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范围.docx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范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范围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复习要点:
1、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
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并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心理发展规律为核心,
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的心理规律、学生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学生健康体制和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心理卫生与教育、学生个别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现代教育基数学与个别化教学、学习成绩评定、教育心理学。
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
(概念简答)
客观性原则:
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凭臆测加以推断,是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发展性原则:
大学生生理、心理处在迅速发展时期,所以要坚持发展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它的研究快乐提必须来源与高等教育的实践,研究成果也必须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并能保证它的实际应用的效能。
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大学生,更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法:
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个案法:
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开卷)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人类个体心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心理动力(心理倾向)、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的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
8、精神分析心理学: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佛洛依德创立,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通过研究梦境和自由联想发现病人潜在的东西,使得精神压力缓解,达到治疗精神病的目的,研究意识现象和无意识现象。
9、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心理学在其中有什么作用?
(开卷)
包括:
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课的设计、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心理学可以为整体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
协调各种环节的关系,使整个教学系统进行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10、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
很古老的话题,很崭新的学科,不成熟亟待完善的学科
11、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
”
“具有教学效果的不是教学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
”(布贝尔)即中国古语所说“亲其师,信其道。
”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两段话的涵义(开卷)
激励作用
1、要做好教学管理与教育工作,要了解学生最细腻的情感
2、要分析精神领域智慧、感情、意志、信念的基本规律
3、用自己的群体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去影响学生
4、亲其师信其道
5、情感上的相互接纳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
复习要点:
1、大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
情感、情绪体验的波动性
情绪、情感体验的延续性和心境化
情绪体验的丰富性与深刻性
情绪、情感的内隐性
情绪激情
情感的升华:
大事件中体现
2、大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
直接作用:
身体变化直接导致心理变化,青春期变化,间接作用:
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由其他因素传递的,即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折射而起作用。
家庭、同伴、学校、社会。
体态变化的影响
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3、心理发展:
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就是心里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一、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三、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和稳定
4、情绪情感的分类:
情绪:
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反应
情感:
较高级
情操:
更内隐、更高级的有一定的理想信念相结合
5、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继续完善之中,形式逻辑思维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货普遍性的抽象统一的反映。
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辩证逻辑思维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在形式逻辑思维的基础上,将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普遍性统一起来,在思维中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
常规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在显著发展。
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认识更深刻
6、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一年级大学生面对高校生活的适应问题
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活全面展开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时期
四年级大学生面临择业和求职的矛盾
第三章学习理论概述
复习要点:
★1、学习的心理学涵义是什么?
(学习的涵义)
广义:
人及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
次广义:
专指人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狭义:
在学校情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系统地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潜能,形成符合社会期望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大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专业性较高,实践性、学科内容的高层性、学习方法站重要地位、学生的批判性、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学习动机的特点、家长和亲友的期待、大学生学习的困扰、缺乏动机、目的盲目、创新性思维滑坡。
3、什么是观察学习?
(社会学习)
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而间接的产生学习
4、简答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概念)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5、简答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概念)
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
6、简答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概念)
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7、简答我国的学习分类(概念)
知识、技能、行为规范
8、请结合任教学科,论述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作用。
现代学习认知理论是什么,三个代表人物,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复习要点:
1、学习需要的形成与有效运用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需要即为学习的内驱力,学习需要对学习的作用就称为学习驱力。
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有三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的内驱力:
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
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2、学习动机
概念:
是指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基本结构:
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期待与诱因、学习期待与学习需要的关系
种类:
正确的与错误的、近景性与远景性、内部与外部、一般与具体
3、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1)、合成动机
(2)、外部诱因外部激励,评优
(3)、社会责任感
(4)、随着年纪的增长
宏观的社会因素和社会需要,未来的薪酬期待,专业地位
微观:
教师、教学
4、强化动机理论(概念题)
在学校中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
外部强化是由教师与学生身上的强化手段;内部强化则是自我强化,是学生在学习中由于获得成功的满足,而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5、最佳激起水平理论(概念题)
6、成就动机理论(概念题)
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7、归因理论(概念题)
社会心理学家用来揭示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
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极不相同的。
