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6351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镁产业发展规划Word格式.docx

从90年代开始,欧美、日本、韩国的汽车商都逐渐开始把镁合金用于许多汽车零件上。

镁合金压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显示出长期的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里,其年增长速度超过15%。

在欧洲,已经有300种不同的镁制部件用于组装汽车,每辆欧洲生产的汽车上平均使用镁。

在美国,目前已经开发应用了100多个适用不同汽车的镁合金部件,其总量达到170公斤。

北美汽车用镁量平均超过5公斤/辆。

专家估计,出于减重减排,节能环保的考虑,未来每辆汽车对镁的需求将可能提高至70-120kg。

此外,镁合金在摩托车、自行车上的应用目前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

目前世界高品质摩托车均大量使用了镁合金材料。

镁合金在3C产业中成为后来居上的新型结构材料,受到几乎所有著名电子产品制造商和用户的青睐,不仅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还普遍应用与数码相机、电视机、mp3等。

有关数据表明,2003年,全球生产的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还只占总量的25%,2005年比重就超过50%,2004-2005年,全球使用镁合金的手机产量增长了一倍多。

在中国,2005年生产的1800万件笔记本电脑外壳中,使用镁合金的比例已经达到70%;

生产的手机外壳中使用镁合金的比例也达到50%左右。

我国海尔集团、波导集团等正准备采用镁合金外壳替代手机塑料外壳。

专家预计,未来几年镁消费将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西方国家对镁的消费量仍将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稳定增长,到2010年其镁消费量有望超过65万吨。

从地区发展来看,亚洲、欧洲将是镁消费增长较快的区域,特别是亚洲,在中国30%左右的镁消费增长速度的带动下,亚洲将成为全球镁消费最大的地区。

从行业来看,压铸行业将是镁消费的主要增长点,如果以年均增长率10%计算,2010年,该领域的镁消费量将超过25万吨。

如果镁压铸件能大量应用于汽车,则该数字将非常可观。

我国是镁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镁矿资源储量71亿吨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原镁生产发展很快。

2006年原镁产量已达万吨,占全球总产量万吨的%。

2007年原镁产量万吨,原镁生产以每年15%的增长率,连续10年列为世界第一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镁生产大国。

2006年向外国出口镁产品万吨,其中镁合金制品出口仅万吨,其余均以原料形式向外出口,为改变这种不经济的资源出口状况,科技部于2001年8月将“镁合金开发应用与产业化”列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通过几年的发展,国内镁消费量已达万吨,但深加工的镁合金件还不够多,应用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

2005年12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把“高品质镁合金铸造及板、管、型材加工技术开发”列为国家鼓励类发展产业。

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下,近两年我国镁产业发展呈现了冶炼企业规模化、大型化,镁及镁合金应用速度飞增,产业实现循环经济链的三大特点。

中国的原镁生产主要集中在山西、宁夏、河南、吉林、陕西五省区,山西占全国80%。

河南省原镁产量居全国第三位,鹤壁居全省第一位。

山西金属镁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煤炭、焦炉尾气的利用等能源优势。

目前,由于国家对煤矿安全、节能减排、环保治理等方面加大整治力度,使山西原镁生产成本的优势削弱,企业面临技术改造、产业提升、装备更新等问题。

宁夏把金属镁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主要凭借资源(硅铁)、能源优势。

近两年来,陕西、内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能源优势,加上山西、宁夏等镁业纷纷向两地转移,金属镁产业发展迅猛,成为中国金属镁新的产业集中区。

贵州、广西、吉林等省区也在利用资源发展镁工业。

江苏以南京云海为主要镁合金生产企业,成为中国镁合金生产基地之一。

(二)我县镁产业现状

金属镁产业在我县起步较早,上世纪90年代,我县已有全国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镁加工企业,是全国金属镁的发源地之一。

我县镁加工企业目前仅有河南三诺镁业有限公司一家。

该公司前身是河南华淇镁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8月。

主要产品和年生产能力:

优质金属镁10000吨、镁粉5000吨。

是目前硅热法(皮江法)规模最大、工艺装备先进、检测手段齐全的金属镁冶炼及镁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

产品曾出口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在国际上曾有较高的知名度。

该企业由于体制、资金等方面原因,于2001年停产。

目前,该企业已被深圳三诺数码集团收购,现正在做启动准备工作。

二、我县发展镁工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发展优势

1、资源和品位优势。

我县白云岩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现已初探储量亿吨。

白云岩广泛分布于我县西部山区北、中部,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总厚度约200米。

主要矿区有田沟、黄洞、西掌、鲍庄及温洞等。

田沟白云岩矿区位于淇县县城西北15公里处,矿区呈北西-南东走向的长方形,长1500米、宽70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

该矿区白云岩储量6000多万吨,且品位高,矿层厚,层位及品位稳定,裸露易开采。

矿石中主要成分MgO含量在21-23%之间,高于工业指标要求,其它有害成分远低于工业指标要求,最适合生产低猛、低铁、高纯镁。

黄洞矿区距县城约20公里,其矿层和矿体地质特征与田沟完全相同,储量约150-200万吨。

温洞矿区距县城30公里,该矿区长约10公里,厚度20米,储量约450-500万吨。

黄洞乡前嘴白云岩含氧化镁%,属冶金熔剂用特级和一级白云岩。

白云石平均成分分析表

CaO

MgO

SiO2

Fe2O3

AI2O3

灼减

2、产业技术优势。

我县镁工业起步早,是硅热法炼镁技术发源地之一,具有独到的硅热炼镁法技术,主要体现在平均单罐产量达20-24公斤以上。

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独特性,为生产高品质的具有竞争力的镁制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国镁协在我市建立了中国镁业人才培训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研发能力,企业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的职工队伍。

