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3249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docx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2

一、绪论………………………………………………………………………………………………………………………………3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浙江省现已是拥有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的生产大省,汽车产品出口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自主品牌出口占主导地位的新特点。

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汽车目前的出口状况,掘出这些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诸如产品质量、目标市场确定、售后服务等问题,重点探讨汽车企业在出口海外时应该采取的综合性战略,促进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的广阔发展。

关键词:

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建议对策

Abstract:

ZhejiangProvincehasbecometheautoindustryproductionsystemproducingprovinces,exportsofautomotiveproductshasalsomadeconsiderableprogress,showingthenewfeaturesofitsownbrandexportdominant.Undertheinfluenceoftheeconomiccrisis,theautomotiveproductsexportsituationisnotoptimistic.Inthispaper,byanalyzingthecurrentexportsituationofZhejiangProvincecar,duguptheseenterprisesencounteredinexports,suchasproductquality,targetmarkettodetermine,after-salesserviceandotherissues,focusingontheautocompaniesshouldadoptacomprehensivestrategytoexportoverseas.

Keywords:

zhejiangautomotiveindustryexportmeasures

1、绪论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重组和优化配置,在国际制造业中表现得特别显著。

尤其是汽车产业发展日益壮大(表一)。

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和显著成就,增强了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素的综合比较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随着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已从从冰山一角扩大到半壁江山,并促进了国家外贸出口和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的汽车产品一直在以持续,快速的速度增长,汽车产品已成为我省重要的出口产品,汽车产业是工业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工业经济重要增长点之一。

自2008年以来,全省汽车行业迅速发展,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取得很大的进步。

2009年,浙江汽车产业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影响,整车,改装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大幅下降,部分企业甚至经营困难,频临破产,但在国家和省以保增长、促转型为主线的指导下,通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大多数公司最终把危机转化为机遇,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浙江汽车出口产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表1世界汽车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的比较[1]

单位:

万亿美元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全球货物贸易总额

7.3

9.1

10.1

11.8

13.6

世界汽车产品贸易额

0.723

0.75

0.914

1.2

1.123

所占比例

9.90%

8.24%

9.05%

10.17%

9.04%

汽车产业是国家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汽车出口产业。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日渐饱和,汽车大国纷纷进入国际市场,分割国际市场份额。

无论是美国,日本,德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在世界上建立了多家子公司,从长期的情况来看,浙江的汽车产业,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进军国际市场是大势所趋。

虽然目前国内市场还远未成熟,竞争正日趋激烈。

自主品牌企业虽然多少已有一席之地,但总量都还较少,另外技术、管理、资金实力也有待提高。

诸强环伺,保持在国内的发展并非易事。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欠发达地区有一个对低价产品的需求,自主品牌在这方面有优势,因此最初大多是海外经销商来主动联系接洽。

与海外经销商合作,一方面可以扩大产出,增加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汽车出口产业的生产效率。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汽车企业开始考虑与海外经销商合作,出口汽车扩大生产销售业务,因此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加快。

从这个方面讲,开拓国际市场已刻不容缓。

一些国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与国际汽车制造商以合作的方式,在省内生产国外品牌汽车;而外国汽车制造商考虑到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愿意出口本国的汽车。

反倒是国内民族汽车品牌的生产厂商追逐经济利益,如奇瑞、吉利成为了汽车出口的先锋。

出口海外市场并非易事,在国外销售的同时各种困难也会如期而遇。

汽车企业趋利避害,海外出口战略的选择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关键问题。

[2]

(二)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的面临的机遇

1.国外市场前景巨大

国际市场需求层次多,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海外像中国市场一样稳步增长的地区,出口企业有赢得新增市场机会;在一些成熟稳定甚至略有萎缩的地区,也有特定的填补或分享低端市场的可能。

具体来说,在中欧、东欧,东南亚、北美,南非,中东海湾等欠发达地区,各类车型都有不同的需求市场。

而具有价格优势的SUV,皮卡和中小型轿车,在欧洲和美国等成熟市场,则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2.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减少[3]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虽然对于汽车产业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长期减少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方面,为国内企业的出口,合作生产和整合当地资源提供了可能。

这些为浙江省汽车产业的出口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易环境,有利于汽车行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3.外资大量涌入

汽车制造成本在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比中国高,因此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纷纷在海外建立跨国公司,减少生产成本。

浙江省具有劳动力成本低和工业基础好的竞争优势成为发达国家汽车制造商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的目标之省份。

随着我省经济的壮大,国外制造商纷纷来此设立合作基地,生产品牌汽车。

有些甚至开办金融服务公司,扩大经营业务。

[4]

