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51002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68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地下防水工程:

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山岭及水底隧道、地下铁道、公路隧道等地下工程,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防水等级:

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准。

基本规定

防水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2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

其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o防水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防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质检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未经建设(监理)

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按设计资料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工人上岗操作培训。

(2)按设计资料计算工程量,制定材料需用计划(含技术质量要求)。

(3)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办法。

(4)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特殊部位施工技术措施。

材料要求

(1)水泥:

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在设计文件中未明确规定时,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

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品种。

无论采用何种水泥,均应采用外加剂和掺合料配制混凝土,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级。

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2)粗骨料: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3)细骨料:

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泥块含量不得大于%。

不宜使用海砂。

(4)水:

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外加剂:

其品种和用量应经试验确定,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

(6)掺合料: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U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用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硅粉的比表面积不应小于15000m2/kg,SiO2含量不应小于85%用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5%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主要机具(表表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说明

1

预拌混凝土搅拌

采用预拌混凝土

泵送

2

搅拌运输车

6吊、7吊、9用

3

车泵

伸臂16〜47m

4

拖式泵

HTB6080、90

5

布料机

拖式泵配套

6

搅拌机

强制式350L、

500L、750L

根据工程确定

7

机动翻斗车

1000kg

8

磅秤

2000kg

9

胶轮手推车

10

漏斗

根据现场确定

11

串筒

12

试模

普通试模、抗渗试

模根据工程量确

作业条件

(1)钢筋、模板工序已完成,办理隐蔽工程验收、预检手续。

检查穿墙杆件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提前浇水湿润。

(2)对各班组做好技术交底。

(3)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并换算出施工配合比。

(4)运输路线、浇筑顺序均已确定。

材料和质量要点

材料的关键要求

(1)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小于级,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不应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禁止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并不应将相同品种、强度等级但不同批次水泥混合使用。

(2)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所含泥土不得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石子的吸水率不大于%

(3)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PH值大于9的碱性水、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量1%勺水,以及海水、污水、工业废水等均不得使用。

(4)熟悉外加剂厂提供的技术资料以及产品说明书,必要时进行复检和模拟试验。

技术关键要求

构件或处于侵蚀性水中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允许值应控制在〜。

(2)防水混凝土结构常采用普通防水混凝土和外加剂防水混凝土,且其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6。

提高普通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应采取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各项技术参数的措施。

水胶比不宜大于。

砂率以35%〜40%为宜,泵送时可

增加到45%。

灰砂比以控制在1:

〜1:

的范围为宜。

(3)做好防水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是保证防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

(4)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的含气量应控制在3%〜5%。

(5)普通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混凝土入泵坍落度宜为100〜140mm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m〜140mm地下防水技术规范为120-16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质量关键要求

(1)所用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现场复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应合格。

(2)检查混凝土拌合物配料的称量是否准确,如拌合用水量、水泥用量、外加剂掺量等。

(3)检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两次。

掺引气型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还应测定其含气量。

(4)检查模板尺寸、坚固性、有无缝隙、杂物,对欠缺处应及时纠正。

(5)检查配筋、钢筋保护层、预埋件、穿墙管等细部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填写隐蔽验收单。

(6)检查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有否离析现象,观察浇捣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7)检查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情况。

(8)墙、柱模板固定应避免采用穿钢丝拉结,固定结构内部设置的紧固钢筋及绑扎钢丝不得接触模板,以免造成渗漏通路线,引起局部渗漏。

(9)如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措施将地下水位降低至底板以下,直至地下结构浇筑完成,回填土完毕,以防止地基浸泡造成不均匀下沉,引起结构裂缝。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混凝土搅拌机及配套机械作业前,应进行无负荷试运转,运转正常后再开机工作。

(2)搅拌机、皮带机、卷扬机等应有专用开关箱,并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应上锁。

(3)混凝土振动器操作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振动器应有防漏电装置,不得挂在钢筋上操作。

(4)使用钢模,应有导电措施,并设接地线,防止机电设备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环境关键要求

(1)施工场地应平整,夜间施工照明应有保证。

(2)冬期施工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C。

夏期施工时,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3)采用掺化学外加剂方法施工时,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f混凝土配制f运输f混凝土浇筑f养护

操作工艺:

(1)模板支设

(图管道、套管等穿墙时,

要求表面平整,拼缝严密,吸湿性小,支撑牢固,墙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时,应在螺栓中间加焊止水片

应加焊止水环(图,并焊满。

(2)混凝土配制

选购商品混凝土应遵照《预拌混凝土》GB14902-2012的相关规定。

混凝土应按照设计配合比,根据当天测定骨料含水率,计算出

施工配合比配制,各种材料用量应逐一计量,且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现场搅拌投料顺序为:

粗骨料

f细骨料f水泥f掺合料f水f外加剂。

投料先干拌〜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

固定模板用螺栓的防水做法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参见表。

1—模板;

2—结构混凝土;

3—止水环;

4—工具式螺栓;

5—固定模板用螺栓;

