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集合了多人智慧结晶复习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集合了多人智慧结晶复习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集合了多人智慧结晶复习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2)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
(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5)忠于职守。
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
(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11.我国公务员权利的主要内容
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3)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4)参加培训;
(5)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6)提出申诉和控告;
(7)申请辞职;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12.职位分类的含义特点及实行职务分类制度的意义
职位分类是从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人事管理方法,是以“事”为中心的一种管理制度。
它以职位为对象,按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作为人事管理基础的一种方法。
其特点主要有:
(1)以“事”为中心,即“因事择人”;
(2)所依据的基本要素是职位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责任大小及所需资格条件;
(3)对各个职位进行客观分析评价,由此确定职位在分类中的位置,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
(4)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职位工作变化而变;
(5)分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人事管理科学方法。
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主要有:
(1)为公务员的选拔录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使得公务员考核有了客观标准,培训有了科学依据;
(3)为建立机关工作责任制、提高行政效率创造了条件。
13.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划分职位类别。
根据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具有职位特殊性增设其他;
(2)设置职务序列。
分领导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为国家级正副、省部级正副、厅局级正副、县处级正副、乡科级正副,非领导职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综合管理类可分为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3)设置级别。
由低到高依次为二十七级到一级。
14.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考试录用的适用范围(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
(2)考试录用的组织机构;
(3)考试录用的程序(发布公告、资格审查、公开考试、资格复审和考察体检、提出拟录用名单并公示、规定试用期)
15.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1)内容和重点(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2)基本方法(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方式和程序(非领导职位定期考核采取年度考核,领导成员定期考核由主管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参加年度考核不定等次,只写评语);
(4)结果及其法律效力(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16.我国公务员奖惩制度的主要内容P17
1)奖励的原则和条件,即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2)奖励种类和奖励的撤销。
奖励分为:
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3)纪律的内容。
4)法律和责任意识。
5)处分的相关规定。
处分分为: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17.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P18
任职包括通过考试录用已取得任职资格的公务员的任用,也包括在职公务员在部门内或跨部门的升任、降任和平级转任等。
免职包括程序性免职和单纯性免职。
我国公务员职务任免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1)任用方式,包括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2)任免的相关规定
3)兼职的规定:
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经过有关机关批准,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18.我国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P20
基本原则: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2)注重工作实绩;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主要内容:
1)条件和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
2)晋升的程序;
3)晋升的方式;
4)降职的条件
19.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P22
1)培训对象和原则;
2)培训类型和内容,包括新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在职培训;
3)培训机构和师资;
4)培训登记与评估。
20.我国公务员交流和回避制度P24
交流制度:
1)交流的范围;
2)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和挂职锻炼。
回避制度:
1)回避的类型,包括任职回避、地域回避和公务回避三种
2)回避的程序:
本人申请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机关审查后做决定,也可以直接决定。
21.我国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制度P26
工资制度:
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保险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福利待遇;
保险制度:
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补偿。
因公致残有伤残待遇;
因公牺牲、死亡或者病故亲属享受抚恤优待。
22.我国公务员辞退制度P27
1)辞职的程序和限制:
不得辞去公职的有:
一是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二是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三是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急需处理的;
四是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未终结;
五是其他情形。
2)担任领导职务公务员的辞职规定,包括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
3)辞退的条件和程序:
公务员辞退情况:
一是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是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是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重新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是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工作又不宜开除的;
五是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4)辞职的限制性规定。
23.我国公务员退休制度的特性P29
退休制度可以形成人员更新机制,也可以使公务员老有所养,保持在职公务员积极性,保持社会稳定。
退休方式可以法定退休或者自愿退休。
自愿退休:
本人申请,且符合:
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距离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是其他条件。
24.我国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P29
申诉是指公务员对机关作出的涉及本人权益的人事处理决定不服,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意见并要求复核和重新处理的行为。
控告是指公务员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行为,向上级机关或者纪检、检察机关提出的指控。
申诉控告制度有以下特性:
1)权力保障性;
2)权力制约性3)行为监督性;
4)制度保障性
主要内容包括:
1)申诉的情形和时限:
对处理不服30日内申请复核;
对符合结果不满15日内向作出处理的机关或其上一级机关申诉,也可不经过符合,自知晓30日内直接申诉。
可以的包括:
处分,辞退或者取消录用,降职,定期考核定为不称职,免职,申请辞退、提前退休未批准,未按规定确定或者扣减工资、福利、保险待遇,其他。
2)申诉处理期限:
一般60日内,复杂情况可以延期30日
3)控告的条件:
认为机关及其领导侵犯合法权益的,可以告个人或者机关。
4)行使申诉控告权所应当承担的义务。
25.我国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度P30
1)职位聘任适用范围和条件:
根据需要,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专业性较强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涉密不可。
2)职位聘任的方式和聘任合同,可以公开招聘,也可以直接选聘,要签订书面聘任合同。
3)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
26.与国外相比公务员制度的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P32—33
1)坚持党的领导,不搞“政治中立”;
2)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德才兼备是我国干部路线的核心内容;
3)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坚持统一管理,不实行“两官分途”的做法。
27.我国干部选拔的用人标准P33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28.我国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P34
1)体现了分类管理的原则;
2)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3)实行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4)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5)建立廉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29.我国人事分类管理制度确立的标志P34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30.我国公务员制度采用什么方式选拔优秀人才?
