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5497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docx

第4讲和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概况

人文地理学

第4讲、第5讲人口地理理论与实践

人口地理学的发展

v人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最基本的分支学科之一。

v19世纪初,李特尔《欧洲地理》,论述了人口、民族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口与民族的分布状况。

v拉采尔,最早把人口地理作为体系开展研究。

在其著作《人生地理学》中,论述了世界人口的数量和分布,人口密度与文化发展阶段的关系,人口移动和不同民族接触的互相影响。

v白兰士,在其1922年出版的《人文地理学》中,用1/3篇幅论述了人口地理学的基本问题,论述了地球上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及其形成因素,人口的移动和类型等。

v二战以后,大规模的人口移动,使人口地理研究出现新的转折,开始动态地研究人口移动问题。

v20世纪60年代以后,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此背景下,人口的职业构成、人口迁移、大城市人口问题、人口城市化等成为人口地理研究的中心课题。

计量革命之后,人口地理学广泛采用现代化手段,数学模型、计算机分析等技术获得发展。

人口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

v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各种人口现象的地域特征、区间差异、区际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既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人口学的分支学科,属于跨界学科。

因此,既要从地理角度研究人口科学所涉及的各种人口现象,又要用人口科学的观点分析人口的地理问题。

❑人口地理学以人口为客体,也研究人口过程,但不同于一般的人口学和其他人口学科。

❑它以人口过程的空间形式及其运动规律作为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强调人口的地域特征与地区差异。

❑研究人口现象地域特征形成及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包括研究人口数量、质量、各种人口结构,人口变动的地域特征,人口的区际联系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v研究人口数量分布、人口密度、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的关系,揭示人口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为人口规划与布局提供依据。

v研究区域(国家、地区)人口变动(包括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及其地区差异,探索其原因,为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迁移决策提供依据。

v研究区域人口素质特征及其地区差异,探讨其成因,为提高人口素质、改善质量结构提供依据。

v研究各种人口结构的地区类型及其演变规律,寻找调整人口结构的途径与措施(包括民族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职业结构等)。

人口地理学的核心论题

v尽管人口地理学涉及的论题较多,但其核心的论题是“人口分布与迁移”。

运用人口地理学方法所经常涉及到的论题包括:

❑人口增长与分布

❑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构成

❑人口迁移

❑人口政策

❑人口统计

❑人口地理预测

人口增长与分布

v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在15世纪之前,世界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15世纪及其以后,世界人口增长开始加速。

在15、16、17、和18世纪,世界人口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

尤其是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

◆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第2个10亿用了100多年;

◆从1930年至1960年,第3个10亿用了30年;

◆从1960年至1975年,第4个10亿只用了15年;

◆从1975年至1987年,第5个10亿用了12年;

◆从1987年到1999年,第6个10亿用了12年。

❑1999年10月21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

❑8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量巨大,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人口总量还要持续增长。

◆1987年世界人口增长率为17.3‰,至1995年降为15.3‰。

1980~1995年,世界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6‰;1995~200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3‰。

◆1978年,世界人口增加了0.73亿;在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增加的数量超过8000万,而90年代则接近9500万。

1970年世界人口为36.97亿,至1980年增为44.44亿,至1990年增为52.85亿,至1995年达到57.16亿,至1999年达到60亿,而2000年已达到61亿。

图1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

v19世界初,10亿;1930年,20亿;1960年,30亿;1975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2000年,61亿。

v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88.5%集中在北半球。

❑各洲之间分布不平衡。

亚欧两洲人口共占世界人口的73%,面积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6%。

❑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度)、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的特点。

图2世界各大洲人口比重与陆地面积比重比较

v

在世界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称之为人类大陆,由4部分组成:

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

图3世界人类大陆图

v中国人口增长过程

❑1949年,5.42亿

❑1959年6.72亿,1960年6.62亿,1961年6.59亿,1962年6.73亿

❑1978年9.63亿,1981年10亿,1988年11.1亿,1995年12.11亿,2003年12.92亿

图4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增长过程图

v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东部多,西部少;人口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各地区人口密度因地貌差异而变化

