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八谈用人廉政导向同心和谐融合发展民生教育质量篇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十八谈用人廉政导向同心和谐融合发展民生教育质量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十八谈用人廉政导向同心和谐融合发展民生教育质量篇Word文件下载.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祖岩2011.07.18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事业兴衰。
(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用人之要,重在导向。
用好一个人,树起的是一面旗帜,能激励一大批;
用错一个人,寒的是广大干部的心,会挫伤一大片。
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壮丽画卷已经铺开之际,在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大讨论形成热潮之时,强力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关键在树好导向用好人。
怎么看人,如何选人,用什么人?
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回答的课题,也是一道不能回避的难题。
省委给出了答案。
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要做到“五重五不简单”——
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
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
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
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
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三)“用人从古难”,这是一千多年前欧阳修的感叹。
用人难,难在识人、难在察人——
有的地方不能全面理解注重群众公认的要求,简单地重“票”、唯“票”,甚至把“票”当成绕开矛盾、推卸责任的挡箭牌,导致拉票、跑票等不正之风比较突出,造成民意失真、“公认”不公;
有的地方片面理解“四化”方针,把知识化等同于唯文凭、把年轻化目标绝对化,确定干部选任条件死抠年龄、文凭,使一些年龄稍大、文凭不高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干部失去机会;
有的地方把政绩简单地等同于“GDP”,虚报浮夸,搞形式主义,暴露出“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问题;
有的地方仅仅以考试定取舍,过分倚重“分数”,导致“考试专业户”和“高分低能”现象时有发生;
有的地方不能辩证地处理干部资历和能力的关系,简单地以任职年限取人,使一些“庸”、“懒”的干部“按时”晋升,而一部分素质好、有能力的干部却要苦熬年头、等待机会……
(四)“五重五不简单”的提出为破解选人用人难题、匡正用人风气开出了一剂“良方”,鲜明体现了党的干部路线和党的用人标准、用人导向,在全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五重五不简单”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重”是需要把握的重点,需要遵循的原则,需要坚持的方向,体现的是用人的总体思路,体现的是持续,体现的是求实。
“不简单”立足于统筹兼顾、公平公道,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目的是避免片面、狭隘、机械和失衡。
“不简单”是“重”的灵魂在实践中的体现,是求实思想的延伸,二者具有目的的合一性。
当把选人用人之“重”与“不简单”密切联系、有机结合起来时,碰撞的是思想的火花,彰显的是辩证的智慧,揭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反映的是求实求效的态度,弘扬的是高度负责的精神,明晰的是操作的方法,调动的是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五)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
“票数”不能说不重要。
正常情况下,它反映了群众公认度,这是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
干部表现行不行,群众心中有杆秤;
干部能用不能用,要看大多数群众赞成不赞成。
一个干部,如果得不到群众的公认,不被大多数人推荐,无论说成多么“优秀”也不能提拔。
但是,“票数”就等同于公认吗?
唯票取人,“拉、跑、争、要”就难以避免,而放任不管,就可能使那些八面玲珑、不讲是非、敷衍塞责的“老好人”得高票,而平时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坚持原则的干部反倒有失落。
必须坚决改变以往唯票取人的无奈,坚持看票不唯票,把党管干部作为最根本的原则,推荐情况要综合分析,实情民意要准确把握,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干部,注重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真正让不争不跑的干部脱颖而出、展示作为,让投机钻营者途尽路短、没有市场。
(六)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
坚持干部“四化”方针是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推动事业发展的需要;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
干部应以德立身,选人当以德为先。
有德无才就容易生“报废品”,有才无德就可能出“危险品”。
因此,我们必须让德成为“硬杠杠”,真正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为官避事平生耻”。
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在抉择面前,敢为事业负责、敢为人民负责;
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在矛盾与风险面前,敢抓敢管、敢于担当。
衡量一个干部的德,就要看他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能不能把住方向,敢不敢于负责,能不能够尽力。
尤其要看重那些为工作没落实而寝食不安的干部,为矛盾没解决而深怀忧患的干部,急难险重之时无所畏惧、冲在前面的干部。
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要坚持用人所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以辩证的思维评价干部,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节,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既要讲年龄而又不唯年龄,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与合理使用其他年龄段干部统一起来;
既要讲文凭而又不唯文凭,真正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实际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使用起来。
要正确看待个性气质特点突出的干部,对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多信任和鼓励,善于理解包容,敢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创造业绩。
(七)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
当干部,就要干出政绩。
但政绩不等于数字,更不能完全凭“GDP”来衡量。
