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86180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家园沟通方式是()。

A.家访B.书信便签

C.家园联系手册D.家长会

10、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

A.表演性符号B.工具性符号

C.象征性符号D.规则性符号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集体教学的利与弊。

2、茵茵已经上了中班,她知道把2个苹果和3个苹果加起来,就有5个苹果。

但是问她2加3等于几?

她直摇头。

请结合案例,简述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及对教育的启示。

3、影响在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

4、5-6岁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5、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

1、新生入园的第一天,孩子们都来上幼儿园了,唯有小男孩源源没有来。

一周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来。

是什么原因导致源源一个星期不来上幼儿园呢?

带着这份疑惑我去源源家进行了家访。

家访中,源源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源源从小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脾气很坏、很单,在家里经常欺负邻居家的孩子,爱打人、咬人。

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不会自己独立吃饭、穿衣等,我担心他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点懂事了再让他上幼儿园。

如果你是老师,会如何指导家长切实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帮助家长对孩子树立信心,送源源尽快入园呢?

2、今天,朵朵穿了一件好看的衣服,胸前有很多小珠子。

我发现她经常用手剥小珠子,为免发生意外,我阻止了她好几次。

中午,突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

“老师,朵朵把一个珠子塞到鼻子里了。

”我赶忙跑过去,这时朵朵的神情很紧张,嘴巴张开在呼吸。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3、进餐时,强强的手臂被面条烫伤了,在医生来之前,教师给强强的手臂涂了牙膏。

(1)该教师的处理方式是否恰当?

结合材料分析。

(2)说明幼儿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4、大一班开展了识字比赛,教师为此创设了班级墙面环境,如下图:

请根据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对材料中为识字比赛创设的墙面环境进行评析。

5、分析知下两个场景的环境创设

场景一:

某幼儿园的运动场上摆放着攀爬网、独木桥、高跷、跳袋、推车等运动器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好器具后开始玩了起来。

通过观察发现攀爬网、独木桥被冷落,较少幼儿喜欢玩。

过了一会,一个叫圆圆的幼儿对好朋友哲哲说:

“我们一起去玩攀爬网好吗?

”哲哲皱着眉头说:

“不要,我害怕。

”圆圆又指着稍矮一些的独木桥说:

“那我们一起去玩那过的独木桥吧,这个矮一点,你该不怕了吧!

”哲哲还是一脸为难的样子说:

“我不想去,还是你自己去吧。

”说着就去玩小推车了。

就这样圆圆只能独自一人去玩了·

·

一连许多日子,虽然老师在不断地鼓励幼儿,但是运动时段里像圆圆那样去攀爬网运动的小朋友较其他地方的要少许多。

场景二:

在提供的运动器械的基础上,幼儿教师们增加了一些小道具:

如瓢虫帽子、软布小花、软塑积木、用纸板箱制作的猫咪、钓竿及幼儿绘画的小鱼等,创设出给小猫喂鱼(设置了独木桥)、瓢虫种花(设置了攀爬网)、造高楼等游戏情景。

经过观察发现,这三项活动参与的幼儿人数不相上下。

有意地观察了圆圆和哲哲,起先是圆圆邀请哲哲:

“我们去抓鱼给小猫吃好吗?

”哲哲欣然应允,两人打扮成捕鱼人,提着鱼篓,手拉手跑了过去。

这次哲哲勇敢地蹲在窄窄的独木桥上,努力地抓起了一条大鱼,当他把鱼喂进小猫的嘴里时,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接着他主动对圆圆说:

“我们去当小瓢虫好吗?

