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届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断臂维纳斯为什么最美?
是其自身独有的神秘美感,还是因为她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人们对此莫衷一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阅读经典作品,特别是阅读第一手的经典原著,不仅给我们知识的滋养,更给我们智慧的启迪。
B.我们不可能都成为梭罗那样的人,但对自然怀有一份敬畏之情,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是可以做到的。
C.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中国本土进行科学研究而获得的诺贝尔奖。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原创真人秀节目,以全新的节目形态、寓教于乐的节目形式,唤醒和弘扬了更多人学习汉字文化的意识。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追寻意义,走出“娱乐化”
一段时间以来。
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
那些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一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
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
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也就是历吏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
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围观邱少云“特殊生理结构”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泛娱乐化的历史现,近年来开始弥散到一些肩负讲解史实、传承精神的专业人士身上。
有文化工作者把历史当消费,热衰于“戏说”、青睐于“颠覆”;
有专家学者把浅薄当学术,花大量功夫研究“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有婚外情…‘李清照词句证明她是好赌好色之人”;
有教育工作者把媚俗当创新,穷尽资料只是为了证明孔子有私生子……这些虽然不是主流,但这种“娱乐”示范,同样会产生“愚乐”效应,尤其是对那些价值观尚未定型、鉴别力还有欠缺的青少年。
其实,很多名篇名著,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灵感。
远有《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近有《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无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都可以更好地让历史说话。
而以通俗的方式、大众的视角讲“历史故事”,让公众在“悦读”“悦览”中有所悟、有所得,同样有利于传播历史。
但是,无论怎样的“历史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守住一务基本底线,那就是不能罔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
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需有的历史观。
“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国难娱乐化、国耻戏谑化,这类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那些无聊无趣的作品;
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端正我们的历史观,以开放姿态拥抱历史,以真诚敬畏对待历史,触摸民族的灵魂、把握精神的脉络,我们才能担负起历史使命,走向更远的未来。
(《人民日报》2015年8月14日)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泛娱乐化的实质,是对历史的去价值化,去真相化,去高尚化,是一种无节操的倒退。
B.历史被虚无主义、娱乐绑架之后,可能会直接导致社会价值底座和人们精神信仰的瓦解。
C.泛娱乐化,就是—种“愚乐”效应,它的目的就是给那些价值观尚未定型、鉴别力有欠缺的青少年以娱乐。
D.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需有的历史观。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戏说、调侃、消费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会让历史跌进“泛娱乐化”的陷阱,沦为市场消费品。
B.一些专业人士把历史当消费,热衷于“戏说”,青睐于“颠覆”,是浅薄、媚俗的表现。
C.以通俗的方式、大众的视角讲“历史故事”,能让公众在“悦读…‘悦览”中有感悟、有思考、有收获。
D.讲述历史必须守住做人的诚信底线,不能不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娱乐化过度膨胀,导致人们的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从而无所顾忌地戏谑历史。
B.《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是忠实历史,让历史说话的体现。
C.将国难娱乐化、国耻戏谑化的作品,都是低俗、无聊、无趣的作品,不可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D.要通俗不要低俗,要希望不要纯粹的欲望,要以开放的姿态、真诚的敬畏来对待历史。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
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
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
此赵宣盂之所以免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
古之大立功名与安国免身者,其道无他,其必此之由也。
堪士不可以骄恣屈也。
昔赵宣孟之绛,见骫①桑之下有饿人卧不能起者,宣孟止车,为之下食,再咽而后能视。
宣孟问之曰:
“女何为而饿若是?
”对曰:
“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
”宣孟与脯二,拜受而弗敢食也。
问其故,对曰:
“臣有老母,将以遗之。
”宣孟曰:
“斯食之,吾更与女。
”乃复赐之脯二束,与钱百,而遂去之。
处二年,晋灵公欲杀宣孟,伏士于房中以待之。
因致酒于宣孟。
宣孟知之。
中饮而出。
灵公令房中之士疾追而杀之。
一人追疾,先及宣孟之面,曰:
“嘻!
君舆!
吾请为君反死。
“而名为谁?
”反走对曰:
“何以名为?
臣骫桑下之饿人也。
”还斗而死。
宣孟遂活。
此《书》之所谓“德几无小”者也。
宣孟德一士,犹活其身,而况德万人乎?
故诗曰: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士?
士其难知,唯博之为可。
博则无所遁矣。
孟尝君于薛,荆人攻之。
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谓淳于髡曰:
“荆人攻薛,夫子弗为忧,吾无以复侍矣。
”淳于髡曰:
“敬闻命矣。
”至于齐,毕报,王曰:
“何见于荆?
