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317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布袋注浆桩综述.docx

布袋注浆桩综述

鉴定技术

文件一

 

技术研究综述

 

1研究课题的综述

1.1本课题的工程背景

软土由于其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强度低等特点,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难题。

软土地基承载力低、易于变形,一般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目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⑴排水固结法:

采用塑料排水板、砂井、排水砂垫层等排水方法,使土体在外荷载作用下排水固结,以此来提高软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包括堆载预压法、超载预压法、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法等;⑵置换法:

将软土地基中的软土清除,使用性质较好的岩土材料进行回填,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包括强夯置换法、挤淤置换法、振冲置换法以及石灰桩法等;⑶加筋法:

将强度较高的材料如土工织物等设置于软土地基中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加筋土法、树根桩法是该类方法的典型代表;⑷复合地基法:

在软土地基中设置增强体,与周围土体共同承载外荷载,形成复合地基,目前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有水泥搅拌桩、旋喷桩、CFG桩等。

布袋注浆桩是分层注浆技术和土工织物综合应用形成的软基处理新技术,通过机械成孔并结合压力注浆技术,在土层中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小直径柱状桩体。

与常规的注浆技术相比,布袋注浆桩技术将注浆浆液约束在土工布袋内,既能达到原注浆技术的加固效果,又能防止浆液污染周围土体,土工织物还可在软基中形成排水通道,加速了软土固结,同时浆液硬化后形成的柱状体还能挤压周围土体从而形成复合地基,可以显著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压密效果更优,并减小地基沉降。

布袋注浆桩技术适宜深厚层软土地基加固,对场地受限或含硬夹层软土地基具有明显优势,并具有成本低、桩体质量可控、挤密性可控、可实施性强、环保、施工安全性可靠、施工工期可控等特点。

布袋注浆桩成桩原理示意见图1-1,布袋注浆桩实物见图1-2。

图1-1布袋注浆桩加固原理示意图

图1-2布袋注浆桩实物

本课题研究依托陇海线连云至连云港东段增建第二线工程。

工程线路地处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内,K10+000-K11+120段地貌单元为海积平原区,地面高程介于6.5~7.3m之间,相对高差0.8米,全长1120m,沿线分布有0~10m厚的淤泥夹淤泥质黏性土,地基土相对软弱,属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基础工程采取布袋注浆桩加固措施。

1.1.1线路概况

本工程自连云站西端咽喉(K1+930)引出,于既有线右侧增建第二线,向西双线并行(既有线改建)至K2+650。

线路下穿庙岭路立交桥后向西行进,引入墟沟站,出站后于K7+620处换侧,右线接上既有线,左线利用既有客整所联络线至K9+800,至K10+890处再次换侧,左线接回既有线,右线从既有线接上既有墟沟北线,双线并行引入连云港东站,正线全长11.951km。

因右线在K10+860至K12+977段占用既有墟沟北线,故于增建第二线右侧K10+860处还建墟沟北线,于K12+114处接入连云港东站9号道岔岔心,与增建第二线线间距为5.3m。

1.1.2工程地质

K10+000-K11+120段属于海积平原区,地基土相对软弱,沿线分布有0~10m厚的淤泥夹淤泥质黏性土,属软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①1杂填土(Q4m1):

杂色,松散,稍湿,Ⅰ级。

①2填筑土(Q4m1):

褐黄色,灰色,以黏性土为主,Ⅱ级。

②1黏土(Q4m):

灰黄色,软~硬塑,σ0=140kPa,Ⅱ级。

②2淤泥(Q4m):

灰黑色,流塑,σ0=60kPa,Ⅱ级。

③1粉质黏土(Q3m):

灰黄~褐黄色,硬塑,σ0=180kPa,Ⅱ级。

③2粉质黏土(Q3m):

灰黄~褐黄色,软~硬塑,σ0=150kPa,Ⅱ级。

1.1.3水文条件

沿线所经地区为海积平原区,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与杂填土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变化因气候、季节而异,以垂直蒸发和地下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二氧化碳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2,氯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无。

1.1.4气象资料

连云港市属东亚季风气候,处于温暖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段地带,具有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双重特点,四季分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

年平均气温为14.2℃,一般最冷在一月份,极端最低气温-1.9℃,最高气温在八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8.5℃,最大冻结深度0.3m,相对湿度70%。

历年平均降水量852.8mm,无霜期平均为215天,年主导风向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4秒/s。

1.1.5线路指标

铁路等级:

Ⅰ级;正线数目:

双线;限制坡度:

4‰,局部维持既有;设计行车速度:

80km/h,最小曲线半径:

400m;牵引种类:

电力;机车类型:

HXD;牵引质量:

5000t,到发线长度:

1050m;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1.2主要技术标准

⑴中铁上海设计院设计的《连云至连云港东增建二线工程路基设计图纸》;

⑵相关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通知(铁总建设[2014]168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铁运[2014]180号);

铁道部关于印发《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的通知(铁运[2013]60号);

铁运[2014]272号《铁路工务安全规则》;

铁运[2006]146号《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上海铁路局关于重新公布《行车设备检查(施工)登记簿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上铁运发【2015】263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印发<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单位“四员一长”施工安全培训实施细则>的通知》上铁职教[2015]697号;

《上海铁路局路基大维修管理办法》上铁工发〔2014〕527号文;