”他们一同来到了瓢虫种花的地方,戴上瓢虫帽,把自己装扮成小瓢虫,背上负重的小包,勇敢地向“小山”(攀爬网)跑去……

两个场景中的环境设计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设计,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

1、试述幼儿注意容易分散的原因

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3、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4、试述注意的规律与幼儿活动的关系。

5、论述情绪、情感与幼儿游戏活动的关系。

五、活动设计题

1、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以及主要的活动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2、对于人体来说,水是仅次于氧气的重要物质。

在成人体内,60%-70%的质量是水。

儿童体内水的比重更大,可达80%。

一个人如果不吃饭,仅依靠自己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或消耗自体组织,可以活上一个月。

但是如果不喝水,连一周的时间也很难度过,可见水对左命的重要意义。

观察发现,许多幼儿不爱喝白开水,喜欢喝饮料,这不仅不利于幼儿身体健康,还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

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大班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1参考解答

1、【育萃专家解析】A。

解析:

活动性与参与性、生活性与启蒙性、游戏性与情境性是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2、【育萃专家解析】B。

3、【育萃专家解析】C。

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4、【育萃专家解析】C。

蒙台梭利把敏感期看作是个体一生中发展重要的特性或能力的最佳时期。

其主要把敏感期分为秩序敏感期、细节敏感期、行走敏感期、动作敏感期、语言敏感期、社交敏感期。

5、【育萃专家解析】C。

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食用醋涂擦伤口,中和毒液。

6、【育萃专家解析】D。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制订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

正餐间隔为3.5一4小时”。

7、【育萃专家解析】A。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四种。

8、【育萃专家解析】C。

一日活动应该保证幼儿有充分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9、【育萃专家解析】A。

家庭访问的目的在于深人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真实情况,即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等,然后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措施,以及介绍幼儿在幼儿园的成绩、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

根据题干描述,最有效的方式应是家访。

10、【育萃专家解析】C。

从2岁左右开始,幼儿就具有应用某些“象征物”来代表某些事物的能力。

依托象征性功能,幼儿可以脱离对当前实物的知觉,以表象代替实物进行想象,对生活中常见事物或活动进行“假装”“想象”“表演”或“模仿”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又被称为象征性游戏。

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象征性符号。

1、【育萃专家解析】集体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全班幼儿一起进行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活动。

集体活动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尽可能促进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共同发展。

集体活动的缺点也在于此,那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全班幼儿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教师难以关注幼儿的个性和差异,难以因材施教。

2、【育萃专家解析】案例中的内容体现了学前儿童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物体的认识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直观的材料。

但数学知识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知识,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特征才能获得。

这与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恰恰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并且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影响的特点是相矛盾的。

这种矛盾在年龄小的儿童身上体现得更突出。

幼儿还不能从事物的具体特征中摆脱出来,从而抽象出数量特征。

这种由事物的具体特征而带来的干扰,将随着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质的理解而逐渐减少。

启示:

幼儿学习数学必须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因此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多种学具、玩具,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及时对幼儿进行点拨。

3、【育萃专家解析】影响在园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幼儿在与父母的交往过程中不但实际练习着社交方式,而且发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由此可以获得一种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概念。

这种概念是幼儿将来自信心和自尊感的基础,也足其同伴交往积极、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2)幼儿自身的特征。

幼儿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

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

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和情感特征影响着他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行为,由此影响同伴对他的反应和其在同伴中的关系类型。

对幼儿同伴交往关系影响最大的是其在交往中的积极主动性、交往行为及交往技能。

(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

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幼儿同伴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婴儿期到幼儿初期,幼儿之间的交往大多围绕玩具发生。

活动性质对同伴交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由游戏的情境下,不同社交类型的幼儿表现出交往行为上的巨大差异,而在有一定任务的情境下,知在表演游戏或集体活动中,即使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幼儿,也能与同伴进行一定的配合、协作。

4、【育萃专家解析】5-6岁属于幼儿晚期,这一时期幼儿主要表现为以下心理特点:

(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4)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育萃专家解析】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

(2)较多运用机械记忆,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

1、【育萃专家解析】从源源爸爸的担心中可以看出,他对源源的行为习惯问题有自己的认识,要让他把源源放心地送人幼儿园,仅仅做思想工作是不够的。

如果我是老师,我将定时进行家访,做到三点:

一是了解源源在家的情况;

二是向源源家长传授些家庭教育知识;

三是将班级里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告知源源家长,让他在家教育孩子。

源源的父亲有教育源源的强烈愿望,但缺乏对这个年龄的幼儿心理特点的正确认识,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