8、自我效能理论(概念题)
自我效能也称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论是指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
9、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教育与教学相结合
培养方法:
人生观和价值观入手、责任感、使命感、牢固树立专业意识、引导时间运用、正确使用学习迁移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讲究教学艺术、学习目标的整合、竞争评价、鼓励学生战胜挫折
第五章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
复习要点:
1、学习迁移
通常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类型
根据迁移的性质来分,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根据迁移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
纵向迁移也叫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也叫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即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即后继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根据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
特殊迁移也叫特殊成分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用于另一种学习当中。
普遍迁移也叫非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事例中去。
3、学习迁移的作用
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
对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学习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意义
4、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
美国心理学家在其迁移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与形式训练说相对立的迁移理论,迁移的关键在于相同要素的存在,而非官能的改善。
只有当测验情境与先前的学习情境存在相同成分或要素时,迁移才会发生。
换而言之,只有当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成分或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
两种学习中存在的相同成分或共同要素越多,迁移的作用也越大。
5、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
所谓共同要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如果两种学习对象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时对于人在心理上的一系列反应具有共同的要求,则可以发生正迁移相反,学习对象没有或缺少共同因素就可能在学习时产生负迁移。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产生学习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能概括出两种学习存在的共同原理,因此,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必然影响到迁移的效果。
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不意味着学习迁移即有此发生,只有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迁移作用。
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指先于一定得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对于学习迁移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当后面的任务是前面任务的同类课题或它的特例时,定势能对后来课题的学习起促进作用,当新的学习任务与先前的任务不是同类或者是需要灵活变通的相似任务时,定势就可能干扰新的学习,对新的学习起阻碍作用。
6、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有哪些?
(策略)
精选教材:
精选的标准就是迁移的规律,即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有效涉及教学程序:
应该把各门学科中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内容个的学习置于首要地位
讲授学习方法:
学习了如何学习,就可以实现最普遍的迁移。
7、如何提高教学组织能力?
(附加论述题)
四个环节
教学准备、教学开始、教学进行、教学结束
第六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
复习要点:
1、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含义(概念)
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也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
它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的、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即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
★2、什么是自我教育(概念)
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所实施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主体主动地提出自我修养的目标,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完善或培养自己的人格品质的过程。
3、自我意识的结构(概念)
自我认识:
是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的表现,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
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最重要的方面。
自我体验:
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自尊感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
自我调控:
是自我意识在意志方面的表现,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或者说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主动的掌握。
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
自我认识是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的基础和前提;自我体验是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的动力或阻力;自我调控是自我认识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并能控制和改造人的自我体验。
4、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
总体水平发展较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的,三年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5、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
主动性和自觉性、自我评价能力在增长
6、大学生的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自我体验的内容比较丰富、自我体验的敏感性较强、自我体验较为强烈
7、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树立远大理想,激发自我教育的高尚动机
通过多种渠道全面认识自我
不讳疾忌医,积极地悦纳自我
加强自我反省和监督,努力完善自我
补充一点:
有效的控制自我,情绪、时间最容易浪费的是精力、控制交往积极、适度、努力
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复习要点:
1、群体(概念题)
也称团体,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
2、从众(从众心理)(概念题)
是指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记载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3、社会助长(概念题):
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
也就是说,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被称为社会助长作用。
4、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概念:
动态: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质交换
静态:
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互相联系与区别
交往是关系的基础和前提、途径
关系是交往的表现和结果
交往侧重于过程
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6、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闭卷)
建立: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
维护:
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
复习要点:
1、健康新概念(概念)
是指身心健全和体能充沛的一种状态,既包括生理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另一半,因为社会适应也属于心理活动的范围,还有道德健康、生殖健康。
2、心理健康的概念(概念)
广义: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狭义:
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
即知、情、意、行、人格等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念)
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
能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心理成长滞后,社会化程度低
学习方法、交往能力较弱
学习目标过高、学习困难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交往
异性交往恋爱问题
网络心理障碍
就业压力、职业规划
5、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试举例说明。
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的主观因素
6、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哪些?
(开卷)
152页
7、心理咨询的过程与重要原则是什么?