关于深化全局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意见(上铁安发[2012]629号);

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铁路线路防护栅栏管理办法》的通知(上海工发[2015]36号);

《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运〔2012〕280号);

《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上铁运发〔2012〕586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邻近营业线安全施工管理的通知》(上铁安发〔2015〕224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工务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5〕648号;

上海铁路局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检修作业驻站安全防护办法》的通知(上铁师【2014】299号);

⑶陇海线连云至连云港东增建第二线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⑷施工规范及标准: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07)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铁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TB10501-98

《施工临时用电规范》JGJ46-2012

⑸施工现场勘察资料和现场环境条件。

⑹设计图中明确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及相关配套标准图。

1.3工程重难点分析

本工程段具有以下重点及难点:

⑴浆液配比选用问题

不同配比浆液直接影响布袋桩成桩效果、补浆量、结石率及原材料用量,因此选择成桩效果好、结石率高、补浆量少,同时又节约原材料的配比至关重要。

⑵注浆速度问题

本工程采用注浆管插到底直接注浆的方法,对注浆速度及压力要求较高,不当时极易产生窜孔、成桩不完整、成桩部均匀等病害,影响工程质量。

⑶对营业线影响问题

K10+000-K11+120段加固边线距既有营业线线路中心距离为4.0-6.96m,对营业线的影响主要有:

①近营业线地基加固布袋桩施工时,大型机械设备倾覆有可能损坏行车设备,影响行车安全;②布袋注浆桩施工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对营业线造成轨道隆起、路基偏移,对营业线有安全隐患。

因此本工程应对安全及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依托陇海线连云至连云港东段增建第二线工程,结合邻近营业线K10+000-K11+120段软土地基布袋注浆桩加固处理,研究了布袋注浆桩的成桩特性、施工工艺流程、相关施工参数,进而分析评价了布袋注浆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又对其质量控制措施、成桩效果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2.1布袋注浆桩施工工艺及参数研究

⑴工程概况

⑵组织机构、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设备

⑶原材料及浆液配合比

⑷布袋注浆桩施工工艺及参数

2.2布袋注浆桩质量控制和环保文明

⑴布袋注浆桩质量控制

⑵文明施工

⑶环境保护措施

2.3布袋注浆桩成桩特性研究

⑴布袋注浆桩检测方法研究

⑵布袋注浆桩成桩检测

⑶布袋注浆桩加固效果检测

2.4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⑴邻近营业线工程概况

⑵施工安全措施

⑶应急预案

3主要研究人员

研究小组成员如下表3-1:

表3-1主要研究人员情况表

年龄

职称职务

从事专业

工作单位

研究任务与分工

蔡铁俊

38

工程师

路基、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总策划

陈艳德

36

高工

路基、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技术指导、方案审核

常文虎

36

工程师

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科研进度安排、内外部联系、总协调

刘龙富

56

技师

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蒋永祥

32

工程师

路基、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桩基试桩方案、地基加固施工方案的制订;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等

30

工程师

路基、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张旭东

36

工程师

物资管理

江苏公司

物资及设备供应;物资成本控制等

陈晓东

30

工程师

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现场技术、施工及安全质量检查督促

30

助理工程师

桥梁工程

江苏公司

现场施工及安全质量检查督促

李华健

30

助理工程师

安全工程

江苏公司

现场安全质量检查督促

郎达正

30

助理工程师

检测试验

江苏公司

桩的质量检测、试验、取芯等

彭江山

28

助理工程师

测量工程

江苏公司

测量放样,及工后沉降观测等

王立强

28

工程师

轨道工程

江苏公司

现场技术交底、技术管理等

吕研

25

助理工程师

轨道工程

江苏公司

图片资料、影象资料、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

4主要结论与成果

本课题结合陇海线连云至连云港东段增建第二线工程,采用布袋注浆桩软土加固技术处理邻近营业线K10+000-K11+120段软土地基,针对其施工工艺流程、相关施工参数、质量控制措施、成桩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4.1布袋注浆桩施工工艺及参数研究

⑴施工工艺流程大致分为:

施工准备、钻孔、浆液拌合、压力注浆、布袋膨胀成桩等环节。

⑵钻孔机械采用MGJ-50型钻机(与地质取样钻机类似),动力主要靠柴油发动机带动钻杆旋转成孔。

钻孔过程中为了防止塌孔,采用孔内原土造浆。

⑶根据试桩检测结果,确定选用配合比为水:

水泥:

粉煤灰=1:

0.8:

0.65。

⑷注浆压力控制在0.2~0.6MPa之间,注浆时根据现场流量计读数,注浆流量控制在120~160L/min。

⑸采用牛筋扣或22#铅丝绑扎布袋,下部需翻卷30cm,上部需超出设计桩顶50cm,每隔50cm绑扎一道,保证桩的完整性和均匀性。

⑹注浆过程中,现场采用注浆管直接插到底一次注浆,桩顶达到设计桩顶标高后停止注浆,立即一次性拔管,剩余一根注浆管,等待补浆。

⑺根据试桩情况,补浆时机宜在注浆完成后1h左右,补浆次数一般为1~3次,采用的水胶比越小,补浆量和补浆次数越少。

4.2布袋注浆桩质量控制和环保文明

1布袋注浆桩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前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后质量检验可控制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