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作业复审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煤气作业复审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作业复审题库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左右。
19.煤气管道计算压力小于〔100〕kPa时,可只做严密性试验。
20.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21.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一次。
22.焦炉地下室必须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及报警装置。
23.当空气、气体或者蒸汽从管道中排出时或者在其中流动时,用〔消声器〕可以降低噪音。
24.〔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中煤在高温干馏时的气态产物,其产率为300~350Nm3/t煤。
25.〔转炉煤气〕是转炉炼钢的副产物,其产率为50~70Nm3/t钢。
26.煤气中所含CO越高,其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性〔变大〕。
27.〔焦炉煤气〕CO含量含5%~9%。
28.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中发生中毒最危险的是〔转炉煤气〕D
29.在使用高炉煤气时,通常再混入一些焦炉煤气或发生炉煤气,目的是为了〔以提高高炉煤气的热值〕D
30.〔发生炉煤气〕有轻微臭味;
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则无色无味,不易觉察。
31.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真空度之间的关系是〔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A
32.高炉煤气含有大量的〔N2及CO2〕,所以它的热值低,一般只有3558~3800kJ/m3。
33.炼钢是个〔氧化〕过程,必须向熔池供氧。
34.转炉煤气含磷、硫等杂志〔少〕,是生产合成氨原料气的一种很好原料。
35.水封的有效高度或有效压头应为煤气计算压力加〔500〕mm。
36.〔尘肺〕是目前我国工业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
37.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视为工伤。
38.设计建设工厂煤气管道和进行管道布置时,应首先考虑〔自然补偿〕,在其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设置补偿器。
39.当煤气柜容积到达〔200000〕m3时,干式煤气柜与湿式煤气柜两者造价基本相同。
40.人工呼吸方式中哪种最有效〔口对口〔鼻〕呼吸法〕。
41.对于工伤事故中停止呼吸和心跳的伤员,在〔300秒〕内抢救成功率极高。
42.以下不属于补偿器类型的是〔圆形〕。
43.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假设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
A
44.为使煤气柜在生产中安全运行,不允许升到最高点或降至最低点,以免因碰撞壁面造成损坏,为此应留有〔上、下限安全容量〕。
45.湿式煤气柜的容积〔容量〕随〔燃气量〕的变化而变化。
46.爆炸性混合物燃爆最强烈的浓度是〔爆炸反映当量浓度〕。
47.煤气柜使用〔惰性气体〕进行间接置换,不会产生爆炸和污染,是安全可靠的方法。
48.演练的参与人员不包括〔指挥人员〕。
49.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体〕,所以空气中散布有CO时很难被人觉察。
50.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
51.轻度煤气中毒者体内的滩氧血红蛋白一般在〔20〕%以下。
52.国家规定车间空气中硫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53.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54.在煤气放散过程中,〔40〕m内禁止有人,并设置警示线,防止误入。
55.发生煤气中毒后,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用纱布口罩作为防毒器材〕。
56.燃烧三要素缺少其中一个要素,燃烧〔就不能发生或持续进行〕。
57.特种工种是〔起重机司机〕等人员,必须经由国家授权机构的培训、资格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后,才可持证上岗。
58.大部分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
59.以下对于苯的理化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不属于易燃物品〕。
60.炼铁厂煤气中毒事故危害最为严重,死亡人员多,多发生在〔炉前和检修作业中〕。
61.〔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燃烧物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62.〔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63.涂成红色的电器外壳是表示〔其外壳有电〕A
64.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65.煤气爆炸绝大多数情况属于〔化学爆炸〕。
66.煤气与助燃气体按一定比例范围混合,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映,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使气体体积突然膨胀引起冲击波的现象称为〔煤气爆炸〕。
67.当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汽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点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
68.3;
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时,可发生氧中毒。
69.雷击时,雷〔电流〕很大,其值可达数十至数百千安培。
70.电器着火时以下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用水灭火〕。
71.以下不属于噪声类型的是〔机器噪声〕。
