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34851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优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3.5确保隧洞二衬结构及防水层质量,做到不渗不漏是工程重点9

3.3.6各专业、工序施工的衔接质量是施工组织的重点11

4施工创优目标11

4.1质量目标11

4.2安全生产目标11

4.3工期目标12

4.4文明施工目标12

4.5工程档案管理目标12

5施工创优管理措施12

5.1项目组织机构12

5.2机构管理职责13

6施工工艺及技术控制措施15

6.1竖井结构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措施15

6.1.1围护结构15

6.1.2土方开挖工程16

6.1.3地下防水17

6.1.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7

6.1.5钢筋工程17

6.1.6模板工程18

6.1.7混凝土工程19

6.2盾构隧道工程质量控制点及措施19

6.2.1掘进施工19

6.2.2地层应力变化20

6.2.3同步注浆21

6.2.4管片拼装21

1概述

1.1编制目的

我联合体为实现本合同段的质量目标,按照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要求全体人员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

施工中运用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确定质量控制重点,科学组织,优化施工方案,强化程控,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实现本工程质量的动态优化管理。

施工中强调基本作业控制,树立上道工作为下道工作服务、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管理工作为现场工作服务的思想,用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实现总体质量目标。

1.2编制依据

(1)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输水隧洞部分)土建施工第四标合同文件、招、投标文件、相关的设计图纸、地质资料;

(2)现场踏勘所采集、获得的资料。

(3)国家、北京市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6)《水利水电建设施工验收规程》(SL223-2008);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1)《盾构掘进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

(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3)《地下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14)《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2工程概况

2.1线路概况

本标段为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施工第四标段标,所在位置行政区划属于北京市朝阳区。

标段起自位于望京北路西侧150m处的5#盾构始发井,线路出5#盾构井后向东敷设,穿越广泽路桥后折向东南方向;

沿北五环外侧向东南方向敷设,穿越轨道交通15号线到达6#盾构始发井;

线路出6#始发井后继续沿北五环向东南,依次下穿北小河、望京沟、五元桥、L1首都机场快线和五元桥4#通道桥到达标段终点7#盾构始发井,7#盾构始发井位于京包铁路西北300m处。

2.2工程概况

本标段起止里程桩号为K10+245.640~K13+901.086,中心导线全长3655.45m,包括6#盾构区间、7#盾构区间、6#、7#盾构始发井兼接收井、9~11#二衬施工竖井、16~20#排气阀井、2#排空阀井、第八水厂分水口、第二管理站及排空井房屋建筑工程、水机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自动化系统土建工程、防护工程、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系统、永久安全监测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环境保护工程。

3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对策

3.1工程特点

3.1.1综合多种工法及专业,管理跨度大,工程筹划、组织能力要求高

本标段长3.655km,工程施工涵盖了明挖法、盾构法等多种施工工法;

涉及结构、建筑、电气、安装和装修等专业,工程综合性强,管理跨度大,需多专业、多工种协同作业,对承包单位施工整体筹划及综合组织能力要求高。

3.1.2盾构工程量大,地层多变、施工难度高

本标段包含两段盾构隧道,长度分别为1953m、1658m,盾构工程量大。

区间穿越地层以粉质粘土、细砂、细中砂为主,地层多变,差异性大。

围岩类型为Ⅴ类,围岩颗粒间结构性较弱,围岩自稳能力较差,不易成洞型,盾构开挖后易坍塌失稳。

地层的复杂多变和差异性为盾构隧道施工及盾构选型带来了很大困难。

线路平面多次小曲线转弯,施工难度大;

此外盾构隧道下穿广泽路桥、轨道交通15号线、北小河、望京沟、五元桥、L1首都机场快线等建构筑物,施工风险较高。

3.1.3工期十分紧迫,接口界面多、重要节点多,对工程的整体筹划组织及协调要求高

本标段工程总工期仅有25个月,需要完成盾构井、二衬竖井、排气阀井及第八水厂分水口土建施工,3.65km盾构隧道掘进及隧道二衬结构施工,第二管理站及排空井房屋建筑工程,竖井内部结构及设备安装施工,工期十分紧张,对工程的整体筹划组织及协调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3.1.4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高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环保要求非常高。

