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52008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型开关盒底座注塑模具设计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6模架的选择19

6.1采用的模架形式19

6.2模架参数19

6.3模架校核20

7导向和推出机构21

7.1导向机构21

7.2推出机构21

8复位机构23

8.1复位工作原理23

8.2复位杆与推板23

9排气与冷却系统25

9.1排气25

9.2冷却25

10模具的工作原理26

10.1注射的工艺过程26

10.2模具的工作步骤26

11UG建模27

11moldflow分析31

13校核42

13.1型腔数的校核42

13.2注射机的校核42

13.3推出校核43

参考文献48

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塑料产品随处可见。

比如我们家里的电视机外壳、水桶、脸盆、吹风机、水果篮子、电线盒、电风扇外壳;

我们手中的手机外壳、笔壳、眼镜框;

外面看到的塑料水管、灯罩、汽车内的方向盘与手柄等。

这些塑料产品的生产离不开塑料模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材料被人们开发。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塑料制品将代替金属制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因为塑料产品的物美价廉,美观且有良好的和手感,比金属产品轻,方便使用。

由于人们的日益需求增加,产品的需求量也将非常庞大。

为了满足人满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在先进的生产设备、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下,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模具发展的进程。

过去的模具加工是以钳工为核心的,大量依靠人工去技艺制作模具,先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钳工制作为主被以数控机床加工为主代替,钳工将作为一种辅助。

科技的不断发展,从而使模具的生产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标准化不断提高,精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过模具发展的现状。

模具的产品发展正向着更精密,更大型,更复杂,更经济的方向不断前进。

现代人们生活的高需求,在产品的美观上,质量上都有很高的需求,这也会增加了模具的复杂与精密;

汽车防护栏,车内装饰件等大型塑件,不仅能减轻汽车的重量而且具有良好的手感,这也要求我们的模具做的大型与精密。

同时成本低,说明你在市场的竞争力就强,要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

以无图化、信息化、精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去指导生产。

模具的开发是以CAE/CAD/CAM技术来进行的,通过这些技术来设计、模拟与分析模具,预测所设计出来的模具与成产的产品,分析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产品的缺陷。

在模具加工之前,通过CAE分析软件moldflow等分析预测熔体的填充、保压、冷却情况,分析制品的翘曲变形与收缩情况,分析气泡产生的位置,浇口的位置。

从而对设计进行优化,能让我们的设计更加完善。

通过UG等CAD软件进行模具的设计与研发,制作好模型之后,编译成数控代码,通过CAM系统控制数控机床进行模具生产。

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无图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去生产。

通过快速成型技术RE/RP技术可以让我们快速的制作出产品模型以及模具。

特别是在复杂产品设计时,快速成型技术可以快速的收集产品的数据,转化为计算机语言,避免了对复杂产品的测绘,加快了模具的生产周期。

在以CAE/CAD/CAM技术结合现有的先进设备,使模具的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成产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引领模具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模具的设计的标准化,通过模架的标准生产,以及标准件的生产,使模具生产得到良好的分工,不再是一套模具的个个两件都要自己成产,我们设计的模具可以自己做出动模与定模,再配合其他厂的标准件就可以制作出一套模具了。

我国模具发展的不足。

我国现在的模具生产与外国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外国有高精密的数控机床,为他们设计模具提供有利条件,有良好的软件支持。

我过模具行业发展不平衡,产品水平较低;

设备与工艺落后,相比与外,我们的设备与精度还是有待提高;

技术人才相对较少,独立研发与设计,创新与探索的水平要不断加强。

我过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强大将落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我们要不断的努力,让中国走向强国之列。

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把基础打扎实,把我们所学的东西都弄懂并掌握,再者是把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际生产中,用理论来指导实际,最后是有一定的水平后能够去创新与探索,学无止境,要不断的去探索与突破,这才是有志青年的特点。