❑胡焕庸线:

黑龙江的瑷珲-云南的腾冲。

此线东南,面积占42.9%,人口占94.3%;此线西北,面积占57.1%,人口仅占5.7%。

图5中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

图62002年中国分省区人口分布(单位:

万人)

人口密度

v人口密度:

单位面积上的居住人口数,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之一(人/km2)。

v城市人口密度和距离之间是负指数关系。

◆1951年,Clark通过对20多个城市的统计分析,提出人口密度分布的负指数模型

◆式中,r为到城市中心之间的距离;D(r)为距城市中心r处的人口密度;参数b是人口密度随距离r衰减的梯度;D0为比例系数,它在理论上等于城市中心处的人口密度。

◆几何意义:

随着与城市中心间距离的增加,曲线靠前的部分较为陡峭而靠后的部分较为平缓,即人口密度在城市相对繁华地带衰减较大,而在城市边缘地带则变化不大。

图7199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密度图(略)

图8200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密度图(略)

图91990-2000年北京都市区人口密度变化图(略)

影响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因素

v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优劣状况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

早期人类文明的中心如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正是缘于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才带来人口的空前发展。

v自然资源的影响

❑包括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3类,其中土地、淡水、森林和能源对人口发展影响较为突出。

❑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土地资源锐减、淡水资源紧张、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能源和矿产资源过度开采等,为人口的良性发展设置了障碍,会限制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v人口构成的影响

❑性别构成→婚姻、家庭→人口增长、移动。

❑年龄构成:

年轻型→将来进入婚龄育龄人数比率大→出生率长期偏高;老龄化→少年儿童比重过小→出生率低下,甚至导致人口萎缩。

❑文化构成:

文化素质高→推迟结婚年龄,“少生、优生”的现代生育观,妇女文化素质提高(妇女平均生孩子的数量与其文化程度成反比)。

v人口政策的影响

❑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国家)

每户3个孩子是欧共体国家的公认目标;多孩子家庭享受父母双方补助,住房优先和产妇拿全薪的待遇。

❑抵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不发达国家)

人口转变模式

v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v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经济社会条件→人口转变模式

v可分为两大类型: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v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法国)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1934)

◆第1序列(原始阶段):

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第2序列(中间过渡阶段):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第3序列(现代阶段):

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又转入低。

❑(美国)诺特斯坦命名了“人口转变”,将上述第3序列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口高增长阶段):

出生率维持高水平而死亡率已经开始持续下降,人口增长加速;

◆第二阶段(人口过渡增长阶段):

死亡率继续下降、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仍然迅速,但已开始减速;

◆第三阶段(低增长阶段):

死亡率和出生率都下降到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图10布莱克人口转变的“五阶段”模式

◆高位静止阶段(HS):

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

◆早期扩张阶段(EE):

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后期扩张阶段(LE):

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最低水平,出生率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后减速;

◆低位静止阶段(LS):

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

◆减退阶段(D):

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存在争议,少数发达国家出现)。

❑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数量界限:

◆对人口转变阶段设置了数量标准;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并非始终由高往低降。

表1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数量标准

单位:

原始静止

时期

前现代

时期

转变时期

现代时期

现代静止

时期

出生率

50.0

43.7

45.7

20.4

12.9

死亡率

50.0

33.7

15.7

10.4

12.9

自然增长率

0.0

10.0

30.0

10.0

0.0

v中国人口转变历程及模式

1.加速增长阶段:

建国前至1958年,死亡率由较高持续下降至很低水平(10‰),出生率由维持在高水平(30‰),人口增长持续加速。

2.负增长阶段:

1959-1961年,出生率猛跌,死亡率猛升,自然增长率降至负值,人口负增长。

3.高速增长阶段:

1962-1970年,死亡率继续下降至7-8‰,出生率则始终高于30‰,人口高速增长(出生率高-传统生育观)

4.减速增长阶段:

1971-1980,死亡率维持在低水平不变,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减速增长(计划生育政策使出生率下降)。

5.波动增长阶段:

1981-1992年,死亡率出现低水平,出生率出现两次波动(第一次顶峰在1982年,达21.1‰;第二次顶峰在1987年,达23.33‰),人口波动增长(恰逢两次经济改革)。

6.持续增长阶段:

1992至今,死亡率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人口持续增长。

 

图11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构成

v性别构成:

反映一定区域内男女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一般用“性别比”表示,公式为

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v年龄构成: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如一岁年龄组、常见年龄组(按5岁或10岁为组距,如0-4岁、5-9岁、10-14岁¡)、主要年龄组(0-14岁为幼年组、15-64岁为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国际通用)、特殊年龄组(根据特殊需要,如0岁为婴儿组,1-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男18-60岁、女18-55岁为劳动年龄组,女15-49岁为育龄妇女人口)

❑人口年龄金字塔: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口数或比例,纵坐标表示各年龄组。

分为3种类型:

即山形(年轻型)、钟形(成年型)、瓮坛形(老年型)

❑年轻型面临青年的抚养、教育、就业和住宅等问题,未来人口增长速度快。

❑年老型面临老年人的照顾、赡养、医疗等问题,年轻人的负担重。

未来老年人口比重增长,人口增长速度缓慢乃至停滞。

图12人口年龄金字塔的3种类型

图13中国人口年龄金字塔

◆人口老龄化趋势在增加。

v除了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以外,还有民族构成、教育水平构成、城乡构成、职业构成等。

(以下诸图省略:

中国人口的性别构成、中国人口的年龄构成、中国人口的城乡构成、中国人口的教育水平构成、中国人口的民族构成)

人口迁移

v人口迁移的概念:

泛指人们为了某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其时间或长或短,距离或远或近,或者返回或者终身不再返回,各种形式的人口空间位移现象。

v世界人口迁移大势(16~20世纪)。

图14世界人口迁移大势(16~20世纪)

1.欧洲各国作为殖民者向美洲、大洋洲和南部非洲迁移,1830年之前欧洲向海外的移民只有275万,1835-1935年多至7500万。

2.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运到美洲。

人数估计在1400万~1500万之间。

3.印度人向海外的迁移。

19世纪印度人作为契约劳工被送往南非及亚洲的斯里兰卡、马来亚的种值园。

移居海外的印度人有1500万。

4.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迁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批华人从广东、福建迁往新加坡、泰国、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被称为华侨,今天他们已经成为所在国家的公民;还有一部分华人横渡太平洋移往美国和加拿大。

日本人向海外的移民分为向东到美国、巴西等地,向西到朝鲜、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后者在二战后多已回国。

5.20世纪的国际移民往往与一些国家的成立或分立有关。

如犹太人于1948年成立了以色列国后,居住在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以及其他国家的犹太人陆续迁入以色列,而且有更多的犹太人从伊拉克和北非移入。

再如,二战后盟国决定,居住在新规定的德国疆界以外的德国人,一律迁回德国,因此有1500万德国人迁到联邦德国和西柏林,还有一部分则迁往奥地利。

1947-194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双方交换迁移人口,到1957年共超过1700万。

人口迁移的规律性

v人口迁移存在规律性,主要包括(胡兆量,1999):

❑迁移机制律-改善生活是迁移的主要动力

❑城乡迁移律-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

❑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

❑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正比

❑圈层递补律-人口迁移的递补现象

❑双向迁移律-正向迁移与反向迁移并存

❑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更大

v例1:

文革期间15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他们大都不适应农事劳动。

政策松动后,大批返回。

来自大城市的170万知识青年返迁率尤高。

v例2:

东部沿海经济发展快,工资水平高,是农民工进城打工的首选去处。

图15人口迁入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城乡迁移律

v扎林斯基:

人口增长与人口城乡间迁移关系5阶段

1.高生育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低迁移率

2.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从乡村到城市迁移率高

3.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率下降,城市之间的迁移率增加

4.自然增长率趋于零-城市间的迁移率进一步增加

5.寿命延长、人口老年化加剧-城市间的迁移率和城市到乡村的迁移率增加

我国进入高生育率、低死亡率阶段后,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乡村人口高速增长压力较大。

人口迁移的结构律

v人口迁移以男性为主,但与迁入区的工业发展类型具有较明显的关系(轻工业则女性多)。

图16武汉市暂住人口的性别结构(1993-2002)

图17武汉市暂住人口按职业的性别比

v以青年人为主。

青年人工作时间长,易使迁入地收入超过“超出地收入+迁移成本”。

如南京市,流动人口年龄集中在15~34岁,占68%,从农村流出的人口更为年轻,抱着“闯世界、见世面”的精神,家庭、子女负担轻。

育龄妇女占流动人口的36%,其中15~29岁的妇女占80%。

v人口迁移成为许多地区老年化的重要原因。

迁出型老年化区:

老婆婆(老伯伯)农业区,3860部队

迁入型老年化区:

退休老人大批涌向风光明媚、气候适宜地区,美国人→佛罗里达,英国人→新西兰

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v同样距离下,两地的生活水平相差越大,人口迁移率越高。

如1997年香港有15万菲律宾女佣,香港距台湾和菲律宾距离相等,台湾人不到香港做女佣。

v中介障碍(政治、文化与自然)的影响

如美国的严格的移民法和签证手续

v人口素质的影响

迁移能力与迁移距离和人的素质成正比。

1990年全国有23.8万人在国外工作、学习暂时没有户口,其中上海和北京分别占1/4和1/5,遥遥领先。

人口迁移的圈层递补现象

v人口迁移在地域上有圈层性。

◆如农村-小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

◆再如,江苏的迁入人口中来自安徽最多,迁出人口去上海的最多;北京的婚姻迁移。

v人口迁移圈层除递补式外,也有跳跃式。

v为了追求生活质量,圈层迁移方向也可以逆转(郊区化、逆城市化)。

人口迁移的双向性

v人口迁移不是单向的,存在反向回流。

◆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投资。

◆打工青年回乡办企业。

◆当迁出地的经济势能超过迁入地时,回迁规模可能超过迁出规模。

如山东人闯关东,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回流

香港外迁人回流

人口迁移的居住集聚律

v移民要么与当地居民融合,要么保持相对的集聚性。

迁入地与迁出地的文化差距越大,移民居住的相对集聚性越强。

◆北京“浙江村”、“新疆村”、“河南村”。

◆唐人街、中国城。

人口政策

v户籍制度与外来人口政策

v城市人口公共住宅政策

户籍制度与外来人口政策

v鼓励or抑制?

v中国人口迁移政策的演变历程

1.1949-1950年代中期,短暂的“宽松期”

尚未全面推行严格的城乡分割户籍制度,一定程度和条件下允许公民按照个人意愿进行迁移,尤其是自乡村到城镇的迁移。

2.1950年代末期-1970年代末,漫长的“严格控制期”

户籍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全面落实;特定时期政府组织的强制性迁移。

3.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宽松,但略有起伏

允许农民自理粮食到城镇落户;对孩子、夫妻、父母等的落户地点增加选择余地;出台投资移民的有关规定……

v各地区“外来人口”管理政策措施

◆鼓励高学历、高技能人才落户本地。

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海口等城市的“蓝印户口”。

上海市1994年2月施行了《上海市蓝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

规定:

在上海投资人民币100万元(或美元20万元)及以上、购买一定面积的商品房、在上海有固定住所及合法稳定工作者均可申请上海蓝印户口,持蓝印户口一定期限后可转为常住户口。