本标段基本沿交通繁忙的北京市北五环敷设,周边用地、道路、园林绿地景观等已基本实现规划。

以上地域性特点对自然环境、商业及社会综合环境的保护要求很高。

3.2工程难点及主要应对措施

3.2.1盾构区间下穿地铁15号线既有线施工,是本工程的难点

区间盾构在里程K11+759~K12+039区段下穿运营中的15号线区间隧道,竖向净距6m,为特级风险源。

主要措施:

⑴施工技术措施

本段区间隧道垂直下穿15号线区间隧道,竖向净距6.0m,为充分考虑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的保护,对穿越段管片进行了特殊设计,具体措施如下:

①管片增设预埋注浆孔;

②管片浇注时掺加聚丙烯纤维,提高管片的受力性能;

③管片内侧增设一道防水。

同时,下穿地铁并且向左右两侧延伸约40m范围,新建隧道拱顶1200范围进行注浆加固,弥补盾构下穿引起的地层损失,控制既有地铁盾构沉降。

⑵施工控制措施

为将区间隧道施工对15号线的影响减到最小,可采取如下施工控制措施:

①通过信息化施工,不断调整和优化施工参数,严格控制穿越15号线区间隧道时地层损失率;

②穿越15号线区间隧道前,调整好盾构姿态,确保盾构以最好的姿态通过;

③严格保证盾构匀速、连续地穿越管线,以减小变速推进对周围土体造成的扰动;

④严格控制切口土压力和出土量,保持盾构土压平衡;

⑤严格控制同步注浆量,除在盾构推进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进行同步注浆外,还应加强二次补浆,并按“多点、均匀、少量、多次”的原则有序进行,确保盾构穿越后上方15号线区间隧道的沉降迅速稳定于其控制值范围内;

⑥加强监控量测,在施工中做到“勤量测、速反馈”,及时掌握15号线区间隧道的变形情况,并据此确定是否需采取其他的保护措施。

⑦确保所有设备状态良好,盾构以良好的状态穿过轨道交通15号线。

⑴难点简要分析

本标段盾构区间沿北五环路北侧行进,下穿北小河及望京沟。

此外区间沿线下穿广泽路桥、五元桥、L1首都机场快线等构筑物,施工风险大,对施工引起的变形控制要求高。

如何确保建(构)筑物安全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也是盾构施工控制的重点。

此外,区间盾构还下穿多条供水、排水、污水、天然气等大直径带水管线。

⑵主要应对措施

①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在开工前对沿线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再次进行深入地调查走访,详细摸清这些建(构)筑物的基础、结构形式等,并准确绘制出建(构)筑物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

根据调查结果对盾构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潜在影响进行分析、评估,分类,并将作为设计和施工参数及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

②施工中配置有经验的施工队伍,配置充足的资源,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

③加密设置重点建构筑物的监测点,加强监测;

在盾构穿越前,设定一模拟施工段,确定盾构施工参数和掌握规律;

减少盾构的超挖和欠挖,以改善盾构前方土体的坍落或挤密现象,降低地基土横向变形;

加强局部注浆管理,减少盾构通过后隧道外的建筑空隙;

盾构穿越后,根据实测变形情况,及时对周围土体进行二次双液注浆加固。

④通过河道前仔细检查盾构机各构件的密封状况,以提高过河安全性。

保证配件供应和盾构机各系统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提高掘进速度,避免盾构机在河底作不必要的停留。

施工中利用声纳法或水压力感应器法等信息化反馈手段,及时摸清河床隆沉情况,及时调整盾构机施工参数,保持土压压力稳定,其波动值控制在10%以内,出土量控制在2%的误差范围以内,将对河床的扰动降到最低。

⑤充分利用专家优势,方案实施前组织专家审查把关。

⑥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建/构筑物的监测,必要时加密监测频率,做好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及时反馈结果,指导现场施工。

⑦分类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

根据监测结果,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以避免对建/构筑物造成较大的影响和损坏。

⑧确保合理的同步注浆量并及时进行二次注浆,并在盾构穿过后对建筑物长期监测和跟踪注浆;