其实,年龄小的幼儿的情绪控制力和表达能力较差,所以会本能地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会建议家长要深人了解源源,发现他打人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当幼儿出现不良行为时,最好能引导幼儿从事他感兴趣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骂。

源源父母对源源的教育确实很重视,但家长仅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

2、【育萃专家解析】幼儿的安全问题是幼儿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发生材料中所述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幼儿鼻腔进人异物时,要让幼儿改用口腔呼吸,面向有光亮的地方,令其抬起头并用手指将鼻尖向上推起,用手电筒照射即可看到异物,此时不可立即拿镊子夹,以防异物被推向鼻腔深处。

对于年龄稍大而又听话的幼儿,可用手指压住未堵鼻孔,令其低头并做摸鼻涕的动作,异物即可随气流冲出鼻孔,或是部分露出鼻腔。

如果露出鼻腔的异物属圆形且表面光滑,可用大拇指压迫患侧鼻翼,将异物挤出鼻腔。

若异物出不来,应去医院处理,切不可用镊子夹,以免损伤鼻豁膜,造成鼻出血。

特别是不能用镊子去夹圆形的异物,否则会越夹越深,一旦异物滑向后方掉进气管,就可能会危及幼儿生命。

也可以让幼儿闻胡椒粉等刺激性气味,促使幼儿打喷嚏,有可能将异物喷出。

对于无法取出的鼻腔异物,老师不要强行取出,以免损伤鼻腔或形成呼吸道异物,而是应设法劝阻幼儿哭闹,改用口腔呼吸,然后迅速抱送医院治疗。

3、【育萃专家解析】

(1)该教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

教师给幼儿涂抹牙膏是不正确的,另外教师要根据幼儿烫伤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①对轻度烫伤(仅表皮受损,局部皮肤发红,没有水泡)者,应立即将伤口处浸在凉水中或用冰块敷于伤口处进行“冷却治疗”,30分钟左右能完全止痛。

对着衣部位,不要急于脱去衣物,防止脱衣时撕拉揭掉表皮而发生水肿和感染,先用食醋(食醋有收敛、散疼、消肿、杀菌、止痛作用)或冷水使伤处冷却20-30分钟,然后剪开衣服,并脱去鞋袜,随后用灌油、万金油或烫伤膏涂于烫伤部位,3-5天便可自愈。

②对重度烫伤(伤及真皮、疼痛剧烈、有水泡,或伤及皮下组织、皮肤痛觉消失、无水泡)者,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覆盖伤面,注意防止水泡破裂,创伤面不要涂擦药物,保持清洁,及时送医院治疗。

4、【育萃专家解析】该材料中为识字比赛创设的墙面环境体现了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值得肯定和提倡。

(1)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过去有的幼儿班级,虽然也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追求美观,为的是布置环境,或者只是盲目地提供材料,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

而在该材料当中,充分体现了环境创设与识字教育目标相一致。

(2)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即使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兴趣、能力、学习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该材料中的环境创设应适应幼儿的这种差异,如小火车上有简单和复杂的字。

另外,运用了幼儿喜欢的卡通小火车形象,符合幼儿的兴趣,有较强的吸引力。

(3)经济性原则。

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

材料中的墙面环境节钱、省料、实用,根据教育目标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

不足:

没有体现幼儿参与性原则,教师应让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去,让幼儿更好地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幼儿不是环境创设的消极旁观者和享用者,而是环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和互动者。

5、【育萃专家解析】

(1)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场景一是器械运动场景,而场景二通过情境性设计把器械运动场景变成了情境运动场景,场景二更适合幼儿的发展和需要。

(2)同样是攀爬网、独木桥等运动器具,教师只是在第二个场景中添加了一些道具,将运动的环境创设成具有情景性的环境。

情景化的运动环境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一个个角色的支撑下置身于某一具体的情景中,他们会更乐意去参与运动,忽略或克服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这样使幼儿获得更多的运动机会,增加幼儿与器械的互动,从而使幼儿的各种运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情景化的环境把幼儿的活动与他们的运动能力水平及兴趣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3)场景二更进一步证明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赞成场景二的设计。