本设计的目的是总结四年所学的知识,加以熟练与巩固,并尝试着去实践与设计,与实际生产接轨。

这是我们四年来知识的浓缩。

我们以图书馆,网上资料,以及课本教学内容为理论基础,通过结合现代软件技术,去设计塑料模具。

去试着分析模具的注射过程。

设计出模具的三维图,画出它的二维图。

本设计具有的意义。

培养我们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提高我们的工作态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同时,做毕业设计能够学习深化、拓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总结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成果;

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

1毕业设计任务

图1.1塑件实物

(1)对塑件进行分析,材料的选择,对初选模具的结构。

(2)用UG建立3D模型。

(3)选择分型面。

(4)用UG建立分型面,分型出凸凹模。

(5)用moldflow进行分析。

(6)选择压力机并校核。

(7)设计浇注系统。

(8)设计凸凹模模,并校核刚度强度。

(9)选择模架并,校核压力机安装。

(10)设计导向机构。

(11)设计抽芯滑块,并校核推出距离。

(12)设计推出与复位机构,并校核推出力。

(13)设计冷却与排气系统。

(14)总装图,零件图加起来达到3张A0图纸。

(15)写40页以上的说明书。

(16)翻译英文文献,5000个中文以上。

2材料以及塑件工艺的分析

2.1对材料的分析

2.1.1材料的选用

选用的塑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ABS是合成树脂,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合成。

其英文名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 

简称为ABS。

因为其阻燃性、抗冲击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我们选择它作为塑件的原料。

2.1.2ABS的性能

丙烯腈具使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和便面硬度;

丁二烯使ABS具有坚韧性;

苯乙烯使ABS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

ABS树脂呈浅象牙色,不透明,无毒无味,相对密度约为1.05左右,吸水率0.2%-0.7%。

ABS燃烧缓慢,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呈黄色,有黑烟,燃烧后塑料软化焦化,伴有橡胶燃烧气味,无熔融滴落现象。

[1]

ABS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低温下抗冲击性仍然不变。

没有明显的力学缺陷显示出良好的综合力学能力,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

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良好。

[1]具有一定的硬度,尺寸稳定,易成型,容易着色。

ABS的耐候性与耐热性差,使用温度在-40度到100度之间,受到紫外线照射易氧化降解。

在ABS中加入炭黑或酚类抗氧化剂可以提高耐候性。

ABS无明显熔点,粘流温度在160℃左右,分解温度达250℃以上,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

注射成型温度一般在160℃~240℃之间。

ABS的吸水率在3%左右。

在成型加工时常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温度在70℃到90℃。

ABS的收缩率为0.4%~0.8%,可以制的精度较高的的制品。

2.1.3ABS的应用

ABS具有良好的成型加工性,使用与注塑、挤出、吹塑等成型方法。

可以制作各种机壳、汽车部件、电气零件、灯具、家具、安全帽等。

ABS有很多类型,有通用型、耐热型、电镀型、阻燃型等。

阻燃型的ABS,通常与难燃的树脂混合制得。

将ABS与PVC混合,所得的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可以用于各种要求阻燃的部件和制品。

我们选用阻燃型的ABS,因为产品是开关底座,用于电气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阻燃性

2.2塑件结构分析

(1)塑件

如图2.1所示。

图2.1塑件的基本尺寸

(2)塑件的收缩率

由参考资料[1],ABS的收缩率为0.4%~0.8%,我们选择它的收缩率为0.5%。

(3)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塑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低,满足使用要求即可,表面粗糙度没有太大的要求,底面贴墙要求平整,侧面要求无突出,能够使上盖放入。

(4)斜度

塑件基本上垂直方正的,要求我们为模具设置脱模斜度。

由参考文献【2】,表3.4,ABS的脱模斜度为:

型腔:

35’~1°

30’;

