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答案Word格式.docx
《社会学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答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⑵文化影响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转形式;
⑶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⑷文化影响人类自身的素质。
7.如何看待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是文化的具体运行形式。
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相互接受影响以后所产生的一种文化想象。
文化冲突时至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和影响过程中,原有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和对抗。
8.成人社会化与基本社会化的内容有何变化。
第三讲
成人社会化,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过程。
从广义上说,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个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不断学习,因此,人的一生都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从狭义上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人的社会化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教化过程,这一过程也可以称为基本社会化过程。
而成人阶段的社会化称为成人社会化。
9.简述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
社会规范的遵循主体是整个社会或社会中的某一利益或地域群体;
社会规范是一种行为准则;
社会规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为适应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环境而形成的。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⑴普遍性;
⑵特殊性;
⑶价值性;
⑷约束性;
⑸稳定性。
10.何谓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
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先赋性角色与自致性角色。
所谓先赋性角色是指建立在学院、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角色。
所谓自致性角色,又称争取性角色,是指通过个人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11.什么是社会互动?
第四讲
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①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人之间;
②个人与群体之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行为;
③它以信息传递为基础;
④社会互动有多种形式;
⑤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意义。
12.形成竞争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存在着占有同一目标的个人或群体,想占有的同一目标产生竞争点,对于不同目标的追求不形成竞争。
第二,参与竞争者都希望独自占有这一目标物,而不是共享,即竞争具有排他性。
第三,这种被争夺目标是稀缺的,即一方对它的占有就意味着其他参与者对它的占有机会的丧失。
13.何谓初级群体及次级群体?
第五讲
社会群体依据群体成员间互动的亲密程度可以划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称首属群体,是指成员间有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的群体,是一个直接的、自然的关系世界。
次级群体又称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有目的、有组织地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式一种特殊的、缺乏感情色彩的关系。
14.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
除了群体规模的适度,其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合理,其功能正常、有效的发挥以外,群体成员利益、需要、目标、思想、情感等等的一致性,群体中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因素的平衡、协调和互补、群体外部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其他社会群体的压力或刺激等等,都能成为保持或强化群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主观上:
恐惧与不确定性。
客观上:
⑴安全可靠尺度。
群体越能为成员提供安全的条件与可能,它就越能增强人们在本群体内的合群倾向。
反之,合群倾向就会降低;
⑵受益尺度。
人们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从群体中得到利益。
高度受益的人比低度受益的人更愿意合群;
⑶认同尺度。
高度得到认同的人比低度得到认同的人会更多地接受本群体的价值与评价标准,更多地参加群体的共同活动,更愿意合群。
15.简述家长制和科层制的管理模式。
家长制管理模式:
指以家庭或家族成员为其主要管理人员,建立在血缘关系,对家族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结构。
特征:
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在家长手里,不对权力进行划分,组织内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任人唯亲,因人设位,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科层制管理模式:
指具有一套专业化的功能,固定的规程和权威分等的组织管理结构。
管理权限是被严格规定的;
权威分层,职务分等;
因公设职,专职专人;
任人唯贤,赏罚分明;
照章办事,公平无私;
公文往来,空口无凭。
16.简述“差序格局”的涵义。
第六讲
“差序格局”的概念是由费孝通提出来的。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家族制度是社会运作的基础。
家是由婚姻关系结成的有着共同居所的一个经济单位;
家族是以父系的“五服”为界的绵延的单位;
宗族是同宗同姓同地域的各个家族结成的群体。
家、家族、宗族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当没有分家时,家族可以是一个家庭,所以,费孝通将家族看做一个单系的“差序格局”,中国人的家是可大可小的,从家到家族到宗族是一个层层不断外推的过程。
17.简述陆学艺对中国社会结构状况的分析。
第七讲
陆学艺根据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这些因素,将我国现阶段的弄明群体划分为8个阶层:
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人阶层、雇佣工人阶层、智力型职业者阶层、个体工商户与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
18.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⑴根据流动的性质和原因可划分为结构性流动和非结构性流动。
⑵根据流动的方向可划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
⑶根据代内与代际的变化可划分为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19.有效制度的特征是什么?
第八讲
首先,有效的制度应具有一般性。
一般性的制度规则应当是普遍的和抽象的。
制度的普遍性,是指制度所内含的规则是适用于所有人的;
制度的抽象性,则是指规则本身不指涉任何特定的目的或为某个具体的人或事项服务。
其次,有效的制度应具有确定性。
具体有三层意义:
一是制度的显明性。
即制度必须是可认识。
易于理解的。
二是制度的可预知性。
制度必须能透过确定的奖罚措施,指示人们未来行动的可靠方向。
三是制度的稳定性。
制度必须是适度稳定的,制度的稳定性减少了制度的执行成本,提高了制度的可信赖性。
最后,有效的制度应具有开放性。
制度不是既定的和封闭的。
制度应当能够依据环境的变化而作出适时的调整。
制度应有调整的余地,即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当允许行动者通过制度创新来对新环境作出反应。
20.何以由国家建构和执行外在制度?