深圳市1996年1月1日开始实行“蓝印户口”政策,截至1998年3月底,已办理蓝印户口3.7万多人,由蓝印户口转为常住户口7000人。

广州1998年3月推出了“蓝印户口”。

其他城市也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特殊的户口政策,如苏州市在苏州工业园区实行四种类别(聘用类、购房类、纳税类、投资类)的“蓝印户口”。

北京出于特殊的首都身份,户籍制度的改革相对比较谨慎。

但是后来也推出“工作寄住证”,规定:

凡在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或跨国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工作的外地人员,符合一定条件者,由企业提出申请,可办理“北京市工作寄住证”;持证者在购房、子女入托、入中小学等方面享有北京市民待遇;持寄住证3年者,经企业申请并报市人事局审批可转为北京市正式户口。

2001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暂住证管理办法,最大的特点是分类管理、分类服务,“针对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首次实行分类管理,外来人口有了新型暂住证。

根据外地人员来京时间、从业状况、现实表现等标准,对暂住证划分为A、B、C三种,政府部门将视不同情况,对他们提供服务保护或采取重点保护措施”。

聘用的外地科技人员可以直接办理A证,而把持有C证者作为“重点审查、防范和控制对象”。

◆抵制农民工及低技能者进入本地

汕头市1996年开始控制外来用工,把重点放在本市再就业工程;潮州提出从总量和结构上加强对外来人口就业的管理和控制,“以提供更多岗位安排本地劳动者”;厦门市1995年开始加强对外来劳动力的管理,提出“统一规划,控制总量,分级审批,凭证务工,谁用谁管”的利用外来劳动力原则。

v户籍制度改革的最新动态:

◆北京2005年取消实施十年的《外地来京经商务工人员管理条例》

该条例对外来人员在京务工经商设置了一些“门槛”,如未取得《暂住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其出租房屋或者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予办理营业执照等。

曾经有法律专家评议称,该条例是目前北京市实施暂住证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

废除意义在于对外来人员在京务工经商的管理模式的改变。

政府对外来人口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再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和思路。

意味着政府管理和提供服务并不是针对外来人员,而是外来人员与市民同等对待,一视同仁,这体现了人本主义及对外来人员的尊重。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将不再需办理就业证卡

Ø劳动保障部法制司组织编写的农民工维权手册(2005)指出,劳动保障部今年发出了《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决定废止原劳动部颁布的相关规定和通知。

停止执行劳动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关于就业证卡的相关规定。

由此,农村劳动者外出务工,将不再需要办理就业证卡。

Ø农民工维权手册(2005)还明确,根据劳动保障部有关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向被录用人员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扣押被录用人员的身份证等证件。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近几年各地区户籍制度改革举措:

主要势降低入户门槛,但也存在逆流

Ø鞍山户籍改革:

当城里人还是做乡下人自己做主(2004/4/1)

Ø福建户籍改革:

取消农业户口(2002)

Ø哈尔滨户籍改革:

放宽落户吸引人才和投资(2001/10)

Ø广东户籍改革:

按实际居住地登记入户(2001/09)(城市入户准入条件)

Ø南京户口政策新变:

外籍大学生打工满一年可入南京籍(2001/05)

Ø沈阳户籍改革:

最大限度地下放户口审批权限,公安分局和派出所即可审批办理,同时缩短办理时间(2002/07/01)

Ø上海户籍改革:

大、中专学生外地求学不用迁户口(2002/07/01)

Ø黔东南州城镇户籍改革:

“黑人黑户”也能办城市户口

Ø北京近年户籍改革措施:

1.北京投资一定规模的外地私企老板可办理北京户口。

2.北京生源到外地上大学不用迁户口。

3.招考副局级干部不再要求北京户口,外地人也可以来考

试。

4.招工不要求北京户口政策

另外,最近北京市将原来给中关村等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