4.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为整车及其零部件提供了出口平台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加大了对我国的采购力度,并建立相关的汽车零部件供应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跨国公司在我省建立合作基地,开展网络营销,因此我省的汽车制造产业有机会进入全球汽车的销售网络,促进了我省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增长。

5.低成本优势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的最大优势就是低成本优势。

由于汽车产业的日益专业化,中国人将掌握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

中国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旦中国的汽车制造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不难想象设计和开发的水平也将上升到一个层次,成本将大大减少。

这些成本优势,对于那些与跨国公司的汽车制造商来说,难以全部实现。

有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运作业务也很西化,不仅有很多的进口设备,自动化程度也很高,劳动力成本优势无法体现。

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的当地企业正享受着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据统计,吉利造车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每小时3.5美元,如果把医疗卫生福利、退休金等考虑进去,通用汽车的平均每小时劳动成本是73.7美元。

浙江省是个人口大省,位于东南沿海,劳动力充足,人力资本丰富,这些先天优势使得汽车产业出口更好的发展。

二、浙江省汽车产业出口的现状

至2009年底,全省共有整车生产企业13家、改装车及专用车生产企业28家、低速汽车生产企业2家;从业人员2.67万人。

出口产品涵盖轿车、豪华客车、客车和底盘、重型车及底盘、SUV、皮卡和微面及特种改装车中的大多数品种。

列入车辆产品公告的车型249种,产品1759个。

已形成了以吉利、青年、众泰、吉奥等汽车公司为主导,其他整车、专用车生产企业为骨干的产业发展格局,现有生产能力约55万辆;并初步建成了杭州、台州、金华三大出口基地。

2009年全省整车出口产量23.81万辆,其中轿车12.91万辆,重型车0.1488万辆,豪华大客车0.207万辆,轻微客车8.47万辆,汽车底盘0.068万辆;出口整车产量比上年增长54.11%,增幅比全国高出6个百分点,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17%。

专用车及改装车产量1.005万辆,比上年增长13.66%。

全省车辆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6.3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244.8亿元。

[5]

浙江省现有四个大型汽车产业出口基地,分别是:

1、杭州地区。

杭州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搭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平台,推动汽车工业抱团集聚发展。

其中萧山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早,门类齐,规模大。

目前由万向、亚太、万达等一大批零部件龙头企业组成的集群,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销售产值579.49亿元,比上年增长50.9%,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的17%。

萧山区突出发展为轿车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如轿车万向节、轮毂总成、盘式制动器、液压助力式方向机、膜片弹簧离合器、无石棉摩擦材料等,产品已进入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轿车生产线。

随着一些整车项目的推进,萧山零部件产业集群正逐渐形成以整车为龙头、以零部件为配套的完整的汽车产业基地,

2、宁波地区。

鄞州区是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较密集地区之一,全区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占全市40%左右,产品以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轮毂等关键零部件为主,70%出口。

北仑区以敏实等一批合资企业为依托,产品以底盘类、动力装置类、车身类产品为主。

慈溪市截止2009年底,已拥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101家,产品以洗涤装置、微电机、发电机及注塑配件为主,出口产品占20.57%。

余姚市以正耀、顺兴等企业为龙头,产品以汽车电子电器、线束及接插件等为主。

[6]象山和宁海以华翔、双林、永信等企业为龙头,产品以汽车橡胶零部件、汽车内饰件、汽车模具等产品为主。

3、温州地区。

全市现有生产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30家,中国无区域集团21家。

2009年汽配行业工业总产值420亿元,比2008年增长10.5%。

近年来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包括:

汽车发动机、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卫星导航系统、独立悬挂系统、电子控制自警觉点火系统、电喷系统32位中央控制器、镁合金零部件等汽车高端产品。

全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汽摩配生产企业280家。

其中出口额在100万美元以上企业105家,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11家。

120家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产品主要销往欧盟、美国、南美、中东、东南亚等区域国家。

4、台州地区。

玉环是生产汽配件最为集中的区域,集聚该市一半汽配件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已超300亿元。

三门的胶带逾数千个品种规格,其中三角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汽车V型带年产量达5000万条,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路桥、临海已形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进一步带动了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壮大。

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快速发展,吉利、吉奥、中马、本菱等一批企业在关键零部件领域拥有自主产品。

台州的冷却器、中冷器、减振器、电机等机械类产品,以及塑料类、橡胶类产品在国内外汽车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

综上而言,浙江汽车产业出口发展特点:

1.整车产量大幅增长,出口出现回落态势。

整车产量在2008年增长3.77%后,2009年取得了同比增长54.11%的好成绩,其中轿车产量32.91万辆,在整车中所占比重75.11%。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浙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