P34
采取公开考试、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录用的方式,并对共无言进行奖惩、培训、职务升降、晋级增资以及岗位调整;
此外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优秀人才进入领导岗位。
第二章公共管理基本理论
1.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P37-38
(1)虽然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存在着公共事务和对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然而对公共管理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却是近几十年来的事情。
(2)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主体的公共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推进社会整体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解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3)公共管理的概念是从公共行政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2.公共物品的特征P38
(1)公共物品有两个重要特征:
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消费的非竞争性——是说当某人对某种公共物品进行一定量的消费时,不会影响其他人对该公共物品也进行等量的消费。
消费的非排他性——是说某公共物品不仅供其占有者消费,而且无法排斥占有者以外的人进行消费。
(2)按照社会物品的消费有无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可以区分四种社会物品:
典型的公共物品——消费上既无竞争性又无排他性;
典型的私人物品——消费上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
准私人物品——消费上具有排他性质的非竞争性物品;
准公共物品——消费上具有竞争性的非排他性物品,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
(3)公共物品一般应采取公共管理的方式,私人物品一般应采取市场竞争的管理方式。
3.公共权力的作用P38
公共权力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维持社会生活的秩序稳定,保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2)保障制度有效供给,克服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3)引导社会发展,阻隔和化解社会外部的压力与挑战。
4.公共治理的本质P39
公共治理的本质是:
如何协调各种个体、群体和利用各种机制促使其共同行动。
5.公共行政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P39
1887年威尔逊的论文《行政之研究》发表。
6.公共管理学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区别P40
(1)研究主体的对象范围:
公共管理学——把研究主体的对象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上。
(2)学科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吸收当代各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工商管理学相融合。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尤其是将官僚体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
(3)学科研究焦点: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内部取向”:
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
公共管理学——“外部取向”:
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
这使得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项目执行、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制及公共管理伦理这样一些在传统公共行政学中没有的或不被重视的主题成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
(4)学科内容体系:
公共管理学根据实际需要,纳入了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没有涉及的理论主题。
(5)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研究,又是规范研究,案例分析是其核心研究方法;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囿于普遍适用的“行政原则”、过多局限于规范研究。
7.中国最早的行政管理学研究专著P40
20世纪30年代:
1935年张金鉴出版的《行政学理论与实践》;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的行政管理开始向公共管理转型,1997年,公共管理学成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下设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5个二级学科;
2001年2月,中国第一个有关公共管理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
8.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P41
(1)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
综合性——多学科背景;
独立性——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范畴和体系。
(2)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
理论性——有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应用性——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
(3)实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实证性——爱“试点”,追求经验科学的经验和事实验证;
规范性——会追问“应当如何”,力求提供规范性建议。
9.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P43
根本区别在于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
二者在管理的服务方向上有根本性的区别:
(1)两者目的不同。
公共管理——以公共利益为目的;
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相比效率意识不强。
(3)公共管理更强调责任。
(4)公共管理人事管理系统更加严格和复杂。
(5)公共管理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十分明显。
10.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P44
市场失灵:
市场均衡状态偏离帕累托最优配置。
(1)不完全竞争;
结果:
形成不同程度的垄断。
(2)外部非经济性;
产生原因:
缺乏产权和存在交易费用。
解决办法:
通过公共机制提供制度供给。
(3)公共产品;
市场提供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和心理。
公共供给:
公共事业投资;
举办社会福利事业;
提供福利性转移支付公共政策。
(4)经济稳定;
市场经济的自发波动会使社会总供求失调,引起经济危机。
公共管理:
通过宏观财政、税收、货币金融公共政策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5)内部非经济性;
指不属于交易内容,没有在合同中反映出来的成本。
是由道德风险决定的市场失灵。
(6)不完全信息;
造成信息不对称,使买者或卖者利益受损。
(7)最优发展路径。
不能依靠市场自发选择,需要通过国家产业、科学技术等公共政策来进行选择。
11.政府失灵的几种情况P45
(1)政府内生性失灵。
政府内生地寻求自身经济利益。
——政府成员谋私。
(2)政府外生性失灵。
政府及其成员因主客观原因不能或没有把握全部决策信息而造成决策失误。
(3)政府体制性失灵。
分政府决策、组织、时滞三种体制性失灵。
决策——投票表决悖论;
组织——两级政府之间、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关系不协调;
时滞——大大小小会议讨论的决策时间成本。
