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教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
《如何写好教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写好教学论文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同样地,搞教学研究也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否则,这样的文章是经不起任何推敲的,当然也就是不具有什么学术价值了。
二、选题要适当
选题是撰写论文和著作的重要起点,主要包括:
内容、范围及难度等三个方面。
内容往往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料而定,通常选定自己熟悉的材料,最好是自己的本职业务范围内或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内容。
不能为了赶时髦,或为了评职称投稿,勉强东挑挑西选选,去找一些连自己都似懂非懂的东西。
即使这样做了,最终也只能是劳而无功,一无所获。
范围和难易
论文的范围和难易度要掌握好。
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深怕人微言轻,似乎题目越大,论文的份量就越重,或者说就越像论文。
其实,题目太大以后,往往会因力不从心,容易失败。
这里的"
太大"
是指:
研究的问题"
外延"
太大,几乎是无所不在其中--不是概论、就是原理、
不是数学、就是物理!
这种文章表面上看起来很大气,可往往给人言之无物、华而不实之感。
同样地,如果选择的题目太小了,则显得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也不利提高。
当然,题目的大小,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
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论证角度。
一般来说,大题目写起来容易空泛,这往往是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入,写少了象蜻蜒点水,如浮光掠影;
写多了则显得又臭又长。
相反,如果抓住一个重要的小题,能够深入本质,切中要害,从各个方面把它说深说透,有独到的新见解,那论文就一定有份量。
在选题时一般要注意:
它的实用性、互异性、准确性、突破性等等
三、材料要充分
选材是否合理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写论文从整体构思,到题目确定,到论证过程等等,都不能离开选材--客观的资料。
选材的目的,是采众家之长,成一已之见。
因而,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如何确立论点
即通过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把与自己的想法吻合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挑选出来,并且从新的视角,予以新的观察。
如何独树一帜
同类资料中,不同作者自有其不同的阐述与见解,我们可以把其中富有个性的典型论据、体现各自特点的合理论证,摘录出来,从而为自己独树一帜提供保证。
如何表现自我
不少文章大同小异,因而,有关资料内容的交叉争议之点,往往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关键之处。
如果我们注意把这方面的资料整理出来,对于形成自己的主见,确定文章的论证角度和发展方向,则大有裨益。
如何精耕细作
不少文章由于种种原因,原作者只是提出了问题。
并未作详细而中肯回答。
如将文中略写部分归拢在一起,加以扩充分析,我们会从中受到启发,从而修正原有的选题方向,对问题作出定向、定度的思考和研究。
总而言之,选材时,一定要注意不去作大而无当的联系和比较。
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找一些与我们的论点有关的东西来作对比研究,以便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四、思路要清晰
在写论文之前,我们不妨先拟好一个写作提纲,如有可能最好是来一个初稿,然后再动手。
提纲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细节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展现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是否得当,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和谐,每一个部分、每一环节是否都是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入扣,配合默契,是否都能为主题服务……
初稿
提纲只是论文的大致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节都考虑周密完善,因而可以先写一个初稿。
有了它,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有不恰当之处,这时就应加以调整或修改;
对于有错误的论点、论据,或发现新的论点、论据,还应及时抽掉与增补,使之逐步完善。
初稿的写作通常有两种写法:
(一)、按提纲的顺序分段进行,它可以便文章的格调、风格前后保持一致,前后衔接紧凑、自然,避免旁逸斜出,防止语言、文字上的重复;
(二)、按内容的熟悉程度分段进行,这种写法有利于作者积极思考,便于捕捉创作的灵感。
五、表达要准确
修改--论文的后期制作。
反复推敲出佳句,精心修改得华章。
只有反复推敲和字斟句酌,文章才会显得具体、准确、生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述自己的教育、教研成果。
修改的范围可大可小,既可以来一个"
亡羊补牢"
--是发现什么问题,修改什么问题,通过材料的增删,使文章血肉丰满,使观点立之牢固,并与材料达到和统一;
又可以"
彻头彻尾"
--发现问题,该舍就舍、该去则去,决不估息。
在内容上包括修改观点,修改材料,在形式上包括修改结构,修改语言等。
修改观点
在初稿形成后,要再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是否正确,说明它的若干个从属论点,是否有失偏颇、带有片面性或表述得欠准确;
同时还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与别人类似或雷同,有无创意与新意等等。
修改结构
从结构上来看,不仅要求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关系处置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楚,能使主题内容得到顺畅合理的表达,还要求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主次、详细等各个环节合理紧凑。
修改语言
要在语言的准确性、学术性、可读性等方面下功夫,文字力求准确、精炼、简洁、专业,努力做到字字珠玑、句句充实。
文章的最后衷心祝愿:
每一位读者都成为锦绣文章的主人!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教乌龟如何赛跑》
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小编编写了这篇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教乌龟如何赛跑》,欢迎大家阅读!