⑨对区间范围内重要管线提前进行防渗处理及预加固;

⑩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确保快速安全通过。

具体应对措施、施工方案详见第五篇第四章“专项施工方案与措施”相关内容。

3.2.3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是本工程施工难点

⑴难点分析

本标段6#盾构井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最大深度为44.93m,10#二衬施工竖井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最大深度为43.50m,穿越地层有素填土、细砂、粉质粘土、卵砾石等土层,同时由于地下水位高,地下连续墙施工时成槽困难,极有可能发生槽壁坍塌现象。

工程实际存在以下不利于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因素:

①围护结构深度大,施工精度较难控制。

②成槽作业均须至少穿越2层的细砂层;

在细砂层中,抓槽作业困难,不利于垂直度等精度控制及地下连续墙接头质量,易造成接缝倾斜、开叉、夹泥等,甚至影响接头H型钢及钢筋笼吊放。

③细砂层自稳能力差且渗透系数大,成槽护壁泥浆易流失,影响护壁效果,易造成超挖或塌槽。

④主体围护结构主要进入承压水部分。

且地下水水量丰富,水压力大,对成槽开挖过程中槽壁稳定不利。

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时的槽壁稳定、垂直度控制、成槽质量、渗透水的预防是保证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和根本,是本标段施工控制的难点,也是重点。

⑵主要应对措施:

①选用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机械研发、生产行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知名公司生产的相应机械、设备,选用具有地层适应能力强、施工精度高、性能优良可靠且具有测斜纠偏等系统的先进机械设备。

地下连续墙拟采用德国BAUER(宝峨)公司生产的BG36液压抓斗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配备GSC抓斗控制及自动测斜纠偏系统,以控制成槽垂直度。

②施工中始终维持稳定槽段所必须的液位,及时补浆,保证泥浆液面比地下水位高出一定高度;

高度重视泥浆护壁对成槽的关键作用,根据地层条件及时调整护壁泥浆成分及比重,平衡侧壁压力,确保护壁质量及其作用效果。

③施工过程中减少对墙壁的扰动,成槽后及时浇注混凝土,缩短槽壁暴露时间,安放钢筋笼应作到稳、准、平,防止因钢筋笼上下移动而引起的槽壁坍方。

④实行信息化施工及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制定应急预案,模拟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应采取的应急预案所达到的效果,从而优化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确保施工质量。

具体应对措施、方案详见本册第五篇第五章“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相关内容。

3.3工程重点及主要应对措施

3.3.1本标段的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是整个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

本标段工程规模大、风险大,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进度是整个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

严格管理是重中之重。

⑴成立国内知名专家顾问组,提供组织、技术、设备、物资、资金保证;

⑵严格执行合同文件要求,投标文件承诺,认真服从并执行业主、设计、及监理等各单位的指令;

⑶认真阅读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制定安全、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流水作业和施工顺序,确定关键工序,确保按期完工;

⑷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员、材料、设备,保证各项工序的顺利进行;

并准备应急预案、抢险设备及物资,加大施工管理力度,保证方案的有效落实;

⑸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始终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

项目设专职的安全总监,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安全生产条例进行作业,杜绝违章作业,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⑹牢牢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

项目部设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层层落实质量要求与责任,制定创优计划,确保工程质量合格,争创国家奖。

3.3.2盾构始发和到达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盾构始发端头拱顶地层以粉质粘土、细中砂为主,洞身地层为粉质粘土、粉细砂为主,地层渗透系数大,地下水压力高,地层承载能力差。

盾构始发和到达涉及盾构机的进洞和出洞,可能会引起突水、涌砂等事故,另外盾构掘进方向的控制也至关重要。

施工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确保质量和安全。

针对以上施工难点,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⑴盾构始发到达前,对端头进行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保证进出洞安全施工。