6—嵌缝材料;

7—聚合物水泥砂浆

图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a)1—止水环;

2—嵌缝材料;

3—主管;

4—混凝土结构

(b)1—遇水膨胀橡胶圈;

2—嵌缝材料;

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允许偏差(%表

混凝土组成材料

每盘计量

累计计量

水泥、掺合料

±

2

1

水、外加剂

粗、细骨料

3

注:

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

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表

要求坍落度(mm

允许偏差

<

40

10

>

100

20

50〜90

15

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20-140m(地下防水技术规范为120-160mm,水灰比不得大于,砂率宜为40%〜45%灰砂比宜为1:

2〜1:

(3)运输

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防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

筑前应进行二次拌合。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使

用泵送时,应预先泵水,再应用2〜3m原配合比水泥砂浆(减石子)润湿输送管内壁,并在间歇时保持一定余量以免空气进入输送管造成重新泵送时堵管。

(4)混凝土浇灌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插入式振动器插点间距不应大于50cm振捣时间宜为10〜30s,振捣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避免漏

振、欠振、过振,表面再用铁锹拍平拍实,待混凝土初凝后用铁抹子抹压,以增加表面致密性。

(5)施工缝位置及接缝形式

1)施工缝是防水薄弱部位之一,应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底板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灌,墙体上不得留设垂直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留在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nm勺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O〜300mm(处距穿墙孔洞不得少于300mm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较多的地段,并应与变形缝相结合。

2)施工缝的断面可做成不同形状,如埋设膨胀止水条、外贴防水层、中埋止水带等,水平施工缝构造见图,变形缝的防水构造见图,后浇带的防水构造见图。

3)水平施工缝浇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水泥净浆,再铺30〜50mm厚1:

1水泥砂浆或刷混凝土界面处理

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4)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其表面清理干净,并刷素水泥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图水平施工缝防水构造

(a)1—先浇混凝土;

2—遇水膨胀止水条;

3—后浇混凝土

(b)1—先浇混凝土;

2—外贴防水层;

(c)1—先浇混凝土;

2—中埋止水带;

图变形缝防水构造

1—混凝土结构;

2—金属止水带;

3—填缝材料

⑹养护

防水混凝土浇筑后4〜6h应覆盖浇水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C,混凝土表

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E,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图后浇带防水构造

1—先浇混凝土;

3—结构主筋;

4—后浇补偿收缩混凝土

(7)冬期施工应根据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确定冬期施工方案。

对于一般寒冷地区,进入冬期施工阶段时,应对砂石表面覆盖,下料时防止冰、雪、冻结块进入搅拌机,必要时可对水适当加热(加热温度不大于60C),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C,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合格环保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C。

在寒冷地区应掺入防冻剂,防冻剂品种的选择要注意其碱含量,并经试验确定。

浇筑后应用保湿材料加塑料薄膜覆盖,做好蓄热保湿养护。

严寒地区应按有关严寒地区冬期施工的规定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计量措施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能检验报告。

(3)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

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观察和尺量检查。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且不得贯通。

用刻度放大镜检查。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8mm,-5mm主体结构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

5mm。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成品保护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踩踢钢筋,要确保钢筋、模板、预埋件的位置准确。

在拆模或吊运其他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止水带及外露钢筋。

穿墙管、电线管、门窗及预埋件等应事先预埋准确、牢固、严禁事后凿打。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mm时严禁堆载施工。

安全环保措施

安全保证措施

(1)现场施工负责人和施工员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切实做好预防工作。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施工员在下达施工计划的同时,应下达具体的安全措施,每天出工前,施工员要针对当天的施工情况,布置施工安全工作,并讲明安全注意事项

(3)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制度、安全施工交底制度、施工机具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

并落实到岗位,责任到人。

(4)防水混凝土施工期间应以漏电保护、防机械事故和保护为安全工作重点,切实做好防护措施。

(5)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现场设立安全措施及有针对性的安全宣传牌、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作业人员衣着灵活紧身,禁止穿硬底鞋、高跟鞋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禁止酒后操作、吸烟和打架斗殴。

环境保护措施

(1)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工地现场的临时设施,做到材料堆放整齐,标识清楚,办公环境文明,施工现场每日清扫,严禁在施工现场及其周围随地大小便,确保工地文明卫生。

(2)做好安全防火工作,严禁工地现场吸烟或其他不文明行为。

(3)注意施工废水排放,防止造成下水管道堵塞。

(4)定期会同监理、建设单位对工地卫生、材料堆放、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质量记录

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的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验)。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设计变更及技术核定。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其他技术文件。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砂浆防水层适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不适用于受持续振动或环境温度高于80C的地下工程。

(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指对房屋建筑、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地下工程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3)刚性防水层:

采用较高强度和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防水层。

防水砂浆应包括聚合物水泥砂浆、掺外加剂或掺合料的防水砂浆,宜采用多层抹压法施工。

水泥砂浆防水层可用于地下工程结构主体的迎水面或背水面。

水泥砂浆防水层应在基础垫层、初期支护、维护结构及内衬结构验收合格后施工

(1)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和作业人员上岗培训。

(2)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外加剂等材料品种、性能及需用计划。

(3)确定配合比及各种材料计量方法。

(1)水泥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

(2)禁止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用,并不应将同一品种、强度等级但不同批次水泥混用。

(3)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1%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1%

(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聚合物乳液的外观为均匀液体,无杂质、无沉淀、不分层。

聚合物乳液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防水涂料用聚合物乳液》JC/T1017的有关规定。

(6)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的质量要求。

主要机具

砂浆搅拌机、水泵、灰板、铁抹子、阴阳角抹子、大桶、钢丝刷、软毛刷、八字靠尺、钅头、尖凿子、捻錾子、铁锹、扫把、木抹

子、刮杆等。

(1)结构验收合格,已办好验收手续。

(2)地下防水施工期间做好排水,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工为止。

排水降水措施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3)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无明水。

(4)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防水砂浆堵塞并抹平。

(5)施工前应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防水砂浆。

(1)水泥、砂、石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2)108胶的含固量10%-12%pH值7〜8,密度用。

(3)水泥砂浆防水层宜掺入外加剂、掺合料、聚合物等进行改性,改性后防水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规范《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表的规定。

(1)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应分层铺抹或喷射,铺抹时应压实、抹平,最后一层表面应提浆压光。

(2)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拌合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施工中不得随意加水。

(3)防水层各层应紧密粘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施工缝时,应采用阶梯形槎,但离开阴阳角处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

(4)防水层的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5)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C,并保持砂浆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6)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应按表选用。

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配合比表

名称

配合比(质量比)

水灰比

水泥

素水泥浆

——

水泥砂浆防水层的第

一层

三、五层

水泥砂浆

二、四层

掺外加剂、掺合料、聚合物等防水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所掺材料的规定,其中聚合物砂浆的用水量应包括乳液中的含水量。

(1)水泥砂浆铺抹前,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的80%

(2)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粗糙、洁净并充分湿润,无积水。

(3)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填塞抹平。

(4)水泥砂浆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施工面积每100m2抽查1处,每处10吊,且不得少于3处。

职业健康关键要求

(1)配制砂浆掺用外加剂时,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用品。

(2)墙面抹防水层应在可靠的架子上操作。

(1)对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等级应不低于C10,对砖石结构其砌筑用砂浆等级应不低于M5

(2)水泥砂浆防水层不得在雨天及5级以上大风中施工。

冬期施工时,气温不宜低于5C。

夏季施工时,不宜在35C以上或烈日照

射下施工。

(3)旧工程维修防水层,应将渗漏水部位堵好,或堵漏、抹面交叉施工,以保证防水层施工顺利进行。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墙、地面基层处理f冲洗湿润f刷素水泥浆f抹底层砂浆f素水泥浆f抹面层砂浆f抹水泥砂浆f养护

(1)基层处理

1)清理基层、剔除松散附着物,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用与防水层相同的砂浆堵塞压实抹平,混凝土基层应作凿毛处理,使基层表面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润湿,无积水。

2)施工前应将预埋件、穿墙管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后,再施工防水砂浆。

3)基层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值的80%

(2)刷素水泥浆

根据配合比将材料拌合均匀,在基层表面涂刷均匀,随即抹底层砂浆。

如基层为砌体时,则抹灰前一天用水管把墙浇透,第二天酒水湿润即可进行底层砂浆施工。

(3)抹底层砂浆

按配合比调制砂浆搅拌均匀后进行抹灰操作,底灰抹灰厚度为5〜10mm在砂浆凝固之前用扫帚扫毛。

砂浆要随拌随用,拌合后使

用时间不宜超lh,严禁使用拌合后超过初凝时间的砂浆。

(4)刷素水泥浆

抹完底层砂浆I〜2d,再刷素水泥砂浆,做法与第一层同。

(5)抹面层砂浆

刷完素水泥浆后,紧接着抹面层砂浆,配合比同底层砂浆,抹灰厚度在5〜10mm左右,抹灰宜与第一层垂直,先用木抹子搓平,后

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6)刷素水泥浆

面层抹灰1d后,刷素水泥浆,做法与第一层同

(7)抹灰程序,接槎及阴阳角做法

1)抹灰程序宜先抹立面后抹地面,分层铺抹或喷刷,铺抹时压实抹干和表面压光。

2)防水各层应紧密结合,每层宜连续施工,必须留施工缝应采用阶梯形槎,但离开阴阳角处不得小于200mm。

3)

1h内用完

在潮湿环境中,

防水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加入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施工要点:

掺入聚合物量要准确计量,拌合、分散均匀,在

(8)加入聚合物水泥砂浆施工要点

1)掺入聚合物要准确计量。

2)拌合物分散要均匀。

3)在lh内用完。

(9)养护

1)普通水泥砂浆防水层终凝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C,并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2)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未达到硬化状态时,不得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