评价一个干部是否干出政绩,重要的是看他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开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局面,关键要引导干部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既重经济建设又重社会民生,既重发展速度又重发展质量,既重发展现状“显绩”又重发展后劲“潜绩”,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来考核干部。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评价政绩优劣要让事实说话,要让群众评判。
要把那些虽不显眼但却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之举作为选用时的“加分项目”。
要把“重持续”作为评价政绩优劣的重要标准,力戒急功近利、竭泽而渔。
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运用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考察政绩,让真实的政绩成为称量干部的准确砝码。
(八)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
公开选拔有利于打破论资排辈现象,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
但是一纸答卷,写得下“古今政绩如悬鉴”的认知,却难以毕现“时为苍生咨惠鲜”的实干。
要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坚持考试的科学合理导向。
考试成绩是重要依据,同时还要看经历、看贡献、看平时表现,对干部综合分析评价。
要畅通和拓宽干部选任的渠道,把干部的工作实绩、群众评价、廉洁自律作为“硬分数”,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作风实的出得来。
(九)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
一般来讲,经历多有利于干部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但过分强调资历,容易产生“熬官”、“等官”的现象。
在选人用人中,要把岗位和事业需要放在第一位,既要注重干部的工作经历、任职时间,又要注重干部在各个时期、各个岗位的履职情况和德才表现,把“资历”和“能力”结合起来考察,把“时间”和“实践”综合起来分析。
重资历要重在关键处,对确实缺少经历的,要让他“蹾一蹾”,防止频繁调动的“浮躁”;
重资历要摆脱唯资历的束缚,对特别优秀的,要不拘一格。
(十)“五重五不简单”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它力求构建选用标准更加客观、选用方式更加科学、选用程序更加严密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革除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真正把导向树好,把风气搞正,把干部选准,把工作做实。
“五重五不简单”是我省干部工作经验的传承与提升。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升,创造了在科学发展实践中了解、识别、任用干部的一系列新鲜经验。
“五重五不简单”科学把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对干部选任工作进行了改革深化、创新提升,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干劲和活力。
“五重五不简单”是破解识人难、察人难的积极探索。
以防止选人用人中的片面化、简单化为着力点,把“重”的政策性、“不简单”的灵活性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结合起来,为组织部门选好人、用好人开辟了实践途径,提供了运作方法,更为匡正风气配备了“重型武器”。
“五重五不简单”把充分发扬干部工作民主与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组织部门职能作用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领导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党的用人理念在河南的生动诠释。
(十一)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关键在于狠抓落实。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立足全局,切实增强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围绕发展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这是最要紧的。
要把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选贤任能作为当务之急。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把握用人导向。
坚持凭实绩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真正把能够忠诚履职对人民负责的干部、能够带领群众推动工作的干部、能够清正廉洁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持续改进方法、创新机制。
在实践中拓展和深化试点,探索完善干部任用提名、常委会集体酝酿干部、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等办法和措施,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实际、更加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注重求实求效。
要拿出勇气、亮出胆识,着力解决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坚持从严治“吏”,以高压态势严惩用人不正之风,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十二)落实“五重五不简单”,党委组织部门肩负重任。
选好干部用好人,这是党的要求、人民的期盼。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站位全局、把握原则、勇于创新、严格要求、忠诚履职、严谨规范,始终坚持对党和人民、对干部高度负责,坚持公道正派,不徇私情。
要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切实承担起匡正用人风气的政治责任。
(十三)新理念、新方法带来新实践、新变化,必须持续发展、丰富完善。
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及“五重五不简单”的要求,省委探索建立了集体酝酿干部制度,每次干部调整前都增加组织部集体酝酿和常委会集体酝酿环节,认真分析、甄别干部;
改进了干部考核评价和任职考察工作,省委组织部专门制定了《省辖市拟提拔人选科学发展实绩考核办法》;
注重完善干部交流任职,强调适时适度,注意保持地区和部门领导班子的动态稳定和工作连续性。
省委组织部在全省50个单位深入开展了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建立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试点工作,成效正在显现。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五重五不简单”在全省已经形成共识,赢得普遍好评,取到了积极成果。
在2010年度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中,我省选人用人等四项主要指标满意度均居全国前列。
许多基层干部评价今年县乡党委换届是“多年来风气最好的一次换届”。
正确的选人导向、公正的用人新风,正在激发着全省各级干部的创造热情。
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系列新举措正在展开,各地、各部门主动转变、合力攻坚的局面正在形成。
这是河南的新气象、新希望……
(十四)历史永不停步,征程正在持续。
“十二五”刚刚开局,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已启,让“五重五不简单”的用人新风吹遍中原大地、拂动亿万人心,我们的事业就会蒸蒸日上,河南的未来一定前程似锦。
公正用人
何平
一场思想解放潜移默化,一次观念转变润物无声,一种好的导向正在形成,一股用人新风扑面而来……领导方式转变“静悄悄”,科学发展氛围“热腾腾”,感悟之下,探究之间,“五重五不简单”跃入眼帘。
看人怎么看?
