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532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docx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

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

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

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个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两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所确定的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制定的。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

“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开展教师培训,启动新课程的实验。

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课程教材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教材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正成为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2、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

决定了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3、课程管理的改革

   中国自50年代至80年代初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管理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在“课程设置”的内容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两类,是建国以来课程管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但地方安排课程所占比例很小,留给各地的课程管理的空间仍然十分有限。

   1996年3月印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第一次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划中的单独一部分列出,规定:

“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本课程计划中的12门学科课程(包括必修和限选)由国家教委统一规定基本课时数,颁布学科教学大纲,并规划、组织编写和审查教材;各地根据课程计划的精神,按照实际情况,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参照《课程安排示例表》,制订本省实施的高中课程计划,提出有关任意选修学科及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执行;学校应根据国家教委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必修学科和限选学科做出具体安排,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这次的高中课程计划没有像以往那样给出一个固定的课程安排表,而只是规定了“周课时累计数”和一个课程安排示例表,具体的课程安排表由各省制订,学校则可以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安排任选课和活动课。

   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关于课程管理的内容上不仅再次明确了课程三级管理制度,而且更进一步扩大地方和学校的权利,允许地方和学校开发符合本地实际需要的课程。

《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教科书制度方面,为了适应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家“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即所谓“一纲多本” 。

允许各地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编写多种教材,经审定后方可被选用。

学校校长和教师可根据本校实际选择教材,教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指导。

与此相配套,教科书制度由以前的“国定制”变为“审定制”,实行编审分开。

1986年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建国以来第一个权威性的教材审定机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并设立了常设办事机构“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办公室”。

同时,颁布了一系列课程管理的重要文件,如《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工作章程》、《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中小学教材送审办法》等,规范了教材的编写与审定工作。

   与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相配套,“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规划了六套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教材,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写了“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学制的两套教材。

此外,上海市、浙江省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分别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编写相应的教材。

河北省教委根据农村简易小学的需要制订和编写复式教学的课程和教材。

这就是全国目前正在使用的义务教育的“八套半”教材。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同时使用多套不同特色的教材。

  4、课程结构的改革

    受苏联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小学课程只有单一的学科课程,课程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在以学术性课程为主,实用性课程、适应地方需要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脱离实际、脱离社会、脱离生活。

必修课过多,对学生要求过于统一,缺乏弹性。

各类学科的比例不够合理,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比较薄弱,社会科学类的学科比较薄弱。

课程门类过多,课时总量偏高,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总之,旧的课程结构无法完成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

  为了适应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的科技进步,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参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竞争,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迫在眉睫。

课程教材的改革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展开。

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并广泛听取各地教育部门和教师的意见,原国家教委于1992年颁发了新的课程计划《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并于1993年秋季开始执行。

该计划确立了由学科与活动构成的课程结构。

学科课程中,以必修课为主,初中阶段适当设置选修课;以分科课为主,适当设置综合课;以按学年、学期安排的课为主,适当设置短期课;以文化基础教育为主,在适当年级因地制宜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在保证学生学好语文、数学等工具学科所需要的课时的前提下,适当调减工具学科课时,适当增加艺(术)体(育)劳(技)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课时。

新课程计划确认了活动的课程价值,活动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

  1993年,原国家教委着手研究制订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并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这个计划从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天津三地开始试验,计划试验三年。

 新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它们各自的比例为90.1%和9.9% 。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计12门,占高中总课时的62.4%;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的基础上,侧重接受升学预备教育或接受就业预备教育所必须进一步学习的课程,占总课时的12.2%~18.7%;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能力而设置的,占总课时的9.0%~15.5% 。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