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529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学名词解释.docx

会计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会计核算职能

也称为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2、会计监督职能

也称为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控制、调节和指导,并对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会计对象

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4、会计要素

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5、资产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6、负债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7、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8、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9、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0、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11、会计主体

指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它是对会计工作的空间所作的限定。

12、持续经营

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而不复存在。

它是对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13、会计期间

是指企业将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若干连续的时间“间隔”,以便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告,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

会计期间分可以按日历年度,也可以按营业年度。

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14、货币计量

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综合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它是对会计计量手段和方法所作的限定。

货币计量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我国会计核算规定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采用多种货币记账的企业,在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15、实质重于形式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16、谨慎性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17、会计计量

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18、会计确认

是指将经济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报表的过程,通常还包括项目日后发生变动或处理的确认。

会计确认可以分为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

初次确认是对记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确认;再次确认是对记入会计核算系统原始经济信息进行加工、归类、组合形成会计信息,以保证其可靠性和正确性,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19、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20、会计准则

是处理会计对象的标准,是会计核算的规范,也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

会计准则一般认为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基本会计准则,是指那些适用面广、对会计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准则。

会计概念、会计假设、确认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均属基本会计准则的范畴。

二是具体会计准则,是指确认、计量和报告某一会计主体的具体业务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时所应遵循的准则。

1、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指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个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账户

账户是用来分类、连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会计核算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工具,以会计科目作为名称,具有一定的格式。

3、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

4、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建立在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5、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指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6、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指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具有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的,用来序时、分类、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

7、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实存数与其账面结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8、会计等式

是指反映各项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表达式。

也称为会计恒等式或者会计平衡公式。

从形式上看会计等式反映了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项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上看,它揭示了会计主体的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

会计基本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9、会计核算形式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财务处理程序,指会计核算中,会计凭证组织、会计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方法相互结合的方法和步骤。

会计凭证、账簿组织,是指各凭证、账簿的种类、格式及内部关系;记账程序和方法是指运用一定的记账方法,从填制、整理、传递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个过程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由于账簿,特别是总账的格式不同,决定着不同的记账凭证的格式和不同的记账程序,所以,账簿组织是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中心环节。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以及记账程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

当前会计核算形式主要,即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等。

10、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的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1、坐支

坐支是指企业用收入的现金直接支付支出的行为。

2、基本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它是企业的主办账户,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该账户办理。

3、一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办理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该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

4、专用存款账户

专用存款账户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其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

5、临时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是指企业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办理临时机构以及企业临时经营活动发生的资金收付,企业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

6、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是指由收款人或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款项的票据。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

7、应收票据贴现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持票人因急需资金,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面金额中扣除按银行的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后,将余额付给贴现企业的业务活动。

8、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9、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10、坏账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11、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12、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货先发出(销售或耗用),并按照货物收到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

13、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是指月初结存和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占月初结存和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的百分比。

14、定期盘存制

定期盘存制又称实地盘存制,是指期末通过实物盘点来确定存货数量,并据以计算库存存货成本和本期发出存货成本(存货减少或存货销售成本)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15、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根据存货明细账的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的一种存货盘存方法。

16、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折旧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3、应计折旧额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4、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5、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以固定资产的年初账面净值作为折旧基数,以直线法折旧率的双倍作为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6、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即折旧率)来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则代表预计使用寿命的逐年数字之和。

7、后续支出

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8、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