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
《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亡羊补牢的教学反思Word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例如学习“窟窿”一词时,我想如果由老师直接讲出意思来,学生的印象就不会太深刻。
于是我先让孩子从部首“穴”了解“窟窿”就是洞。
然后然给孩子们用手势来表示“窟窿”,孩子们互相讨论着,都在比划着。
这时一对孩子发生了争执,男孩比划了一个拳头大小的洞,女孩不同意,比划出了更大的洞。
其他孩子面对这样的状况,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我问孩子们:
“大家为什么觉得洞有这么大呢?
说说你的理由。
”一个学生激动地站起来,说道:
“他的洞太小了,狼不可能钻进去,应该是这样大的洞,因为狼得从这样大的洞里钻进去,最后才可以叼走羊啊!
”整个过程,孩子们非常认真和执著。
通过他们的自感自悟,得出了本课的“窟窿”是能钻得过一只狼和一只羊的大洞。
当他们得到我的肯定后,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多可爱的孩子!
就这样,枯燥的学习词语,也变得精彩纷呈了!
三、练习说话,培养语感。
这则寓言虽然短小,但是读起来也特别有意思。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孩子们说出了亡羊和补牢的因果关系,我就让他们练习用“因为?
?
所以”和“之所以?
是因为”来说话,体会汉语的特别之处。
在指导朗读方面,我注重让孩子们先体会感悟,再朗读。
养羊人有两次丢羊的经过。
第一次他是满不在乎,街坊劝说的话,他没当回事;
第二次他很后悔,觉得应该按照街坊说的去做,并立即动手将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指导朗读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养羊人对两次丢羊的不同反应来练习朗读。
我先让孩子们说说养羊人的心情,再让孩子们自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
四、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孩子们通过学习都能明白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那如何让他们印象更加深刻呢?
我通过讲述自己的一件牙疼及时医治的事情给他们起了个头,这下话匣子打开了,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自己遇到的,听到的,看到的这类“亡羊补牢”的事情。
这样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使学生真正受益。
五、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俗话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课堂的最后,我总结了学习寓言故事的方法,希望孩子们能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己去解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明白更多的人生道理。
不足之处:
1、新课标指出:
文本的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然而,准备这堂课的时间比较仓促,我仅仅解读了文本的表面,没有去挖掘出更深的东西。
例如在后面的课堂中有位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狼是怎么想的?
我备课只备了自己看到的东西,而没有进行深思。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时间不充分。
很多孩子为了完成课堂练习,没有好好地去品读课文。
3、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没有放手让孩子们去说,总觉得还是自己在引导着孩子上课。
这几点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要注意和深思的。
篇二: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性较强,课文内容较简单,对学生来说在把握内容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关键是要通过读懂寓言的内容来理解寓言中所含着的意思。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主要设置了以下三大环节展开教学。
首先是理解题意,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其次是深入学习课文,了解人物内心世界,启发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简要地说说寓意。
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全班的学习气氛热烈、积极。
学生的兴趣盎然,无论是同桌之间读,还是跟老师合作读,都能积极地配合,效果达到较好。
在教学中,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能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课文,因此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1、指导朗读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
学生读得时候,我应该多指导。
2、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类似于亡羊补牢的事情,学生说得较为肤浅,说明学生对寓意理解得不够透彻。
3、粉笔字是老师必须做好的功课,我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应该多练练粉笔字。
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继续努力,多阅读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教学设计,从中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提高个人的语文素养。
今后也要让学生多把课文内容,多联系自身或者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看看有什么相关联的,从而从学中体会到知识和道理。
篇三:
寓言故事的教学我觉得很有趣。
一上课,我就直接揭示了今天要学的内容。
当我把课题板书完后,就让同学们说一说,通过预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你知道了什么?
