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71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概论》模拟考试一试题及答案.docx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严复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译作(B)

  A.《原强》B.《群学肄言》C.《社会学原理》D.《原富》

  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B)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3、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为(C)

  A.符号B.规范C.礼俗D.价值

  4、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本群体是(D)

  A.偶发群体B.社会类属C.次属群体D.首属群体

  5、下列属于服务组织的是(A)

  A.博物馆B.图书馆C.俱乐部D.医院

  6、职业流动的主流是(A)

  A.水平流动B.向下流动C.向上流动D.其它

  7、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

  A.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B.心理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8、社会控制首先是对什么的制约(A)

  A.社会成员心理 B.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 C.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 D.文化规范

  9、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家庭形式是(D)

  A.偶婚制家庭B.伙婚制家庭C.普那路亚家庭D.专偶制家庭

  10、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D)

  A.巴纳德B.涂尔干C.科塞D.麦克雷戈

  11、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A)

  A.文化元素B.文化集丛C.文化模式D.礼仪

  12、社会学的科学方法论是(C)

  A.实证主义B.非实证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历史唯心主义

  13、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C)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14、个人社会化的特点是(A)

  A.主动性B.自觉性C.互动性D.强制性

  15、作为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的是(B)

  A.工作单位B.家庭C.社区D.大众传播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首要问题是(C)

  A.利益B.需求C.生产D.阶级

  17、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B)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8、组织的核心是(B)

  A.组织的目标B.权力的划分C.组织的结构D.组织的功能

  19、社区的首要功能是(A)

  A.经济生活B.社会化C.社会控制D.社会参与

  20、社会群体存在的本质反映是(B)

  A.生产关系B.社会关系C.组织D.人的本质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现代社会变迁的特点有(ABCDE)

  A.速度日趋加快B.受科学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C.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D.受人们自觉控制的程度不断提高

  E.相关性日趋增强

  2、我国家庭的发展,出现了同西方家庭发展相同的趋势,主要表现在(ABC)

  A.家庭规模小B.家庭功能有所变化

  C.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向现代化D.家庭规模扩大

  E.对家庭价值的认识出现后现代意识

  3、文化的空间结构包括(ABCD)

  A.文化区B.文化区域C.文化圈D.边际文化E.多元文化

  4、社会学的主要特征有(ABCDE)

  A.整体性B.综合性C.广泛性D.应用性E.多样性

  5、下列有关社会唯名论正确的是(CDAB)

  A.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B.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

  C.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D.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研究对象

  E.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

  6、文化交流包括(CEBA)

  A.文化接触B.文化冲突C.文化采借D.文化移植E.文化融合

  7、帕森斯认为群体具有的功能有(ABDC)

  A.适应环境B.实现目标C.统一内部D.维持价值E.更新价值

  8、宏观社会控制包挂哪些方面的控制(ABCD)

  A.政治B.经济C.文化D.意识形态E.心理

  9、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者有(ABCDE)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E.马克思

  10、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简括为(ACDEB)

  A.技能社会化B.政治社会化C.行为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E.文化社会化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组织结构

  2、制度化控制

  3、社会现代化

  4、社会问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简述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重要性。

  3、社会组织中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及其功能分析。

  4、简述文化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正向社会化与负向社会化简论。

  2、试论社会现代化与“全盘西化”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生产关系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与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1)生产关系作为特定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只能建立在特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2)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不仅制约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决定它们的性质,乃至决定整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生产关系影响和决定个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状态。

  2、社会舆论控制是众多社会成员对某一特殊事件所抱的态度和所持意见的一致性反映,亦即是一种公意。

它在非正式控制中表现最为突出:

(1)社会舆论流行迅速,范围广,对当事人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

借助于大众传媒,其控制作用更强。

(2)事实上,任何习俗控制、道德控制等都是通过一定形式的舆论控制来实现的。

因此,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3、非正式结构的意义:

它是指组织内部的成员以共同的观点、爱好、僧感为基础,自发形成的一种群体结构。

非正式结构存在的基本原因:

为了满足个人从组织中得不到的需要,具有相似的社会背景、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组织成员自觉自愿形成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结构有正、负功能,其功能为:

(1)能缓冲正式结构所带来的压力。

(2)能提供正式结构以外的丰富的社会控制和沟通形式。

(3)能及时解决正式结构的失调现象。

(4)能成为组织改革的积极的能力和维护社会成员合理利益的有效力量。

  4、⑴人为性;⑵后天习得性;⑶共享性;⑷动态连续性;⑸共同性;⑹多样性。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案要点:

  

(1)定义:

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负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

(2)传统社会的个体社会化主要是正向社会化;而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负向社会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

社会的变迁。

传统社会生产力落后,科学文化水平低,知识更新慢;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信息传递快,青年人反应敏锐,接受及时。

(3)这种变化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青年文化将对成人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4)当前我国双向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青少年不容易接受老一代人的教化;另一方面,老一代人也不容易受青年一代的影响。

表现为代沟问题。

  2、答案要点:

  

(1)现代化首先在西方国家启动,“现代化”与“西化”出现巧合。

社会趋同论的观点认为现代化即“全盘西化”。

(2)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应该而且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3)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全盘西化”;文化传统不同(展开);现实条件不同(展开)。

(4)许多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模式,给本国的现代化带来极大的损害。

我们要吸取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