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8634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第四版第一章习题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O

1]

L2

34

k

(10)f(k)=[1(_1)k];

/(»

2・

k彳

Ai

IΛ-■

0\

2345(

i⅛

CJ)

1—2画出下列各信号的波形[式中r(t)=L(t)为斜升函数].

(1)f(t)=2(t1)-3(tT)(t—2)

(2)f(tpr(t)-2r(t-1)r(t-2)

(1)f(t)=2(t1)—3(t-1)(t—2)

./Cr)

IZ

_]—1

I,,”Γ-r

(a)

(2)f(tpr(t)2r(t1)r(t2)

(5)

f(t)=r(2t)(2—t)

(e)

(8)f(k).k[(k)-(k—5)]

(11)

f(k)5(K2W7)]

∖fg

丁■~ι

丨Fr

Λ∖

I∖。

d

121

L5S⅛

(12)f(k)=2k[(3-k)-(k)]

Ifa)

4∙

J.A.,.J

O∣12

(I)

1-3写出图1-3所示各波形的表达式

解图示各波形的表爪式分别为:

(a)∕(∕)=2ε(Z+1)—ε(∕—1)—ε(f—2)

(b)∕(r)=(f÷

l)ε(f÷

l)-2(z-l)ε(f—1)+(f—3)ε(z—3)

(C)fit)=IoSin(T:

/)_E(Z)-E(Z-1)]

(d)∕(r)=1十2(r+2)_e(i+2)—E(r+1)_+(1—l),(r+1)-e(t—1)_

1-4写出图仁4所示各序列的闭合形式表达式

解图示各序列的闭合形式表示式分别为;

(a)∕(⅛)=ε(⅛+2)(b)∕(⅛)=ε(⅛—3)-ξ(k—7)

(c)∕(⅛)=e(-⅛+2)(d)∕(⅛)=(―l)*e(⅛)

1—5判别下列各序列是否为周期性的.如果是,确定其周期

A该序列的周期为24.

⑵该序列的周期应为込(響+于)和Cw(即+寺)的最小公倍数

8CoS

⑸该序列不是周期的JX前的周期为2π,sin(πf)的周期为2,若序列周期为「则丁是2的整数倍厂也是%的整数彳氛这不成立…:

不是周期的勺

1—6已知信号f(t)的波形如图1-5所示,画出下列各函数的波形

(1)f(t—1)(t)

df(t)

⑺—dT

(2)

⑹f(0∙5t2)

t

(8)「f(χ)dx

(1)f(t—1)(t)

(2)f(t-1)(t-1)

(5)f(12t)

■/

13

〈a)

MM

-I)

St

Cb)

(6)f(0∙5t-2)

⑺dt

Iy(I-2⅛)

丄_I—

13⅛

222

(E)

Ch

—2O

〈4)

⑻“f(x)dx

J一F

(Co—乂二二(9)(2=);

)(2-工r(2丄二&)

(L2r(2+>

l’4(9)H寸—〉1):

0)=(2->

1二

(2)

QrCN->

i二(L)

IE

4〉]

3∣

2r

123456

〈O

/(-⅛÷

2⅛(—Λ÷

J)

3

2I

∕α)—∕α—3)

ΓT∖。

5〈

78

1234

—3

i

1—9已知信号的波形如图

的波形

由图1—11知,f(3-t)的波形如图1-12(a)所示(f(3-t)波形是由对f(3-2t)的波形展宽为原来的两倍而得)。

将f(3-t)的波形反转而得到f(t3)的波形,如图1—12(b)所示。

再将f(t3)的波形右移3个单位,就得到了f(t),如图1-12(C)所示。

d≡的波形如图1—12(d)所示.

dt

5

d∕(Bdr

/G3—C

K1-12

(1)

(Ilr)

Sin(2f)IE(r)>

弘亠s≡∙f+2cos(2r),o〉,c)+〔cosz+Win(27),√(r)〉

%{τsinz+2COs(2z)%,c)+a(r)〉

I—COSrI4s5∙(2r)lωjc)十「—s≡∙r+2cos(2r),√(r)+6、c)

I-CoSz—4s≡,(2z)⅛Γj(f)十26(f)+6(f)