我问题一说完,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这时一个学生说:
“我知道了一个人有了错要及时改正。
”接着又有一个学生说:
“不怕人有错,就怕不改错。
”“要知错就改。
”当我问到他们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许多学生又根据课文内容讲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质疑,结合学生提的问题,引导学生读文,理解语言文字。
又抓住重点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读好两次丢羊的经过。
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把寓言中所表达的几个层次的意思读出来。
在朗读的形式上,先让学生自读,再分角色读,通过反复地读,达到理解寓言含义的目的。
在读议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准确地把这则寓言的寓意说了出来。
最后,就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再演一演,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果然,大家的学习兴趣十分浓,有的复述故事,有的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还有的登台表演。
最后几分钟,我又让学生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为同学们展示自我提供了机会,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全班的学习气氛热烈、积极。
学生的兴趣盎然,无论是课内朗读还是小组合作表演,都能积极地配合,效果达到较好。
学生有的不能认识到,有的学生犯的错误跟这个养羊人开始的错误是一样的,因此在联系实际环节,有的学生不能把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联系出来说。
今后要让学生多把课文内容,多联系自身或者生活中的各种事件,看看有什么相关联的,从而从学中体会到知识和道理。
篇四: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养,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
第二天他又丢了养,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这则寓言时,我采用了电子白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习: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二、初读解题。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四、由事悟理。
这篇寓言比较简单,所以感觉效果还不错。
首先利用白板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看到这些图片你们会猜到是哪则寓言吗?
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一下就提升了。
接下来在学生读课文前,利用白板播放了朗读课文,为学生在接下来的朗读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时候,注重了学生对文中的角色分析如:
想象一下,街坊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劝他呢?
他又会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街坊呢?
所以设置了练习:
街坊()地说:
“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地说: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后面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
假如他在修羊圈的时候那个街坊又来了,看见了他,又会怎么样说呢?
最后让孩子们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对寓意的感想。
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我恰当地运用电子白板技术,让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使教学方便轻松,使师生的距离拉近了,现场交流更有效了,掌握知识更扎实了。
2.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显得更明显:
1.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更加加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意识,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2.在联系实际环节,有的学生理解了寓意,但是不能条理清楚地叙述出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这节课通过利用白板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从“改变一点点,一点点改变”做起,每天都让自己的课堂改变一点点,努力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让我的课堂渐渐精彩起来,魅力起来。
篇五: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本学期我校教研活动由我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我选择了语文三下教材第九课《寓言两则》的其中之一《亡羊补牢》。
由于这则寓言比较短,所以安排了一课时完成。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故事。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第1-3自然段写的是从前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羊,第一次丢羊后,不听邻居劝告去修补羊圈。
第4自然段写第二天又丢了一只羊。
第5自然段写他后悔不听邻居的话,立刻把养圈修好,从此再没有丢过羊。
故事告诉我们:
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这个成语故事的难点在于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我抓住养羊人两次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的反复阅读和理解,让学生体会故事所说明的道理。
通过教学和课后听课老师的点评,对本堂课做了如下反思:
一、出示课题,引入新课(课题的教学反思)
我采用了让学生回顾以前学习的寓言并且举例,从而引出课题,并且对课题中“亡”和“牢”这两个字让学生先解释他们的理解,他们认为“亡是死亡”、“牢是牢固”,我也没有多加讲解,一直到课文学习完,总结的时候我在来回顾这里,让学生再次理解“亡”和“牢”的意思,大部分学生能说出“亡是丢失”、“牢是羊圈”,这个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两字的记忆和理解,但是有听课老师指出,我应该再加一句引导的话,如“这两个意思同学们到底有没有解释正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会产生对错误知识的记忆。
我对于这个说法也比较赞同。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生字词和课文主要内容的教学反思)
这个环节,我采用了指名读,让学生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划一划,然后幻灯片出示一些词语,一起学习。
然后在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于词语的教学中,虽然学生练习了很多遍,大部分同学能说会读了,但是还缺少正确地书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生字、词语的书写也比较重视,我恰恰在教学设计时忽略了这个。
2.在再读课文时,我的要求是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但是当学生出现齐读时,我没有及时阻止。
在说课文主要内容时,也只是请了几位同学说,而且她说的比较繁琐,我就马上去帮助她说完整。
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补充扩写。
3.在学生划生字词的过程中,我没有反馈。
在学习词语时,也没有出现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
三、理解内容、体会寓意(课文内容理解的教学反思)
这个环节,我的设计是,学习了第一次丢羊的原因和第二次丢羊的原因,然后又学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丢羊后的做法,然后又回头来学习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和“养羊人”对话?
对于这个设计,我自己也感觉不错。
对于流程的设计合理,几个问题的追问设计的比较好。
环环相扣学生理解的很好。
在学习完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后,我提出了“如果养羊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情况”,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加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有我让学生对养羊人两次丢羊后的行为做了讨论和评价,也是出于这个目的以及能够对寓意进行感悟。
最后我还联系实际谈想法以及总结了这个寓言的道理。