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
《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的反思能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自我监控能力,就是对专业的自我检查、判断、评价、设计的能力。
二是教学监控能力,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内容、对象和过程进行计划、安排、评价、反馈、调节的能力。
目前广大农村教师知识储备不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从事教学和教育科研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二是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方法欠缺。
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用新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课程理念统领课堂教学,才能站得高、望得远,才能理性地反思课堂,提升自己。
反思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当然,其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要求,并采用合适的方法。
反思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1)最优化原则。
看课堂教学是否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目的性原则。
看教学过程是否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标准优化课堂结构,认真落实各学段、年段的课程标准。
(3)整体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把各种教学因素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既考虑到对教材、教师、学生的优化,又考虑到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的优化,使系统的各个要素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的合理结构。
(4)教学和谐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看实际教学中教与学是否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中,两方面是否和谐互动。
反思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秉承新课程理念,形成反思参照标准。
第二,要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捕捉反思对象。
有问题、有障碍才能有思考、有分析,教师要在貌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关于捕捉稍纵即逝的问题。
第三,联系已有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个人化思考。
反思是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的,但并不意味着反思就是就事论事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引申开来,在思维深处将自己以往的经历包括他人相关的经历联系起来,或者将已有的理论知识与当下的问题思考联系起来,这样的反思才更有深度,更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第四,要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地、系统化地思考。
偶尔的反思并不困难,但持续不断的系统的反思却不是每个人轻易能做到的。
作为研究的反思,应该是持续的、系统的。
第五,要把反思结果运用于实践。
反思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反思只有伴随行为的跟进才有意义。
反思的基本方法有:
(1)自我提问法。
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评价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促进自身反思能力提高的方法。
(2)教学诊断法。
即教师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
教师通过自我反省或小组“头脑风暴”,收集各种教学“病例”,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例”,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行动研究法。
即先确定研究问题,然后围绕这一问题广泛地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最后撰写出研究报告。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不断反思,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4)交流研讨法。
即教师间通过充分的讨论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以促进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发展的研究方法。
(5)案例研究法。
即教师在了解当前教学大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以促进教学行为跟进的研究方法。
(6)观摩分析法。
教师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比较“我”与他人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处理方法的异同,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的研究方法。
问题三:
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
一些教师写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哪些不足。
比如,一位教师在《海底世界》一课的教学反思中,花了较长篇幅写了两个成功点:
一是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海底奇形怪状、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动植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是通过自由读、推荐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活动,强化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是,在谈到本堂课的不足时,仅用一句“这节课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使课上得更精彩,更受学生欢迎。
”一带而过,既没有明确不足是什么,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端正思想,明确反思目的。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反省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以便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反思中谈到的优点与不足,都是积累的资料、研究的素材,不应该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教师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反思课堂,并且要用学而不厌、从善如流的态度听取同行的意见,收集教学信息,将同行的意见和自己的感悟一并写入教学反思中。
问题四:
写作形式单一,千篇一律
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并且写作形式千篇一律,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成功之处;
二是不足的地方。
并且,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
掌握多种反思形式,明确具体写作要求。
一是问题单。
问题单一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有关实践方面的内容。
如有关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自己的长短处等个体内差异问题;
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式与方法上与他人的差异等个体间差异问题。
第二,对活动的性质与任务的认知等有关实践材料、实践任务的内容。
第三,有关实践策略方面的内容。
如进行某个实践活动可以有哪些方法策略,这些方法策略的优点与不足是什么,它们应用的条件和情境如何?
二是反思教案。
反思教案是记录反思策略的主要线索,它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教学反思设计表,由对象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顺序、教学组织、总体评价五部分组成;
二是教学设计的详细案例,也就是平时的教案。
三是交流反思札记。
交流反思札记是教师将自己的课堂实践的某些方面,连同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诉诸笔端,从而实现自我监控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
教师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学习过程、学习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去反思如下问题:
(1)成功之处。
如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等。
(2)失误之处。
如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流于形式等等。
(3)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维碰撞,往往会产生一些“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及时捕捉,并利用教学反思记录下来。
(4)学生创新。
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十分丰富的、可贵的课程资源,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5)“再教设计”。
通过教学反思及时记录课堂教学的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方案,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写反思札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有感而发。
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
有效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
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
只有经常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一、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
然而现阶段在教学反思的撰写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不重视,应付了事。
由于广大教师工作繁忙或对撰写教学反思的意义认识不够明确,因此,出现了写反思就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考核任务的现象。
于是有突击赶写的、有抄袭的、有简单重复的,等等。
这样的反思不仅没有任何的价值同时还浪费了时间。
(二)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
主要表现为反思的范围很狭窄,反思的层次也很低。
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否充分利用了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
是否努力在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是为了分数下工夫?