在端头地层加固施工完毕之后,对加固区域进行垂直取芯以及在洞门处均匀布置数个水平探孔,用以检测加固效果。

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加固,确保盾构进、出洞的安全。

⑵充分注意防止洞门密封泄漏

做好洞口防水密封。

盾构进出洞时,预先安装洞门圈预埋钢环,帘布橡胶板以及折叶式压板等洞门密封装置并确保其能有效使用。

盾构进出洞时在刀盘推出洞门前一环开始采用快硬性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盾尾建筑空隙进行回填。

⑶优化施工参数

①严格控制主要掘进参数:

总推力、扭矩、推进速度、注浆量,采用低速均匀掘进,避免对土体产生大的扰动,防止超挖和欠挖。

掘进速度控制在20mm/min以内。

②加强同步注浆控制

同步注浆是防止地层沉降的重要措施。

应控制好始发到达段的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

注浆量控制在150%~180%。

为防止注浆压力过大而顶破覆土层,在注浆机的控制系统中设置压力限位阀。

③盾构平面高程姿态控制

盾构机保持平稳推进,减少纠偏,减少对正面土体的扰动。

考虑到覆土较浅,盾构及管片由于浅覆土可能发生“上飘”,为抵消上飘的影响,盾构掘进时,盾构中心与隧道设计高程的偏差控制在-30mm,平面偏差控制在±

30mm之内。

加强监控量测,严格控制沉降

为保证盾构安全通过浅覆土段,需加强信息化施工。

通过监测系统提供的测试数据,及时调整与控制盾构穿越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必要时采取管片壁后补注浆及地面跟踪措施,使盾构施工对地面影响降低。

分析改进,不断优化

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施工地质条件和地层监测情况及时分析和优化掘进参数,为后续施工积累经验。

⑷确保始发托架、反力架和负环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确保盾构机始发姿态和隧道设计线相符;

⑸盾构接收采取水下接收方案,盾构在内外水土压力基本保持平衡的条件下到达进洞。

盾构始发、到达方案分别见本册第五篇第四章“专项施工方案与措施”相关内容。

3.3.3确保降水效果,保证基坑开挖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

⑴重点分析

本工程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丰富,粉土、卵砾石地层透水性高,补给容易,补给水源充足。

始发井面积大,降水必须整体进行,下挖开始前降水要全面启动进行,确保降水效果,也是本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

①加强降水施工,优化降水施工方案,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提前对围护结构接缝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②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法、工艺及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严格各项工艺标准,切实抓好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用科学的管理、严格的制度来创造优质工程确保围护结构施工质量。

③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实行信息化施工,严格按照监控量测方案监测,对监测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措施,保证基坑及周边路面的安全。

④制定应急措施,防范各种工程风险,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自然灾害、工程地质不良反应以及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应急措施与方案,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3.4确保围护结构钢筋笼吊装作业安全是工程施工风险控制的重点

盾构始发井、二衬施工竖井及排气阀井维护结构深度较大,围护结构钢筋笼体积大、长度长、重量大,吊装作业风险极大,确保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作业安全是本工程风险控制的重点。

主要应对措施:

⑴地下连续墙单幅钢筋笼采用整体加工、整体吊装方案,采用1台250t、1台150t履带式起重机双机抬吊入槽。

⑵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设置纵向加强桁架、水平加强桁架、剪刀筋等。

⑶编制吊装作业专项方案,通过模拟计算,确定吊点的数量和位置;

尤其对异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专门设计加强方案和吊点位置。

⑷起吊前对钢筋笼焊接质量全面复查,全面检查起重机械、吊具状况及清理钢筋笼附着物及杂物。

⑸钢筋笼吊装作业设专职信号工指挥,双机抬吊时,指挥两起重机协调动作。

⑹起吊作业前,所有人员撤离至钢筋笼吊装作业影响范围外。

钢筋笼起吊先进行试吊,确认正常后方继续提升;

发现问题时,立即落地整改。

⑺钢筋笼吊放入槽过程中,需要拆除钢丝绳等靠近钢筋笼作业时,确保钢筋笼状态稳定;

作业过程中,主吊必须保持起重状态。

⑻大风、雨雪、雷电及浓雾等恶劣天气不进行吊装作业。

确保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作业安全的具体措施详见本册第五篇第五章“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相关内容。

