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8622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宝鸡热环评报告书WeinanWord格式.docx

(MW)

项目

单机容量及台数

总容量

备注

本期

350×

2

700

计划于2015年6月全部建成投产。

主体工程

350MW国产超临界燃煤供热机组。

辅助工程

1.供排水系统:

电厂主机采用间接空冷,辅机采用机力冷却塔。

工业水源采用富平县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的中水,备用水源及生活水源采用贺兰水库地表水。

2.燃料运输:

本工程燃煤由陕西锦界煤矿和华亭矿区供给,全部采用铁路运输。

铁路专用线在八里店车站与咸铜线接轨,翻车机卸下的煤经单路管状带式输送机运进电厂。

3.厂外道路:

进厂道路、运灰道路从东部产业园的产业大道上引接;

引接长度约40m。

4.除灰渣系统:

拟采用水冷式机械除渣、正压气力除灰系统,厂外采用汽车外运至综合利用用户或周转灰场。

5.灰场:

本工程为热电联产项目,灰渣全部综合利用,只设周转灰场,三条沟周转灰场位于厂址西北22km,为山谷灰场,可满足电厂一年堆灰量。

配套工程

1.低氮燃烧,SCR烟气脱硝系统,脱硝剂采用尿素,脱硝效率大于80%。

2.静电除尘器,除尘器效率大于99.7%,考虑湿法脱硫附带50%的除尘效率,湿式静电除雾装置70%的除尘效率,综合除尘效率达99.955%。

3.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不设烟气旁路,不设GGH,脱硫效率大于97.5%。

4.采用两座140米间接空冷塔排烟,煤场为圆形封闭煤场。

5.330kV接入系统工程(单独立项);

2台350MW机组升压至330kV接入电网。

6.热网建设由富平县经济发展局负责,单独立项,与电厂同步建设。

生活设施

热电厂不设生活区,按购买商品房考虑。

备注

1.留有扩建余地。

2.电厂所在地区不属于“十二五”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重点区域。

1.2环境敏感区域和环保目标

根据本工程总体布局,确定本评价环境空气主要保护目标为富平县城区、阎良城区,电厂周围村镇等人口密集区的空气环境。

1.3评价工作等级

1.3.1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

本工程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二级。

1.3.2水体评价工作等级

本工程厂区废污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1.3.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1.4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本工程评价按陕西省环保厅批复的标准执行。

1.4.1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及标准

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

根据导则估算模式-SCREEN3计算,D10%=2.8km。

考虑到项目周围敏感点的分布情况,评价范围适当扩大,以厂址为中心,向东南西北方向各8km的方形区域,面积256km2。

灰场评价范围为灰场边界外1km。

1.4.2水环境评价范围及标准

本工程厂区废污水处理后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

本项目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对地表水仅作简要分析评价。

根据地下水评价技术导则判定,厂址及灰场均为二级评价。

1.4.3声环境评价范围及标准

本工程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见表1.4-3。

表1.4-3声环境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功能区

范围

执行标准及级别

限值[dB(A)]

厂界噪声

厂界外1m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昼间

65

夜间

55

厂外环境噪声

厂区周围200m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类标准

施工场界噪声

施工场地边界线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70

1.4.4生态环境评价范围

生态评价范围为厂区及三条沟灰场周围1km的范围及厂外道路、工程管线等线型区域两侧各300m的范围。

1.4.5工业固体废物评价范围及标准

工业固体废物评价范围及标准见表1.4-4。

表1.4-4工业固体废物评价范围及标准

名称

评价范围

评价标准

工业固体废物(灰渣、脱硫石膏)

三条沟灰场周围1km的区域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

2电厂概况及工程分析

2.1建厂的必要性

本工程作为富平县城市集中供热热源,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

根据陕西电网内部电力平衡结果,陕西电网还有一定的电源建设空间,本项目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陕西电网电源容量的不足。