实事求是,全面客观;
选人怎么选?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用人怎么用?
不拘一格,扬长避短。
“五重五不简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是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突出地反映了用人的针对性,准确地把握了用人的规律性,敏锐地看到了用人的复杂性,鲜明地体现了用人的创造性,彰显了一般与特殊的辩证统一,闪耀着实事求是的理性光芒。
“五重”确实很重要,“五不简单”不一般。
它就像一把利刃,庖丁解牛、切中肯綮,破解干部选任难题,有力而又有效。
它恰似一架天平,权衡轻重、定纷止争,评价干部工作绩效,公允而又公正。
它宛若一座路标,目的清楚、直指正道,引导干部努力方向,明晰而又明确。
选好人用好人,是党的要求、事业的需要、人民的期盼。
围绕“五重五不简单”,本报今日刊发“祖岩”的第一篇文章,摆问题、析根源,倡新风、扬正气,谈机制、树导向,讲方法、话转变,严谨求实、好学管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社会主义江山永固,党和人民的事业历久弥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呼唤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才具。
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即将奔腾而至,以“五重五不简单”为指导,在赛马中识马,在实践中考验干部、考察干部、选拔干部,正其时也。
新十八谈●廉政篇清风浩然正气根
纪岩2011-07-25
一
根者,万木之本。
惟其正而茁壮,惟其深可参天,惟其固更挺拔。
清正廉洁,关系人心向背,政权巩固,国家兴衰,实乃党的执政之根。
二
腐败势必失败,廉政就是力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种公害,其实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与反腐败是任何执政者都无法回避的严峻考验,因励精图治而兴、因腐败颓废而亡,殷鉴历历,发人深省。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那就是腐败。
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再次谆谆告诫,耳提面命、警醒全党。
三
党风决定政风,政风影响民风,民风体现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反腐倡廉,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
人民群众痛恨腐败,党和国家严惩腐败,惩治贪腐的决心和力度始终不减,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持续提高。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成效明显和问题突出并存、防治力度加大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群众对反腐败期望值不断上升和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根治并存的总体态势,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
四
君子固本,本立而道生。
没有高尚的人品作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跤子。
所有犯错误干部的蜕变过程都惊人地相似:
始于追求低级趣味,热衷物质享受;
进而盲目攀比他人,心理失去平衡;
接着动摇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逆转;
最后疯狂以权谋私,走向违法犯罪。
他们的下场是可悲的,是以牺牲其地位、名誉、前程、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的,教训极为深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与此同时,党员干部队伍中昏庸落伍者、放纵落水者、中箭落马者不乏其人。
惋惜也好,痛心也罢,他们的人生轨迹总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爱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在本职岗位也并非不努力,还曾获得过一些耀眼的荣誉,面对“糖衣炮弹”的攻击,却因难以抵挡而栽倒。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以权谋私,心存侥幸,错误以为反腐败是“隔壁扔砖头,砸不到自己”,最终东窗事发而入狱。
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以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党和政府会养着他,喜欢迎来送往、吃喝玩乐,慵懒散漫、消极怠工,结果因失职渎职而受惩。
还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总热衷一事当前只考虑个人升迁,投机钻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撞“红线”、闯“雷区”,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抵不住诱惑,抗不住私欲,禁不住贪婪,手握重权就危险;
忍不住清苦,耐不住寂寞,守不住名节,身居官位是绝境!