⒈整体构思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突出一个“新”字,体现一个“改”字,真正促进儿童身心两健,特别是小学阶段更应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陶冶情操,强健身体,技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小学生喜欢跑跑跳跳,这是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其中快速跑就是其中一项热门的体育活动,它运动简单,容易开展,但简简单单的跑枯燥无味,可运用情境导入以及多种渠道设计这堂课,主要强调育心和育体的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欢乐的气氛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注重强调如何让学生怎么赛跑,使他们在形式多变的辅助练习中掌握技能,整节都是腿部上活动,在结合游戏(保龄球赛),并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结束活动,让学生享受体育,拥有健康.
⒉具体构思
⑴教材搭配:
快快集合→情境导入→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保龄球赛→放松操;
⑵教学方法:
首先把音乐有机的融入于体育教学,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教乌龟如何赛跑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运用模仿法、竞赛法、游戏多种方法进行课的教学,使学生在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在练中掌握技能,增强身体素质;
⑶组织形式:
采用分组轮换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合理组织调动队伍,以此来提高练习密度;
⑷学法指导:
通过教师引导,创设上课铃声响的音乐,学生载歌载舞进入课堂,使学生注意力得以集中,为下面的教学奠定积极、愉悦的氛围;
⑸快速跑的辅助练习(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
三个动作的要领示范讲解清楚,摆臂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击掌的节奏性锻炼学生的协调、灵敏能力;
胸前贴纸跑是跑时将闪光纸贴于胸前,严禁纸掉落地面,所以学生意识到只有拼命的跑才不让纸掉落,以便来锻炼学生的跑速,但要强调学生跑时正确姿势和安全问题;
⑹恢复部分:
加入游戏保龄球赛,主要是放松学生身心以及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以“拍手歌”音乐作为放松腿部肌肉,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要求动作协调、舒展、大方,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
二、重点:
后蹬跑以及摆臂的节奏性
难点:
后蹬跑的抬腿动作
三、教学目标
⑴运动参与目标: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大胆展示自己;
⑵运动技能目标:
通过快速跑辅助练习,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跑的基本要领,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⑶身体健康目标:
通过快速跑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⑷心理健康目标:
在学习中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喜悦;
⑸社会适应目标:
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四、场地器材:
崎峰小学篮球场
录音机一台、闪光纸4张、钳鼓一把、矿泉水个52个
情境导入
快快集合韵律操摆臂后蹬跑胸前贴纸跑保龄球赛放松操
小编提供的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教乌龟如何赛跑》就为大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生命意识的素材
二、创设有效课堂情境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存在
三、回归人性化教育凸出生命的意义
在我国当前的教学课程中与生命意识联系紧密的非常之少,这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是很不相符合,中小学生还处于懵懂阶段,多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只能凭着自己的感官意识进行,对生命的感悟很浅薄,并不能够充分的考虑到生命的意义。
语文教学赋予教书育人,教人处世的神圣职能,语文教学不仅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教会学生能够更多的关注人文科学、具有生命本真的情怀,体验生活的乐趣。
通过本文对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小学生的生命意识为出发点,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希望能够将研究的议题能够与当前新课程紧密结合,为以后的小学生语文教育提供依据。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的可行性在中小学语文的德育教学中能够把生命意识强调进去,并加以解释说明,在漫长的教学中使得中小学生的生命感悟和意识达到一定的阶段,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首先,语文课程内容涉及很多关于人文情怀、德育教育的内容。
根据《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
“中小学语文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据。
”生命意识是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核心所在,让中小学生对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中小学生处在一个对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不成熟的阶段,养成好的世界认识观对于他们今后的道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小学教师应该充当人生导师的角色,让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识有扎根的认识。
其次,中小学语文课程对生命意识具有很强的润色性。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内容与生命意识紧密相连的,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狼牙山五壮士》、《向命运挑战》等课文,这样的内容对生命的赞歌,对生命的尊重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非常的感动。
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能够从生命的本质出发以及生存的意义,让学生能够更加好的身临其境的感触到生命的可贵,从此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命的价值。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是有效地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是能够体现生命意识的阅读性的材料,让学生对生命的本质有自己的感官认识,对于这样的素材,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剖析,让中小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利用课程的内容对学生树立起珍惜生命和珍爱生活的理念,对生命意识又一种初步的认识。
阅读冰心先生的《谈生命》一文,感悟“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身情境;
处罚学生对“斑羚飞渡”的凄美画面的思考,体验生命的可歌可泣;
也可以阅读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有时候人生会遇到很多苦难,但都是暂时的,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战胜困难。
二是在作文教学中积极引导
从人类发展史看出,一直面临着大大小小不同的自然灾害或是人为的灾难,就要求人们能够勇敢的面对和克服苦难,完成生命的使命,珍爱生命,对生命的意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需要跟学生强调生命的价值,积极努力的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体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为主题的作文,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深入认识提供一个很好地平台,也是积极的生命表现。
三是贯穿在各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
四是在课外读书活动中有意识地指导
如何学习名校教学经验
(2)