也就是说,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
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身观念的不断更新、不断发展。
(三)重现象描述,抽深入思考。
大量的反思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不是很多。
二、有效反思的几个要点
要解决好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反思的内涵。
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但反思不等于回顾,反思需要结合回顾与思考。
反思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
教学反思是理性扬弃的过程。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这里的“物”,来自于教学实践的过程。
经历教学实践后,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可以通过自问获得。
一问:
“特色”是什么?
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
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
特色蕴含于教学评价诸多要素之中:
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落实,主导作用的发挥;
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间的沟通与联系;
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
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
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问:
“精彩”在哪里?
精彩的教学片段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
如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得心应手的教具使用、画龙点睛的难点突破、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韵味无穷的课尾总结等等。
三问:
“偶得”有哪些?
教学偶得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收获。
它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
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对;
面对学生的偏差理解,教师如何引导等等。
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
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视角,提出问题的独特认识,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问:
“缺失”在何处?
上完一节课后,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
哪些内容处理不当;
哪个环节安排得不合理;
哪个重点不够突出;
哪些问题设计得不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还需哪些改进;
哪句评价语不得体等等。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
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新课程的理念和课程标准。
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是现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
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二是学生发展。
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本”。
三是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的产物。
优秀教师往往是具有大量实践经验,并能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表率。
以他们的教学活动为依据和参照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并改进我们的教学。
(三)有效反思不可拘泥于形式。
教学反思的价值在于“思”的内涵,反思的形式则应该适应并有助于“思”的内涵,而不是束缚之乃至损害之。
有许多教师之所以会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学校的教学反思要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反思的形式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些学校规定了教学反思的许多要求,使许多教师误认为教学反思与教学论文的撰写是一样的,存在畏难情绪。
其实教学反思与教学论文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更强调时效性,往往刚上完课我们对这节课会有许多的想法和思考,有时候在教学进行过程中我们就会有一些思考,对于这些思考来说,及时的记录就显得十分重要。
脱离了时效性的教学反思往往不能把教学过程中清晰地加快起来,反思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反思的形式应当以便于及时地记录为佳。
主要的形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旁注。
旁注就是在教案旁边的空白处写反思。
旁注一般记的是教学的“细节”所引发的点滴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点的展开、某一处的操作安排、由某一句开始的诱导提问、某一道练习的设计等等,都是旁注的对象。
点批。
点批就是在教学环节的中间处写的反思。
点批的重点是教学的“片段”: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令人难忘的东西,如,典型的经验或深刻的教训等,进行深层的剖析。
总评。
总评就是在结尾处写的反思,总评教学的“整体”。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过程的设计等等,从多个角度去透视教学实践。
串析。
串析就是在章节设计的结束处写反思。
串析的重点是“归纳”:
对一阶段积累的教学反思进行系统地归类、比较、分析,从多个特殊的现象中梳理出共同的本质。
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物”、思之有“据”,而反思的形式则可以不拘一格。
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教师撰写反思的积极性,又使广大教师通过有效的反思获得专业发展。
抓住典型课例进行深度反思
教师的反思要有载体,而最好的载体就是自己的课例。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磨课”活动或校内研讨课活动,许多教师把这种活动当成了一种负担,虽然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准备,但课一上完就有种“一了百了”的感觉。
而笔者觉得,在上完研讨课后,及时地进行深度反思恰恰是教师获得有效提升的好时机。
去年11月份,笔者在完成学校的“磨课”任务时,共写了5篇反思,其中有两篇被《新世纪教材》网站引用,有1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反思心得,与大家交流。
一、反思教材的处理
合理解读教材,准确领会编排意图,应该是每位教师备课时必须考虑的事情,也是用好教材的前提。
在当前多种版本共存的情况下,给教师们提供了更多的比较筛选选的空间。
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遵循的是以使用的教材(北师大版)为主,参考其他版本教材(人教版、苏教版)的原则。
同一个教学内容,我们备课时往往同时阅读三种教材,比较各种教材的情境创设、练习设计等特点,然后结合自己的风格及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在确定这次研讨课的开课内容时,我选择了《生活中的比》一课,因为它与以往的教材有较大的改变,以往的“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等相应的内容在新教材中均没有出现,也没有专门的例题,新教材更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比”的意义。
于是,我把反思的切入点首先集中在一个问题:
我们要有怎样的教材观?
