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80829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讲义Word文件下载.docx

且依顺序排列,其内容纯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少,而经济理论,即有关意识形态的成分越来多。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2.经济学组成

研究国内经济问题

 

国际经济学-----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1)微观经济学:

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

✶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居民户、厂商)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2)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政府行为)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只有形的手----凯恩斯主义)

✶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国际经济学:

以国际经济关系,如贸易、投资、劳务和资金转移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科学。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Ø

联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区别: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

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对比

理论依据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解决问题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基本假设

资源稀缺、充分就业

需求不足、存在失业

分析方法

个量分析

总量分析

分析对象

家庭、企业、市场

国民经济总体

研究中心

市场价格

国民收入

主要目标

个体利益最大

1.西方经济学说简史

资产阶级经济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主义、庸俗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后四个阶段。

庸俗阶段始于1930年,终于19世纪40年代;

其目的主要为反对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并为资本主义进行辩护。

在其后,边际效用学派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

在19世纪7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期间,边际学派的理论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修改与补充,涉及到垄断、价值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及其三次重大的修改与补充被综合在一起,基本上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思想体系。

(1)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

英国托马斯·

孟、法国柯尔贝尔。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政策主张:

保护贸易。

(2)古典经济学。

✶法国重农学派F·

魁奈,1758年《经济表》。

✶威廉·

配第(1623-1687)始创:

《政治算术》。

✶亚当·

斯密(1723-1790)集其大成:

1776年《国富论》。

✶大卫·

李嘉图(1772-1823)最后完成: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3)新古典经济学。

✶边际学派。

边际三杰:

1870年,英国杰文斯、法国瓦尔拉斯、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剑桥学派。

20世纪初由马歇尔创建。

(1842-1924)。

✶马歇尔的门生A·

庇古、D·

罗伯逊(1890~1963)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

✦在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以后希克斯、瓦尔拉斯、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序数效用论、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历史条件的变迁,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三次比较重大的修改和补充。

(4)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1883-1946)

1930年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

对宏微观理论的抨击

✶英国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

✶1930年代大危机使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不少学者提出新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出现了对传统宏观理论进行抨击、责难的不同学派: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拉弗的供给学派、罗宾逊夫人的新剑桥学派、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英国F.von哈耶克的新奥地利学派等。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

✦拉弗供给学派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

✦F.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

2.现代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经济学直接来源于:

✶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

✶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美国萨缪尔森,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构成新古典综合派——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萨谬尔森(1915~):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教科书。

3.综述:

现代西方经济学与过去的新古典综合派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实质性的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特别是在改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方面,现代西方经济学和过去一样,仍然提不出肯定有效的对策,政策的选择也仍然与过去相同,主要取决于对意识形态的考虑、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以及经验提供的数据。

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的存在的信念;

第二、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也必须为这一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问题

(1)举例:

原子弹与粮食生产

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

假设条件:

✶技术水平既定

✶资源既定

✶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

组合方式

粮食(亿吨)

原子弹(个)

A

15

B

1

14

C

2

12

D

3

9

E

4

5

F

(2)资源与要素

✶资源:

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成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

✦生产四要素

人力----劳动L

财力----资本K

物力----土地N(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

智力----企业家才能E(管理)

✶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人力资源

✦自然资源

✦资本资源

(3)资源的稀缺(有限)性。

稀缺:

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稀缺规律:

商品一般是稀缺的,只能得到有限供应,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稀缺的原因:

一定时期内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4)人的欲望(需要)的无限性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选择: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

(产品)what;

✶如何生产?

(生产要素组合)how用什么方法;

✶为谁生产?

(分配)forwhom如何分配;

此外,还有

✶生产多少?

(数量)howmany;

✶何时生产?

(时间)when;

(6)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

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收益。

✶从理论上说,机会成本是某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但由于信息不完全,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

2.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

比如你身边的事情?

✶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制度的变革。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

✦计划经济制度

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

认识到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可以使我们决定对它所应持有的态度。

首先,根据邓小平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必须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

既然西方经济学属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对它应持否定的态度。

其次,按照邓小平理论,市场计划都是管理国民经济的手段。

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具有某些共同之处。

如果把私有制的独特性质考虑在内,那末,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结的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借鉴意义。

此外,西方经济学含有的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济管理方法也可以对我国有用。

综合上述两点,我们对西方经济学应持有的态度是:

在整个理论体系上否定它,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当然,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考虑到国情的差别。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

1.手段:

边际分析法

(1)边际分析法:

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

✶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

✶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

(2)边际分析法的特点。

其一,边际分析是一种数量分析,尤其是变量分析,运用这一方法是研究数量的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边际分析法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使经济理论精细地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定量分析更严密。

其二,边际分析是最优分析。

边际分析实质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

其三,边际分析是现状分析。

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

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

(3)边际分析法的意义。

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

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抉择有限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稀缺资源。

第二,边际分析开创了经济学“数量化”的时代。

第三,边际分析导致了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强调主观心理评价,导致了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诞生。

第四,边际分析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

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

第五,边际分析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规范经济学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要作好坏的评价)。

✶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只描述不评价)。

3.均衡分析

✶均衡即平衡,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用在质点上的所有力的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经济学的均衡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意识到进一步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

✶均衡分析就是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

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1局部均衡分析。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它变量和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

局限在一个局部范围。

2一般均衡分析。

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

不仅用于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结构,而且用于研究经济运动的许多方面。

第五节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原因在于下列四点:

第一,为了辨明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用之处和有害的地方。

第二,即使对被判别为西方经济学的有用之处,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考察,

以便决定它适用的程度与范围。

第三,西方的有关经济方面的论著和报道含有大量的西方经济学术语和理论。

了通过西方论著和报道来了解西方的经济情况,必须知道这些术语的理论的含义。

第四,西方经济学在不同的程度上构成许多西方的经济学科和课程理论基础。

此,为了给其他西方的经济学科课程的铺设道路以及了解它们在整个西方经济学科中

所占有的位置,也必须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六节本教材的特点

本教材的特点可列出如下:

第一,西方经济学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改变其内容的学科,从而其教材应该

照顾到这一点。

为了对此加以照顾,本书所包含的大体为居于主流地位的正统经济理

论及其体系。

第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一般读者没有必要去掌握西方经济学专业所要求

的全部理论。

因此,本书所介绍的西方经济学说限于主要的理论以及理论发展的线索

和重要的应用方面。

对于那些细枝末节或与某些国家有特殊关系的部分,本书一概略

去。

虽然如此,为了某些有必要作进一步了解的读者,本书设置了带有*号的章节,此

外,在每章末尾附有简要参考书目,以备必要时的研究之用。

第三,西方经济学教材或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不论其正确与否,往往很容易被

学生一概接受,因为,作为初学者没有能力判别其内容的是非。

有鉴于此,为了帮助

读者辨别西方经济学的有用之处和有害的地方,本书除了介绍西方学说以外,也将对

它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评论。

第四,本书的评论部分并不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方式。

针对某一西方学说,除了指

出其错误的直接方式以外,也使用本书思考题的提问方式、章节安排以及提供评论方

面的参考著作的方式。

总之,本书企图帮助读者在整个理论体系上觉察到西方经济学在意识形态上的有

害之处,从而对它持否定的态度,而与此同时,又能在具体内容上看出它的有用的地

方,并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和吸收。

只有这样,才能对西方经济学“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