型芯30’~40’。

根据产品的高度,其高度为6mm,高度较小,我们可以选取在塑件上加一个0.5°

的拔模斜度。

(5)壁厚

塑件的壁厚为1.5mm。

厚度刚好合适,不会浪费原料,冷却快,不易产生表面凹陷,内部缩孔等缺陷。

(6)加强筋

产品的壁高6mm,高度较低,不用设置加强筋,而且在使用时,四壁不受很大力,只起到支撑固定作用。

(7)孔的设计

塑件周边4个孔起固定作用,为了加强起强度,在孔处设置一个1mm的凸台。

孔处于四壁相交处,不会影响塑件壁的强度。

2.3成型方法及工艺的选择

(1)加工工艺过程

混料------干燥-----螺杆塑化-----注射充模-----保压-----冷却-----脱模推出塑件-----塑件的后处理。

(2)ABS的干燥处理

以为ABS对水的敏感度较大,具有吸湿性。

在加工前要先做干燥处理。

减少制件由水分造成的表面烟花状泡带,银丝、色斑和云纹等。

而且还有利于塑料的塑化。

干燥时,在80℃

~90℃下干燥两个小时以上。

需要把水分控制在0.1%以下。

可以选用烘干漏斗,且装有热风料斗干燥器。

(3)注射成型时各段温度

ABS的适宜加工温度为200℃到230℃。

料筒后段温度一般取160℃~180℃之间。

料筒中段温度在180℃~200℃之间。

料筒前段温度取200℃~220℃之间。

喷嘴温度一般取170℃~180℃之间。

模具温度一般取60℃~70℃之间。

(4)注射的压力

在注射的过程中,型腔的压力决大小决定了塑件的表面质量和缺陷程度。

压力过小,塑料收缩就变大,塑料与型腔表面脱离,之间表面易雾化。

压力过大,塑料与型腔的表面摩擦及会大,已造成黏模。

由于是一模四腔,需要的注射压力较大,应选在80~120Mpa之间。

保压压力选择在40~50Mpa。

1)注射的速度

注射速度对ABS融体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若注射速度过快,充模快,但易出现排气不良,表观粗糙度不好的现象;

若注射的速度过慢,产品表面可能会出现波纹和熔接不良等现象。

所以采用中等的速度比较好。

2)料量的控制

我们在能满足注射用量的情况下,选着注射剂注射两的50%到70%之间的注射量,以提高塑件的尺寸稳定性。

3)成型时间周期

注射时间:

2-3S。

保压时间:

20-25S。

冷却时间:

15-20S。

成型周期:

40-50s。

4)后处理

模具的尺寸精度较低,没有特殊的要求,满足使用即可,所以不需要做后处理。

因为选用的是侧面浇注,有侧浇口,下零件产品后,需要人工把浇注系统从塑件分离。

3模具的设计

3.1模具型腔数的确定

塑件的精度等级要求较低,结构较为简单,有两个对称的抽芯结构,要求产量较高,工件的尺寸也比较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腔数越多经济性越好,我们选择一模四腔。

型腔的排布如图3.1所示。

图3.1塑件在模具中的分布

3.2压力机的选择

(1)塑件的质量与体积的计算

通过UG建模,可以求出塑件的体积与表面积,如图3.2,3.3所示。

单个塑件体积V1=15.24cm2。

单个塑件的投影面积A1=6978mm2。

ABS塑料的密度=1.05g/cm2。

质量m1=ρV1=15.24*1.05=16g,有四个塑件,取塑件凝料为塑件的0.2。

计算注射量:

m=1.2*4*16=76.8gV=m/ρ=76.8/1.05=73.14cm3

图3.2塑件的表面积

图3.3塑件的体积

1)塑件和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与所需的锁模力

取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为塑件的0.2,所以,

A=4A1+0.2A1=4*6978+0.2*6978=29307.6mm2

锁模力F=AP=29307.6*35=1025766N=1025.766KN

其中,由参考资料【3】,表2-2,平均压力P取35Mpa。

2)选取压力机

由参考资料【3】,表13-1,选取型号为XS-ZY-250的压力机。

压力机的参数表3.1所示:

表3.1:

注射机参数

理论注射容积/cm3

250

螺杆直径/mm

50

注射压力/Mpa

130

注射行程/mm

160

注射时间/s

2

塑化能力/(g/s)