咏冷沽g「e-sC)〕+Q)dr

H—dc)+o〈(m

Ho〈(r)

何⅛R÷

ise—:

6、Q)Ho<

Q)+&Q)

≡(1—f)gd—osQ)〕H(1—r)6、Q)

Ho〈(r)—&

、Q)H6、Q)+6(r)何阳幷卿¾

’c)J⅜r)

(5)Il[∕2++2)dr=[严十sin(学>

]=3

+Y44r--2

(8)C1-x)δ’(x)dx

咄-X

—∖C⅛∖jr)—(—l)⅞(x)-d4z=f扩(Jr)ClZ+(⅛(jγ)dfcr

JSJ—OGJ-OC

=S(t)—ε(f)

1-12如图1—13所示的电路,写出

(1)以uc(t)为响应的微分方程<

(2)以L(t)为响应的微分方程

囲1-13

解由KVL可得us(t)=UlSt)+々(门由KCL可得z∕,(r)=IrCt)+ZC(^)各元件端电流和端电压的关系为

(1)选定uc(t)为响应,联立以上各式消去其余中间参量得

Ld

十Rdiuc

(r)+"

c(f)=〃s(r)

稍加整理得以”c(r)为响应的微分方程

(2)选定以⅛(r)为响应,联立各式消去其余中间参量可得d

Ld・

RdiI

稍加整理得以∕∙√r)为响应的微分方程

TL(T)++YQiL(f)=+

d?

LC乔B(f)+

^∞÷

^∞=C⅛s∞÷

⅛s∞

dr

1—20写出图1-18各系统的微分或差分方程

解(a)系统框图中含有两个积分器•则该系统是二阶系统,设最下方积分器输出川“,则

各积分器输入为Xxt)∙jc,(r)o

左方加法益的输出为

Xfety)=/(/)—2jr(r)-3T(∕)

即Z(r)+3√(r)+2^(r)=JXt)

由右方加法益的输出9得

y(t)=『(/)—2*(/)由上式得

/(r)=[√,(r)Γ—2[√(z)T3√(r)=[3Z(r)]z-2[3√(r)J,2y(t)=[2∙τ”(r)]-2[2<

r’(r)]将以上三式相加,得

y,(r)+3『(/)+2y(t)

=[√,(r)+3√(r)+2jτ(r)7—2[√(r)+3x,(r)+2x(r)J,

考虑到/(r)=Z(Z)+3√(r)+2jτ(r),±

式右端等于yz,(r)-2∕,(r),故得/(r)+3√(r)+2^(r)=∕,(r)-2∕(r)

此即为系统的微分方程。

(b)系统框图中含有三个积分益,则该系统为三阶系统n设最下方积分益输出为X(tK则各积分益输入为,∙z”(f)^XfCty)□

左端加法器的输出为H”(∕)=/(Z)—2χz(r)-3x(Z)

即Xyt)+2j∙z(r)+3∙r(C=/(r)

由右方加法器的输出得

ty(Z)=Xxt}—4∙r(r)

由上式得

『⑺=[〜)了一402ey’(r)=[2∙z’(∕)]"

-4[2〈r'

(t)]3y(t)=[3∙τ(r)了一4[3=(r)]

将以上三式相加得

^(r)+2√(r)+3^(r)

=[∙z"

(f)+2x,(∕)+3∙r(r)]”—4[jr^(r)+2<

r'

(r)÷

3j∙(r)~

yr(r)+2yf(t)+3y(f)=y,,(r)—4f(ty)

此即为系统的微分方程.

(C)系统框图中有两个迟延单元,因而该系统为二阶系统。

设上方迟延单元的输入为工Z则各个迟延单元的输出为k—2)o左方加法益的输出为

x(k)=μk)+2xCk-↑)—4x(k-2)

即工“)一2工4一1)+4jc"

-2)=f(ky)

右方加法器的输出为

yCk)=2jγ(Z?

—1)-

一x(k—2)

由上式移位口J得

-2y(k-

■1)=2[—2工(上一2)]

—L-2x(⅛-3)]

4曲-

-2)=2[4/"

-3)]-

-[4jγ(怡—4)J

y(Q—2yd—1)+4y4-2)

=2[∙r(Z?

—1)—2x{k-2)+4∙r(b—3)]—[工(怡一2)—2x{k-3)÷

4jγ(Z?

