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57345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2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CS 与PLC 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过了一年,又被抄家。

待到乾隆继位。

曹满面春女得赦宥,起用为内务府员外郎,家道稍稍复兴。

到雪芹二十岁刚出头的时候,曹家再次遭三重大打击,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

住着破房子。

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上活。

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

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

《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

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风、袭人、香毛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2、关于香菱

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

她三岁(英莲,第一回)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受尽乏辱、折磨。

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

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

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

后来正妻金桂一来,她的命运更为不堪,很快便被折磨死了。

(可参见《〈红楼梦〉中有关香菱[英莲]的情节》)

三、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并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及文学常识。

多媒体显示:

①积累下列词语:

起承转合 

以词害意 

地灵人杰 

诲人不倦

挖心搜胆 

精血诚聚 

穿凿 

揣摩

②积累下列文学常识:

建安七子 

竹林七贤 

王维、杜甫、李白、陆游

2、阅读中圈点勾画,标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四、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研讨课文。

多媒体显示:

1.请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2.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谈到了哪些问题?

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何特点?

4.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5.你对香菱的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选代表交流。

讨论后再明确:

1.香菱学诗的过程可以有多种表达,有四分法:

读诗、悟诗、谈诗、作诗;

有三分法:

拜黛玉为师、品味王诗、边读杜诗边写诗;

有二分法:

黛玉指导读诗、香菱练习写诗。

2.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再加上她良好的资质、较高的领悟力;

其次是有较好的老师指点,特别是善教的黛玉;

第三是与大观园这个优雅、美好、洁净的环境分不开的,环境造就人,香菱在这里得到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才得以显露出来。

3.黛玉给香菱指点学诗门径时主要谈到四个方面的问题:

重立意,不以词害意;

重内容。

格调、规矩是末事;

重领悟,崇尚名家方成高品位;

重研究讨论,方能长进。

黛玉的教学方式很独特,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诗‘什么难事?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她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先读王维的诗,体会情景统一,进入诗情画境;

再读杜甫的七律,体会“真景物,真感情”;

读李白的七绝,培养诗的个性和想象力。

她强调自学,强调实践、探究,重视能力的培养,力主创新,“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4.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

香菱极富文学气质,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偷空看几首旧诗。

进入大观园后,香菱深藏内心的饥渴一下子激发出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

她对王维诗的品读,足见她的领悟力极高。

5.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拘一格,可从思想内容或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评论,要求不宜过高,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

第一首只说月儿美丽又明亮,可供观赏。

诗意浅显,了无韵味;

用词陈腐,堆砌前人咏月辞藻;

无真情实感,无新意。

第二首只说月色很美。

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较前一首有进步,但有些淡而寡味,不耐咀嚼。

第三首“新奇而有意趣”,句句写月,句句写离别。

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

如果说对离愁这种深沉的感情的抒写,那第一首是肤浅的,第二首是游离的,第三首是实的,意境真切,余韵悠长。

五、赏读课文,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提示:

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

《红楼梦》中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

人物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品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等无一不是活灵活现的。

1、学生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简短点评。

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于是按要求借书吟读。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

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

”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

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

如此茶饭无心,或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要求重写,“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说明浮想联翩;

“抠土”说明反复斟酌;

“皱眉”说明用字不妥:

“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了:

“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对这个一心投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描写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苦心学诗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

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借鉴。

2、聚焦侧面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丰满、生动。

学生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如:

宝钗:

“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宝玉:

“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这些都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

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六、思读课文,质疑问难,互动探究

学生自由质疑,全班讨论解决。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宝玉说:

“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香菱)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

”这句话里包含着哪些意思?

2.香菱诗的第三稿系梦中所为一事是否有失真实?

3.塑造香菱这一艺术形象,作者倾注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安排“香菱学诗”这一情节有何用意?

4.课文中的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如何理解这与她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主体性格的差异?

5.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学生自由讨论,积极发言,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1、要联系香菱的资质和此前香菱的遭遇来说明,弄清宝玉对香菱的态度。

2、要联系香菱写诗的全过程来看,要认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

看似梦中所得,实为多次锤炼、苦心追求的结果。

3、作者热情讴歌了这个钟灵毓秀的薄命女子。

香菱这样的女子,竟和极端粗陋鄙俗的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香菱的境遇着实让人同情。

封建社会扼杀人才的本质由此可见一斑,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审美学观点。

曹雪芹为什么非要写“香菱写诗”?