18.9

注射方式

螺杆式

合模力/KN

1800

最大成型面积/mm

500

移模行程/mm

最大模具厚度/mm

350

最小模具厚度/mm

200

模板尺寸/mm

598*520

拉杆空间/mm

488*370

合模方式

增压式

推出方式

中心及两侧推出

电动机功率./Kw

18.5

喷嘴球半径/mm

18

喷嘴口直径/mm

4

定位孔直径/mm

125

额定注射量250>

V=m/ρ=76.8/1.05=73.14cm3

额定锁模力1800>

F=AP=29307.6*35=1025766N=1025.766KN

3.3分型面的确定

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分型面应该设在塑件的最大外轮廓处。

(2)分型面的选择应该有利于塑件的脱模。

(3)分型面应该设置在能够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与表面质量的地方。

(4)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型腔的加工。

(5)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排气。

根据塑件的结构与方便加工,我们设置在塑件的最大外形处。

并且尽量能够在动模一侧加工。

分型面如图3.4所示.

图3.4模具的分型面

4浇注系统

4.1主浇道的设计

我们选择侧浇口的形式进行浇注。

采用单分型面的结构

设计的浇口样式如图4.1所示。

图4.2浇口样式

主流道呈圆锥型,锥角取2°

,方便凝料拔出,浇口套上面设有半圆形孔,方便与喷嘴连接,使其半径大于喷嘴圆球半径。

定位环,使安装模具时起到定位作用。

主流道的尺寸如下:

主流道小端的直径=注射机喷嘴直径+(0.5~1)=4+0.5=4.5mm。

主流道的球面半径=注射机喷嘴半径+(1~2)=18+2=20mm。

取球面配合高度=3mm。

主浇道底端孔直径=主流道长度*tan2°

+小端口直径=57*tan2°

+4.5=6.5mm。

主流到长度=A板的厚度+浇口套的高度-球面高度=40+20-5=55mm。

浇口套总长=A板的厚度+浇口套的高度=60mm。

浇口套采用两个螺钉将其固定在定模板上。

4.2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的设计如图4.3所示。

图4.3分流道

选择对称的方式进行放置。

开设在分型面上,采用半圆形的截面,放置于动模。

方面统一加工和降低动模与定模的配合,不易在塑件上留下痕迹。

流道两端超出,设置冷料穴。

分流道尽量选择较短行程,减少压力与热量损失。

分流道的尺寸:

半圆型截面的直径=7mm。

分支到主浇道的距离=50mm。

冷料穴到分支的长度=5mm。

水平的长流道的长度=7+5+50+50+5=117mm。

四个分支的长度=10+7=17mm。

4.3浇口的设计

浇口如图4.4所示。

浇口为测浇口,我们选着它的截面为长方形。

尺寸如下:

浇口截面长=3mm,高=1mm

分支到塑件,浇口的宽=3mm

图4.4浇口的形状

(1)