72.为防止异物吸入,影响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燃烧器风机入口应该装有〔金属防护网罩〕C
73.一氧化碳报警仪可分为〔固定式〕和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74.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二人以上同行作业,携带煤气报警器和氧气报警器〕说法正确。
75.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形成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C
76.煤气管道的排水器着火时,应〔立即补水至溢流状态〕然后再处理排水器。
77.着火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煤气设备阀门、法兰喷水冷却,目的是〔防止设备烧坏变形〕。
78.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A
79.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装置,静电集聚产生静电放电或遭雷击后会引起〔着火〕事故。
80.抢救中毒者时,应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和方法,防止方法不当,而导致将中毒者胸腔骨骼压断,对脏器造成〔二次伤害〕。
81.〔慢性中毒〕是指长时期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所引起的中毒。
82.排水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00m~250m,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应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mm〕B
83.按照国家卫生标准,在工作环境中CO最高允许含量为0.0024%〔即24ppm〕,相当于〔30〕mg/m3。
84.根据可能引起中毒的概率及煤气容易泄漏和扩散的程度,将煤气区域三类划分〔三级〕进行管理,比方在发生炉煤气站,一般将其危险区域分为3级。
85.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当压力低于〔500〕帕时,必须采取保压措施。
86.当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燃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隔断阀,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
87.凡经常检修的部位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以下设备〔插板阀〕为隔断装备。
88.煤气系统用户在煤气压力低于〔500Pa〕时,应立即熄火,停止燃烧,以防回火爆炸。
89.欧姆〕的材料进行跨接。
90.1
91.1
92.1
93.1
94.环境煤气浓度24ppm时,作业人员允许可连续工作的时间为〔长时间工作〕。
95.环境煤气浓度40ppm至80ppm时,人员允许可连续工作的时间小于〔30分钟〕C
96.剩余煤气放散的管口高度应高出周围建筑物,一般距离地面不小于〔50〕米,所放散的煤气应点燃,并有灭火设施。
97.电捕焦油器应设〔泄爆装置〕,方向设计应考虑防止伤人,并应定期检查。
98.管道支架基础到达设计强度的〔70%〕时,才允许安装支架。
99.余压透平进口管道上设有〔紧迫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1s内使煤气切断,透平自动停车。
100.焦炉地下室煤气分配管的净空高度不小于〔1.8m〕。
101.焦炉地下室、机焦两侧烟道走廊、煤塔底层的仪表室和集气室,都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厂房。
102.管道安装的轴向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mm;
径向偏差不大于高度的〔3‰〕。
103.炭化炉顶煤气总管的焦油氨水出口水封有效高度应不小于〔100m〕A
104.煤气设备设施的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1〕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
105.架空管道靠近高温热源敷设以及管道下面经常有装载炽热物件的车辆停留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106.人员每次进入煤气设备或管道内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进行轮换作业。
107.煤气使用设备在投运时,严禁人员正对炉门,点火程序应为〔先给火,后给气〕。
108.锅炉炉膛温度超过〔800℃〕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应严格监视其是否燃烧。
109.燃气炉停煤气时的操作程序为〔先关烧嘴的煤气阀,后关煤气总阀门〕,以防止管道内的煤气失压导致危险。
110.与铁路和道路交叉的煤气管道,应敷设在套管中,套管两端伸出部分,距铁路边轨不少于〔3m〕,距有轨电车边轨和距道路路肩不少于〔2m〕。
111.以下不属于净化后焦炉煤气用途的是〔提取化产品〕。
112.常压高炉至半净煤气总管的管道,设计压力等于高炉炉顶的〔最大〕工作压力。
113.净煤气总管及以后的管道,计算压力等于过剩煤气自动放散装置的〔最大〕设定压力。
114.管道检测试验前,应用〔盲板〕与运行中的管道隔断。
115.架空煤气管道气压强度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
116.煤气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管道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气总管旁超过〔0.5〕米时,应设放气头。
117.加热炉水冷系统故障需要停炉降温时,在炉温未降到〔200〕℃以下时,不能停水,以免整个滑道被钢坯压弯变形。
118.加热炉运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某处火焰颜色呈红色、橘红色或暗红色并分布在纵、横水管周围,判断可能是炉底〔水管漏水〕造成。
119.煤气设备或单独的管段上人孔一般不少于〔2〕个。
120.人孔直径应不小于〔600〕mm,直径小于〔600〕mm的煤气管道设手孔时,其直径与管道直径相同。
121.余压透平入口煤气管道上设有紧迫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1〕秒内使煤气切断,透平自动停车。
122.煤气混合站在运行中应防止煤气互串,混合煤气压力应保持〔正压〕。
123.湿式柜安装完毕,应进行升降试验,升降试验应反复进行,并不得少于〔2〕次。