另一方面,西北电网中,甘肃、青海两省水电资源比较丰富,但火电资源相对匮乏,枯水季节需要陕西火电进行补充。

本工程2×

350MW工程,可以缓解陕西电网的缺电局面,电厂就近以2回330KV线路接入聂刘变电站。

总之,本工程的建设,可提高热利用效率,对于促进富平县发展集中供热,满足热、电负荷增长需要以及有效地改善富平县及其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本工程的建设必将推动富平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对富平及周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富平热电厂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2工程概况

东厂址位于富平县东南约6公里处的东部产业园内,电厂西南紧靠咸铜铁路,西北侧为西禹高速,东北为产业园区内的产业大道,电厂的大件运输较为方便。

厂址地层单一、地质结构较简单,岩土工程性能较好,适宜建厂;

铁路专用线接轨条件和运输组织条件较好;

厂区土方工程量相对较小。

工程推荐的三条沟灰场远离富平县城;

与厂址的直线距离约22km。

灰场无搬迁。

2.2.1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

本期工程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见表2.2-1。

表2.2-1本期工程主要设备及环保设施概况表

单位

1#机

2#机

出力及开始运行时间

出力

MW

350

时间

2015.6

发电机组

锅炉

种类

超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

固态排渣煤粉炉

蒸发量

t/h

1200

汽轮机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两级可调整抽汽、空冷式

发电机

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

容量

烟气治理

脱硝

装置

选择性催化脱硝法(SCR)

效率

%

80

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

99.7

湿式静电除雾

脱硫后增加湿式静电除雾装置

70%

脱硫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附带除尘效率50%

97.5

排烟系统

(间冷塔)

两炉合用一座间接空冷排烟塔

高度

m

140

出口内径

φ62

冷却水方式

采用表凝式间接空冷

排水处理

工业废水

处理方式

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排放去向

不外排

生活污水

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

用于厂区绿化

灰渣处理

除灰方式

灰渣分除,灰正压气力集中至灰库,综合利用,或调湿后汽车运至中转干灰场碾压暂存。

输送

汽车运输

除渣方式

机械式水力除渣,综合利用

2.2.2本期工程燃料、水源

2.2.2.1燃料

本工程年需燃煤约182×

104t,拟采用神华锦界或甘肃华亭煤矿的原煤。

本工程燃煤全部采用铁路运输。

燃煤铁路运输距离约700km。

2.2.2.2水源

350MW供热机组主机采用表凝式间接空冷,辅机采用机力塔冷却,电厂水源拟采用富平县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备用水源采用贺兰水库的地表水;

生活用水由自来水管网供给。

2.2.3烟气脱硝系统

本期工程在采用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控制锅炉NOx排放≤350mg/Nm3的同时,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简称SCR)脱氮工艺。

根据本工程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催化剂采用蜂窝式,布置采用“2+1”模式,即布置两层催化剂,预留一层催化剂的空间。

氮氧化物脱除效率≥80%。

本期工程脱硝后NOX排放浓度为70mg/m3。

脱硝剂选用尿素。

2.2.4烟气脱硫系统

本工程脱硫按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考虑,不设烟气旁路,脱硫效率不低于97.5%。

2.2.5本期工程环保概况

2.2.5.1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电厂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SO2、烟尘、NOx等。

表2.2-2中列出了本期工程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除尘器效率按99.7%考虑。

表中烟气量为标准状况下的数值,排放浓度为干烟气标态时α换算到1.4的数值。

表2.2-2本期工程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空冷塔参数

型式

两座自然通风间冷塔

几何高度

Hs

D

62

出口流速

Vs

m/s

5.75

烟气排放状况(除尘器出口)

干烟气量

Vg

Nm3/s

689.15

706.18

湿烟气量

Vo

744.55

732.43

空气过剩系数

α

1.35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

SO2

排放速率

MSO2

kg/h

72.0

115.6

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效率以97.5%计。

排放浓度

CSO2

mg/m3

28.0

43.8

NOx

MNox

≤180.1

≤184.5

安装低氮燃烧器,并实施SCR烟气脱硝,脱硝效率≥80%。

CNox

≤70

烟尘

Ma

21.25

25.79

静电除尘器效率≥99.7%,湿法脱硫附带除尘效率50%,湿式静电除雾装置除尘效率按70%,综合除尘效率≥99.955%。

Ca

8.3

9.8

0.015

0.021

汞脱除率按70%考虑

0.006

0.008

注:

1.排放浓度均为标态、干烟气浓度(α=1.4);

2.脱硫装置附带除尘效率按50%计。

2.2.5.2废污水排放情况

本工程采用干灰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分为二类:

厂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正常情况下,废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

当灰渣全部综合利用时,脱硫废水进入酸碱废水贮存池暂存。

2.2.5.3固体废弃物

本工程的工业固体废物为灰渣及脱硫石膏。

2.3建设计划

根据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安排,本工程两台机组分别计划于2015年5月和2015年6月投产。

2.4其他与电厂相关的开发计划

2.4.1集中供热计划

2.4.1.1富平县集中供热规划

《富平县集中供热规划》(以下简称《供热规划》)于2013年由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并取得了富平县人民政府的批复。

2.4.1.2供热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富平县境内现状热源是多样的,有区域锅炉房、分散的燃煤锅炉房、燃气锅炉房和居民家庭使用的采暖小煤炉。

富平县中心城区目前的主要供热方式:

部分单位、宾馆、饭店和学校采用分散小锅炉联片供热的供热方式;

部分单位以分散的小锅炉供热方式为主,其余经济条件较差的单位和居民,仍采用小火炉供暖的方式。

燃料结构原以煤为主,现逐步转换为天然气,但城市供热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供热设施跟不上城市建设的要求。

庄里镇的主要供热方式:

除几个较大的单位采用小型锅炉房进行供热外,镇区内现状供热仍采用小火炉供暖为主的方式。

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处于建设的初期,故暂无供热现状。

淡村镇现状规模较小,故暂无供热现状。

各供热区现状热负荷情况如表2.2-3所示。

表2.2-3现状热负荷统计

区域

现状民用和公建

供热负荷

现状工业建筑

现状合计热负荷

供热面积(万m2)

热负荷(MW)

供热面积

(万m2)

热负荷

1

富平县中心城区

463.6

279.35

10.05

9.55

473.65

288.9

庄里镇

41.16

25.02

3

合计

504.76

304.37

514.81

313.92

存在问题有:

1、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供暖面积急剧增加,供求矛盾突出。

2、大量的分散燃煤小锅炉不但热效率低,能源消耗量大,而且由于除尘、脱硫效果差,有些甚至没有除尘脱硫装置,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3、分散的小锅炉主要以煤为燃料,单台容量在2.8兆瓦(4吨/时蒸汽锅炉或2.8兆瓦热水锅炉)及其以下锅炉的数量占总锅炉数量的93%,这部分锅炉中相当一部分设备陈旧,出力不足,能耗高,热效率低,造成煤、电等能源的极大浪费,不仅影响企业生产及居民供热需要,同时也污染环境。

4、锅炉房、煤渣场占用了大量用地,使城区建设用地利用率降低。

5、大量的小锅炉分散在城市各个位置,煤灰渣在城市道路上交叉运输,既影响交通,又影响城市市容卫生。

2.4.1.3规划热负荷

表2.2-4规划集中供热热负荷表

供热区域

近期(2015)

远期(2020)

总采暖建筑面积(×

104m2)

集中供热普及率(%)

集中供热面积(×

集中供热热负荷

集中供热

富平中心城区

978.2

75

733.65

367.56

1216.5

912.4

419.70

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359.09

269.32

134.93

627.8

470.8

216.57

淡村镇

86.9

65.175

32.65

97.9

73.3

33.72

庄里工业园区

431.44

323.58

162.11

561.0

420.8

193.57

1855.63

1391.72

697.25

2503.3

1877.3

863.56

2.4.1.4供热替代情况

本工程建成后,将替代富平县约20台燃煤锅炉和57台燃气锅炉,锅炉总蒸发量58.72MW。

2.4.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计划

本工程产生的灰渣及脱硫石膏首先立足于综合利用,以保护环境,减少占地,避免资源浪费,并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电厂已经与陕西实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灰渣、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协议。