“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王曰;
“何谓也?
“薛不量其力,而为齐先王立清庙。
荆固而攻薛,薛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其力,而荆亦甚固。
”齐王知颜色,曰:
先君之庙在焉。
”疾举兵救之,由是薛遂全。
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见人之急也,若自在危厄之中,岂用强力哉?
强力则鄙矣。
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选自《吕氏春秋·
报更》,有删减)
【注】①骫(wěi):
弯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食:
供养
B.羞行乞而憎自取羞:
使……羞
C.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宁:
安宁
D.故善说者,陈其势,言其方陈:
陈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宣孟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先君之庙在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若自在危厄之中/王曰:
“若是其甚与?
”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B.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C.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D.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即使小,只要用钱财对待天下的贤士,国家就会安定,百姓也会免除灾祸。
B.在去绛的路上,赵宣孟遇到一个饿倒的人,赵宣孟不仅给了他食物充饥,还又给他肉干和钱财。
C.孟尝君对淳于髡以礼相待,后来在淳于髡的劝说下,齐国出兵保全了薛。
D.齐国出兵的原因,不仅是为了救薛国,更是为了保护在薛国的齐先王宗庙。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反走对曰:
臣戳桑下之饿人也。
(5分)
(2)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
好事近·
咏梅
陈亮
的喋①两三枝,点破暮烟苍碧。
好在屋檐斜入,傍玉奴吹笛。
月华如水过林塘,花阴弄苔石。
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
[注】①的喋(lì
):
鲜明的样子。
(1)请对上片中的“傍”作简要赏析。
(4分)
(2)“欲向梦中飞蝶,恐幽香难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离骚》中表现作者为了心所向往的美德,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李白用“白发”“青丝”慨叹人生短暂,时光匆促的两句诗是
(3)《蜀相》中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五、(12分)
16.根据画线句式,再仿写两个句子,与原文形成排比。
要求:
句式一致,字数相等,与上文语意连贯,不改变原意。
我起来,走下台阶,独自微笑着、欢喜着。
四下一个人也没有,我就觉得自己也没有了。
天地间只有一团喜悦、一腔温柔、一片勃勃然的生气,我走向田畦,就觉得自己是一株恬然的菜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目前,随着农村人口结构①的变化,农村学校学生数已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出现②,在外就学的学生越来越多。
一位农村学校校长这样说:
“③农村校点分散,④部分校舍陈旧,学生人数减少;
⑤增加了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投入⑥和增添现代教学设备的难度,资金不足已⑦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⑧
(1)为了表达简明,划线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和_____。
(2)划线标点有两处错误,序号分别是_____和_____。
18.观察下图《滴答、滴、答滴……》,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字。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好孩子的故事
马克·
吐温①
从前有个好孩子。
名叫雅各布。
他对父母总是惟命是听,不管他们的话多么荒唐,多么不合情理:
他总是好好读书,上主日学校(又名星期日学校。
英、美诸国在星期日为贫民开办的初等教育机构)从不迟到。
他从不逃学,虽说他明明知道那是最有好处的事情。
别的孩子谁也摸不清他的脾气,对他的行为感到费解。
雅各布向来不撒谎,不管有多么容易。
他只是对别人说,撒谎不对,就是这个理由。
雅各布老实过分,叫人看了忍俊不禁。
他的那股怪劲也真够厉害,简直无以复加。
即便在礼拜天,他也不玩打弹子游戏,他不摸鸟巢,不拿辣味糖给街头艺人的猴子吃;
总之,他仿佛对一切正当的娱乐活动都不感兴趣。
因此。
别的孩子总想搞清个中的缘由,对他能有所了解。
可是他们始终得不出满意的结论。
雅各布读过主日学校的全部课本;
这些书给了他莫大的乐趣,这便是他的全部秘密。
他深信主日学校课本里讲的那些好孩子的故事;
他绝对相信。
他巴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遇上书中讲的好孩子,可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活人。
雅各布怀有崇高的抱负,渴望自己被写进主日学校的课本里去。
他希望,课本在介绍他的事迹时,能够附些插图,描绘他不肯对妈妈说谎和妈妈为此高兴得老泪横流的情景。
这就是小雅各布的抱负。
他虽然希望自己被写进主日学校的课本,但是想到好孩子的结局老是死去。
心里不是个滋味。
要知道,他是喜欢活着的。
要做一个主日学校课本中的孩子,这是最不愉快之事。
他知道做一个好孩子是有损于健康的。
他也知道,像书中好孩子那样超凡脱俗,好得出奇,那比害肺病还要可怕;
他还知道,书中的好孩子们没有一个活得长。
尽管如此,雅各布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根据情况尽力而为——也就是说,平安活着,能捱多久就多久,在末日到来之前,先把临终遗言备好。
雅各布怀有崇高的抱负理想,力求进取,渴望自己被写进课本里去,对他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
然而,不知怎的,这个好孩子老是倒霉,他碰到的事情与书中好孩子所碰到的总是两样。
书中的好孩子们总是玩得尽兴,而书中的坏孩子们老是摔断双腿;
他呢,好像螺丝松了,做啥事情都适得其反。
他发现吉姆在偷别人树上的苹果,便赶忙跑到树底下给他读起坏孩子偷邻居树上的苹果,掉下来摔断胳膊的故事。
说来也奇,吉姆真的掉下来了,不过正好掉在他的身上,吉姆安然无恙,他的胳膊倒被砸断了。
雅各布真不明白,因为书中没有这种事呀!