他主要是想让香菱“脱俗”。

作者是借宝玉之口来表达自己的生命观点:

“俗与不俗=非诗与诗”。

在整部《红楼梦》中,作诗是重要的内容,这是展示诗性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这些高贵与美丽的生命最终都归于毁灭,小说的悲剧性质就更增强了。

香菱在《红楼梦》众女子中的地位是十二钗正册之后,副册之首,可见其地位不低。

但她的一生极其不幸,原名叫“甄英莲”,即“真应怜”。

可见作者对她寄予很大的同情与怜悯。

这里作家让她“脱俗”。

从艺术上看是增加她让人同情的指数。

4.《红楼梦》中的黛玉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

在本文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的林姑娘,她热情、自信,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情怀。

富有才情的林姑娘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弱女子自由翱翔。

她与香菱同命相怜,对香菱表现出极大的同情、热情是自然的。

5.曹雪芹以精细的笔墨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如袅娜风流的林黛玉、生性热情刚烈的晴雯、不惜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等。

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的新思想.热情赞颂了女子的才艺德行,提倡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充分体现了曹雪斤反对封建伦埋纲常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七、延伸阅读、探究思考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这情节,《红楼梦》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

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

学生各抒己见。

参考1:

要多读;

黛玉让香菱读王维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绝一二百首,由此可见诵读是学诗的根基,是提高鉴赏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2:

学一流的诗。

“法乎其上,仅得其中;

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王维五律第一,杜甫七律第一,李白七绝第一,学一流的诗,学不到一流可成二流,因此我们平时阅读也要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有益的。

参考3:

大胆创作,敢于想象。

大胆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参考4:

香菱学诗给我的启示有五点:

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

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

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

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

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

⑤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

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

鼓励学生联系自身阅读和写作实践总结一点经验和教训,言之有理即可。

八、总结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

“众里寻他干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捷径。

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

九、作业

1、整理课上发言,写一篇题目为“香菱学诗的启示”的文章。

2、课外阅读《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情节。

附:

有关资料

《红楼梦》中有关香菱(英莲)的情节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

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只是一件不足:

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

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

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谈。

只听道人问道:

"

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那僧笑道:

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

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那道人道:

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

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

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

那绛珠仙子道: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

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

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果是罕闻。

实未闻有还泪之说。

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

那僧道:

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

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

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

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道人道:

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

蠢物"

系何东西。

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

二仙师请了。

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

士隐因说道:

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

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

二仙笑道:

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

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士隐听了,不便再问。

因笑道:

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

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

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说着,取出递与士隐。

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

通灵宝玉"

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

太虚幻境"

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

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

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

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

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

那僧还说:

舍我罢,舍我罢!

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

只听道人说道:

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

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最妙,最妙!

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

士隐心中此时自忖:

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

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

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接。

当下雨村见了士隐,忙施礼陪笑道:

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

士隐笑道:

非也。

适因小女啼哭,引他出来作耍,正是无聊之甚,兄来得正妙,请入小斋一谈,彼此皆可消此永昼。

说着,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

小童献茶。

方谈得三五句话,忽家人飞报:

严老爷来拜。

士隐慌的忙起身谢罪道:

恕诳驾之罪,略坐,弟即来陪。

雨村忙起身亦让道:

老先生请便。

晚生乃常造之客,稍候何妨。

说着,士隐已出前厅去了。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

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

雨村不觉看的呆了。

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

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

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

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

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

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

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尽,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

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

士隐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

士隐家宴已毕,乃又另具一席于书房,却自己步月至庙中来邀雨村。

原来雨村自那日见了甄家之婢曾回顾他两次,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

今又正值中秋,不免对月有怀,因而口占五言一律云: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复高吟一联曰: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值士隐走来听见,笑道:

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

雨村忙笑道:

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

因问:

老先生何兴至此?

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

想尊兄旅寄僧房,不无寂寥之感,故特具小酌,邀兄到敝斋一饮,不知可纳芹意否?

雨村听了,并不推辞,便笑道:

既蒙厚爱,何敢拂此盛情。

说着,便同士隐复过这边书院中来。

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

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限斝起来。

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

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寓怀,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士隐听了,大叫:

妙哉!

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

可贺,可贺!

乃亲斟一斗为贺。

雨村因干过,叹道:

“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

”士隐不待说完,便道:

兄何不早言。

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

今既及此,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

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

其盘费余事,弟自代为处置,亦不枉兄之谬识矣!

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

又云:

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耶!

雨村收了银衣,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仍是吃酒谈笑。

那天已交了三更,二人方散。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

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

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

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

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

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

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门子笑道:

不瞒老爷说,不但这凶犯的方向我知道,一并这拐卖之人我也知道,死鬼买主也深知道。

待我细说与老爷听:

这个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个小乡绅之子,名唤冯渊,自幼父母早亡,又无兄弟,只他一个人守着些薄产过日子。

长到十八九岁上,酷爱男风,最厌女子。

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交结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了,所以三日后方过门。

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