一、外地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介绍
(一)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现任校长秦培元)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本是一所地处偏僻的村联办初级中学。
1980年,当时泰兴县天星镇六个村的农民,为了解决子女就近上初中的问题,集资了两万元钱,买了七亩地,建了26间平房,办起了洋思中学,当时只有5个班,13名教职工(只有1名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220名学生。
教学设备几乎全无,课桌全是借的。
然而就是在这样“三流办学条件、三流师资队伍、三流生源质量”的情况下,历经多年的实验研究,洋思中学成功的创立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创出了一流的教学业绩,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改革与发展道路,成为一所全国闻名的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如今的洋思中学已今非昔比,他们从偏僻的农村走进了泰兴市区。
学校占地120亩,现有65个初中班,在校学生3200多人。
洋思中学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48个字,即:
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洋思的办学思想);
讲求实效、持之以恒(洋思的德育教育);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的课堂教学模式);
深化改革、发展产业(洋思的办学体制改革);
从严治校、科学管理(洋思的学校管理);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洋思的教师队伍)。
办学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洋思把“教好每一个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作为天职,作为教育信念。
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
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
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
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
确定自学时间;
完成自测题目。
“后教”:
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当堂训练”:
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
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洋思中学的“三清”运动,即: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是要求学生向每节课要质量,向每天要质量,向每周要质量。
“堂堂清”:
要求学生课堂上必须尽力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日日清”:
对课堂上完成的练习,教师在课后及时批阅后,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找相关的学生个别辅导。
“周周清”:
每个星期的周末,对部分学生的一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三清”清的内容:
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内容。
比如:
课堂练习的必做题、英语单词、基本背诵内容、基本公式、规律等。
“三清”清的对象:
学困生。
关键是,教师要把这个工作做扎实,并坚持不懈。
(二)杜郎口中学(校长崔其升)
杜郎口中学,偏居山东省茌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村中学,坐落在离杜郎口镇约一公里的旷野中,距县城23公里。
偏僻闭塞,地处彻底的农村,周围都是大片的田地;
设备简陋,连像样的用来上公开交流课的音箱都没有;
师资力量薄弱,学校老师正规师范本科毕业的很少,专科毕业的较多,甚至中师毕业的也占有相当可观的比例。
当时的情景可概括为:
班子不思进取,教师人心涣散,学生厌学严重,家长怨声载道。
许多学生纷纷离乡转学,甚至本校教职工的子女都要到别的学校就读。
有关领导几次下决心要撤并这所濒临绝境的学校。
这个曾连续10年考核全县倒数的学校,自2002年始,每年综合考评都在全县前3名,教学成绩直线上升。
05年报考一中268人,考上了267人。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解放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室都是方阵式排位,四桌8人一组。
教室里没有讲台,除了一面墙是玻璃窗外,其余三面全是黑板;
老师在课堂上只准讲十分钟,讲多一分钟都要挨罚。
教育界专家称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是“农村教育的一场革命”。
杜郎口中学把旨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套路概括为“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即:
课堂自主学习三个特点:
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自主学习三大模块:
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
“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课堂展示六个环节: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别组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东庐中学(校长陈康金)
东庐中学是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一所农村初中,座落在秦淮河源头的东庐山下,原是一所基础薄弱的`农村初中,曾长期处于师资水平差、生源质量差、硬件设施差和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手段落后、教育质量落后的“三差三后”状况,并因教育布局调整一度成为撤并对象。
为摆脱困境,谋求出路,陈康金校长和他的同仁们自强不息,大胆探索,在广泛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开始尝试“教学合一”的教学改革,通过几年的实践,学校的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中考成绩已连续三年名列南京市前茅。
最近几年,学校中考的平均成绩稳定在省重点高中录取线以上。
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教学改革主要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改革备课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的备课改革;
第二部分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施工蓝图的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改革;
第三部分是改革课后辅导模式,实行以“讲学稿”为根据的查漏补缺、教学相长的课外辅导改革。
他们做到教学目标达成“周周清”。
他们从课前备课,到课堂教学,到课后辅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是“教学合一”的载体。
讲学稿的编写有一定的流程,其编写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
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讲学稿”应用的三个环节:
课前准备:
学生经历:
读课本→结合讲学稿尝试课本习题→完成讲学稿上学前准备,并尝试完成部分新知→上交讲学稿→课前短时间的同学交流。
课内交流:
学生活动(交流感悟):
质疑释疑,交流讨论,积极思维,寻求结论,力求突破。
教师活动(启发点拨):
辨疑解难,启导发现,启迪思维,引导迁移,鼓励创新。
课后反思:
学生:
课后要把讲学稿留白部分完成,格式不正确的纠正过来,错误的订正正确,还要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等。
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将各科讲学稿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四)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生生、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案导学的一般过程
1、教师编“学案”
教师对学案的设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2、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
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
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