3.3.5确保隧洞二衬结构及防水层质量,做到不渗不漏是工程重点

本工程为输水隧洞,施工及运营阶段,结构内外压存在反复变化,确保二衬结构的防水质量,做到不渗不漏是工程的重点。

①注意对外防水层的保护

施工中需注意铺贴防水层的基面应坚实、平整、圆顺,提前将钢筋头、小导管头割除清理掉;

基面起伏差不大于50mm,基层面阴阳角应做好100mm圆弧或50×

50mm钝角。

上部位钢筋绑扎时,端头套塑料帽处理,防止刺穿防水板。

在进行钢筋焊接作业时,在焊接钢筋与防水板之间设置石棉板隔离,防止烧穿防水板。

钢筋焊接期间经常在石棉板上浇水降温。

砼浇注前彻底检查防水层,对破坏的部位进行有效修补。

②加强砼结构刚性自防水

砼结构刚性自防水质量是结构防水的关键,施工中为确保砼结构自防水效果,考虑在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施工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a级配砂石并外掺优质粉煤灰

督促商品砼供应商优选原材料,砂石级配满足规范要求,提高骨料密实度,保证生产出的商品砼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控制好粗骨料碱含量,确保防水砼自身质量。

按照水泥用量一定比例掺入优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用量,提高砼的和易性和密实度,降低水化热,减少砼结构开裂。

b加强砼浇捣控制并合理划分施工段

砼浇注分层施工,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注时间间隔不超过2h,确保上下层砼在初凝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

拱顶采用挤压泵送工艺灌注,泵送距离较长时,采用增设接力泵泵送的措施,保证砼灌入挤压力,并持续稳压一定时间。

砼浇注时掌握好振捣程序和振捣时间,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特别注意加强对施工缝部位的振捣。

施工单元划分按设计要求控制分段长度,防止砼产生有害裂缝。

c覆膜养护

防水砼终凝后立即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养护期间保持砼表面湿润。

在隧洞结构混凝土施工养护中,通风对砼结构养护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隧洞隧洞贯通后,对流风也不利于防水砼结构养护,因此对防水砼进行表面覆膜的措施能保持水分和砼表面温度,减少砼表面裂缝等施工缺陷的产生。

③做好注浆工作

按照设计要求,在隧洞二衬结构环向施工缝部位及初支和二衬之间设置注浆管,对施工缝、拱顶等防水薄弱环节进行注浆封堵,一方面通过注浆充填由于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及空洞,减少地面道路及桥桩等结构物的沉降;

另一方面对结构防水进行加强处理。

地层的注浆顺序按先注下部,后注上部实施。

3.3.6各专业、工序施工的衔接质量是施工组织的重点

本工程规模大,涉及专业多,综合性强,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各专业相互衔接,如处理不好工序及专业施工前后的衔接,会造成工期的滞后及资源的浪费,施工组织困难,因此在这种综合性工程中处理好各专业及工序之间的衔接,是确保工程顺利、按期完成的保障。

⑴做好工程的施工筹划,加强项目的统一协调,明确各时间阶段的工作任务,制定网络图,准确的描述各专业施工的重要节点时间。

⑵对关键线路上的工程项目进行优化,对工程瓶颈进行集中科技攻关,保障时间节点的顺利实现。

⑶提前做好各施工阶段的人员、物资及设备的准备,在工序或专业转换的时候能够快速入场,快速施工。

⑷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现场协调,避免相互影响,互为阻碍的现象。

3.3.7监控量测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监控量测工作能否及时、准确反映监测物的变化,指导施工参数及方案的调整,是施工控制的重要环节。

⑴根据对各施工工况的模拟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监控量测方案,明确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做好洞内、地表、管线及构筑物布点工作。

⑵按照要求频率及时、准确获取数据信息。

⑶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表管线,将监测点直接布设于管线上部,进行管线适时跟踪监测,可以超前反映管线实际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施工创优目标

4.1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合格标准,保证工程无较大质量事故。

4.2安全生产目标

无责任死亡事故发生,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特大交通事故、重大垮(塌)事故。

4.3工期目标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优化方案,确保工期,计划施工时间2012年7月1日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