并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两篇反思。
反思一:
《教材的取舍》片段摘录:
备课时,面对着连续呈现的四个情境,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则前面的课时因为没有具体的知识点会显得比较单薄,这样的课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一节课设置了太多的情境,必然会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入。
另外,第四个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其实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揭示这个概念,也没有出现“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字眼,但我想还要引导学生发展这个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决定把第四个情境放到下一节课,选择前三个情境然后引入“比”的概念。
反思二:
《教材的重组》片段摘录:
选定了三个情境后,我重新进行教材的解读,从教材的编排方案来讲,比赛成绩、比较速度、水果价格贴近生活实际,充实体现了北师大版教材以生活为背景的编排特点,也使教学内容变得亲切。
但是,还有没有更贴近我的学生的情境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重新阅读教材,试图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并结合实际进行了教材的改造与整合。
在第一个情境“比赛成绩中”,设计了两个小情境,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
当比赛场数不相同时,不能只比较获胜场数,而应同时考虑比赛场数和获胜场数两个因素。
这时,我想应该尽可能地把自己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于是,我把“比赛成绩”的情境换掉了,用自己“买电器”的情境引入了新课。
两次反思都是围绕教材的处理,在《教材的取舍》中,我主要写了自己在解读教材时的一些体会及对教材的处理方法;
在《教材的重组》中,我主要写了自己重组教材的想法。
二、反思教学的“预设”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但是,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不是原有教案的展开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活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预设与生成二者是互补关系”。
(余文森语)这节课,我在备课时认真解读不同教材,虚心听取同行意见,对课堂上的各种情况也做了比较充分的估计,并且在课后的反思中,针对自己的预设是否收到预期效果进行了反思。
反思三:
《除了知识,我们能给学生什么》片段摘录:
课后,有位教师对我说:
“你很重视数学文化的构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我看来,“数学文化的构建”应该是我的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境界,但我觉得“文化”对于目前我的教学还是有点遥远。
或许我的一些思考有了这样的味道,我不禁有些欣喜,也看到了希望。
在备课时,我会思考着:
我的教学,除了给学生知识以外,还能给他们什么?
有了这样的思考,备课时我关注着知识点,然后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寻找能赋予它们的更为丰富的形式。
因此,这堂课中有了我的几次尝试。
在出示马拉松比赛的情境时,我先出示了一张厦门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图片,从孩子熟悉的情境入手,谈了自己对马拉松比赛的看法“重在参与、跑出健康”。
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联系生活感受“比”的广泛存在时,我把抽象的“比”的意义与现实生活中有教育价值的事例联系起来,引入五星红旗和居里夫人的案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熏陶,学生表现得格处专注与投入,当看到学生眼中流露出的自豪与钦佩之情时,我的心里涌上一阵阵感动。
三、反思课改的“热点”
郑毓信教授在谈及当前的课程中提到:
“这次的课程改革到现在,经历了激情—困惑—务实这样三个阶段。
”而实现这个转变,正是专家学者与广大的一线教师能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使得课堂教学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热闹形式回归到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这一终极目标上来。
当前的数学课改热点问题主要有“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评价如何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数学化与生活化”等等。
因此,我们的反思也可以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进行。
在这一次的反思中,我把“数学化与生活化”的问题作为一个反思的切入点,写的教学反思被《中国教育报》采用。
反思四:
《数学仅仅有“生活味”够吗?
》片段摘录: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生活化”与“数学化”的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中探讨的热门话题。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教材中的一个内容,教材没有直接给出“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这些概念,而用3个课时安排了“生活中的比”的内容,是想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看“生活中的比”的教材图,四个情境充分体现了教材“以生活为背景”的特点。
比赛成绩、谁的速度快、水果价格、图形变大变小,四个情境无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这样的教学内容要上出“生活味”是很容易的事儿,但仅仅有“生活味”够吗?
这样生活化的素材,怎样才能上出数学味来?
这是我备课时及课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
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
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我试图通过情境引导学生退回“生活”,再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
而最后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则是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
应该说,在“退回生活”与“进到数学”这对矛盾中寻找平衡,是在考验一名数学教师解读教材与驾驭课堂的智慧。
这节课我做了些思考,也进行了尝试,但觉得还很肤浅,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也许只有“退”与“进”之间,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才能真正把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真谛。
四、反思要及时“发表”
许多教师撰写反思,只是附在教案后面,以备学校领导检查,未加整理、未加提升,这不能有效地提高反思的效果。
我认为,撰写的教学反思要及时“发表”,当然这并不仅仅指在刊物上的发表,现在的发表渠道有很多,比如可以拿到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进行口头发表,听取同事的意见,有时能在他人的启发下重新开始不同的思考。
而我现在已养成在教育博客上撰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每当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悟、困惑,我总是及时在地博客上写出来。
尽管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