首先,由国家来建构外在制度,可以保证制度的公正性。
其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来建构外在制度,可以使制度更具确定性。
第三,由国家来执行外在制度,可以保障制度实施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21.越轨行为的涵义及社会功能是什么?
第九讲
越轨行为就是对公认的社会规范的违反与偏离。
越轨行为是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其负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越轨行为有时或在有些场合也能使社会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并促进社会的变迁。
一是越轨行为有助于澄清并重新定义社会规范。
二是在新旧秩序交替的“失范”状态,越轨行为具有“试错”的功能。
22.社会学对越轨行为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哪些?
社会学对越轨行为理论解释主要有结构性紧张理论、亚文化理论、标签理论、社会冲突理论。
23.社会控制的功能是什么?
⑴为社会成员提供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调剂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并指导和制约他们的社会行为。
⑵规定社会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地位、权利和义务,划分各自的利益范围,确定相互竞争的规则,避免社会成员之间、群体之间两败俱伤的甚至带有毁灭性的冲突。
⑶通过利益调整,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控制社会冲突的强度、烈度和频率,制裁违反规范的社会个体和群体,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24.城市化的内涵是什么?
第十讲
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人口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型的生产与工作。
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随着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也发生了由农民向市民的深刻转变。
25.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从广义上讲,泛指人类从彼此分隔的多中心的民族国家社会逐步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历史变迁过程;
从狭义上讲,特指20世纪末以来,以全球意识为基础,以人类共同利益、共生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人类社会整体化、多样化、依存化、关联化的历史进程和趋势。
二、论述题
1.试析社会学学科特点与社会作用。
在庞大的社会科学群中,社会学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而且是一门基础性的社会科学,具有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
社会学学科特点:
1、整体性:
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变革。
2、综合性:
社会学的整体性决定了社会学的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研究视角的综合性,二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
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首先是现实社会。
由于社会学研究现实社会,因而它的研究领域就具有开放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
同样,由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具体的现实社会,所以社会学研究具有区域性和本土化倾向。
4、实证性:
社会学同其他学科一样离不开理论分析,但它的知识主要是依靠对“社会事实”进行具体的经验研究所获得,是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证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来。
社会学研究的这种实证性特征集中表现在它对社会调查的重视上。
总之,立足于整体的有机性,对现实社会进行综合的实证研究,是社会学的基本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社会学与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在这些特点中,整体性又是社会学的最基本特点,其他特点都是在这一特点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社会学的社会作用:
1、社会学的理论作用。
(1)社会学的认识作用。
社会学的认识功能就是要通过社会学的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及时地、科学地解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现象、新问题,如果解释不了,则必须创立新的理论,以帮助人们认识和解释社会。
因此,社会学的理论认识作用,说到底,就是用一套概念分析工具,对杂乱无章的社会事实进行梳理排列,找出其因果联系与发展趋势,从而帮助人们理解社会现实。
(2)意识形态作用。
社会科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社会学更是这样,“价值中立”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应当指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意识形态职能是建立在严格的科学性基础之上的。
西方社会学同样具有这种意识形态的职能作用,尽管其表现方式各不相同。
但都在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理论辩护,都在为完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重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而努力。
2、社会学的实践作用。
社会学的社会实践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参与社会发展的计划与规划,为政府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开展社会问题研究,帮助政府科学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为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提供必需的社会学知识。
(4)普及社会知识,促进公民的社会适应与社会参与,指导人们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
政治社会化,主要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用拉斯韦尔对话式过程,政治社会化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什么人学”?
性别和社会阶层的区隔是影响政治学习的两个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社会上层比社会下层的人政治参与要积极。
有研究显示,这些差别在九岁的儿童身上就已经显示出来,其实是“学什么”?
学习内容包括与公民角色有关的东西(如党派联系、意识形态、参与动机等),与国民角色有关的东西(如国家忠诚、权威的来源、制度合法性的概念等),以及其他一些特殊角色的扮演(如官僚、党棍以及立法者等)。
第三是“向谁学”?
政治社会化的执行者显然非学校莫属,尤其是国立学校在推行政府倡导的政治理念方面显得极为彻底,此外媒体和面对面的接触的群体(如家庭、朋友、邻居等)对一个人政治倾向的影响也很大。
第四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
以美国的情况为例,党派认同形成较早,而意识形态的原因是随后才弄清的。
所以在美国选举政治中,投票者早年的党派认同在决定票投向何处时的影响力超过了他对竞选纲领的认识。
最后是“效果如何”?