1、【育萃专家解析】在幼儿注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注意的分散。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容易分散。

一般说来,引起幼儿注意分散有以下原因: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

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活动不能太单调,形式要多样化,而且,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阶段所适合的时间。

例如,小班幼儿集体活动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那么,教师就不能让幼儿在那里坐2030分钟,而且活动也不能是只让幼儿坐在那里听。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

教师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使幼儿精力充沛地游戏和活动,并且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

(3)无关刺激的干扰。

在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非常重要,在环境的布置上不宜过分繁杂。

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电话声、鸟叫声等,都会成为幼儿注意分散的外在的无关刺激。

另外,教室的室温也要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容易引起幼儿注意的分散。

2、【育萃专家解析】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认知机能不变性。

智慧的本质是一种适应,而适应是一种特殊的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

(2)认知结构的建构性。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和转换而实现的。

(3)从动作到运算-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

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是思维的起点。

(4)平衡化。

平衡化是影响认知发展各因素中最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平衡化的作用基于两个方面:

其一,成熟、经验和社会环境三个因素的作用必须加以协调,这种协调作用正是平衡化的功能。

其二,每一阶段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都是连续不断的同化和顺应的自我调节活动过程,这种自我调节正是平衡化的实质所在。

(5)阶段论。

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将儿童划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人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

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包括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岁一11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

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11岁及以后)。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水平。

在教育中的应用:

(1)教学内容要适应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2)幼儿园教育要不断打破幼儿的平衡状态,帮助幼儿建立更高层次的平衡。

(3)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3、【育萃专家解析】幼儿思维发展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它们分别是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

2岁前的婴儿头脑中几乎没有多少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动作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因此,幼儿早期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离开了实物或不对实物进行动手操作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

2岁以后的儿童,在遇到困难时也要依靠这种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又称表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一般认为,2.5一3岁是幼儿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的关键年龄。

3岁以后,幼儿的思维主要就是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

4、【育萃专家解析】注意的规律主要表现为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

它与幼儿活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利用这些规律进行教育。

(1)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

教育内容的安排,要适合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在注意物体特征方面存在个性差异;

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可通过教育强化来改变。

(2)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教育教学内容难易适当,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

教育教学方式要新颖多变,富于变化;

幼儿园大、中、小班作业时间应当有别,集体活动时间适当、内容多样。

(3)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与自我控制能力;

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活动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太多的注意力和精力;

使同时进行的活动,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密切的联系。

(4)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要具体而明确,同一段时间不能要求注意太多方面;

呈现挂图或直观教具时,数目不能太多,排列应当有序;

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方法教学,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经验,扩大注意范围。

5、【育萃专家解析】幼儿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情绪的作用非常大。

这是因为游戏不仅使幼儿直接从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还可以满足幼儿的许多需要。

游戏和幼儿情绪、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幼儿需要自主感,游戏给幼儿提供了自主活动的机会。

第二,幼儿期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

第三,参加成人活动是每个幼儿的梦想,游戏可以使梦想成真,给幼儿带来巨大快乐。

1、【育萃专家解析】活动名称:

有用的工具(大班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活动总目标:

1.能通过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感受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够主动动手操作工具,知道常见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体验自己动手操作工具、制作简单物品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知道使用工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一:

有用的工具(大班科学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仃书机、勺子、镊子产生兴趣,愿意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2.主动尝试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3.感知日常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特征,知道这些工具的用途。

活动准备:

散装的画纸、订书机、镊子和勺子若干,大米、棉花球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教师创设小熊搬家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小熊收拾东西,以此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有用的工具,以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探究活动的兴趣。

师;

“小熊的家里太乱了,东西散落一地,请大家帮帮它选择合适的工具把东西分一分、收一收吧!

2.基本部分

(1)感知工具特征,讨论解决方法。

①教师出示装有画纸、大米和棉花球的盒子,请幼儿观察。

师:

“小熊的家里有很多散乱的画纸,米拉和棉花球也混在了一起,你们看一看该怎么办呢?

②教师出示仃书机、镊子、勺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