2.5本期工程特点及主要环保问题

2.5.1工程特点

(1)本工程属国产超临界燃煤供热电厂,属新建工程,建设规模为2×

350MW。

本工程建成后,将替代供热范围内现有小锅炉。

(2)采用主机表凝式间接空冷,辅机机力塔冷却的循环水冷却方式。

(3)水源采用富平县污水处理厂中水。

(4)本工程同步建设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SCR脱硝装置。

(5)本工程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烟气通过140米高的间冷塔排放。

(6)本工程采用灰渣分除干除灰系统,灰渣全部综合利用,周转灰场采用三条沟灰场,为山谷灰场。

2.5.2主要环保问题

(1)建设期

建设施工中土方挖掘、散放的回填土以及建材、施工运输等易造成粉尘飞扬,污染环境空气。

建设期生活污水及机械清洗废水可能对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建设施工中动用大量施工车辆和机具,声源较多,强度较大;

建设期启动锅炉时,锅炉排汽噪声属高强噪声,会对周围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建设施工中土方挖掘、管线开挖、道路的修筑等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因此,在设计和施工当中必须充分考虑水土保持问题。

(2)运行期

本工程替代供热范围内的小锅炉后,对当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有一定的贡献。

本工程灰渣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些影响。

项目区属缺水地区,要求合理利用水资源。

3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区域环境状况

3.1地形、地貌

3.1.1区域概况

厂址位于渭南市富平县东上官乡东南侧约1.9km处的富平县东部产业园内,西北距富平县城约6km,属于富平县城市发展规划区。

厂址附近交通较为方便,咸铜铁路位于厂区西南侧,西禹高速从厂址西北侧绕过,厂址南侧约1.2km处有石川河东西向流过。

3.1.2厂址区地形、地貌

厂址区域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厂址地处产业园内。

场地自然平均标高约421.00m(1956年黄海高程)。

厂址可利用面积东西长0.55km,南北宽0.34km,满足电厂本期2x350MW建设用地及施工用地要求,并留有扩建条件。

3.2气象

项目区地形平坦开阔,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

近30年(1983-2012年)平均气温12.7℃,降水量520.8mm,相对湿度67%,平均风速2.0m/s,最多风向NE,最大风速18.0m/s(1983年3月15日)。

极端最高气温41.8℃(2006年6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18.7℃(1991年12月28日)。

3.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本次监测结果来看,SO2、NO2、PM10和TSP浓度均满足二级标准要求,且占标率较小,说明评价区域不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而且环境容量较高。

3.4水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厂址和灰场评价区内均没有其它大型排污工矿企业,调查区内污染源以农业和生活污染源为主,评价区内多为耕地而且村庄较多。

根据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来看,厂址、灰场区域的地下水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3.5声环境质量现状

厂址附近的背景噪声主要以交通、村庄人群活动为主,灰场附近则基本无噪声源。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明:

厂址、灰场各监测点的昼、夜环境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

说明本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4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1运行期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4.1.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1)本工程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烟气通过140米高的自然通风间冷塔排放,大气污染物SO2、烟尘、NOx和汞的实际排放浓度都小于相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满足GB13223-2011标准要求。

(2)本工程造成的SO2、NO2的1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

(3)本工程对各监测点SO2、NO2和PM10的贡献浓度全部低于相应的二级标准限值,SO2、NO2和PM10的日平均浓度叠加结果也满足二级标准。

由于本工程替代了供热区的采暖锅炉,该区域的SO2、NO2和PM10现状日平均浓度将有一定的降低,替代后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将会有明显的改善。

4.1.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后,各项废污水处理后回收利用,不外排。

对地表水体无直接影响。

4.1.3灰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灰场采用调湿灰碾压方式,由前所述,灰场设计中已考虑了完善的排水设施,使灰场内雨洪及时排出,故灰场排水对地表水影响很小。

灰体在蒸发作用下,其水分不断向上蒸腾,需喷洒水湿润灰面,防止二次扬尘。

由于喷洒水量较少,灰场不会有水渗入地下,故不会影响地下水。

在降雨情况下,灰场雨水有可能穿过灰场地层,进入灰场地下水进而影响地下水。

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压实灰体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具有一定厚度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