对与现存的政治秩序,政治社会化的后果总是显得比较保守,倾向于维持现存的政治模式,但政治社会化也可能蕴涵变迁的因素,用英克尔斯的话来说,年轻一代会在继承的同时产生一些新的东西。
3.如何认识性别的不平等。
性别不平等如同种族、民族不平等一样,是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维度。
这种不平等并不意味着所有男人有意压迫女性,而是从总体上说,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财富、权利和声望。
功能主义理论的看法。
以功能主义的观点来看,大多数社会的性别角色模式都是十分稳定的,性别角色与早期社会的劳动分工是协调的。
在早期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劳动分工往往是在家庭之中实现的,女性由于生理的原因在家生育和照料孩子,操劳家务,而男性体格强壮,所以承担狩、包围家庭或部落不受侵袭等工作。
这样的性别分工与家庭生产、生活相连,对与整个社会起到整合作用。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分化是早期社会所有的,也就是男性和女性各自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而事实上,性别分工与生物学的观点很难取得一致。
男子可以干女子所干的一切活,但他们却不干;
而那些纯属男子干的活,也并非一定要由男子去干。
总的来说,男子的工作多数被看作室高贵的工作。
也就是即使在早期社会,男子与女子之间的分工也不是完全由生理因素决定的,相反男子的工作通常会得到更高的评价,有着较高的声望,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男性统治”。
冲突主义理论的看法。
冲突主义理论的视角进一步指出,传统性别角色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统治的权力关系,这种权力关系的背后是所强调的经济关系。
冲突论认为,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是男女在经济上的不平等。
原始社会,男女两性之间是相互协作的,因而也就是相对平等的。
农业社会中,男性做了主要的经济贡献,从而在家庭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也就形成了父系制的家庭,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正式男性统治女性的工具。
早期工业社会,家庭的生产功能被剥离,剩余模式转变,妇女角色越来越窄,只剩下家庭妇女、母亲、妻子三个角色。
伴随着妇女剩余的减少,妇女也逐步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并且种种经济、社会和技术的障碍也在消除,男女形式上的不平等正在消失。
不过实质上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各个国家工作的妇女在报酬和地位上还是明显低于男性;
妇女的职业局限性较大,往往是辅助男子的职业;
在同一个工作场所中,通常是男性处于支配地位;
即使是接受了同样的教育和培训,在同一职位上女性的平均收入仍比男性的平均收入低得多;
很重要的是,即使个别妇女通过自身努力得到了与男性一样的成功,很有可能被作为杰出妇女的代表装点门面,以体现社会性别歧视的减弱,事实上是同普通女性隔离开来,类同与一个男性角色,进一步强化了原有的男女两性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性别社会化过程通常又是与政治社会化等过程相互联系的,在性别角色的习得过程中,妇女逐步远离了政治的职业。
即使妇女参加了就业,但妇女在家庭婚姻关系中通常仍然是受到支配的,妇女承受社会、家庭的双重工作重压。
性别的不平等与其他社会不平等一样,通常都有某种意识形态来证明其合法性。
支持性别不平等的这种意识形态被称之为“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思想的基础就是认为男性对与女性统治的正当性在于男女两性生理上的自然差异。
马克思讲从属群体所具有的这种认可统治合法性的态度称之为“虚假意识”
西方女权运动。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中,掀起了破除这种虚假意识的大规模的女权运动。
西方女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是和女性主义的研究密切相关的。
1963年贝蒂。
弗里丹出版了《女性的奥秘》探讨女性的身份定位问题,指出妇女的身份只能以与男性的关系来确定,而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这几乎是每一个父权社会所共同遗留的问题。
由这本书为导火索,女权运动迎来了高潮。
这场运动的宗旨就是要破处性别歧视与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状,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而建立一种崭新的社会机制,使得男女双方能在公共领域和家庭生活中都和谐相处。
支持与参与女权运动的成员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辨认中产阶级妇女。
他们不仅形成一个内部交流的共同体,并且通过开会、讨论、上街游行、出版书籍杂志等方式来宣传自己的主张,扩大自己的影响。
总的来说,女性研究从老就是与女权运动相连的,带有较强的伦理道德的诉求,不是一个叫独立的学术领域。
直至浸提,女权运动方兴未艾,对原有的社会秩序构成冲击,即使这样,社会体系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仍然以不同的形式植根于社会之中。
4.结合中国阶层状况实际进行相关分析与评价。
我国阶层结构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收入阶层与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与“新贫困阶层”的出现、钱权交易行为和暴富现象等。
孙立平提出的“断裂论”,强调资源向少数人手中积聚,经济发展成果不能为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弱势群体被抛入社会结构之外。
目前,从总体而言,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正处于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或“菱形”演变的过渡时期。
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相比,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还有很大的距离。
首先,就社会阶层结构而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社会中间阶层规模过小,与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过于悬殊。
