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322684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整理Word下载.docx

五、翻译

1、夫子何命焉为?

翻译: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胡不已乎?

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5、胡不见我于王?

何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6、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7、臣以 

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8、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9、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六、回答问题

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答: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2、墨子劝阻楚国攻打宋国,可分为三个步骤:

(1)墨子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这句话,让公输盘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2)以“窃疾”作类比,让楚王陷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困境,使楚王理屈词穷;

(3)模拟攻守,击败公输盘,以技相较,墨子以实力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企图。

3、楚王是否承认墨子的道理?

是否因之取消了攻宋的计划?

楚王承认墨子说的有理,这从“善哉”一语可以看出。

但并未因此取消攻宋的计划,反而把球又踢到了公输盘及其所研制的云梯面前,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必取宋”。

4、人物形象鲜明.文章通过语育描写,刻画了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墨子:

机智多谋,无所畏惧、镇定自若。

公输盘:

顽固、阴险,狡诈。

楚王:

虚荣,狡猾。

5、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这场斗争表明,面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

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他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

这个道理,不仅被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

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国弱被人欺,落后就要挨打。

在强权肆虐横行的国际环境下;

我们只有壮大实力,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6、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

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1)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班门弄斧

(2)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墨守成()规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孟子

一、 

通假字 

1、亲戚畔之(通“ 

叛” 

背叛) 

1、委而去之委古义:

放弃今义:

委托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

限制 

今义:

区域

3、亲戚畔之亲戚义:

外亲属今义:

外戚

4、池非不深也池古义:

护城河今义:

水塘

三、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四、一词多义 

1、利:

(1)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2)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五、翻译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凭着天下人归顺他的(有利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他的人就少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六、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地利不如人和。

3、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实:

4、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政的战略已呈“亲戚畔之”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天下顺之”之势。

(用《孟子》三章)中两句话填写 

6、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7、“战必胜”的条件是:

得道者多助。

七、课文容理解 

1、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和 

,从中可反映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

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

然后提示争取“人和”的实质在于“得道”。

    

3、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

施行仁政。

5、“得道者”的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

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6、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的具体体现?

观点:

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的“仁政”。

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

7、本文的论证方式有什么特点?

本文先摆出观点,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

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举例论证,正反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8、文章第3段运用什么句式?

有什么效果?

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强调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

9、文章第4段运用什么句式?

(1)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

(2)运用对比手法,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

八、开放性试题 

1、根据文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的容,联系历史或现实,举一个这样的事例。

(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

) 

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久矣”,导致胜吴广起义,王朝灭亡。

或者:

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衡于虑,而后作衡:

同“横”,梗塞,指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

二、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1、苦:

使......痛苦2、劳:

使......劳累3、饿:

使......饥饿

4、空乏:

使......经受贫困之苦 

5、生:

使……生存6、死:

使……死亡 

三、一词多义

1、拂:

(1)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2)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2、发:

(1)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2)发于声表现(发于声) 

四、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

一定要使他的心痛苦,筋骨劳累。

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4、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6、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五、中心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开头所列举的六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都出身卑微,在经历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练,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名言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

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

答:

“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

①文王拘而演《周易》②仲尼厄而作《春秋》

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⑤子膑脚,兵法修列

4、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第二段,论述层次。

明确:

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鱼我所欲也》孟子-

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辩:

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通“德”,感激。

与:

通“欤”,语气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通“向”,从前。

二、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

2、于 

(1)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2)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3、得 

(1)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3)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4、与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 

(2) 

呼尔而与之(给)

5、为 

(1)乡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

为了,表目的。

第二个“为”:

接受) 

(3)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三、 

古今异义 

1、可以(古:

可以用来 

今:

能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古:

这,指示代词今:

判断动词 

3、豆(古: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

豆子) 

4、钟(古:

古代的量器今:

计时器具)

5、(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古:

益处今: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四、 

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果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食物,即使走路的人也不接受。