124.任何煤气设备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在设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125.打开煤气加压机、脱硫、净化和贮存等煤气系统的设备和管道时,应采取防止〔硫化物〕等自燃的措施。
126.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B
127.投运氮气置换空气时,管道各末端和死角处应做〔氧含量〕试验。
128.气柜置换时煤气进气流速应小于〔1〕m/s,以防摩擦产生静电。
129.不在防火防爆区域现场动火,将设备拆卸转移到安全地区动火的方式称为〔拆迁动火〕。
130.动火分析时取样要有〔代表性〕,在动火容器内上、中、下各取一个样,再做综合分析。
131.假设当天动火工作未完,第二天动火前也必须〔取样再分析合格后〕,方可继续动火。
132.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4%〕的易燃易爆气体含量应小于0.2%,方可动火。
133.工业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的工作地点的噪声标准为〔85〕DB。
134.呼吸器不用时应装入箱内,防止阳光照射,温度不得高于〔40〕℃。
存放位置固定,方便紧急情况时取用。
135.〔隔绝式呼吸器〕具有十分可靠的优点,适用于缺氧、严重污染等有生命危险、过滤式防毒面具无法发挥作用的工作场所。
136.空气呼吸器每次使用前,观察压力表,读出压力值,假设气瓶内压力小于〔28〕MPa时,则应充气。
137.便携式检测报警仪分为不带记忆型和带记忆型两种,不带记忆型检测报警仪可在现场直接给出气体浓度,但不能〔贮存〕数据。
138.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当电源电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更换电池,此时仪器会每间隔〔10s〕发出一个短促声响,提醒使用者更换电池。
139.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
140.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
141.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和甲烷〕。
142.转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12.5%~74%〕。
143.带煤气作业时,使用铜质工具,铁质工具涂油,为的是防止产生〔火花〕。
144.事故中煤气燃烧火势比较大时,首先通知各煤气用户停止用气;
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煤气压力;
同时向着火的煤气管道通入大量的〔蒸汽或氮气〕灭火。
145.CO报警仪的检测周期为〔12个月〕。
146.以下物品不属于煤气防护品的是〔防暴电筒〕。
147.CO检测报警仪正确使用方法是〔放在工作服上口袋中〕。
148.煤气浓度进入爆炸范围,就有爆炸的可能,通常认为,煤气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的可能性〔越大〕。
149.焦炉煤气的爆炸范围约为〔4.5%~35.8%〕。
150.高炉煤气的着火温度约为〔750℃〕.B
15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和催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AD
15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ABCD
15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15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催促从业人员遵守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ABD
15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危害和保护从业人员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156.净化后的是无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气体,焦炉煤气用途〔居民燃气、发电、工业燃料〕。
ACD
157.抢救中毒者时,因采取人工呼吸抢救措施和方法的不当,而导致将中毒者〔胸腔骨骼压断〕,对脏器造成〔二次伤害〕BC
158.对重度中毒患者,如出现〔呼吸停止,失去知觉〕等症状,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抢救者要防止吸入中毒者呼出的气体,或使用苏生器的强制呼吸功能。
BD
159.〔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
160.气体的燃烧方式〔扩散燃烧、动力燃烧、喷流式燃烧〕气焊的火焰加热炉中煤气的燃烧等均属扩散燃烧。
ABC
161.引起煤气着火爆炸事故的火源包括〔明火、摩擦与撞击、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外表及高热物雷电等。
162.灭火的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抑制灭火法〕ABCD
163.爆炸的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ABC
164.煤气检修时应制定三个方案〔检修工作方案、停气和吹扫方案、送气置换方案〕BCD
165.事故应急管理的内涵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ABC
166.应急救援的任务包括〔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清理现场,消除危害后果〕。
167.事故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快速反应原则、救助原则、人员疏散原则、保护现场原则〕。
168.噪声可分为〔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三类。
169.粉尘危害的控制措施〔湿式作业、密闭、通风、除尘〕。
170.根据呼吸过程中面罩内的压力与外界环境压力间的高低,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可分为〔正压式、负压式〕。
171.急性中毒是指〔一个工作日、半个工作日〕的时间内接触了高浓度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急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造成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CD