有一次,几个坏孩子把一个瞎子推进泥坑,雅各布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
雅各布以为,那个瞎子定会为他祝福。
可是那个瞎子不仅没有为他祝福,反而用拐杖打他的脑袋,还说雅各布是想把他抓来重新推倒,然后再装模作样扶他起来。
这件事也与书中说的全然不符。
雅各布翻遍了全部课本,想弄清其中的道理。
同样的事,书中孩子们做了得益匪浅,他做了却总是倒霉。
雅各布苦头吃了不少,而权威性典籍所描绘妁那种事情却一次也没碰上。
后来,有一天他到处寻找坏孩子,以便进行劝诫。
他发现一座老铸铁厂那里聚着一群孩子。
他们正在拿狗开心,他们把十四五条狗拴成一串,还准备把硝化甘油(炸药)的空桶拴到它们的尾巴上?
给它们打扮一番。
雅各布看了心里非常难过。
他坐到一只硝化甘油的空桶上(义不容辞时,他是从不在乎油污的),用力抓住领头的那条狗的颈圈,然后转过脸去,以斥责的目光怒视着那个淘气的汤姆。
但是,恰在这时,市参议员麦威尔特满脸怒气走了过来。
那几个坏孩子一哄而散,全都跑掉了。
雅各布却神态坦然地站了起来,套用主日学校课本中演讲词的庄严词语开始讲话了。
演讲词的开头总是“啊,先生”之类的。
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讲话从不用“啊,先生”开头。
可是,那位市议员哪有耐性听他的下文,揪住他的耳朵原地扭转过来,照着他的屁股狠狠揍了一巴掌。
顷刻间,雅各布的身子就冲出房顶,飞向太阳。
那拴成一串的十凡条狗像条风筝尾巴似的也跟在他的后面飞了出去。
地上那个旧铸铁厂和市参议员的身影也顿时消逝殆尽。
这个力求进取的好孩子就这样死了,但是,他的结局并不像课本中讲的那样好。
除他之外,别的跟他一样努力的孩子都得到了成功。
雅各布的下场确乎有些出人意料。
这其中的原因恐怕永远也弄不清了。
(选自《马克·
吐温短篇小说精选》,有删节)
【注】①马克·
吐温(1835—1910),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9.第一段中,别的孩子为什么对雅各布的行为感到费解?
20.小说第三段写了雅各布怎样的心理变化?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1.作者在小说中十余次写到“课本”“书”,其用意是什么?
22.从全文来看,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篇小说要告诉我们什么?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种子种在地上,只有向下生出根芽,才能向上长出嫩叶,凭着它们的天生的力量,日后长成枝干和树叶,垂着绿阴,点缀着花儿和果实。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体特征鲜明。
语文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D(“合睦”应为“和睦”)
2.A(“庞大”、“巨大”都是规模、数量大,庞大更形象。
“精湛”,精熟深通;
指某样技艺十分熟练;
“精细”,指比较细致的做工。
“关注”,关心重视;
“关照”,关心照顾。
)
3.C(第一句要与上文结构一致;
第二句要符合逻辑认知顺序,递进关系。
4.D(A项,有口皆碑:
比喻受到众人的一致赞扬,是褒义词。
用它修饰“奇怪建筑”,欲贬反褒了。
B项,不足为训:
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应该用“不以为意”。
C项,风生水起:
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
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
感情色彩不当。
D项,莫衷一是: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
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5.B(A项,成分赘余,“第一手”与“原著”皆含有“原始”义。
C项,语序不当,“首次”应该在“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前面。
D项,“弘扬”与“意识”搭配不当,应该是“唤醒……意识”“弘扬……文化”。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D(A项,说法绝对化,无“倒退”的说法。
B项,应该是“直接”,而非“可能”。
C项,不是本文主旨,也不是目的。
7.D(文中无“诚信底线”的说法)
8.B(“忠实历史”的说法错误。
三、(每小题3分,12分)
9.B(羞:
以……为羞)
10.D(动词,像,好像。
A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词,我。
B代词,你的;
连词,表递进。
C代词,那里;
语气词,可译为“啊”)
11.C(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于薛,孟尝君令人礼貌而亲郊送之)
12.A(“钱财”之说不全面,文中无“百姓也会免除灾祸”之说)
13.