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8、此之谓失其本心

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五、回答问题

1、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

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比喻。

4、“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5、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

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6、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

为妻妾之奉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抗击元军,被捕后拒绝高官厚禄,英勇就义。

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

10、孟子提倡的 

“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我的观点:

(只要言之成理,观点鲜明即可。

)如: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庄子》故事两则

一、古今异义。

【或】古义指有人,今义指或者。

【于是】古义是两个词语,意思是在这时,今义是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安】古义是怎么,今义指安全、稳定。

【固】古义是本来,今义指坚固。

二、词类活用。

惠子相梁:

“相”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宰相”。

三、一词多义。

1、是:

(1)于是,鸱得腐鼠(这时) 

(2)是鱼之乐也(这) 

2、吓:

(1)仰而视之曰:

“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唬)

3、于:

(1)夫鹓鶵发于南海(介词,从) 

(2)而飞于(介词,向)

(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介词,在)

四、翻译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

2、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六、回答问题

1、人物形象

惠子:

利欲熏心,醉心功名利禄,对朋友薄情寡义,心胸狭窄。

庄子:

清高自守,淡泊名利,心胸旷达,机智幽默。

2、鹓鶵比喻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功名利禄,猜忌的小人;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

梧桐、练实、醴泉比喻高洁的志趣。

3、庄子讲鹓鶵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既表明自己清高自守、淡泊名利的立场和志趣,又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无端猜忌他人的丑态。

4、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5、庄子是一个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人,这与《五柳先生传》中哪句话相吻合?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概括孟子与庄子形象的不同点孟子:

积极入世庄子:

消极避世

7、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欣赏他哪方面的才能?

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粪土,具有淡泊、高雅的情趣,他机智幽默,擅于想象,深思擅辩,擅长美誉说理,文词富有浪漫色彩,富有个性。

《刿论战》

一、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

同“遍”,遍及、普遍

二、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古义:

官司、案件今义:

监狱)

2、牺牲玉帛(古义:

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

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古义:

讨伐,攻打今义:

砍伐)

4、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今义:

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古义:

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

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古义:

虚夸,以少报多今义:

增加)

7、虽不能察(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

8、再而衰(古义:

第二次今义:

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必以信(古义:

信实、诚实今义:

书信)

10、忠之属也(古义: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

忠诚)

1、神弗福也福:

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鼓:

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四、一词多义

1、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2、故:

故克之(因此,所以)

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3、请:

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4、从:

战则请从(跟随)

民弗从也(听从)

5、以:

何以战(凭借)

必以分人(把)

6、之:

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4、夫战,勇气也。

作战,靠的是勇气。

5、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云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让我跟随你去。

六、回答下列问题。

1、“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句子是哪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4.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因为“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5.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

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文中的“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什么?

“未可”“可矣”表现了刿什么?

“将鼓”“将弛”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

“未可”“可矣”表现了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7、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

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8、“肉食者鄙”“鄙”表现在哪里?

1)鲁庄公的三答,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2)“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未察敌情,罔然进军。

3)“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

9、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

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10、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1)战前准备充分;

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4)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后两点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11、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2、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

他爱国,深谋远虑,有政治远见,从容镇定,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

13、鲁庄公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目光短浅,鲁莽,急躁冒进,草率,军事上无知妄动但能够察纳雅言的国君。

14、本文的成语是什么?

一鼓作气。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

古:

规劝今:

讽刺)

2、窥镜(窥:

照,看今:

偷看)

3、明日,徐公来(明日:

第二天今:

明天)

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地土方圆今:

地点)

5、能面刺寡人之过(刺:

批评今:

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6、谤讥于市朝(谤讥:

指责议论今:

诽谤嘲讽)

7、臣之妻私臣(私:

偏爱今:

自私)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莫:

没有一个今:

不,不要)

二、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

服,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偏爱)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一字多义

1、之:

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数月之后(无意义)

2、朝:

燕、、、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

3、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4、于:

欲有求于我也(向……)

  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5、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