人民群众呼唤清正廉洁的干部,呼唤公道正派的干部,呼唤敢于负责的干部,呼唤干事创业的干部。
五
腐败是噬咬根本的蛀虫,是侵害肌体的病毒。
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不坚决惩治腐败,人民群众不答应,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我们党没有退路、国家没有退路。
六
良医治未病。
《鹖冠子》里有个故事:
魏文王问扁鹊,你家兄弟三人,哪一个医术最好?
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不解其因,扁鹊说,大哥治病,治于未发之前,常人不知其预先除病,故难以出名;
二哥治病,治于病起之初,常人以为只治小病,故名气仅传乡里;
而我治病,治于病重之时,故被认为高明。
治理腐败恰如其理——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方针。
一手抓惩治腐败坚决有力,一手抓预防腐败扎实有效,两手抓、两手硬。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持续深入、科学发展。
七
构建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是最高的政治品德。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党员领导干部要洁身自爱,不仅仅是爱自己,更是爱党、爱国、爱民、爱家。
人人都能洁身自爱,事情就好办多了。
树朽先朽其根,人毁先毁其志。
思想故障是产生其他一切问题的总根源。
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的人,是不会为物质诱惑所折腰、为低级趣味所蛊惑的。
反之,一个人的堕落则往往是从思想腐朽、精神颓废、信念迷失开始的。
有的党员干部就喜欢比官职、比财富、比“潇洒”、比享乐,比来比去,把自己比寒酸了、把党性比没有了、把自己比到监狱里去了。
他们真的穷吗?
事实上,在政治待遇和经济生活方面并不穷,“穷”的是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私欲贪念断送了他们的前途,一朝深陷囹圄,连享受普通人的天伦之乐都成了奢望。
治腐之本在于治人,治人之本在于治心,治心之本在于治欲。
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面对五光十色的世界,党员干部特别需要理智,用理智支配欲望、用理智运用权力、用理智实现目的、用理智选择手段。
理智又靠什么呢?
既靠制度法规,也靠自知之明,靠道德良知,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功底。
面对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党员干部特别要加强党性锻炼,做人要正、从政要勤、当官要廉、为首要严,以正派赢得人心,以勤政获得敬重。
必须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八
构建透明规范的权力制约防线。
“贿随权集”,行贿是围绕着权力而聚集的。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笑脸和恭维,哪里就有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哪里就有被拉下水的危险。
“慎独”、“慎权”是每一个执政者面临的严峻挑战。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如何掌好权、用好权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考验。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权为公可以造福百姓,以权谋私则会祸国殃民。
古人曰:
“祸患常积于忽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对潜在的和处于萌芽局部状态的问题不注意,小事就会变成大事,小乱就会酿成大灾。
防患于未然重在加强制度建设。
依法用权、照章办事、遵循规则是保障党员干部执好政、用好权的关键。
必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以建立健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为重点,全面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紧盯廉政风险区,堵住腐败易发处,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
九
建立管用有效的监督保障防线。
失去监督必然导致权力腐败,爱护党员干部必须严格监督,保证不出问题必须接受监督。
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在被送向法庭时悲叹:
要是当时有人提醒一下、监督一下,我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此言是对自己后悔莫及的反思,更是对他人猛击一掌的警醒。
强化监督必须构建两道保障线:
第一道是整合党政监督资源,切实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司法监督,构建各级党政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防线;
第二道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健全信访举报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强并引导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构建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社会监督防线。
十
构建遏制腐败的党纪国法防线。
当前,消极腐败现象在权力集中领域、资金密集领域、资源聚集领域和监管薄弱领域,呈多发易发之势。
中高级干部尤其是少数单位“一把手”案件时有发生,个别单位领导干部“前腐后继”,影响十分恶劣。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必须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始终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不管什么人、无论职务高低,只要搞腐败就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纪律是执行路线的根本保证,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
对违纪违法分子绳之以党纪国法,就是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
十一
构建四道防线,重在持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重在提升,除险加固,增质提效;
重在统筹,协同谋划,一体运作;
重在为民,顺应民意,保护民生,务使党员干部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十二
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要站位全局、了解全局,把反腐倡廉工作纳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整体格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保护改革创新,着力完善机制制度,着力转变干部作风,着力维护群众利益,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十三
加强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反腐倡廉的第一信号,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反腐倡廉的风向标,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切实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