浇口位置的选择

通过moldflow分析浇口,结果如图4.5所示。

图4.5moldflow浇口分析

浇口放在塑料中心和四周是最好的,由于底板要装于腔壁上,内部要装部件,要求有一定的平整性,只能选在四周。

我们选择用侧浇的方式,为缩短浇道的距离,浇口选在侧面。

(2)浇口的平衡

由于塑件一模四腔堆成分布,主浇道到塑件的距离是一样的,选择的浇口大小也一致,所以不存在浇注不平衡问题。

5模具成型零件的设计

5.1凸凹模的设计

塑件高度较低,结构较为简单,精度要求不高。

定模版基本上为一个平面,主要加工在凹模部分。

选择整体式的凸凹模结构。

其他细节小部位零件设置小型凸模和固定镶块的模式。

通过UG建模,对凸凹模进行设计,出二维图。

凸凹模的加工,根据数模进行数控加工出来。

(1)通过UG建立零件模型

如图5.1所示。

5.1零件模型图

(2)对塑件进行拔模处理

拔模角度为0.5度,并设置零件的收缩率,起收缩率为0.5%。

如图5.2所示。

(3)抽取分型面与建立毛胚

分型面如图3.4所示。

分型面长为175mm,宽为175mm,塑件边距离坐标轴的距离分别为15mm,20mm。

抽取分型面,补好孔,创建有界毛胚外轮廓,把所有的面缝合去来使它们成一个片体,如图5.3所示。

图5.2斜度分析

图5.3拉伸凸凹模

拉伸凸凹模毛胚,因为塑件是扁平的,凸凹模不用太厚,选择凸凹模的厚度为40mm。

(4)用塑件去切割凹模,形成塑料腔体

如图5.4所示。

图5.4分模

(5)排布组合成凸凹模模板

如图5.5所示。

图5.5左为定模板,右为动模板

两模板的厚度为40mm,长为350mm,宽为350mm

(6)小凸模型芯

塑件上有小槽、小孔,我们选择小型芯来成型。

方便小凸模磨损后更换,也使得定模加工起来方便。

使用台肩固定的形式,用定模固定板来固定和压紧小凸模。

设计如图5.6所示。

图5.6小凸模

一模四腔,每个腔有3个小凸模。

底部凸台为直径为12mm的圆,高5mm。

中间部分为与上部凸模底部尺寸一样的长方体。

5.2镶件

塑件有两个高的小突起,用来支撑按键开关,这两个突起尖齿如果在动模板直接加工,会很麻烦,而且难排气,可能会造成浇注不满的现在。

我们在凸模设置以个镶件,用垫板固定在动模上。

在镶件上面加工出孔,在装到动模上,这样会使得加工起来很方便,而且容易排气。

镶件如图5.7所示。

图5.7镶件

一模四腔,每个塑件有两个镶件。

镶件的尺寸如下:

底部固定部分:

高度为5mm,长为8mm,宽为6mm。

上部:

长8mm,宽3mm。

整个镶件高:

40mm。

5.3抽芯机构

塑件中间有两个需要抽芯的地方,抽芯距离为2mm,塑件总高度为19mm。

我们采用一个内抽芯的方式进行抽芯,使用滑块抽芯机构,不仅具有顶出塑件的作用,而且能够良好的排气。

使滑块滑行平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7°

,要抽出2mm的距离需要推出16.3mm的距离。

16.3mm<

塑件推出距离20mm,满足要求。

抽芯机构设计如图5.8所示。

图5.8型芯滑块

一模四腔,总共有8个抽芯块。

上平面的长为70mm,宽为14mm;

突出的型芯结构高2mm,宽2mm长70mm;

滑块总高度为77mm。

6模架的选择

6.1采用的模架形式

模架的形式选择如图6.1所示。

图6.1模架

计算选择模架所用数据:

因为是一模四腔,宽方向的距离(塑件的投影宽度):

85+85+30=210<

W3-10

得,W3=212mm

长方向的距离:

85+85+40>

L2-30-D2,得L2>

265mm

其中,W3为推件板宽度;

D2为复位杆的直径,取D2=25mm;

L2为复位杆之间的距离。

6.2模架参数

根据参考资料[3],表7-4模架尺寸组合,依据数据查表,并选择模架的参数。

如下:

模架代号:

3535

竖直方向:

AB板宽度:

W=350mm

AB板长度:

L=350mm

A板的厚度:

A=40mm

B板的厚度:

B=40mm

C板的厚度:

C=90mm

上模座板与下模座板的厚度:

H1=30mm

BC板之间的固定板厚度:

hH2=25mm

推件板固定板厚度:

H5=20mm

推件板厚度:

H6=25mm

宽方向:

上模座板与下座板宽度:

W1=400mm

C板宽度:

C=63mm

推件板宽度:

W3=220mm

复位杆宽方向之间的距离:

W4=164mm

推件板与推件板固定板固定螺钉宽方向之间的距离:

W5=196mm

导柱宽方向之间的距离:

W6=184mm

下模座板与C板连接螺钉宽方向的距离:

W7=285mm

长方向:

推件板与推件板固定板固定螺钉长方向之间的距离:

L1=326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