12.公共管理的客体包括P46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的社会经济对象来看,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管理三大方面。
经济管理包括:
对社会经济量、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构的管理;
社会管理包括:
社会保障、对公共资源用于社会目标的有效利用(包括公共资源的利用和公共环境的建设)、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公共管理的目的性任务);
政治管理:
包括战略管理、决策管理(是政治管理的核心阶段)、程序管理、项目管理和绩效管理等内容。
13.宏观调控的概念P48
指政府从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协调和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目的出发,通过运用宏观经济公共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变量而影响市场变量以引导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公共管理活动。
是一种对市场经济的间接调节和管理过程。
14.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P48
运用宏观经济公共政策:
(1)调节商品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使短期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和实现有序竞争;
(2)调节要素市场价格参数和供求关系,使长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
(3)调节产权市场参数和供求关系,使经济的制度关系和政治关系保持稳定、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与保值和有利于公平与效率均衡关系的出现。
15.公共规制的主要内容P48
公共规制通过直接干预经济主体行为而影响市场活动,是一种对市场经济直接调节和管理的过程。
其内容有:
(1)运用反垄断和促进有效竞争法干预市场行为,保持市场竞争的合理性;
(2)运用产业和收益公共政策干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价格以及投资行为,促进行业利润率或收益率的平均化;
(3)运用公共经济政策及法律和行政措施调解各种外部性问题,尽可能地使私人收益与成本趋向社会收益与成本的水平。
16.转轨时期的中国政府公共管理实践面临的挑战P52
(1)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并非是自发演化而成,而是靠政府力量建立起来的。
因而中国公共管理还面临着培育市场发育的历史任务。
(2)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公共管理体制还很脆弱,还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惰性制约,仍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市场体制发展的需要。
需要深化政府体制改革。
(3)公共管理的质量依存于一支高效廉洁奉献的国家公务员队伍。
总之,要实现公共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立与市场机制发展同步、高效、精简的新政府管理体制,政府需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公共管理体制来解决。
17.公共政策的概念P54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通过广泛参与以及在众多备选的计划和方案中作出选择,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政治和技术过程。
18.公共政策的功能P54
1、规范和导向功能。
2、控制和协调功能。
3、分配功能。
19.影响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主要因素P55
1、制度因素。
2、文化因素。
3、环境因素。
4、自身因素。
20.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原因P56
执行偏差是指执行主体在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公共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公共政策现象。
原因有:
1、执行主体的利益驱动。
2、执行主体的认知和能力缺陷。
3、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
4、执行的监控体制缺失。
21.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对策P58
1、正视利益冲突,采取措施,从根源上解决公共政策有效执行的问题。
2、加强沟通和协调,完善和健全公共政策执行的管理体制和沟通体制。
3、建立完善的公共政策执行监控体系。
22.成本效益分析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P59
1、当两种政策方法的效益相等时,政策成本越小的政策方案越优。
2、当两种政策成本相同时,政策效益越大的方案越优。
3、政策效益与政策成本的比率越大越好。
23.政策终结的障碍P61
1、心理上的。
2、组织上的。
3、利益集团的。
4、成本上的。
24.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主要目的P62
1、利用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与“效率原则”,改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
2、针对某些政府职能和政府业务,委托或终止,以此缩小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
25.非政府公共部门的特点P62
1、组织性。
2、民间性。
3、非营利性。
4、自主性。
5、志愿性。
6、非宗教性。
7、非政治性。
8、公益性。
9、合法性。
26.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优势和劣势P63
优势:
1、创新能力强。
2、弥补“公正的遗憾”。
3、风险承受能力强。
4、便于社会沟通。
5、适应性和灵活性强。
劣势:
1、“经济人”问题。
2、委托代理中监管不足问题。
3、交易费用问题。
4、志愿失灵问题。
27.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存在的问题P66
1、独立性不够。
2、资源不足。
3、人才不足。
4、法制不健全。
28.发展非营利公共部门的公共服务功能的对策P67
1、增强非营利公共部门自主性。
2、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突破对非政府公共部门害怕的心理障碍。
3、拓展非政府公共部门财政资源。
4、加快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生活保障。
29.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具体差别P68
1、资金来源方面的。
2、行动的法律依据方面的。
3、行为目标方面的。
30.绩效管理的概念P68
是指通过一套绩效测量和评估的方法对组织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达到认识和控制组织自身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1.360゜绩效考核法概念P71
又称全方位绩效考核或多源绩效考核法,主要有用于对组织中个体绩效评估。
32.预算的分类P71.72
从形式方面看:
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从内容方面看:
预算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从主体方面看:
预算分为总预算、地方政府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从时间方面看:
预算分为经常预算、临时预算、追加预算和非常预算;
从程序方面看:
预算分为概算、预算草案、法定预算和分配预算。
33.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P72
中国预算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34.审计的分类P74
以审计主体性质为标准:
分为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以审计主体的从属关系为标准:
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
以审计对象为标准:
分为对国家机构的审计、对政党社团的审计、对事业
单位的审计和对企业单位的审计;
以审计内容为标准:
分为对财税部门执行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