(开卷)
150、151页
8、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方面
1、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大学心理状况研究
2、通过各种途径向大学生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
9、举例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案例。
第九章高等学校中的教师
复习要点:
1、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或职责(功能)
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者
年轻一代个性的塑造者
学生集体的管理者
学生心目中的楷模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学生的心理调节者
2、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灵活果断,随机应变
方式多样,对症下药
实事求是,掌握分寸
3、教师的教育能力
组织教学的能力
言语表达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
观察力、注意分配能力
独立创造的能力: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独立创造能力的主要表现
实际操作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4、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发扬师爱。
崇高的思想和道德风范,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业务能力,以及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是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
教师的仪表、工作作风和习惯对形成威信也有一定得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有重大影响
教师要在全体学生中建立威信,还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5、师爱的涵义。
老师对学生的爱,在实践过程中,老师的心理智慧、审美感、道德感所凝聚的一种崇高的情感,这种情感是积极的,强大的教育力量,同时还是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情感基础
6、师爱的特征。
必须人爱学生、按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一视同仁、
7、师爱的心理功能。
激励感化调节榜样功能
8、师爱的表现形式
关怀爱护理解同情
9、分析题
上课铃声刚刚停止,讲授经济学的贾老师提着书包匆匆走进教室。
在宣布上课以后,他说:
“我今天因为感冒,有些发烧,所以音量可能受影响,请同学们注意听讲。
”他象往常一样先是讲评作业:
“说实话,你们是我遇到的学习风气最差的班级,有的人写作业是三言两语应付老师,有的人是相互抄袭、欺骗自己。
某某来了没有?
某某某呢?
站起来!
你们已经两次没交作业了,知道吗?
课下找我一下。
本来我就不愿教书,遇到象你们这样的学生,我就更不想教了。
”
贾老师正式讲课了,他的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他的板书少,语速快,常常有许多学生听不清楚或听不明白,每当这时,贾老师看到一些学生迷惑不解的样子总是问大家:
“听明白了吗?
懂了吗?
”下面都没有回音,于是他又继续讲课。
临下课时,他的手机响了,他赶紧关掉,继续说:
“下面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我还是要讲一讲…...”
下课铃声响了,贾老师对围着他提问的学生说:
“对不起,我有急事。
”然后匆匆地离开了教室。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分析贾老师的教学过程。
10.实例分析:
赵老师是某大学的一位青年女讲师,今天她穿了一套漂亮的吊带裙,脚上穿着一双高级皮拖鞋,显得分外精神。
她走进教室,把随身带来的教具放在讲台上,这才发现不少学生正在热烈讨论什么问题,连上课铃声都未注意到。
她和蔼地向大家招手示意后便开始讲课:
“……”她备课认真,讲得流畅而快速。
她偶然注视一下学生,才发现有一些后排的学生又在开小差了。
这是她最不愉快的事,便当场点名要求他们收敛。
她讲到重点处,习惯地提高了音量,然而竟还有同学说没听清楚,要求重复。
她上课的内容很丰富,常常到下课铃响才结束授课,然后布置一些作业。
今天是她教学中最平常的一次,就这次教学活动而论,你认为她在哪些方面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
11、从高校教师的职责和任务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6种角色、5项任务
第十章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
复习要点:
1、知识的概念
知识:
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类型: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知识的学习:
也称知识的掌握,是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也就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3、教学直观的形式及评价(P197)开卷
4、问题解决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试误说、顿悟说、杜威的五步模式、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
5、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知识的储备、反应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的呈现方式、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6、如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条件的储备、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训练、训练的程序
7、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原则:
创设一种教学民主的学习环境、重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引导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提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机会
训练:
脑力激荡法、隐喻训练法、戴维斯与豪特曼创造力训练法
8、短时记忆
也称操作记忆,它是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大约为5秒到2分钟的记忆。
第十一章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
复习要点:
1、计算机网络发展与普及带来的全新的教学形式
现代化教学技术:
促使了教育信息的多媒体呈现,提高了学习效率,
实现了教育网络化发展,构建了信息化的教育环境
促进了教育的全方位开放,推动了教育社会化运行体系的建立,
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适应了继续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
实现了教育的智能化,促进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视听媒体、计算机网络与教学、现代远程教育
★2、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正负效应
网络团体心理:
网络的心理诱惑(高速性、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自由性、隐蔽性、广泛性、时尚性),网络诱惑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人格:
自我认知不协调、人际关系产生障碍、阻塞对真知的内化、深埋真实情感、唯我独尊的意志膨胀。
网络情色:
网络色情、网恋
网络拼凑抄袭
网络成瘾
223页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媒体
3、研究材料初步揭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大约发生在大学二年级末、三年级初。
在你的教育工作中是否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请你谈谈对这转折时期的看法。
(附加题)
4、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
“我们并不对教师说,你们得这样或那样做,但是,我们得对他们说,你们要研究你们想支配的那些心理现象的规律,并且在工作中考虑这些规律和那么想应用这些规律的情况。
”
请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谈谈自己的感想。
(附加题)
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