172.处理煤气小泄漏时的注意事项有〔站上风侧、禁止明火、带报警器〕。
173.防止静电的措施有〔接地、跨接、控制流速、禁穿化纤〕等易带静电衣物等。
174.硫化氢属〔Ⅱ级〕毒物,是有〔臭鸡蛋味〕的无色透明的气体。
175.大多数煤气中均还有CO,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但CO可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造成中毒,俗称煤气中毒。
BCD
176.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AC
177.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C
17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79.人体吸收尘毒方式有〔呼吸道侵入、消化道侵入、皮肤〕。
180.人工呼吸的方式有〔口对口呼吸方式、举臂压胸法、俯卧压背法〕ABC
181.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182.中毒可分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
183.发现初期火灾时,以下〔立即逃跑、立即隔离〕是不正确的措施。
184.火场中浓烟滚滚视线不清呛得你喘不来气时,逃离方法不对的是〔迅速跑出、披着棉被逃离〕AC
185.检查煤气用具是否漏气时,不应采取的方法是〔划火柴〕。
186.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工伤〔职工上下班必经路线上自己摔伤、因醉酒在岗位上受伤〕。
AB
187.身上着火后,以下灭火方法正确的选项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跳到水中〕。
188.职工因〔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是主要责任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受到伤害,能认定为工伤或视同为工伤。
189.《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有八项权利,以下〔知情权、建议权〕是其中的内容。
190.当焊缝微漏煤气发生着火时,宜采取〔稀泥封堵、灭火器、湿布覆盖〕灭火。
191.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注意的事项时〔喷射后马上撤离、站在上风侧、防止冻伤〕。
192.安全生产中的“三不伤害”是:
〔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被别人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
193.消防安全“四懂”的内容是〔懂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火灾的危险性、懂本岗位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逃生方法、懂本岗位火灾的预防措施〕。
194.煤气的〔生产、回收、输送、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的设备和管道及阀门等,一旦因密封不严或操作不当,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煤气泄漏。
195.常见的煤气设施灭火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抑制灭火法〕。
196.横跨道路的煤气管道,为了防止来往车辆的碰撞,应该设置〔防撞护栏、标示标高〕。
要标示标高,并设置。
197.厂区内横跨道路的主要煤气管道应设置〔煤气流向标识、防撞支架、煤气种类标识〕安全设施。
198.以下〔切断煤气来源、抢救疏散人员、加强警戒、控制火源〕是正确处理煤气爆炸泄漏事故的内容。
199.煤气设施的动火作业,可分为〔置换动火、带压不置换动火〕两种方法。
200.“三不动火”指的是〔没有动火证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ABC
201.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02.隔绝式呼吸器具有十分可靠的优点,适用于〔缺氧、严重污染〕等有生命危险过滤式防毒面具无法发挥作用的工作场所。
203.CO检测报警装置由〔传感器、信号处理线路板、指示器〕等组成。
204.以下〔煤气设备老化腐蚀或遭到外力破坏、违反煤气设备规程操作、煤气设备超压运行或低于正常压力、吹扫放散未及时对人员清场〕情况可以引发煤气中毒事故。
205.以下〔定期维护煤气设备,检查设备腐蚀情况、在现场安装煤气报警设备,进入现场佩戴报警器及防毒面具、煤气的切断装置必须保证严密有效,如盲板阀水封等、煤气救护设备必须定期检查,保证完好能用,气瓶压力必须充足〕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煤气中毒事故。
206.岗位人员对煤气设备进行巡回检查的要求有〔按巡检线路对设备安全附件管道水沟等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将检查情况应填入本岗位的安全检查表和运行记录中、一般规定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特殊部位应加强巡视、检查中发现的故障,应及时汇报点检车间技术人员进一步查看〕。
207.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漏气,以下哪些方法是错误的〔划火柴、闻味道、用手摸〕。
208.CO报警仪使用前要检查其〔有效期是否过期、电池电量是否充足、检测口是否被堵塞、电源开关是否在‘开’的位置〕。
209.所有进入煤气柜区域的人员应将〔打火机、火柴〕放入火种盒。
CD
210.以下〔嗅觉-煤气中掺有臭剂,泄漏时会有气味、视觉-冬季煤气外泄时,空气重形成雾状白烟、听觉-会有“嘶嘶”的声音、触觉-手接近泄漏处会有凉凉的感觉〕方法可以判断煤气发生泄漏。
211.《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标准安全生产的综合性基础法规。
对
212.《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13.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
214.安全工作的效益是潜在的,它虽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一旦出了问题,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反之,就是创效。
215.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是控制风险的基本安全措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