3、质量优势。

利用我县白云岩资源可生产(一次还原成)高品质系列化金属镁,镁纯度能够达到%,符合金属镁深加工产品国际标准要求,在全国同行业产品中具有独特性。

4、能源优势。

我县能源丰富,除华中电网供电外,还建有生物质能电厂供电;

东靠中原油田;

西气东输在我县境内纵贯南北。

我县水资源丰富,天燃气价格低廉,为金属镁产业的生产提供了保障。

5、交通区域优势。

我县交通便利,通讯捷达。

北距北京550公里,南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20公里,东距天津、青岛、连云港港口500余公里,国家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壁至濮阳高速公路与山东高速公路连接、鹤辉高速公路与山西高速公路连接。

“十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京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长治-鹤壁-泰安铁路,拓宽改造京港澳高速公路鹤壁段,将形成铁路、高速公路“双十字”骨架。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中转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郑州新郑机场正在进行扩建升级,目前通航达80多个大中城市,为产品运输提供了十分优越条件。

(二)制约因素

近年金属镁产业受诸多因素制约,在我县发展较慢:

一是在我县当地加工镁,受煤炭价格影响,生产成本比山西等省市高出很多,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本地区镁生产成本高于市场销售价,存在生产亏损的局面。

二是我县没有镁合金、镁铸件等精深加工产品企业,未能带动高品质镁的生产。

三是目前镁生产工艺不够科学先进,镁冶炼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污染较严重。

四是市、县对镁先导产业缺乏政策扶持。

三、我县金属镁产业发展思路、目标、任务

产业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自主创新,加大产业招商,加快产业集聚,以庙口粗镁加工区和铁西精加工区为平台,以三诺镁业为依托,发挥资源、能源优势,突出“高品质”特点,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型产品,做大做强金属镁产业。

产业定位:

扩大高品质金属镁生产规模,提高高性能镁合金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开发变形镁合金(板、型、管、带材)和压铸件等深加工产品,形成金属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发展汽车、摩托车、列车、手持工具、3C等镁合金制品。

产业发展目标:

三年内,高品质金属镁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镁合金深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年销售收入实现10-15亿元。

重点发展庙口粗镁加工区和铁西精深加工区,开发镁合金板材、镁合金压铸件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两大生产基地,形成一条金属镁循环经济产业链,努力成为全国镁产业重点基地。

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三年预计新开工项目累计投资总额为亿元。

2009年开工建设的项目:

1、技改启动河南三诺镁业有限公司现有年产6000吨金属镁、5000吨镁粉生产线。

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

该项目计划2009年8月技改动工,2010年1月安装设备,2010年5月竣工投产。

2、镁冶炼加工区项目。

庙口镁冶炼加工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500亩,2009年底先期平整800亩,满足5万吨镁锭生产线建设用地。

该项目投资约2000万元,计划2009年8月开始平整场地,2009年10月开始建设道路,2009年12月具备“三通一平”基本条件。

2010年开工建设的项目:

1、技改建设4000吨镁锭和年产5000吨镁合金压铸件项目。

该项目由深圳三诺数码集团投资亿元建设。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

该项目计划2010年2月土建动工,2010年7月开始安装设备,2010年12月试车投产。

2、年产5000吨镁板带项目。

该项目由鹤壁旺利达有限公司投资亿元建设。

该项目计划2010年3月土建动工,2010年8月开始安装设备,2011年2月试车投产。

2011年开工建设的项目:

1、年产3万吨高品质镁及镁型材项目。

该项目由河南三诺镁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亿元,年产3万吨高品质商品镁及镁型材,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实现利税亿元。

该项目计划2011年6月土建动工,2012年3月开始安装设备,2012年8月试车投产。

四、加快镁产业发展的措施

(一)强化领导,加大扶持力度

为推动镁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议成立“淇县金属镁产业开发利用推进领导小组”,由县主要领导牵头,相关局委、重点企业参加,负责研究和引导金属镁产业发展方向,制订在土地、税收、金融、环保、供电等方面扶持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金属镁产业发展。

(二)加快镁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

庙口村北、葛箭村西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的镁冶炼加工区,三诺镁业以西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的精深加工区,进展比较缓慢,镁冶炼加工区不具备项目入驻条件。

为促进镁产业发展,要用资源优势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发展镁工业,借助园区平台,增强投资吸引力,转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真正实现镁产业的发展状大。

(三)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金属镁产业发展,必须贯彻循环经济“减量、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走节能、环保、高效、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具体发展“四个再利用链、一个精深加工链”,“四个再利用链”即:

工业废水—水煤浆—金属镁冶炼、工业余热—发电—金属镁冶炼、金属镁—金属镁废渣—建材(制砖、水泥)、工业废气—纯碱,“一个精深加工链”即:

白云岩—金属镁—精镁—镁合金—镁合金坯—镁合金压铸件—镁合金板材—各种专用产品。

争取在2—3年内,我县新上金属镁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

废水、废渣、废气余热基本能够全面回收利用。

金属镁循环产业链如下图: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优势资源、优势企业最佳配置

一是以我县优势资源和三诺镁业吸引科研院所把我县作为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试验基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联合投资,长期合作。

二是根据镁合金压铸件将成为镁最大最终用户,且其产品80%以上用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国内大型汽车生产厂家来我县投资办厂,提高镁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增加镁终极消费产品的生产。

三是以南京云海集团、青岛地恩地集团、美国太阳雨集团、河南神火集团等大型镁合金利用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重点引进,力争早日落户我县。

四是在新产品开发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上,实行资金、人才、管理及市场等多方优势的大联合,实现增量的聚合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