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317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doc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卷7

单元测试

(二)

 

(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50分)

A卷

B卷

题号

总分

总分

得分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朔方(shuò)迸射(bìng)忏悔(chàn)目光灼灼(zhuó)

B.污秽(huì) 虐待(lüè) 犀利(xī) 长吁短叹(xū)

C.稽首(qǐ) 罪孽(niè) 执拗(niù) 夜阑人静(lán)

D.雷霆(tǐng) 鞭挞(dá) 踌躇(chú) 海誓山盟(méng)

(解析:

A项“迸”应读“bèng”;B项“虐”应读“nüè”;D项“挞”应读“tà”,“霆”应读“tíng”。

2.下列句子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A.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B.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弛骋。

C.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樵悴。

因为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D.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解析:

A项“洌”应为“冽”;B项“弛”应为“驰”;C项“樵”应为“憔”。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A.为将风险降到最低,一些官员精心挑选“合伙人”,制造范围极小的“共腐圈”,甚至订立了海誓山盟。

B.汽笛一声长鸣,好像在为他鸣锣开道。

C.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

D.尽管风狂雨暴,排列在人民大会堂前的三军仪仗队员仍是持枪挺立,纹丝不动。

(解析:

A项“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梧州中考)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B)

A.菲律宾单方面提交南海国际仲裁案,不是为了解决争端,而是妄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

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粤剧进校园等活动,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诗词文化带到人们生活中,有利于更多人走进、了解、研究古诗词。

(解析:

B项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

A.念无与为乐者 念:

思念,想念

B.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共同,一起

C.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只是

(解析:

A项“念”应解释为“考虑,想到”。

6.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B)

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

B.自李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

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

(解析:

A.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介词,从;C.连词,表转折/表顺承;D.句末语气助词/于何,在哪里。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庭院的地面,积水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B.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C.庭院的地面,积水清澈透明,水中有藻、荇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D.庭院的地面,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织纵横,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作者把自己列为“闲人”,表达了虽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C.“念无与为乐者”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在思想内容上有着相同的意味。

D.本文运用了叙事、写景、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解析:

本文的“乐”主要是个人的快乐,而《醉翁亭记》中的“乐”更多的是与民同乐。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祯《赠从弟》(其二))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2)请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分)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四、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0—12题(共10分)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杨孝文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

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

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

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

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

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

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

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

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

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⑥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

“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

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

⑦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

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⑧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

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⑨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

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

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

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

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

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

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10.这篇文章以“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为标题有何作用?

(3分)

点明了说明对象,强调了盐在华夏民族的形成中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1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3分)

时间顺序。

本文在介绍盐对促进华夏民族的形成和政府禁售私盐时,以时间为顺序进行介绍,一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二是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12.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而本文记叙较多。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下记叙和说明的关系。

(3分)

示例:

第⑥段记叙秦国通过食盐专营变强大,并灭了六国的过程,但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人或叙事,而是为了说明盐的重要性,可以看出,在说明文里,记叙是为说明服务的。

五、作文(60分)

13.题目:

让____________走进心灵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如:

“善良”“勇敢”“快乐”“感恩”“责任”“春天”“音乐”“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等(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然后作文。

要求:

①文章不少于600字。

②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否则扣分。

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作文略。

 

B卷(50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2题。

(6分)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②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③,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 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②陂:

池。

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

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

③雪:

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

1.简要分析“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绕”字的妙处。

(3分)

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赋予)了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

2.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花般飘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

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的崇高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10分)

乐羊子妻

河南①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妻曰:

“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②乎!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③问其故,羊子曰: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④。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⑤断斯织也,则捐失⑥成功,稽废时日。

夫子积学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

姑怪问其故。

妻曰:

“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

”姑竟弃之。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

妻闻,操刀而出。

盗人曰:

“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

”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

盗亦不杀其姑。

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注释】 ①河南:

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

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

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②污其行:

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

③跪:

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④成于机杼:

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

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

杼,机上的梭子。

⑤若:

假若。

⑥捐失:

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

捐,也有“失”义。

⑦积学:

积累学识。

【附参考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

妻子说:

“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吃讨来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

”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

羊子说:

“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

”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

“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