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弱,B错;
甲地位于大陆东岸,而油橄榄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C错;
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热带荒漠景观,D错。
答案选A。
贵阳高中摸底考试)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N为( )
A.马六甲海峡B.德雷克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
11.若北极航线开通,从亚洲东北部到北美洲东海岸最近的航线是( )
A.东北航线
B.西北航线
C.经苏伊士运河航线
D.经巴拿马运河航线
10.D 11.B 第10题,根据经纬度位置进行定位,N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之间,为白令海峡。
第11题,西北航线相对经苏伊士、巴拿马运河航线,基本沿大圆航线距离最近,且比东北航线东西跨经度短,所以西北航线距离最短。
二、非选择题
12.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卡塔尔与俄罗斯的人口增长情况。
卡塔尔:
2004年全国人口约为74.4万,到2010年4月全国人口增至169.1万,其中外籍人口约占全国的70%,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
俄罗斯:
2002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到2010年10月俄罗斯人口约为1.41亿。
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
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将变为5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