—4)J考虑到式x(k)—2x(k-l)÷

4x(k-2)=/(⅛)及其迟延项9可得

y(k)-2y(k-ly)+4y(k-2)=2∕(Λ-1)—/(⅛-2)

此即为框图中系统的差分方程。

(d)系统框图中有两个迟延单元9因而该系统为二阶系统.设上方迟延单元的输入为Jrd),则各个迟延单元的输出为Gd—I)M毎一2)

左方加法器输出为

XCky)=fCk)+2x(k—2)即XCk)—2x(k—2)=f(ky)

右方加法器输出为

y(%)=2x(k)+3jc(^—1)—4x(^—2)

由上式移位得

—2y(k—2)=2[—2x(k—2)]+3[—2x(k—3)。

—4[—2x(k—4)]将以上两式相加得

yCk)—2y(k—2)

=2[m—2x(k2)]+3[jr(⅛—1)—2x(k—3)J—4[〈r(b—2)—2x(k-4)]考虑到式Jr毎)一2«

Zd—2)=f(k)及其迟延项,口J得

y(k)-2y(k-2y)=2/()⅛)+3f(k—D—4∕(Λ-2)

1-23设系统的初始状态为X(O),激励为f(),各系统的全响应y()与激励和初始状态的关系如下,试分析各系统是否是线性的。

」tt

(1)y(t^ex(0pOSinXf(x)dx

(2)y(t)=f(t)x(O)Of(x)dx

tk

(3)y(t)=sin[x(O)t]0f(x)dx(4)y(k)=(0。

5)x(0)f(k)f(k—2)

(5)y(k)=kx(O)'

f(j)

HO

解用%(门表示零输入响应,J?

(C表示零状态响应。

(1)yr(∕)=e^∖r(O)^βy∕(∕)=SinJ’/(jr)dx

J0

则y(t)=yΛt)+yfCt)满足口J分解性.

又yΛn,yf∞分别满足零输入线性和零状态线性,则系统是线性系统.

(2)由系统表示式可知

•f

χr(r)=O,37(r)=/(Jr)d∙r

口J得y(t)≠yr(f)+刃⑺

因此系统不是线性系统

(3)由系统表示式可知

yτ(t)=sinR(0)∙=/(x)djr

口J得,(门=yrd)+刃(门,系统满足分解特性。

但y∏(f)+yr2(f)≠sin[(jfι(0)+JC2(O))∙t~∖

即yAt}不满足零输入线性,因此系统不是线性系统n

(4)由系统表示式口J知

yr(%)=(*)∖r(O),57(上)=fCky)∙/(⅛-2)

口J得,“)=%4)+力4)满足可分解特性

但jzzl(k)+yf2(k)≠[/1(⅛)+∕2(Λ)]∙LΛ4-2)+M—2)]

即刃以)不满足零状态线性,因此系统不是线性系统。

(5)由系统表示式可知

%(小=&

(0),刃4)=∑∕(j)

j=O

町得y(k)=yΛk)+yf(k^系统满足町分解特性又有

y^(k)+yx2(k)=XI(O)+x2(0)J

“⑷+九⑷=∑c∕ισ)+∕2σ)j

j=o

则yΛk^yfCk)分别满足零输入线性和零状态线性,因此系统为线性系统α

判断各系统是否是线性的、

(3)yzs(t)=f(t)cos(2t)

(6)yzs(k)=(k-2)f(k)

1-25设激励为f(),下列是各系统的零状态响应yzs()时不变的、因果的、稳定的?

(1)Vzs(t^d≡

(2)yzs(t)=∣f(t)

(4)yzs(t)=f(t)(5)yzs(k)=f(k)f(k—1)