其次,就影响和制约阶层分化的社会机制而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资源配置机制与收入分配机制不尽合理,使社会公平度下降;
二是对社会弱势阶层的关照和保障不力,使社会偏离行为加重;
三是现代社会流动机制还不尽顺畅,刚性社会结构向弹性结构的转变尚未完成。
5.结合中国社会实际,试析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人们都追求向上流动,但总有人向下流动。
决定社会流动机会的有两个因素:
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
⑴社会分层结构的类型;
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分化。
⑶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对社会流动有很大影响。
⑷文化价值观念。
有时,社会的重大变迁使很多人同时在社会解题中向上流动。
结构流动是指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社会成员大规模的、整体性的流动。
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职业结构、教育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重大社会变迁,都会造成结构流动。
结构流动有几种来源:
经济的发展,这是工业化过程经常发生的后果;
教育的增加,例如大学入学率的提高;
高阶层比低阶层更低的出生率;
移民的增加,录入广东本地人由于移民的增加而地位上升。
我国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受到严格的身份制度的约束,整个社会缺乏社会流动,“弹性“很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种身份制度的弱化,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出现了”经商热“、”出国热“、和”孔雀东南飞“等结构性流动。
个人因素:
⑴个人先天具有的或自然得到的;
⑵个人经过后天努力得到的。
基石结构性流动考放了高地位的位置,有的人因此上向流动了,有的人却没有,这就与个人特征有关。
由这些特征导致的流动,被称为个人流动。
个人流动的特征有:
种族或人种背景、性别、教育、职业、居住地、外貌,甚至运气等。
例如居住在农村的人比居住在城市的人更少拥有机会上向流动,大学生比高中生的上向流动概率更高,等等。
其中国,有一些个人特征是自致性的,例如教育、才能、动机或努力工作;
有一些个人特征是先赋性的,例如家庭背景、种族、性别和外貌。
两者对社会流动都产生作用,但人们都希望自致性的特征越大越好。
6.如何理解制度与信任问题。
制度产生信任。
在现代社会中,陌生人或组织之间的信任并非人际信任,而是他们对普遍而抽象的制度的信任。
这种信任建立在强制性制度所缔造的行为的可预见性的基础上,因而较为稳定可靠,所以有了制度产生信任的观点。
在由大量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中,特殊的关系网络已难以起到协调的作用,而必须建立和运用一般化的制度。
因为这种协调涉及众多的陌生人,只有依靠普遍的和抽象的制度才能施以平等的约束,从而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以一般性(普遍而抽象的)和预防性(预先标明)的方式指令一些行为、限制另一些行为(包括机会主义行为),致使制度成为引导和控制人们行动的手段。
在制度的约束下,陌生人(或组织)的行为变得具有可预见性,并由此降低社会交往或合作的不确定性,这将使我们勇于给陌生人以新人。
同时,相应的惩罚措施也将防止陌生人滥用我们的信任。
信任引发制度。
人们之所以信任作为“抽象体系”的制度,是因为存在着人们对制度中所包含的专业知识的“无知”和“尊重”。
在信任的条件下,现代社会制度即“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才得以发展和扩张,并作为两种脱域机制,缔造出以时空伸延为核心特征的新的社会秩序。
吉登斯提出信任决定现代制度的发展。
他指出,所有的脱域机制(包括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两方面)都依赖于信任。
现代制度中的信任模式,实际上是建立在对“知识基础”的模糊不清和片面理解之上的。
对制度信任不可避免地包含对制度中人的信任,而对人的信任,乃是一种与“本体性安全”相关的“持久而经常性的心理需要。
”总之,个人情感性的“心理需要”和其欠缺的“专业知识”,共同形成了信任的基础。
7.谈谈如何认识制度控制与非制度控制。
所谓制度控制,是指每个社会都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向其成员标明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哪些行为是受到鼓励的。
即使是哪些使用文字的民族或部落,也会用其成员都明白的方式把她们倡导或禁止的行为标示出来。
从法律、法规,到规章、之粗,再到村规、民乐,都是铭文规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要对成员个体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
在制度控制中,法律控制具有最明显的外在性和最有力的强制性,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并且规定了一旦违反就要受惩罚的具体尺度。
所谓非制度控制,是指用舆论、风俗、习惯、教化、伦理道德等的力量,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进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
社会所倡导的文化或意识形态对社会个体的行为有很强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依赖于个体社会化的成功。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内化的社会文化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价值和规范这两个部分,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和规范被个体内化后,就成为对其行为进行控制的内在力量。
8.试析社会变迁的“动力因”。
第十讲P336-341
社会变迁的动力很多,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的特点,从城市化、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三个方面来分析。
1、城市化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动力。
中国人民自改革开放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