(1)(他)反/转身快跑回答说:
“为什么问名字/问名字干什么呢?
我是弯曲的桑树下饿倒的那个人。
”他返回身去与兵士搏斗而死。
赵宣孟于是得以活命。
(重点词语:
反、走、何以、斗、遂)
(2)劝说而不被听从,责任不单单/只在被劝说的人,也在劝说者自己。
说、听、任、所说、说者)
14.
(1)傍,陪伴的意思,运用拟人的手法,(2分)形象地刻画出梅花“斜入”“傍”着玉奴吹笛的美景,既表现了梅花的鲜明高洁,又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2分)
(2)抒情主人公想在梦中化为一只自由的飞蝶,又怕梅花的“幽香难觅”,(译句2分)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借梅花的高洁清香,表现了作者渴望脱离世俗的愿望和追求高洁/孤傲不群的情怀。
15.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3)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6.示例:
我举袂迎风,就觉得自己是一缕婉转的气流;
我抬头望天,就觉得自己是一束明灿的阳光。
(每句前后要关联,使用比喻手法)
句式亦可为“我走向……,就觉得自己是一……的……,就觉得自己是一……的……”
17.
(1)②⑥
(2)⑤⑧(⑤应改为“逗号”。
⑧句号应在引号内)
18.该图是一个圆形钟表,分针指向10,时针指向12,1至9数字被隐去。
(2分)告诉我们:
时间在流逝,请珍惜时间。
(或时间还剩十分钟,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2分)
19.好好读书,不迟到、不逃学、不撒谎,对父母总是惟命是听,(1分)过分老实(1分);
对“打弹子游戏”“不摸鸟巢”(1分)等一切正当的娱乐活动不感兴趣。
(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本题存疑!
因为问答不对应!
先把答案抄下来!
20.雅各布怀有崇高的报负,渴望做个好孩子被写进课本里去;
但是想到好孩子的结局老是死去,心里不是滋味,又产生犹豫心理;
尽管如此,还是下定决心尽为而为,又坚定了信心做个好孩子。
(共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21.
(1)为了突出主题:
课本内容与现实不符,严重脱节。
(2)为了突出人物:
雅各布完全相信课本/迷信课本,一味机械模仿。
(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
(1)对比手法(或者心理描写)。
(2)通过写雅各布力求做个好孩子,但最后好心得不到好报,表达了对迷信于课本无独立思考能力的这类孩子的悲哀,倡导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不能生搬硬套课本;
指出了教育上的缺失——只重说教,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对孩子适当的引导。
参考译文:
国家即使小,它的粮食也足以供养天下的贤士,它的车辆也足以乘载天下的贤士,它的钱财也足以礼遇天下的贤士。
与天下的贤士为伍/成为一类人,这是周文王称王天下的原因。
现在虽然不能称王,用它来安定国家,还是容易做到的。
与贤士为伍,这是赵宣孟(赵盾)免于被杀、孟尝君使楚军退却的根本原因所在。
古代建立功名和安定国家、免除自身灾难的人,没有别的途径,必定是遵循这个准则。
贤士,不可以用高傲的姿态使他受到屈辱。
从前,赵宣孟将要到蓟jì
国都绛jià
ng邑去,看见一棵弯曲的桑树下,有一个饿倒躺在那里起不来的人,宣孟停下车,让人给他食物吃,他咽下两口后,能睁开眼看了。
赵宣孟对他说,“你为什么饿到这种地步?
”他回答说:
“我在绛给人做仆隶,回家的路上断了粮,以去乞讨为羞,又厌恶私自拿取别人的食物,所以才饿到这种地步。
”宣孟给了他两块干肉,他拜着接受了却不敢吃。
问他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