(7)yzs(k)八f(j)(8)yzs(k)=f(1-k)

jT

解(I)系统满足齐次线性和可加性•则系统为线性系统U(f—Fj=2f(f—“),系统为时不变系统。

当t<

to时√(r)=0,则此时有‰(r)=彩/⑺=5则系统为因果系统α

当/(r)=ε(r)时,》%(/)=6(r)M=0时9I‰(r)IfX°

则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2)占⑺+g(C=I∕1(r)∣+∣∕2(r)∣≠l∕ι(r)+∕2(r)I,系统为非线性系统.yiSt—t6)=I/(z-rd)H系统为时不变系统。

f0时/(f)=0,有yzfCt)=I/(r)I=0,则系统为因果系统SJ若丨/Q)|<

冲有I兀⑺∣=∣/(r)<

χ,则系统为稳定系统。

(3)系统满足齐次和可加性,则系统为线性系统α

yaCt-fd)=fit—。

)cos[2π(r—G)]≠f(t—rd)cos(2πf)则系统为时变系统n

时J(r)=0,则此时有yκ(t)=/(r)cos(2πf)=0,则系统为因果系统。

若Im)〈X,有I‰(r)I=I/(r)cos(2πr)l〈X°

则系统为稳定系统。

(4)系统满足齐次线性和口J加性,则系统为线性系统。

系统的迟延输入为/(r-rd),则系统的输出为/(—r—“),则有

T[{0}√(r—rd)Z=/(—t—tdy)≠yzf(t—=/(—?

+”)

因此系统为时变系统。

若YtO时』(/)=0,则有一rVfoβ∣lt>

-r0时皿⑺=/(一门=0,因此系统为非因果系统。

若/(r)KOC则有I几⑺|=|/(-/)∣〈∞,因此系统为稳定系统

(5)系统不满足可加性9则系统为非线性系统a

T[{0}√(⅛-⅛d)]=f(k—kd)f(k-kd—l)=‰(⅛—⅛d),则系统为时不变系统。

若k<

k。

时,/W=O,则此时yn(k)=JXkyXk-D=Q9则系统为因果系统。

若If∖k)∣〈∞,则Ijβ(⅛)∣=∣/(⅛)∕(^-l)l<

∞则系统为稳定系统。

(6)系统满足齐次线性和口J加性•则系统为线性系统n

T[{0}√(⅛-⅛d)]=(⅛—2)f∖k—k^≠(⅛—Λd-2)/(^—^)=‰(Λ-⅛d),则系统为时变系统α

若k〈k.时√(Λ)=0,则此时有yzfCk)=(⅛—2)∕(⅛)=0,则系统为因果系统。

若I/⑷Ivco,则当—co时,%⑹=(k-2)∕Xk)不一定为有限大9则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7)系统满足齐次线性和口J加性,系统为线性系统.

kf

∏{O}√(Λ—⅛d)J=∑∕(J-⅛d)≠∑∕(J)=%(H则系统为时变系

J=O7=0

统。

若k〈k^时9f(ky)=O9则此时有yzΛk)=Zf(J)=O9则系统为因果系统。

√≡0

若f(k)=Ea)则yz9(,k)=工f(j)=(⅛+l)ε(⅛),则当y⅛-〉∞时,

*(QI-OC,则系统为不稳定系统。

(8)系统满足齐次线性和可加性•系统为线性系统,

∏{0}√(⅛-Ad)]=/(l—⅛—⅛d)≠‰(⅛-⅛d)=/(l-⅛+Ad),则系统为时变系统.

若⅛<

⅛0时/(½

)=O■则1—丘V爲,即E〉1—⅛c,时?

ByW(⅛)=/(1—k)=O弓则系统为非因果系统。

若/(⅛)KOC.则当⅛→OO时=∕(1-⅛X∞∙则系统为稳定系统白

1-28某一阶LTl离散系统,其初始状态为χ(0)。

已知当激励为yι(k"

(k)时,其全响应为

若初始状态不变,当激励为-f(k)时,其全响应为y2(k)=[2(0.5)k—1];

若初始状态为2x(0),当激励为4f(k)时,求其全响应。

解设初始状态下系统的零输入响应为激励为/(⅛)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

刃“),则由系统的町分解特性可得

y↑(k)=yx(k)+y∕Ck)=ε(Z?

当初始状态不变,激励为八怡)时,根据系统的齐次线性口『知系统的全响应为

必(怡)=Xr(怡)一)7(怡)=[2(*)*—lZε(⅛)

联立以上两式口J解得

M)=(*)*"

根据LTI系统的特性口J■知当初始状态为2x(0),激励为ifCk)时9系统的全响应为

必4)=2yτ(k)+4yfCk)=[4—2(y)i>

(〉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